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处方手册(第5版)

儿科临床处方手册(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甘卫华 著
图书标签:
  • 儿科
  • 临床
  • 处方
  • 手册
  • 医学
  • 医学教材
  • 儿科疾病
  • 药物
  • 诊疗
  • 第五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3781808
版次:5
商品编码:1214262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48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临床处方丛书》自2002年第1版出版以来的十多年里,其内、外、妇、儿四大分册已经进行了5版,长期得到读者的充分认可和喜爱,成为我社医学出版的优势品牌。2011年,该套丛书陆续推出了中医板块和专科板块,面市以来反响强烈,基于此特再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儿科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儿科年轻的临床医师,也包括各专科和全科医师。自2002年出版以来,经过四次再版,每一版先后多次重印,总发行量达十多万册,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的欢迎。

  儿科学发展迅速,新的诊疗理念及临床药物不断涌现,儿科用药处方变化较大,本书关注儿科学的新动态,满足儿科临床医生的迫切要求。

  本书(第5版)仍保留了原版处方内容具体、重点突出、选用方便的特点,同时对治疗程序进行了强化;在治疗处方方面,更新了治疗方法和常用药物,反映了近几年来的新进展。同时结合近年来儿科疾病谱的变迁,调整了疾病归类,如遗尿症、IgA肾病等;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增加了Alport综合征和特发性高钙尿症;在常见儿童皮肤病中增加了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汗腺疾病等;根据临床实用性,删减了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潜在青紫型疾病等。

  本书的特点有:一,简明实用。每一个疾病在明确诊断要点后,以临床处方为中心展开阐述,不但介绍治疗原则,而且列出治疗的具体方案,有利于读者参考应用。第二,针对性强。编写内容涉及疾病的分型、分期,有利于读者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第三,重点明确。本书主要介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常见儿科疾病,基本解决了门急诊和一般住院病儿的治疗问题。

  本书在【诊断要点】中概述了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以便于治疗措施采取的针对性。对于治疗中的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对所列处方的补充说明以及药物选用原则、配伍禁忌、注意事项等均在【警示】中予以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

  甘卫华,主任医师、教授、小儿肾脏病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医大二附院副院长兼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小儿肾脏疾病专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成员。曾赴法国及香港研修肾脏病学。对儿科各类疾病,擅长诊治小儿各类肾脏疾病,尤其对小儿难治性肾病、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小儿血尿的临床治疗有独到之处。


  于宝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小儿内分泌专业博士,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华儿科杂志》通讯编委。现任儿童医院内分泌疾病专科主任及病区主任。从事儿科内分泌学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20余年,曾赴日本大阪府立母子医学中心研修小儿内分泌学。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矮小症、性早熟、Turner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糖尿病等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焦泽霖,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南京市医学会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现任儿童医院副院长及儿内科副主任、南医大二附院医务科副主任及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专科主任。曾赴上海儿科医院专科进修。专长新生儿各类感染及危重疾病的救治,在NICU急救方面技术独到,尤其是对高危新生儿、早产儿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精于新生儿呼吸机的使用。


目录

精彩书摘

  治疗程序

  治疗休克的原则是早期、积极、持续。治疗目的是清除感染灶,支持任何衰竭的器官或系统。需采取综合措施,力争2h内补足有效循环量,24h内使病儿脱离休克状态,以恢复正常的组织灌注,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是最重要的病因治疗。儿科引起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疾病为中毒型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猩红热、腹腔感染及出血性肠炎等。应尽力明确病原菌,以血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为宜。确定病原菌前,要根据发病季节、流行病学资料、病儿年龄、症状、体征及临床经验选用2~3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注意兼顾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多选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感染性休克病儿,微动脉由痉挛到舒张,微静脉痉挛,血液重新分配而大量淤积在内脏、大网膜和肌肉等部位,回心血量减少,有效循环量不足。休克早期病儿,组织缺血、缺氧,后期微循环进入瘀血缺氧阶段,可发生酸中毒。酸中毒抑制心肌收缩力,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微血管主要是微动脉平滑肌反应性降低,影响血管活性药物效应,并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血容量进一步减少,溶酶体破裂,脑微循环自动调节能力降低,导致脑水肿。酸中毒程度多与休克严重程度平行,因此纠正酸中毒很重要。扩容与纠酸常同时进行。

  1.治疗原则供氧、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紧张力、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去除病因、保护重要脏器。

  2.药物治疗

  (1)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1)快速扩容: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1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或1.4%碳酸氢钠溶液。

  2)继续输液:一般需40~60ml/kg,严重病儿可能需要80~120ml/kg,直至血压稳定4~6h。

  3)液体选择:①胶体液:红细胞比积<40%,输新鲜血或红细胞;红细胞比积>40%,输白蛋白、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②晶体液:根据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查酌情选用1/2或2/3张含钠、含钾液(见尿补钾)。

  (2)调整血管紧张力。

  (3)强心: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应进行强心治疗。

  (4)脱水、利尿。

  (5)应用糖皮质激素。

  (6)抗感染治疗。

  R处方

  1.扩容、纠酸治疗

  处方1快速扩容。

  2:1液20ml/kgivgtt(0.5~1h)st

  处方2继续输液,根据血气和血生化酌情选用1/2或1/3张含钠、含钾液,注意“见尿补钾”。

  1/2或1/3张含钠、含钾液10ml/(kg·h)ivgtt(直至血压稳定4~6h)

  2.调整血管紧张力



儿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儿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一本实用、全面且易于查阅的常见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参考。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聚焦于儿科领域最常遇到、最具挑战性的疾病,涵盖了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健康问题。全书力求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帮助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书的特色与亮点: 1. 聚焦常见与高发疾病: 本书精选了儿科临床中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典型、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的常见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皮肤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口腔疾病、以及疫苗接种与儿童保健等。避免了过于罕见或复杂的疾病,使得内容更具实用价值。 2. 循证医学为导向: 所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均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权威指南,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书中会引用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荟萃分析结果,并明确指出当前指南的推荐级别和证据等级,帮助临床医生理解治疗背后的依据。 3. 结构清晰,检索便捷: 针对每一种疾病,本书都采用了统一的、结构化的编写模式,通常包括: 疾病概述: 简要介绍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详细描述各年龄段儿童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强调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诊断依据: 列出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诊断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并解释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鉴别诊断: 针对相似疾病,提供关键的鉴别要点,指导医生排除或确诊。 治疗原则与方案: 详细阐述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剂量、疗程、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如适用)以及其他治疗方法。 病情监测与预后: 介绍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监测指标,并对疾病的常见预后进行分析。 预防措施: 对于可预防的疾病,提供相应的预防建议。 4. 强调个体化治疗: 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本书不仅提供标准化的治疗方案,还强调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过敏史等)进行个体化调整。书中会提示不同年龄组或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儿在治疗上的差异。 5. 药物信息详尽且实用: 对于儿科常用的药物,本书提供了详细的药物信息,包括剂型、用法、用量(区分不同年龄段和体重)、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特别强调了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用药指导。 6. 丰富的插图与表格: 为增强内容的直观性和易读性,本书在适当的地方配有高质量的临床图片、示意图、流程图以及对比表格,帮助医生更直观地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7. 涵盖特殊人群: 关注新生儿、早产儿、儿童特殊疾病(如免疫缺陷、肿瘤等)的治疗,以及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8. 更新与时俱进: 本书的内容会根据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指南更新进行修订,以反映儿科临床实践的最新趋势和技术。 适用读者: 本书适用于全国各级医院的儿科临床医师、住院医师、全科医师、儿科实习医师以及相关医学院校的师生。对于关注儿童健康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本书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目标: 通过提供权威、实用、易于获取的儿科临床信息,本书旨在帮助儿科医务人员提升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误治,优化治疗方案,最终为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希望本书能成为儿科临床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风格和内容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简单的药物字典,而更像是一本富有洞察力的临床指南。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简洁明了,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临床智慧。我最欣赏的一点是,手册并没有过度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治疗模式,而是鼓励医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在处理小儿皮肤病时,手册会引导我不仅仅关注药物治疗,还会深入分析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的环境因素、过敏原等,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建议。这种综合性的治疗理念,让我受益匪浅。手册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临床实践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案例让我明白,儿科临床的处方不仅仅是开药,更是对患儿整体健康的考量。它帮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疾病,不仅仅是治疗症状,更是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的整体情况。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精心打磨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儿科临床难题的利器。它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药物的罗列,更注重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我尤其欣赏其中对复杂病例的处理建议,例如对于难治性哮喘、川崎病等疑难杂症,手册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包括鉴别诊断的重点、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势对比,以及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的预警。它让我明白,儿科的治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反应和个体差异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在面对一个发热伴皮疹的患儿时,手册会引导我系统地思考,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并针对每种可能性提供了相应的鉴别要点和初步处理建议。这种“教我如何思考”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告诉你答案”更加宝贵。而且,书中对药物的副作用也有非常详尽的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和监测措施,这让我能够更好地保护患儿,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会将手册作为重要的参考,尤其是在处理不熟悉或病情复杂的病例时,它能给我提供清晰的思路和坚实的依据,让我在关键时刻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作为一名刚踏入儿科临床的年轻医生,手捧这本《儿科临床处方手册(第5版)》,感觉就像是获得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良师益友。每一次查阅,都仿佛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临床研讨。书中的内容详实,编排清晰,从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到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几乎涵盖了儿科临床可能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例如,在处理小儿肺炎时,我不再仅仅依赖于教科书上的理论,而是能够快速翻阅手册,了解不同类型肺炎的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和辅助治疗方案。手册不仅仅是列出药物,更重要的是阐述了药物选择的逻辑,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以及在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肝肾功能不全患儿)中的剂量调整原则。这使得我在开具处方时,能够更加胸有成竹,避免盲目性。而且,手册中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临床评估工具和图表,例如生长发育曲线、感染性腹泻的评估流程等,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书中的很多建议都是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指南,紧跟学科前沿,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的基层医生来说,尤为重要。它就像一把金钥匙,帮助我打开了儿科临床实践的大门,让我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患儿时,能够更有信心、更有条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评分

我是一名在儿科领域工作多年的资深医生,坦白说,在接触《儿科临床处方手册(第5版)》之前,我对这类书籍的期待值并不高,总觉得它们大多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非常严谨和专业的态度,深入剖析了儿科临床处方的每一个细节。我特别注意到其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的阐述,这部分内容写得非常到位,不仅列出了常见的药物组合风险,还详细解释了其作用机制,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如新生儿期、孕期)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这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屏障。此外,书中对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特点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据此给出了剂量和药物选择的建议。比如,对于新生儿和婴儿,其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对许多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都与成人有显著不同,手册在这方面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这避免了很多潜在的用药错误。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儿科药物治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认识到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本处方集,更是一部儿科药物治疗的百科全书,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帮助我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评分

作为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儿科医生,我经常面临着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以及患者群体多样性强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科临床处方手册(第5版)》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手册的内容非常接地气,它不仅仅关注那些大医院的疑难杂症,更是着重于解决基层临床中常见多发病的处理。例如,对于常见的腹泻、呕吐、咳嗽等症状,手册提供了非常清晰的鉴别诊断流程和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的治疗方案,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我尤其喜欢手册中关于“个体化治疗”的强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推荐剂量,而是会根据患儿的病情、经济状况、依从性等多种因素,提供多种可行的治疗选择,并分析其优缺点。这让我在与患者沟通时,能够更加从容,也更能赢得患者的信任。手册中的许多建议,都考虑到了基层医疗的实际情况,例如,一些需要特殊设备或昂贵药物的治疗方案,手册会同时提供替代方案,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默默地指导我如何更好地为基层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我能够更有信心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京东快递就是快,小哥服务很好,书的质量也很好。

评分

好用,很实用

评分

适合刚刚轮科的医生。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适合新手爸妈,挺好的。

评分

内容丰富,很方便翻阅!字迹清晰,17年版的,挺好!

评分

对于药品科普不错。

评分

规培轮转到儿科。购买此书的目的是丰富了充实了我的知识体系!

评分

不错,质量不错,值得拥有,赞一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