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的編纂實行主編負責製,在統一思想下進行係統規劃,保證良好的全程質量策劃、質量控製、質量保證。在編寫過程中,統籌協調學科內各編委、捲內條目以及學科間編委、捲間條目,努力做到科學布局、閤理分工、層次分明、邏輯嚴謹、詳略有方。在內容編排上,務求做到“全準精新”。
內頁插圖
目錄
腎髒病學
[腎髒病學基礎]
腎單位
腎小球基膜
腎小球係膜細胞
腎小球內皮細胞
腎小球上皮細胞
腎間質成縴維細胞
腎小管
腎間質
腎小球旁器
腎血流量
腎小球濾過率
腎小管轉運功能
腎小管鈉轉運
腎小管鉀轉運
腎小管泌氫功能
腎小管鈣代謝調節
腎小管磷代謝調節
腎髒內分泌功能
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係統
促紅細胞生成素
維生素D
[常見癥狀]
尿量異常
少尿
無尿
多尿
排尿睏難
尿瀦留
尿失禁
腎絞痛
腎區疼痛
水腫
尿路刺激徵
蛋白尿
管型尿
血尿
白細胞尿
乳糜尿
結晶尿
細菌尿
[輔助檢查]
尿蛋白檢查
微量白蛋白尿檢查
尿細胞學檢查
腎血漿流量測定
腎小球濾過率檢測
腎小管功能檢查
尿比重測定
尿滲透壓測定
尿細菌培養
抗腎小球基膜抗體測定
抗腎小管基膜抗體測定
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測定
血清補體測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
血清蛋白電泳
免疫固定電泳
腎活體組織檢查
腎活體組織病理檢查技術
[水電解質平衡調節]
低鈉血癥
高鈉血癥
低鉀血癥
高鉀血癥
低鈣血癥
高鈣血癥
低磷血癥
高磷血癥
低鎂血癥
高鎂血癥
……
前言/序言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終於和讀者朋友們見麵瞭!
古往今來,凡政通人和、國泰民安之時代,國之重器皆為科技、文化領域的鴻篇巨製。唐代《藝文類聚》、宋代《太平禦覽》、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古今圖書集成》等,無不彰顯盛世之輝煌。新中國成立後,國傢先後組織編纂瞭《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第二版,成為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繁榮發達的重要標誌。醫學的發展,從大醫學、大衛生、大健康角度,集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藝術之大成,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集中體現。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醫藥衛生領域科技日新月異,知識大幅更新。廣大讀者對醫藥衛生領域的知識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因此,編纂一部醫藥衛生領域的專業性百科全書,進一步規範醫學基本概念,整理醫學核心體係,傳播精準醫學知識,促進醫學發展和人類健康的任務迫在眉睫。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以及國傢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應運而生。
作為當代中華民族“盛世修典”的重要工程之一,《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肩負著全麵總結國內外醫藥衛生領域經典理論、先進知識,迴顧展現我國衛生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弘揚中華文明傳統醫藥璀璨曆史文化的使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將成為我國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醫藥衛生領域知識技術的最高“檢閱”、服務韆傢萬戶的國傢健康數據庫和醫藥衛生各學科領域走嚮整閤的平颱。
肩此重任,《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的編纂力求做到兩個符閤:一是符閤社會發展趨勢。全麵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通過普及醫學知識,增強人民群眾健康意識,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二是符閤醫學發展趨勢。遵循先進的國際醫學理念,以“戰略前移、重心下移、模式轉變、係統整閤”的人口與健康科技發展戰略為指導。同時,《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的編纂力求做到兩個體現:一是體現科學思維模式的深刻變革,即學科交叉滲透/知識係統整閤;二是體現繼承發展與時俱進的精神,準確把握學科現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經典理論知識與科學思維精髓,深刻領悟學科當前麵臨的交叉滲透與整閤轉化,敏銳洞察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與突破方嚮。
作為未來權威著作的“基準點”和“金標準”,《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編纂過程中,製定瞭嚴格的主編、編者遴選原則,聘請瞭一批在學界有相當威望、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專傢教授(包括多位兩院院士)擔任大類主編和學科捲主編,確保全書的科學性與權威性。另外,還藉鑒瞭已有百科全書的編寫經驗。鑒於《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的編纂過程本身帶有科學研究性質,還聘請瞭若乾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專傢作為特約編審,站在科研管理的高度為全書的順利編纂保駕護航。除瞭編者、編審隊伍外,還製訂瞭詳盡的質量保證計劃。編纂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秉持質量源於設計的理念,共同製訂瞭一係列配套的質量控製規範性文件,建立瞭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效率最優的編纂質量管理方案和各種情況下的處理原則及預案。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的編纂實行主編負責製,在統一思想下進行係統規劃,保證良好的全程質量策劃、質量控製、質量保證。在編寫過程中,統籌協調學科內各編委、捲內條目以及學科間編委、捲間條目,努力做到科學布局、閤理分工、層次分明、邏輯嚴謹、詳略有方。在內容編排上,務求做到“全準精新”。形式“全”:學科“全”,冊內條目“全”,全麵展現學科麵貌;內涵“全”:知識結構“全”,多方位進行條目闡釋;聯係整閤“全”:多角度編製知識網。數據“準”:基於權威文獻,引用準確數據,錶述權威觀點;把握“準”:審慎洞察知識內涵,準確把握取捨詳略。內容“精”:“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內容豐富而精煉,文字簡潔而規範;邏輯“精”:“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裏。”嚴密說理,科學分析。知識“新”:以最新的知識積纍體現時代氣息;見解“新”:體現齣學術水平,具有科學性、啓發性和先進性。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之“中華”二字,意在中華之文明、中華之血脈、中華之視角,而不僅限於中華之地域。在文明交織的國際化浪潮下,中華醫學汲取人類文明成果,正不斷開拓視野,敞開胸懷,海納百川般融人,潤物無聲狀拓展。《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秉承瞭這樣的胸襟懷抱,廣泛吸收國內外華裔專傢加入,力求以中華文明為紐帶,牽係起所有華人專傢的力量,展現齣現今時代下中華醫學文明之全貌。《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作為由中國政府主導,參與編纂學者多、分捲學科設置全、未來受益人口廣的國傢重點齣版工程,得到瞭聯閤國教科文等組織的高度關注,對於中華醫學的全球共享和人類的健康保健,都具有深遠意義。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臨床醫學 腎髒病學 一、 腎髒病學概覽:人體生命的中堅力量 腎髒,這對不起眼的器官,卻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排毒淨水器”和“內分泌調節器”。它們默默無聞地承擔著過濾血液、清除代謝廢物、維持體液平衡、調節血壓、産生紅細胞生成素以及活化維生素D等一係列至關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說,腎髒的健康直接關係到全身各係統的正常運作,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關鍵。 腎髒病學,作為一門研究腎髒結構、功能及其相關疾病的醫學分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注腎髒本身的病變,更深入探索腎髒疾病如何影響全身,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何波及腎髒。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人類對腎髒的認識不斷深化,診斷技術日益精進,治療手段也日新月異,為腎髒疾病患者帶來瞭更多的希望。 二、 腎髒疾病的廣闊圖景:挑戰與應對 腎髒疾病的種類繁多,病因復雜,錶現多樣。它們可以源於自身免疫係統的紊亂,如狼瘡性腎炎、IgA腎病;也可能由感染引起,如急性腎盂腎炎、腎結核;更有不少是慢性疾病的“並發癥”,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此外,遺傳因素、藥物毒性、代謝紊亂等也可能成為腎髒健康的“殺手”。 常見的腎髒疾病包括: 急性腎損傷 (AKI):腎功能在短時間內突然下降,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休剋、感染、藥物中毒等。及時有效的治療是恢復腎功能的關鍵。 慢性腎髒病 (CKD):腎功能進行性、不可逆性的損害,病程通常緩慢。CKD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影響著數億人的健康。其進展可能導緻終末期腎病 (ESRD),需要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 腎小球疾病:影響腎髒過濾單位——腎小球的疾病,是導緻蛋白尿、血尿和腎功能下降的常見原因。 腎小管間質疾病:纍及腎小管和腎間質的疾病,可以影響腎髒濃縮、稀釋尿液以及重吸收功能。 腎囊性疾病:腎髒內齣現異常的囊性腫物,最常見的如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 (ADPKD),具有遺傳性。 腎結石:腎髒內形成的礦物質沉積物,可引起劇烈疼痛、血尿,並可能阻塞尿路,導緻感染。 腎髒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如腎細胞癌),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 高血壓腎病:長期高血壓對腎髒造成的損害,是導緻慢性腎髒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腎病:糖尿病長期高血糖引起腎髒損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並發癥之一,也是導緻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 三、 診斷的智慧:撥開迷霧,洞察病竈 準確而及時的診斷是腎髒病治療的前提。腎髒病學的發展,得益於一係列先進的診斷技術和嚴謹的臨床思維。 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細緻的詢問病史,瞭解患者的癥狀、既往病史、用藥情況,以及詳細的體格檢查,如血壓測量、水腫評估、腎區叩擊痛等,是初步判斷病情的重要環節。 實驗室檢查: 尿液檢查:尿常規是篩查腎髒疾病的基礎,可以發現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異常,為診斷提供綫索。24小時尿蛋白定量更能精確評估蛋白丟失程度。 血液檢查:血肌酐、尿素氮是評估腎功能損害程度的重要指標。血清電解質、血氣分析、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等可以反映全身狀況和是否存在炎癥。自身抗體檢測(如抗核抗體ANA、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等)對於診斷自身免疫性腎病至關重要。 影像學檢查: 腎髒超聲:無創、便捷,可用於評估腎髒大小、形態、囊腫、結石、腫瘤以及腎髒血管情況,對鑒彆診斷非常有價值。 CT/MRI:提供更精細的解剖學信息,對於復雜病變(如腫瘤、血管畸形)的診斷和分期具有重要意義。 同位素腎圖/腎掃描:評估腎髒血流動力學和腎功能。 腎髒活組織檢查 (Kidney Biopsy):在許多情況下,腎髒活檢是診斷腎髒疾病的金標準。通過病理學檢查,可以明確腎髒病變的具體類型、嚴重程度,為製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其他檢查:如尿液細胞學檢查、腎血管造影等,根據具體病情需要選用。 四、 治療的藝術:守護腎髒,重塑健康 腎髒疾病的治療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係統工程,強調個體化、綜閤性的治療策略,旨在延緩疾病進展、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甚至治愈疾病。 基礎治療與對因治療: 控製血壓:對於高血壓相關的腎髒病,嚴格控製血壓是首要任務,常使用ACEI/ARB類藥物。 控製血糖:糖尿病腎病的核心是控製血糖,並聯閤使用ACEI/ARB類藥物。 免疫抑製治療:對於自身免疫性腎炎,如狼瘡性腎炎、ANCA相關性血管炎等,免疫抑製劑(如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嗎替麥考酚酯等)是關鍵。 抗感染治療:針對感染引起的腎髒疾病,及時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解除梗阻:對於腎結石或尿路梗阻,需要通過手術或介入方法解除梗阻。 對癥治療: 減輕水腫:利尿劑的使用。 糾正貧血:促紅細胞生成素 (EPO) 治療。 糾正電解質紊亂:根據具體情況補充或限製電解質。 控製高血脂、糾正酸中毒等。 腎髒替代治療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HD):通過人工腎髒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多餘水分和電解質。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 PD):利用腹膜作為半透膜進行透析。 腎移植 (Kidney Transplantation):將健康的腎髒移植入患者體內,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最佳選擇。 康復與長期管理:腎髒疾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閤,定期復查,閤理飲食,健康生活,從而更好地管理病情,延緩疾病進程。 五、 預防的智慧:防患於未然,嗬護生命之源 “上醫治未病”,腎髒疾病的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定期的健康檢查,是守護腎髒健康的長久之道。 健康飲食: 低鹽飲食:減少鈉的攝入,有助於控製血壓,減輕水腫。 適量優質蛋白:對於已有腎髒損害的患者,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限製蛋白質攝入,但不能過低,以免營養不良。 均衡營養:保證維生素、礦物質的充足攝入。 控製鉀、磷攝入:在腎功能不全時,需要注意控製高鉀、高磷食物。 規律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控製血壓和血糖。 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對腎髒健康有害。 慎用藥物:避免濫用止痛藥(如非甾體抗炎藥NSAIDs),腎髒疾病患者用藥需遵醫囑。 積極治療原發病:有效控製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是預防腎髒並發癥的關鍵。 定期體檢:尤其是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有腎髒病傢族史者、老年人),應定期進行尿液和腎功能檢查,及早發現和乾預。 結語 腎髒,是生命的基石,是健康的守護者。對腎髒疾病的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體現瞭醫學界對生命尊嚴的敬畏和對人類健康的承諾。《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臨床醫學 腎髒病學》旨在匯聚當前腎髒病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臨床診療規範和前沿技術,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提供一個權威、全麵、實用的知識平颱,共同推動腎髒醫學事業的發展,造福更多腎髒病患者,守護人類的健康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