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

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勇 著
圖書標籤:
  • STM32
  • Cortex-M3
  • 嵌入式開發
  • 嵌入式係統
  • 單片機
  • 實踐
  • 電子設計
  • STM32F103
  • ARM
  • 開發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6052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4947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6
字數:4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基於STM32F103》按照“認知—應用—提高”的思路,全麵介紹STM32F103微控製器內部架構及其常用典型硬件電路。
  2、針對片上外設,基於Keil MDK闡述寄存器和庫函數兩種類型工程程序設計方法。
  3、基於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μC/OS-Ⅱ和庫函數類型工程,探討麵嚮任務程序設計方法。
  4、本書配套有教學課件(PPT)和源代碼。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ARM Cortex M3內核微控製器STM32F103和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μC/OS�並潁�詳細講述嵌入式係統的硬件設計與軟件開發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嵌入式係統概述、STM32F103微控製器、STM32F103學習平颱、LED燈控製與Keil MDK工程框架、按鍵與中斷處理、定時器、串口通信、存儲器管理、LCD屏與溫/濕度傳感器、μC/OS Ⅱ係統與移植、μC/OS Ⅱ任務管理、信號量與互斥信號量、消息郵箱與消息隊列等。本書的特色在於理論與應用緊密結閤,實例豐富,對於基於STM32F1係列微控製器及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μC/OS Ⅱ的教學和工程應用,都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物聯網、電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智能儀器、計算機工程和嵌入式控製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嵌入式係統愛好者和工程開發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篇STM32F103硬件係統與Keil MDK工程
第1章嵌入式係統概述
1.1嵌入式係統範例
1.2嵌入式係統概念
1.2.1嵌入式係統與ARM的關係
1.2.2嵌入式係統與嵌入式操作係統的關係
1.2.3嵌入式係統研發特點
1.3ARM發展曆程及應用領域
1.3.1ARM發展史及命名規則
1.3.2ARM微處理器係列
1.3.3ARM微處理器應用領域
1.4嵌入式操作係統
1.4.1Windows CE
1.4.2VxWorks
1.4.3嵌入式Linux
1.4.4Android係統
1.5μC/OS�並蠐毽藽/OS�並�
1.5.1μC/OS發展曆程
1.5.2μC/OS�並蛺氐�
1.5.3μC/OS�並筇氐�
1.5.4μC/OS應用領域
1.6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STM32F103微控製器
2.1STM32F103概述
2.2STM32F103ZET6引腳定義
2.3STM32F103架構
2.4STM32F103存儲器
2.5STM32F103片內外設
2.6STM32F103異常與中斷
2.7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STM32F103學習平颱
ARM Cortex�睲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基於STM32F103
3.1STM32F103核心電路
3.2電源電路與按鍵電路
3.3LED與蜂鳴器驅動電路
3.4串口通信電路
3.5Flash與EEPROM電路
3.6溫/濕度傳感器電路
3.7LCD屏接口電路
3.8JTAG與復位電路
3.9SRAM電路
3.10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LED燈控製與Keil MDK工程框架
4.1STM32F103通用目的輸入/輸齣口
4.1.1GPIO寄存器
4.1.2AFIO寄存器
4.2STM32F103庫函數用法
4.3Keil MDK工程框架
4.4LED燈閃爍實例
4.4.1寄存器類型工程實例
4.4.2庫函數類型工程實例
4.5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按鍵與中斷處理
5.1NVIC中斷工作原理
5.2GPIO外部輸入中斷
5.3用戶按鍵中斷實例
5.3.1寄存器類型工程實例
5.3.2庫函數類型工程實例
5.4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定時器
6.1係統節拍定時器
6.1.1係統節拍定時器工作原理
6.1.2係統節拍定時器實例
6.2看門狗定時器
6.2.1窗口看門狗定時器工作原理
6.2.2窗口看門狗定時器寄存器類型實例
6.2.3窗口看門狗定時器庫函數類型實例
6.3實時時鍾
6.3.1實時時鍾工作原理
6.3.2實時時鍾寄存器類型實例
6.3.3實時時鍾庫函數類型實例
6.4通用定時器
6.4.1通用定時器工作原理
6.4.2通用定時器寄存器類型實例
6.4.3通用定時器庫函數類型實例
6.5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串口通信
7.1串口通信工作原理
7.2STM32F103串口
7.3串口通信寄存器類型實例
7.4串口通信庫函數類型實例
7.5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存儲器管理
8.1SRAM存儲器
8.1.1訪問SRAM存儲器寄存器類型實例
8.1.2訪問SRAM存儲器庫函數類型實例
8.2EEPROM存儲器
8.2.1訪問EEPROM寄存器類型實例
8.2.2訪問EEPROM庫函數類型實例
8.3Flash存儲器
8.3.1STM32F103同步串行口
8.3.2W25Q128訪問控製
8.3.3訪問Flash存儲器寄存器類型工程實例
8.3.4訪問Flash存儲器庫函數類型工程實例
8.4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LCD屏與溫/濕度傳感器
9.1LCD屏顯示原理
9.2溫/濕度傳感器
9.3LCD顯示實例
9.3.1寄存器類型實例
9.3.2庫函數類型實例
9.4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篇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μC/OS�並�
第10章μC/OS�並螄低秤胍浦�
10.1μC/OS�並螄低騁浦�
10.2μC/OS�並螄低辰峁褂肱渲�
10.3μC/OS�並螄低橙撾�
10.3.1空閑任務
10.3.2統計任務
10.3.3定時器任務
10.4本章小結
習題
第11章μC/OS�並蛉撾窆芾�
11.1μC/OS�並蠐沒�任務
11.2μC/OS�並蚨噯撾窆こ淌道�
11.3統計任務實例
11.4係統定時器
11.5本章小結
習題
第12章信號量與互斥信號量
12.1μC/OS�並蛐藕帕�
12.2μC/OS�並蚧コ廡藕帕�
12.3信號量與互斥信號量實例
12.4本章小結
習題
第13章消息郵箱與消息隊列
13.1μC/OS�並螄�息郵箱
13.2μC/OS�並螄�息隊列
13.3消息郵箱與消息隊列實例
13.4本章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5章
  按鍵與中斷處理
  本章將介紹嵌套嚮量中斷控製器NVIC的工作原理,闡述STM32F103ZET6微控製器外部輸入中斷的工作原理,然後,以用戶按鍵為例,詳細解釋NVIC中斷的寄存器類型和庫函數類型的程序設計方法。
  本章的學習目標:
  �r 瞭解NVIC中斷響應方法;
  �r 熟悉GPIO中斷響應方法;
  �r 熟練應用寄存器或庫函數進行GPIO中斷程序設計。
  5.1NVIC中斷工作原理
  嵌套嚮量中斷控製器NVIC相關的中斷管理工作主要有開放中斷、關閉中斷、設置中斷請求標誌、讀中斷請求標誌、清除中斷請求標誌和配置中斷優先級等。嵌套嚮量中斷控製器NVIC的寄存器有ISER0、ISER1、ICER0、ICER1、ISPR0、ISPR1、ICPR0、ICPR1、IABR0、IABR1、IPR0~IPR14和STIR,如錶5��1所示。
  錶5��1NVIC寄存器
  序號
  地址
  寄存器
  名稱
  描述
  1
  0xE000E100
  ISER0
  0xE000E104
  ISER1中斷開放寄存器
  ISER0[0]~ISER0[31]、ISER1[0]~ISER1[27]依次對應中斷號為0~59的中斷,各位寫0無效,寫1開放中斷2
  0xE000E180
  ICER0
  0xE000E184
  ICER1
  中斷關閉寄存器
  ICER0[0]~ICER0[31]、ICER1[0]~ICER1[27]依次對應中斷號為0~59的中斷,各位寫0無效,寫1關閉中斷3
  0xE000E200
  ISPR0
  0xE000E204
  ISPR1
  中斷設置請求狀態寄存器
  ISPR0[0]~ISPR0[31]、ISPR1[0]~ISPR1[27]依次對應中斷號為0~59的中斷,各位寫0無效,寫1請求中斷
  續錶
  序號
  地址
  寄存器
  名稱
  描述
  4
  0xE000E280
  ICPR0
  0xE000E284
  ICPR1
  中斷清除請求狀態寄存器
  ICPR0[0]~ICPR0[31]、ICPR1[0]~ICPR1[27]依次對應中斷號為0~59的中斷,各位寫0無效,寫1清中斷標誌
  5
  0xE000E300
  IABR0
  0xE000E304
  IABR1
  中斷活躍位寄存器(隻讀)
  IABR0[0]~IABR0[31]、IABR1[0]~IABR1[27]依次對應中斷號為0~59的中斷,各位讀齣1,相應中斷活躍
  6
  0xE000E400~0xE000E438
  IPR0~IPR14
  中斷優先級寄存器
  共有16個優先級,優先級號為0~15,優先級號0錶示優先級*高,優先級號15錶示優先級*低
  7
  0xE000EF00
  STIR
  軟件觸發中斷寄存器
  第[8:0]位域有效,寫入0~59中的某一中斷號,則觸發相應的中斷
  下麵以ISER0和ISER1為例,介紹開放中斷的方法。
  根據錶5��1,ISER0[0]~ISER0[31]對應著中斷號為0~31的NVIC中斷,而ISER1[0]~ISER1[27]則對應著中斷號為32~59的NVIC中斷。由錶2��5可知,外部中斷2的中斷號為8,而USART2中斷的中斷號為38,開放這兩個中斷的語句依次為
  ISER0= (1uL<<8);
  ISER1 = (1uL<<6);
  設中斷號為IRQn,則這兩個語句也可以寫為如下統一的語句形式:
  ISER0 = 1uL<< (IRQn & 0x1F);
  ISER1 = 1uL<< (IRQn & 0x1F);
  上述開放中斷的方法被用在CMSIS庫文件中。
  在CMSIS庫頭文件core_cm3.h中定義瞭NVIC中斷的相關操作,這裏重點介紹開放中斷、關閉中斷、設置中斷請求標誌、讀中斷請求標誌、清除中斷請求標誌、設置中斷優先級和獲取中斷優先級的函數,如程序段5��1所示。
  程序段5��1NVIC中斷相關的CMSIS庫函數(摘自core_cm3.h文件)
  1typedef struct
  2{
  3__IO uint32_t ISER[8U]; // 偏移地址:0x000(可讀/可寫)中斷設置使能寄存器
  4uint32_t RESERVED0[24U];
  5__IO uint32_t ICER[8U]; // 偏移地址:0x080(可讀/可寫)中斷清除使能寄存器
  6uint32_t RESERVED1[24U];
  7__IO uint32_t ISPR[8U]; // 偏移地址:0x100(可讀/可寫)中斷設置請求寄存器
  8uint32_t RESERVED2[24U];
  9__IO uint32_t ICPR[8U]; // 偏移地址:0x180(可讀/可寫)中斷清除請求寄存器
  10uint32_t RESERVED3[24U];
  11__IO uint32_t IABR[8U]; // 偏移地址:0x200(可讀/可寫)中斷活躍標誌位寄存器
  12uint32_t RESERVED4[56U];
  13__IO uint8_t IP[240U]; // 偏移地址:0x300(可讀/可寫)中斷優先級寄存器(8位)
  14uint32_t RESERVED5[644U];
  15__O uint32_t STIR; // 偏移地址:0xE00(隻寫)軟件觸發中斷寄存器
  16}NVIC_Type;
  17
  18#define SCS_BASE (0xE000E000UL)
  19#define NVIC_BASE (SCS_BASE + 0x0100UL)
  20#define NVIC ((NVIC_Type *)NVIC_BASE)
  21
  第1~16行自定義結構體類型NVIC_Type,各成員的位置與錶5��1中各個寄存器的位置對應,再結閤第18~20行可知,NVIC為指嚮首地址0xE000E100的結構體指針,這樣(結閤錶5��1),NVIC��>ISER[0]指嚮的地址即為ISER0寄存器的地址,NVIC��>ISER[1]指嚮的地址即為ISER1寄存器的地址,依次類推,NVIC��>STIR指嚮的地址即為STIR寄存器的地址。
  22__STATIC_INLINE void NVIC_EnableIRQ(IRQn_Type IRQn)// 開中斷
  23{
  24NVIC��>ISER[((uint32_t)(IRQn) >> 5)] = (1 << ((uint32_t)(IRQn) & 0x1F));
  25}
  26
  第22~25行為開放NVIC中斷函數NVIC_EnableIRQ,形參為IRQn_Type類型的變量,該自定義類型定義在stm32f10x.h文件中,如程序段5��2所示。第24行根據IRQn的值設置ISER[0]或ISER[1]相應的位,即開放IRQn對應的NVIC中斷。
  27__STATIC_INLINE void NVIC_DisableIRQ(IRQn_Type IRQn)// 關中斷
  28{
  29NVIC��>ICER[((uint32_t)(IRQn) >> 5)] = (1 << ((uint32_t)(IRQn) & 0x1F));
  30}
  31
  第27~30行為關閉NVIC中斷函數NVIC_DisableIRQ,形參為IRQn_Type類型的變量。第29行根據IRQn的值嚮ICER[0]或ICER[1]相應的位寫入1,關閉IRQn對應的NVIC中斷。
  32__STATIC_INLINE void NVIC_SetPendingIRQ(IRQn_Type IRQn)// 中斷請求
  33{
  34NVIC��>ISPR[((uint32_t)(IRQn) >> 5)] = (1 << ((uint32_t)(IRQn) & 0x1F));
  ……

前言/序言

  自1971年*塊單片機誕生至今,嵌入式係統的發展經曆瞭初期階段和蓬勃發展期,現已進入瞭成熟期。在嵌入式係統發展初期,各種EDA工具還不完善,芯片的製作工藝和成本頗高,嵌入式程序設計語言以匯編語言為主,該時期隻有電子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纔能從事嵌入式係統設計與開發工作。到瞭20世紀80年代,隨著MCS��51係列單片機的齣現以及C51程序設計語言的成熟,單片機應用係統成為嵌入式係統的代名詞,MCS��51單片機迅速在智能儀錶和自動控製等相關領域得到普及。同時期,各種DSP芯片、FPGA芯片和SoC芯片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齣來,應用領域從*初的自動控製應用擴展到各種各樣的智能應用係統。隨後1997年,ARM公司推齣ARM7微控製器,之後推齣Cortex係列微控製器和微處理器,成為嵌入式係統設計的首選芯片,標誌著嵌入式係統進入蓬勃發展期。
  全球的半導體廠商在芯片製造上“百花齊放,百傢爭鳴”,是嵌入式係統蓬勃發展階段的突齣寫照。這段時期,嵌入式係統工程師同時兼做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需要涉獵各種各樣的芯片應用知識,並開發各具特色的應用程序。直到21世紀初,開源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齣現,嵌入式係統工程師纔真正分為嵌入式係統硬件工程師和嵌入式係統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負責硬件電路闆設計、芯片外設訪問驅動函數開發和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移植等,軟件工程師負責係統資源管理與調度、圖形用戶交互界麵設計和應用程序設計等,這標誌著嵌入式係統已經發展到成熟期,從幾十個工程師到成百上韆的工程師,通過細緻分工協力閤作進行同一項嵌入式係統研發。
  本書內容分為兩篇,第1篇主要麵嚮硬件工程師和物聯網與電子設計類本科生,第2篇偏嚮於硬件工程師,同時也兼顧軟件工程師。本書由作者近幾年來在江西財經大學軟件與通信工程學院的“嵌入式係統應用”和“嵌入式係統原理”課程教學的講義改編而成的,按章節順序進行教學活動和課程實驗。
  第1篇包括9章,是全書的硬件基礎和芯片級彆程序設計部分。第1章介紹嵌入式係統的發展曆程和應用領域;第2章介紹ARM Cortex�睲3內核微控製器芯片STM32F103的內部結構、引腳配置、存儲器、片內外設、異常與NVIC中斷等;第3章介紹ALIENTEK戰艦STM32F1學習闆的硬件原理,重點介紹本書中使用的電路模塊,如STM32F103核心電路、電源電路與按鍵電路、LED與蜂鳴器電路模塊、串口模塊、Flash與EEPROM電路模塊、溫/濕度傳感器模塊、LCD屏模塊和SRAM模塊等,這部分內容為後麵程序設計的硬件電路基礎;第4章討論STM32F103的GPIO訪問方法以及LED燈控製技術,並完整地介紹基於Keil MDK創建工程的方法,後麵的工程均基於該工程框架;第5章深入分析NVIC中斷的工作原理,重點介紹GPIO口外部輸入中斷的處理方法,並給齣按鍵響應實例;第6章闡述STM32F103內部通用定時器、看門狗定時器和係統節拍定時器的應用與實例,其中,係統節拍定時器主要用於為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提供時鍾節拍(一般設為100Hz);第7章介紹串口通信,一般藉助中斷方式從上位機接收串口數據,通過函數調用方式嚮上位機發送串口數據;第8章介紹STM32F103訪問Flash芯片W25Q128和EEPROM芯片24C02的方法;第9章介紹STM32F103驅動TFT LCD屏的方法,介紹LCD屏顯示字符和漢字的方法,並闡述溫/濕度傳感器DHT11的應用方法,展示LCD屏顯示環境溫/濕度值的應用實例。
  第2篇為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級彆的程序設計部分,介紹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μC/OS�並蛟諼⒖刂破鱏TM32F103上的移植和工程設計方法,包括4章,依次介紹係統組成與移植文件、任務管理與工程框架、信號量與互斥信號量、消息郵箱與消息隊列。這篇內容中沒有對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μC/OS�並虻哪誆抗ぷ髟�理進行剖析,感興趣的讀者可參考文獻[6]、[8]。
  ARM Cortex�睲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基於STM32F103
  作為教材,需要體現知識的完整性和可擴展性。通過本書的教學活動,展示給學生和讀者一個從事嵌入式係統設計“認知—應用—提高”的全過程。“認知”體現為對嵌入式係統核心芯片的學習和掌握,重點在於學習一款芯片的存儲器、中斷與片內外設(閤稱為芯片的三要素),這也是第2章關於STM32F103芯片的重點內容;“應用”體現在應用芯片進行嵌入式電路闆的設計,並掌握各個電路模塊的工作原理和訪問技術,會應用C語言進行驅動函數設計,即第3~9章的全部內容;“提高”是指實現該電路闆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的移植,並將底層硬件的訪問方法抽象為函數調用,即第2篇的內容,使得沒有硬件電路基礎的軟件工程師可在此基礎上開發齣高性能的用戶應用程序,並實現友好的圖形用戶界麵。
  本書全部工程的源代碼可從清華大學齣版社網站本書主頁下載。本書中的全部工程都是完整且相互聯係的,後續章節的工程建立在前麵章節工程的基礎上,是添加瞭新的功能而構建的。本書以有限的篇幅巧妙地將所有工程的源代碼都包含進來,強烈建議讀者自行錄入源程序,以加強學習效果。
  本書第3章的硬件學習平颱藉鑒廣州市星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www.alientek.com)ALIENTEK戰艦STM32F1�睼3開發闆的硬件電路原理圖,需要指齣的是,第3章的學習平颱是一個完整的硬件平颱,也是作者鼓勵學生們分組開展設計的硬件實驗平颱。同時,本書的所有工程均使用ALIENTEK戰艦STM32F1�睼3開發闆測試通過。需要特彆說明的是,星翼電子主持的開源技術論壇(www.openedv.com)收集瞭學習32位STM32係列微控製器*優秀的資源。在本書成稿之際,對星翼電子公司的張洋總經理給予的大力支持錶示誠摯的謝意,同時,還要感謝學生何維和彭錦在工程驗證上所做的大量工作,感謝清華大學齣版社工作人員對本書齣版付齣的辛勤工作。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敬請同行專傢和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於江財楓林校區
  2016年11月

《嵌入式係統設計:從原理到實戰》 前言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嵌入式係統已成為支撐現代電子産品和智能化設備的核心。從智能手機、傢用電器到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嵌入式係統無處不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産模式。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的嵌入式係統設計學習路徑,幫助讀者掌握從基礎理論到實際開發的全過程。我們將聚焦於嵌入式係統的核心概念、關鍵技術以及典型的應用場景,通過理論講解與實踐相結閤的方式,引導讀者逐步成為一名優秀的嵌入式工程師。 第一部分:嵌入式係統基礎理論 第一章 嵌入式係統概述 本章將帶領讀者走進嵌入式係統的世界。我們將首先明確嵌入式係統的定義、特徵以及其在整個電子工程領域中的定位。通過對嵌入式係統與通用計算機係統的對比,讀者將深刻理解嵌入式係統“嵌入”的含義及其在資源受限環境下的設計挑戰。接著,我們將探討嵌入式係統的典型組成,包括微處理器/微控製器、存儲器、輸入/輸齣接口、傳感器、執行器以及軟件等,並初步瞭解它們在係統中的作用。最後,本章將概述嵌入式係統的發展曆程和未來趨勢,為讀者描繪齣嵌入式技術廣闊的應用前景。 第二章 微處理器與微控製器架構 本章將深入剖析嵌入式係統的大腦——微處理器和微控製器。我們將從馮·諾依曼體係結構和哈佛體係結構入手,理解指令和數據的存儲與訪問方式。接著,我們將詳細介紹CPU的核心組成,包括寄存器、算術邏輯單元(ALU)、控製單元(CU)以及指令譯碼器等,理解它們如何協同工作執行程序。對於微控製器,我們將重點講解其與微處理器在集成度上的區彆,以及片上外設(如定時器、ADC、DAC、UART、SPI、I2C等)的重要性。通過對比不同類型的微控製器架構(如RISC與CISC),讀者將能更好地理解其性能特點和功耗優化策略。 第三章 存儲器係統 存儲器是嵌入式係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章將係統介紹嵌入式係統中常見的存儲器類型,包括易失性存儲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儲器(ROM、Flash、EEPROM)。我們將詳細闡述它們的工作原理、讀寫時序、存儲容量以及在嵌入式係統中的應用場景。例如,RAM用於存放程序運行時的數據和棧,而Flash則用於存儲程序代碼和配置信息。此外,我們還將介紹存儲器的接口協議,如SRAM接口、NOR Flash接口和NAND Flash接口,以及如何根據係統需求選擇閤適的存儲器。 第四章 輸入/輸齣(I/O)接口與通信協議 嵌入式係統需要與外界進行信息交互,I/O接口和通信協議是實現這一功能的關鍵。本章將詳細講解通用的I/O接口,如並行I/O和串行I/O,以及它們的配置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重點介紹幾種常用的嵌入式通信協議。串行通信協議包括UART(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SPI(串行外設接口)和I2C(集成電路總綫),我們將分析它們的通信機製、數據格式、工作方式和適用場景。同時,我們將介紹並行通信接口,如GPIO(通用輸入輸齣)的工作原理和配置。對這些接口和協議的深入理解,將為讀者進行硬件設計和外設驅動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第五章 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RTOS) 在復雜的嵌入式係統中,管理任務、資源和中斷變得至關重要。本章將引入嵌入式實時操作係統(RTOS)的概念。我們將闡述RTOS的核心功能,如任務調度(優先級調度、時間片輪轉等)、任務間通信(信號量、互斥鎖、消息隊列、事件標誌組等)和中斷管理。我們將介紹常見的RTOS內核,分析它們的特點和設計哲學。通過學習RTOS,讀者將能夠有效地組織和管理係統中的並發任務,提高係統的響應速度和穩定性,應對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 第二部分:嵌入式軟件開發 第六章 嵌入式C語言編程 C語言是嵌入式開發中最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本章將聚焦於嵌入式C語言的特性和應用。我們將迴顧C語言的基礎知識,並重點講解其在嵌入式開發中的特殊之處,例如對指針、位操作、結構體和聯閤體的精細控製。我們將詳細講解如何利用C語言實現硬件抽象層(HAL),如何編寫高效的底層驅動程序,以及如何進行內存管理和錯誤處理。此外,本章還將介紹嵌入式開發中常用的C語言庫函數和編譯器特性。 第七章 嵌入式匯編語言基礎 雖然C語言是主流,但理解匯編語言對於深入理解硬件工作原理和進行性能優化至關重要。本章將介紹嵌入式匯編語言的基本語法和常用指令。我們將講解寄存器、尋址模式、指令集以及如何編寫簡單的匯編程序。通過將C語言代碼與匯編代碼進行對比,讀者將能更清晰地理解C語言是如何被翻譯成機器指令的,並能識彆齣代碼中的性能瓶頸,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優化。 第八章 嵌入式軟件開發環境與工具鏈 高效的開發環境是嵌入式軟件開發的基礎。本章將介紹嵌入式軟件開發所需的工具鏈,包括交叉編譯器、匯編器、鏈接器、調試器和仿真器。我們將講解如何配置和使用這些工具,例如設置項目、編譯代碼、生成可執行文件以及進行代碼調試。我們將介紹常見的集成開發環境(IDE),並演示如何在IDE中進行項目管理、代碼編寫、編譯鏈接和下載調試。 第九章 嵌入式程序下載與調試 程序開發完成後,如何將其下載到目標硬件並進行調試是關鍵環節。本章將詳細介紹嵌入式程序下載的常用方法,包括JTAG、SWD、UART等接口。我們將講解不同下載方式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調試是保證程序質量的重要手段,本章將介紹多種調試技術,如斷點調試、單步執行、查看內存和寄存器、邏輯分析儀等,並演示如何在調試器中有效地定位和解決程序中的bug。 第三部分:嵌入式係統實戰應用 第十章 典型嵌入式硬件平颱介紹 為瞭讓讀者將理論付諸實踐,本章將介紹幾種典型的嵌入式硬件平颱。我們將選取目前廣泛應用且資源豐富的開發闆,例如基於ARM Cortex-M係列微控製器的開發闆,並詳細介紹其硬件組成、引腳功能、核心芯片特性以及常用的外設接口。我們將分析這些開發闆的優缺點,以及它們適閤的應用場景。 第十一章 傳感器與執行器接口設計 本章將聚焦於嵌入式係統與傳感器和執行器的交互。我們將詳細介紹各種類型傳感器的原理及其與微控製器的接口方式,包括模擬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光敏傳感器)和數字傳感器(如加速度計、陀螺儀)。我們將講解如何讀取傳感器數據,並進行數據預處理和校準。同時,我們將介紹執行器的控製方法,如電機驅動、LED控製、繼電器控製等,並講解如何通過PWM、GPIO等接口實現對執行器的精確控製。 第十二章 通信模塊與網絡接入 隨著物聯網(IoT)的發展,嵌入式係統的通信能力變得尤為重要。本章將介紹嵌入式係統中常用的通信模塊,包括Wi-Fi、Bluetooth、Ethernet、LoRa等。我們將分析它們的通信協議、工作原理以及接口方式。讀者將學習如何配置和使用這些通信模塊,實現嵌入式設備與互聯網或其他設備的連接。我們將通過實際案例,演示如何構建一個簡單的聯網設備。 第十三章 嵌入式係統中的高級主題 本章將探討一些嵌入式係統開發中的高級主題。我們將介紹嵌入式Linux係統的基本概念、體係結構和開發流程。我們將討論嵌入式係統中的功耗管理技術,包括低功耗模式、動態電壓頻率調整(DVFS)等,以及如何優化係統功耗。此外,我們將簡要介紹嵌入式安全性的重要性,以及常見的安全威脅和防護措施。 第十四章 嵌入式項目開發案例 理論結閤實踐,本章將通過幾個完整的嵌入式項目案例,引導讀者將前麵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我們將選取具有代錶性的項目,例如智能傢居傳感器節點、嵌入式數據采集係統、簡單的機器人控製等。我們將詳細講解項目的需求分析、硬件選型、軟件設計、代碼實現、調試測試等全過程,並提供詳細的實現代碼和設計思路。通過這些案例,讀者將能夠獨立完成一個小型嵌入式項目,並從中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 結語 嵌入式係統的學習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本書力求為讀者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並提供豐富的實踐指導。希望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掌握嵌入式係統的核心知識和開發技能,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在嵌入式開發的道路上,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動手”的學習方式,讓我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瞭堅實的橋梁。《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在講解ARM Cortex-M3核心的時候,不僅說明瞭其架構,更注重瞭其指令集的設計理念,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指令組閤來優化代碼執行效率。這對於我這種追求極緻性能的開發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它對STM32F103微控製器的介紹,可謂是“包羅萬象”。從最基礎的ADC/DAC轉換,到高級的以太網接口,再到RTOS的移植和應用,書中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我特彆贊賞書中在講解RTC(實時時鍾)和看門狗(Watchdog Timer)時,著重強調瞭它們在嵌入式係統可靠性方麵的作用,並提供瞭相應的配置和應用實例。這讓我對如何構建穩定可靠的嵌入式係統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調試部分的處理也相當到位,書中不僅介紹瞭標準調試工具的使用,還分享瞭許多實用的調試技巧,例如如何通過GPIO口來輸齣調試信息,或者如何利用內存查看器來分析數據結構。這些看似微小的技巧,在實際開發中卻能極大地提高調試效率。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比較嚴謹,但又不失清晰,配閤圖錶和代碼示例,使得理解起來並不睏難。它是我在STM32F103開發道路上,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

評分

坦白說,當我拿到《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時,我的期望值並沒有太高,畢竟市麵上同類型的書籍不在少數。然而,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很快就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對ARM Cortex-M3架構的剖析,不僅限於通用性的介紹,而是深入到其核心的異常處理機製、堆棧管理策略以及低功耗模式的實現細節。這使得讀者在理解代碼的運行原理時,能夠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書中對STM32F103係列微控製器的覆蓋範圍非常全麵,從最基礎的GPIO配置到高級的USB、CAN、以太網等通信接口的應用,都進行瞭詳細的講解。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RTX、FreeRTOS等實時操作係統時的處理方式。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API函數,而是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案例,展示瞭如何在STM32F103上搭建一個多任務環境,並實現瞭任務間通信、資源共享等功能。這對於我這樣正在嘗試將RTOS引入到自己的項目中去的人來說,是極大的啓發。書中的調試部分也做得相當齣色,它不僅介紹瞭SWD/JTAG等標準調試接口的使用,還對邏輯分析儀、示波器等硬件調試工具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並結閤實際案例講解瞭如何通過這些工具來定位和解決疑難雜癥。這本書的圖文並茂,排版清晰,公式和代碼的注釋都非常到位,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舒適,學習起來也事半功倍。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位已經有幾年嵌入式開發經驗的人來說,一本好的參考書,往往能在某個細節上給我帶來新的啓發。《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恰好做到瞭這一點。書中對ARM Cortex-M3內核的講解,雖然基礎,但其對中斷嵌套優先級管理(NVIC)的深入分析,以及嚮量錶和異常處理流程的詳盡闡述,讓我對處理實時性要求極高的應用有瞭更清晰的思路。在STM32F103的外設講解方麵,書中並沒有僅僅局限於API的羅列,而是深入到寄存器配置的細節,並結閤實際的硬件特性,給齣瞭高效的配置方案。例如,在講解DMA控製器時,書中詳細介紹瞭DMA的鏈式傳輸、乒乓傳輸等模式,並給齣瞭具體的應用示例,這對於需要高速數據傳輸的應用場景來說,非常有價值。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在RTOS章節中,不僅介紹瞭FreeRTOS,還對比瞭其他一些常見的RTOS,並從資源占用、調度算法等方麵進行瞭分析,這為我選擇閤適的RTOS提供瞭重要的參考依據。調試部分也處理得相當專業,除瞭常規的仿真器調試,書中還探討瞭如何利用示波器和邏輯分析儀來分析信號時序,以及如何進行功耗分析。這些高級的調試方法,對於優化係統性能和排查硬件問題至關重要。

評分

不得不說,《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這本書,非常適閤作為一名從其他微控製器平颱轉嚮ARM Cortex-M3開發的工程師的入門讀物。書中從ARM Cortex-M3的架構特性齣發,詳細介紹瞭其精簡指令集、堆棧指針、寄存器組等,並對其與C語言的結閤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使得我能夠更好地理解C語言代碼在ARM架構上的運行方式。在STM32F103的講解方麵,書中對各個外設的覆蓋非常全麵,從最基礎的GPIO,到通信接口如SPI、I2C、UART,再到ADC/DAC、定時器等,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我特彆欣賞書中在講解定時器時,不僅說明瞭其基本工作模式,還深入探討瞭PWM生成、輸入捕獲等高級應用,並提供瞭相應的代碼示例。這讓我能夠更好地利用STM32F103強大的定時器功能。調試部分也做得很到位,書中不僅介紹瞭使用Keil MDK等集成開發環境進行調試,還對硬件調試器(如J-Link)的使用進行瞭詳細的說明,包括如何設置斷點、查看變量、監視內存等。這極大地提高瞭我的調試效率。這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內容翔實,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工具書。

評分

作為一個對嵌入式係統開發一直充滿好奇的初學者,我最近有幸翻閱瞭《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而紮實,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像是把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請到瞭我的書桌旁,一步步引導我入門。我最欣賞的是它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從最基礎的ARM Cortex-M3架構原理講起,細緻地剖析瞭指令集、寄存器、流水綫等核心概念,這對於我這種之前對底層硬件瞭解甚少的人來說,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書中對STM32F103微控製器的介紹也尤為詳盡,從芯片的選型、引腳功能到各個外設模塊的工作原理,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尤其是講解GPIO、UART、SPI、I2C等常用外設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API的簡單羅列,而是深入分析瞭它們在寄存器層麵的操作,這對於理解外設的本質和實現更高級的功能至關重要。書中的示例代碼清晰易懂,並且提供瞭完整的工程文件,我嘗試著跟著代碼一步步動手實踐,編譯、下載、調試,整個過程都非常順暢,這極大地增強瞭我學習的信心。調試部分的處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書中詳細介紹瞭使用J-Link等調試工具進行硬件調試的技巧,包括設置斷點、單步執行、查看內存和寄存器值等,這些都是我在實際開發中必不可少的技能。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傳授瞭我知識,更教會瞭我如何去學習、如何去實踐,是我邁入嵌入式開發領域的一塊堅實的基石。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是“厚積薄發”,它並非僅僅滿足於講解錶麵功能,而是緻力於讓讀者深入理解ARM Cortex-M3的核心原理和STM32F103的內在機製。《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在對ARM Cortex-M3內核的闡述上,尤為側重於其內存管理和總綫架構,這對於構建大型、復雜的嵌入式係統至關重要。書中對STM32F103係列微控製器的詳細介紹,可以說涵蓋瞭從基礎的GPIO配置到高級的USB、CAN通信接口的方方麵麵。我特彆欣賞書中在講解ADC/DAC轉換時,不僅僅介紹瞭采樣率和分辨率,還深入分析瞭抗混疊濾波、量化誤差等關鍵的模擬信號處理概念,並給齣瞭具體的軟件實現方案。這對於需要進行高精度數據采集的應用來說,是極大的幫助。調試部分的處理也非常專業,書中不僅介紹瞭標準的調試接口和工具,還深入探討瞭如何利用邏輯分析儀來分析外設通信時序,以及如何通過斷點和內存監視來追蹤程序運行過程中的異常。這些實用的調試技巧,能夠幫助開發者快速定位和解決各種棘手問題。這本書的內容組織得非常有條理,從基礎到進階,層層遞進,使得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係。

評分

從一名多年的嵌入式係統工程師的角度來看,《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這本書,在內容深度和實踐性上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書中對ARM Cortex-M3架構的解讀,並沒有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到其特權模式、存儲器映射、總綫接口等核心細節,為開發者提供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使得我們在進行係統設計和優化時,能夠做齣更明智的決策。對於STM32F103係列微控製器,書中對其各個外設模塊的講解,可以說是做到瞭“精益求精”。從最基礎的時鍾係統、復位控製,到復雜的DMA控製器、USB接口、CAN總綫等,都進行瞭細緻的分析,並且提供瞭大量貼閤實際應用場景的例程。我尤其欣賞書中在講解RTOS(如FreeRTOS)移植和應用的部分。它不僅介紹瞭RTOS的基本概念和任務管理,還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案例,展示瞭如何利用RTOS來解決多任務並發、資源共享等復雜問題,這對於我從事的工業控製項目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此外,書中關於嵌入式係統調試策略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分享瞭多種調試技巧,包括基於仿真器的調試、邏輯分析儀的應用,甚至是一些非侵入式的調試手段,這些都為我們在復雜嵌入式係統中定位和解決問題提供瞭強有力的武器。這本書的知識體係完整,覆蓋麵廣,無疑是STM32F103開發者的必備參考書。

評分

我是一名剛剛踏入嵌入式開發領域的新人,對於ARM Cortex-M3和STM32F103這兩個概念,之前隻有模糊的認識。《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為我照亮瞭前行的道路。它的內容安排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ARM Cortex-M3的體係結構講起,如指令集、流水綫、異常與中斷處理等,讓我對這個強大的內核有瞭清晰的認識。接著,它詳細介紹瞭STM32F103微控製器的各項特性,包括其豐富的外設資源,如GPIO、UART、SPI、I2C、ADC、DAC、定時器等。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每個外設的講解方式,不僅介紹瞭其基本功能,還深入講解瞭其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並配以大量的實例代碼,讓我能夠跟著一步步進行實踐。編譯、下載、調試,這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環節,在這本書的指導下變得遊刃有餘。書中對嵌入式係統調試的介紹也十分詳盡,從基礎的斷點、單步執行,到查看內存、寄存器,再到邏輯分析儀的應用,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讓我能夠有效地定位和解決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導師,一步步引導我掌握嵌入式開發的技能。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恰逢其時,正好填補瞭我一直以來在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方麵的一些知識盲區。《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從一個非常務實的角度齣發,深入剖析瞭ARM Cortex-M3內核的內部工作機製,包括其豐富的中斷控製器(NVIC)、嵌套嚮量中斷控製器(NVIC)以及內存保護單元(MPU)等關鍵組件的詳細介紹。這對於理解和優化嵌入式係統的實時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對於STM32F103這款經典的微控製器,書中對其各個外設模塊的講解,可以說是做到瞭極緻。從基礎的定時器、ADC/DAC,到相對復雜一些的DMA、RTC、看門狗等,都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並且提供瞭大量可供參考的示例代碼。我尤其看重的是,書中對於這些外設的配置和使用,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庫函數的層麵,而是深入到寄存器操作,幫助讀者理解其底層的運行邏輯。這對於想要進行底層優化或者開發自己的驅動程序的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藏。書中在講述嵌入式係統調試技巧時,也展現瞭其專業性。作者不僅介紹瞭標準的調試工具,如J-Link、ST-Link等,還對一些高級的調試方法,如代碼覆蓋率分析、性能分析等進行瞭探討,並結閤實際案例進行瞭演示。這對於提高開發效率、優化産品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本書的案例豐富且貼近實際應用,使得學習過程更具針對性,也更容易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開發能力。

評分

這本書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對於我這種在嵌入式開發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來說,仍然能從中汲取到不少寶貴的經驗。《ARM Cortex-M3嵌入式開發與實踐 基於STM32F103/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實踐叢書》在內容上處理得相當得體,既沒有過於淺顯而顯得乏味,也沒有過於深奧而讓人望而卻步。它對ARM Cortex-M3內核的講解,不僅僅停留在字麵上的描述,而是通過對指令執行流程、中斷響應機製、內存管理單元(MMU)的詳細闡述,讓讀者能夠深刻理解其高效能和低功耗的優勢所在。對於STM32F103這個在嵌入式領域應用廣泛的微控製器,書中對其片上外設的講解,可以說是麵麵俱到,從最基礎的時鍾係統配置,到復雜的DMA控製器、ADC/DAC轉換器、定時器、PWM輸齣等,都提供瞭詳實的操作指南和原理分析。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在講解一些稍顯復雜的模塊時,例如RTOS(實時操作係統)的移植和應用,並沒有一筆帶過,而是通過實際的案例,展示瞭如何在一個資源受限的微控製器上,高效地管理任務、實現通信和同步。這一點對於需要開發復雜嵌入式係統的工程師來說,無疑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此外,書中對嵌入式係統調試策略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分享瞭多種調試方法,包括仿真器調試、邏輯分析儀的使用,甚至是一些非侵入式調試技術的介紹,這些都為解決實際開發中遇到的各種棘手問題提供瞭有效的思路和工具。這本書的實踐性很強,每個章節的例程都緊密結閤實際應用場景,這一點對於提升開發效率非常有幫助。

評分

很實用的一本書!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評分

很好用,正版圖書

評分

還沒有看內容,材質印刷看著還挺像樣的

評分

很好用,正版圖書

評分

很好用,正版圖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