本书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能够在早期检测并解决缺陷问题,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投资风险、缩减成本并减少工期拖延。
本书是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新发布的FAA System Engineering Manual(2015年9月第1.1版)翻译的,该手册规定了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系统工程流程、方法和工具,详述了采办管理系统(AMS)寿命周期及整体所需成果,明确了系统工程有效做法的能力范围,通过确定采办管理系统决策和采办流程中系统工程要素的时间和应用,阐明了采办管理系统的寿命周期阶段,规定了用于支持项目管理行动的系统工程*佳实践。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引言、统工程及采办管理系统寿命周期、系统工程流程、技术管理、专业工程,附录为上述章节所讨论的主题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本书是美国联邦航空局近年来开展国家空域系统规划论证与工程建设的方法总结,是国际上*新的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专著之一,内容涵盖了系统工程实践范围的企业与项目两个层面,所提出的系统工程方法能够在采办寿命周期的早期检测并解决缺陷问题,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投资风险、缩减成本并减少工期拖延。
汤锦辉,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空管系统论证评估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空管系统总体论证、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工作,在航空管制、项目管理和系统工程等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军队大型项目的综合论证和系统建设任务,曾荣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本手册的目的和范围 1
1.2 本手册读者对象 1
1.3 手册内容简介 2
1.4 计划、执行、检查及行动 4
1.5 系统体系 5
1.5.1 系统体系的定义 5
1.5.2 集成挑战 6
1.5.3 附加信息 6
1.6 企业体系结构 7
第2章 系统工程与采办管理系统寿命周期 9
2.1 采办管理系统寿命周期管理 9
2.2 采办管理系统寿命周期管理流程的阶段 11
2.2.1 服务分析研究 11
2.2.2 服务分析和战略计划 12
2.2.3 概念及需求定义 15
2.2.4 投资分析 20
2.2.5 实施解决方案 32
2.2.6 服役管理 40
第3章 系统工程流程 43
3.1 运行概念的开发 43
3.1.1 输入 44
3.1.2 流程的组成 44
3.1.3 输出 47
3.1.4 概念成熟度等级 47
3.2 功能分析 48
3.2.1 输入 50
3.2.2 流程的组成 51
3.2.3 输出 59
3.2.4 整个寿命周期的功能分析 60
3.3 需求分析 62
3.3.1 需求的开发 63
3.3.2 需求管理流程 72
3.3.3 寿命周期需求分析 74
3.3.4 需求分析的特殊考量 77
3.4 体系架构设计综合 80
3.4.1 输入 81
3.4.2 流程的组成 82
3.4.3 输出 88
3.4.4 寿命周期体系架构设计综合 89
3.4.5 体系架构设计综合流程工具 91
3.4.6 特殊考量 92
3.5 跨领域技术方法 93
3.5.1 建模与模拟 93
3.5.2 原型设计 96
3.5.3 在寿命周期中使用跨领域技术方法 97
3.5.4 工具 98
第4章 技术管理原则 99
4.1 综合技术管理 99
4.1.1 输入 100
4.1.2 综合技术管理方式 100
4.1.3 制订技术计划 101
4.1.4 技术监测和控制 108
4.1.5 输出 114
4.1.6 流程改进 114
4.2 接口管理 115
4.2.1 接口管理计划 115
4.2.2 输入 116
4.2.3 接口管理流程步骤 116
4.2.4 输出 119
4.3 风险管理 119
4.3.1 输入 120
4.3.2 风险管理流程要素 121
4.3.3 输出 139
4.3.4 系统集成研究 139
4.3.5 风险、问题和机遇的管理工具和输出 140
4.4 配置管理 141
4.4.1 输入 142
4.4.2 配置管理流程要素 143
4.4.3 输出 148
4.5 系统工程信息管理 148
4.5.1 输入 149
4.5.2 系统工程信息管理流程要素 150
4.5.3 输出 153
4.5.4 工具 153
4.6 决策分析 153
4.6.1 输入 154
4.6.2 流程要素 154
4.6.3 输出 162
4.7 验证及确认 162
4.7.1 产品寿命周期的验证与确认 163
4.7.2 验证过程 166
4.7.3 验证过程 168
4.7.4 验证和确认工具 169
第5章 专业工程 170
5.1 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用性工程 170
5.1.1 定义 170
5.1.2 RMA工程运用 173
5.1.3 信息 174
5.1.4 RMA过程任务 176
5.1.5 结果 183
5.2 寿命周期工程 184
5.2.1 寿命周期工程的步骤 184
5.2.2 综合后勤保障 189
5.2.3 部署与过渡 190
5.2.4 不动产管理 191
5.2.5 维持 192
5.2.6 处置 193
5.2.7 工具 194
5.3 电磁环境效应和频谱管理 194
5.3.1 电磁环境效应 194
5.3.2 频谱管理 200
5.4 人因工程 203
5.4.1 输入 203
5.4.2 人因工程的流程 205
5.4.3 输出 210
5.5 信息安全工程 211
5.5.1 信息安全工程的法定依据 211
5.5.2 开展信息安全工程的驱动 212
5.5.3 信息安全工程框架 213
5.5.4 采办管理系统寿命周期中的信息安全工程活动 219
5.5.5 信息安全工程授权流程活动 222
5.6 系统安全工程 228
5.6.1 定义 229
5.6.2 系统安全工程的流程任务 232
5.6.3 输出 232
5.7 危险材料管理、环境工程及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 233
5.7.1 定义 234
5.7.2 危险材料管理/环境工程和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的输出 237
参考文献 241
首字母缩略语及术语表 254
附录A 有关系统体系的特殊考虑事项 273
附录B 综合技术管理细节 280
附录C 系统工程技术评审及相关检查单 298
附录D 使用PDCA的示例 320
我是一名刚刚踏入航空制造行业的学生,对这个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好奇。《FAA系统工程手册》听起来是一本非常“硬核”的书,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框架。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工程”的部分,毕竟,一个航空器项目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庞大而复杂的生产体系。手册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材料选择”和“工艺流程”的系统工程考虑?这对于确保制造质量和成本效益至关重要。我也对书中关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章节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从项目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考虑长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我还在思考,手册中是否会讨论一些关于“可持续性”和“环保”在航空系统工程中的考量,比如如何设计更节能的飞机。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一个完整的航空系统是如何从概念设计到最终交付,再到退役报废的整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工程扮演着怎样的核心角色。我渴望看到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创新”和“技术前瞻性”的探讨,让我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对未来的航空技术发展有所预见。
评分作为一个对航空历史和技术发展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常常会思考,那些曾经的辉煌成就,在系统工程层面是如何实现的。《FAA系统工程手册》虽然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的著作,但我相信它也能为我这样的读者提供独特的视角。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追溯一些经典航空器项目,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去剖析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实现过程。例如,在早期飞机设计中,系统工程的概念是如何萌芽和发展的?手册中是否有关于“航空器适航性”要求的详细解读,以及这些要求如何贯穿整个系统工程生命周期?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在不同历史时期,系统工程工具和方法的演进,以及它们对航空技术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航空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工程师们是如何通过精密的系统工程方法,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想法变为现实的。它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人机界面设计”和“人因工程”的内容,这对于理解飞行员如何与复杂的航空系统交互至关重要。
评分我对《FAA系统工程手册》的期待,更多地来自于它所代表的“标准”和“规范”。在接触航空领域一段时间后,我逐渐意识到,这个行业对严谨性和标准化的要求是多么苛刻。《FAA系统工程手册》作为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官方出版物,无疑承载了巨大的权威性。我希望书中能清晰地阐述FAA在系统工程方面的核心原则和指导方针,尤其是在“安全分析”和“适航审定”方面。我非常想知道,手册中是如何定义和衡量“系统冗余”和“故障容错”的,这对于保证飞机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软件系统工程”的内容抱有很大兴趣,因为现代航空器对软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软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整体性能。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测试验证以及安全认证的详细指南。它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网络安全”在航空系统工程中的应用?考虑到日益增长的网络威胁,这方面的内容将非常有价值。总而言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对航空领域系统工程的“天花板”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理论性东西有点抵触的实干派。在公司的项目评审会议上,我总是听得“系统架构”、“接口控制”、“可追溯性”这些词,但总觉得概念模糊,不够接地气。《FAA系统工程手册》的出现,或许能改变我对这些“大词”的看法。我注意到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在“系统设计与开发”上,我个人非常希望它能详细讲解如何从高层需求分解到详细设计,并且如何有效地管理设计变更。我常常在想,那些复杂而精密的航空系统,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被构建出来的?手册里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模型驱动系统工程”(MDSE)的介绍?我对这种方法很感兴趣,因为它似乎能提高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一致性。另外,关于“配置管理”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具体的流程和工具建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在一个清晰、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我更关心的是,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系统验证与确认”(V&V)的具体测试方法和标准,这对于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在实际工程中的落地,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航空电子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整个航空航天系统工程流程的参考书。当我翻开《FAA系统工程手册》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就是一本宝藏。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个章节,但仅仅是目录和前言就让我看到了它巨大的潜力。我特别期待书中对“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集成与验证”部分的详细阐述。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求蔓延和集成难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清晰、可操作的方法论,那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管理策略感兴趣,毕竟在航空航天领域,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手册中提到的“安全保障”和“可靠性工程”章节,更是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责任和严谨的教科书。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将抽象的工程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南的。它是否会包含一些行业内的最佳实践案例?是否有关于不同类型的航空器(如固定翼飞机、旋翼飞机、无人机)在系统工程方面差异化的讲解?这些都是我非常关注的。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相信它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