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金融学:聪明人不会犯的14个投资谬误,打破思维骗局的投资反套路手册

魔鬼金融学:聪明人不会犯的14个投资谬误,打破思维骗局的投资反套路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泉州 著
图书标签:
  • 投资
  • 理财
  • 金融
  • 投资谬误
  • 行为金融学
  • 思维模式
  • 决策
  • 财富
  • 反套路
  • 个人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0433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299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总是输多赢少?为什么投资大师都在谈逆向思维?投资其实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因为我们必须战胜存在于天性中的种种谬误,跳出常规的思路,跳出存在于大脑中的思维骗局,对投资做不依赖于直觉的理性思考。我们希望《魔鬼金融学》能成为一本投资反套路手册,戒除那些每个人都可能犯的投资谬误,以新的视角重构投资理念,做一个真正的理性投资者。


作者简介

  陈泉州,投资人、通兑商业学院院长、原通兑集团执行总裁、原上海创锦执行总裁、六家上市公司战略顾问、第三方支付领域翘楚,擅长商业模式创新。陈泉州被业界誉为“财神”,18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期间,用14年时间系统学习研究了资本拆分法、企业融资、凯恩斯经济学、诺贝尔资产配置模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方案,结合自创的“商品资产证劵化”和“企业自商业金融系统”,系统提炼成“总裁金融思维”理论体系,帮助大家理解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与资本模式,开启金融思维、使用资产配置模型、掌握上市融资,让创业者从0到1打造企业核心价值,建立企业核心生存法则。


目录

CHAPTER 1 预测谬误——天才在左,神棍在右

1.被粉碎的预言 / 003

2.上帝是否掷骰子 / 005

3.避开精确预测的谬误 / 007

4.股市唯预测派是怎么死的 / 011

CHAPTER 2 赌徒谬误——为何赌徒都是输光才走

1.轮盘游戏与章鱼保罗 / 017

2.硬币反面的几率有多大 / 019

3.股市中的赌徒谬误 / 021

CHAPTER 3长期投资谬误——长期持有不是长期投资

1.猎豹和斑马的长途赛跑 / 027

2.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 / 029

3.长期投资不是捂住不放 / 032

4.选对股才能做长期投资 / 035

5.你也能投资优秀企业 / 040

CHAPTER 4 投资分散化谬误——分散不比集中投资安全

1.农妇打碎鸡蛋的毒鸡汤 / 047

2.蔡斯教授的股票组合 / 049

3.“股神”的投资理念 / 052

4.集中投资要看长期收益 / 055

CHAPTER 5 忽略先验概率——为什么需要基本面分析

1.对感冒的经验判断 / 061

2.不要把噪声当成信号 / 064

3.怎样根据基本面选股 / 066

CHAPTER 6 光环效应与后见之明——如何考察上市公司

1.如果华尔街能预测未来 / 073

2.为什么《基业长青》不靠谱 / 075

3.如何用“先见之明”判断企业 / 077

CHAPTER 7 可得性偏差——你的大脑由谁做主

1.飞机、火车、汽车,谁更危险 / 083

2.我们怎样落入“可得性偏差”陷阱 / 085

3.那些让小散赔光的投资偏见 / 087

CHAPTER 8 小数法则——模糊的正确还是精确的错误

1.特韦斯基的圈套 / 093

2.你对样本的大小是否敏感 / 095

3.股票投资中的小数法则 / 098

4.不要用昨天演绎今天和明天 / 100

CHAPTER 9 锚定效应——投资市场上你为什么重复犯错

1.关于“初始值”的3个故事 / 107

2.被预设数字影响的判断 / 110

3.从锚定效应看股民心理误区 / 112

CHAPTER 10 羊群效应——散户如何踏准市场

1.疯狂的郁金香投资 / 119

2.所罗门·阿希的心理实验 / 123

3.股灾的发生与羊群效应 / 126

4.炒房、炒股的从众迷思 / 130

5.如何做一个逆向交易者 / 133

CHAPTER 11 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如何长期跑赢市场

1.基金经理了不起的“业绩” / 139

2.乔尔·格林布拉特神奇公式 / 142

3.为什么投资要懂点统计学 / 145

4.巴菲特的投资“预测” / 148

CHAPTER 12 过度自信偏差——投资的“杀手”,可怕的幻觉

1.“败走麦城”的井深大 / 155

2.谁给了你过度的自信 / 158

3.“消息”并不能让你赚到钱 / 165

4.投资者的最大“敌人” / 169

5.告别过度自信的“股民模式” / 172

CHAPTER 13 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丢失的100元大于捡到的100元

1.僧帽猴遭遇的“经济陷阱” / 179

2.风险厌恶与损失厌恶 / 182

3.你为什么会厌恶后悔 / 184

4.后悔厌恶与投资心理 / 187

5.难以割舍的沉没成本 / 191

CHAPTER 14 处置效应——我们为什么选择持亏卖盈

1.夏皮诺实验的启示 / 199

2.处置效应与前景理论 / 203

3.中国股市中的处置效应 / 207

4.永不忘记的华尔街家训 / 210


精彩书摘

  预测谬误:天才在左,神棍在右

  【预测谬误】以过去推测未来,是一种以事实解释事实的谬误。

  预测似乎是人类的一种深切的心理需求,一种潜在的天性:我们想要掌握未来,我们讨厌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感觉。但是现实世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预测性谬误反而会干扰我们的判断。

  1.被粉碎的预言

  2010年5月,全球知名投资战略大师麦嘉华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预测中国经济将在9~12个月内崩溃,而在那一年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度增长。

  Google数据显示,“双底衰退”一词在2010、2011年共被提到1080万次。但这从来没有发生;而2006、2007年基本上没有人提到“金融崩溃”,但它真的来了。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面对国家破产危机依然沉着冷静地预测,希腊能够自救,不需要外部资金支持,但仅过一周他就向欧盟请求帮助。

  在俄罗斯外交部下属外交学院供职的伊戈尔·帕纳林预言,由于金融危机、移民者问题,美国将在2010年7月左右分裂成6个小国。但直到如今,美国依然是世界超级大国。

  ……

  巴西蝴蝶扇动的翅膀就可能引发得克萨斯州的飓风,人类身处在一个非线性的物理体系中,初始条件的细微改变就可能对未来演化产生不可预言性的巨大影响,这样的我们,又如何精确预测未来!

  预测似乎是人类的一种深切的心理需求,一种潜在的天性:我们想要掌握未来,我们讨厌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感觉。但是现实世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预测性谬误反而会干扰我们的判断。

  2.上帝是否掷骰子

  1900年12月14日,“量子”这个词诞生,从此世界不再是连续的,这彻底颠覆了牛顿等人建立的传统物理观,也将人类认知的方式从已知、确定的宏观世界转向了不确定、不可测的微观世界。而当人们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以归纳性思维去预测未来时,就不得不提起上帝的骰子。

  “上帝掷骰子”是由量子力学的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的一个结论:宇宙的变化从一个确定的方程变成了一个概率分布,上帝只能知道概率而无法知道确切的结论,他必须时刻“掷骰子”来决定下一秒种我们的宇宙的样子。简单地说就是在微观世界中,物质是以“概率”而不是“确定”存在的。如果不理解这一点,那么从事任何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投机,都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我们根据A股市场的历史平均市盈率预测点位;根据日本的房地产市场走势预测中国;根据企业历史财务数据预测企业未来……任何以归纳性思维去预测未来的都注定存在谬误。

  事实上,历史进程的不确定性是整个宇宙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是自然科学发现的所谓规律,如果放大到无限的时空范围内,都有可能失效,因此自然科学对世界的预测和判断也仍然是不准确的,海森堡学派提出的“测不准原理”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所以我们永远也摆脱不了不确定性这一条铁律,虽然我们的知识在不断地增长,但是人类的认识能力限制必然制约认知的内容,对于庞大、复杂、浩瀚的自然界而言,这种知识的增长根本微不足道。

  最后,回到“上帝掷骰子”这个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人类的一些随机行为突然变得可以“预测”了,这就像掷骰子一样,虽然每次掷的点数无法预测,但整体是有规律可循的:大约每掷5到7次就会出现一次6,而掷100次都不出现6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某些可以确定的因素导致了“上帝看上去在掷骰子”,但事实上这也不过是概率而已。预测的谬误总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过都是薛定谔的猫,没打开盒子之前,既生且死。

  3.避开精确预测的谬误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做精确的预测:有人预测明天的涨停股、有人预测下周大盘的涨跌、有人预测2020年的房价、有人预测某个企业的未来一年的业绩……在这里,我们将这些人统称为预测派,当然,现实中的你我也可能是预测派的一员。

  所谓预测,就是一个人把其对事物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放在时间轴上推演,而其对事物、群体以及自身的掌控,就成了影响未来的行动力;而所谓精确预测,就是在世界的变化中寻找不变性,然后将现有的参数代入,进行时间轴模拟。“精确预测”范围通常很广:预测天气、预测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预测商品价格涨跌等,皆为精确预测。而事实证明,这类预测的精确度通常很低。

  那为什么人们还是试图对未来做精准预言呢?这可能是源自人类心灵深处对于掌控未来的深切渴望,来自于人们对自我认知的自大。

  而为了避免出现预测性谬误,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不要去预测。如果必须去做预测的话,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不确定性控制在一个相对确定性的范围内。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这样“预测市场”的,他认为某种生物、或个体智慧的程度,恰恰正比于其预测的精度和时间跨度。而金融市场的预测、在其变成科学之前最好集中精力于拉开时间跨度——做长期的预测,忽略短期的波动。

  投资大师葛兰维尔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能以个人的力量左右市场。1981年1月6日傍晚6时30分,他向他的全球3000位投资客户传话,“出清所有股票——统统卖掉”。次日早晨,证券公司里卖单泛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挫24点,约等于400亿美元的账面损失。在这之前一年的4月,葛兰维尔的买进指示使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扬了30点。1981年9月,他的卖出指示则几乎引起全球金融恐慌。由此可以看出此时有多么志得意满!大众对葛兰维尔的爱戴一如摇滚明星,他的巡回讲座总是超额订位。

  但是葛兰维尔很快就露出败象,他曾经警告客户股市将有灾难,当道指走到800点时,他告诉客户,股市正在崩盘中,投资人不仅该卖出手中持股,还要卖空,以便在金融末日来临前获利了结。结果股市反而站上1200点。1984年他再度警告数量日益变少的客户,“多头市场只是一个泡沫现象”,崩盘将至。他的信徒因此痛失80年代的大多头市场,他身为股市先知呼风唤雨的地位也从此一去不复返。

  投资者投资股市,预测可以成为其参考,但在实际操盘时,一定要以投资原则为主导。而价值投资者的投资原则主要取决于股票估值、上市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以及经营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则应该遵循“买入时要意识到可能被套,卖出时要留点钱给别人赚”的原则,所以,股价和市场走向等相关预测,都只能作为操盘时的参考。

  索罗斯在提到自己的反射理论时曾提出人的可错性。所谓的可错性就是指人们习惯使用的某种思路或判断标准经常出现错误。比如,当我们进行很有逻辑的预测,并推出结果后,当我们把这个结果应用到实际操盘行动中,最后,我们常常会发现市场的实际发展趋势和我们的预测相距甚远。据此,索罗斯认为人们在市场中预测中是易错的,而每个个体的错误累加到一起就造成了市场的错误。正因为索罗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自己从来没有在投资经历中预测市场发展,而总是静静地等待,直到自己认为的投资大好时机来了才悄悄行动。他说不用预测,在市场机会临近时,主动出击引导市场。

  其实,股市预测也许不过是构成了我们诸多参考资料中的一种,消化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在利用外界的信息来修正自己判断的时候,需要小心其中的一些误区。

  第一,别让偏见左右我们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常常会习惯性地把那些我们不赞同的观点过滤掉,只留下和自己观点吻合的。但是,对于投资这件事情来说,一味寻找印证自己看法的观点却没多大意义,自己的观点错了,再印证也没有用。

  第二,对于预测一致的保持警惕

  因为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当投资者都集体投资的时候,常常是危机快要到来的时候。

  第三,平静对待预测失误

  未来是难以预测的,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在预测这个领域,错误总是难免,我们能做的就是端正对它的态度。

  ……


前言/序言


《魔鬼金融学》是一本旨在揭示投资领域常见误区,引导读者跳出思维陷阱,构建理性投资框架的实践指南。本书并非提供秘籍式的“快速致富”方案,而是深入剖析那些让无数聪明投资者跌入泥潭的认知盲点和心理误导。 在信息爆炸、市场波动加剧的时代,投资决策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我们常常被各种看似合理却暗藏杀机的信息所包围:短期暴利的诱惑、专家言论的权威光环、跟风操作的从众心理,以及对复杂金融工具的过度迷信。这些因素共同编织了一张思维的巨网,稍有不慎,便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魔鬼金融学》将逐一拆解这些“魔鬼的低语”,以清晰的逻辑、丰富的案例,帮助读者辨识并规避14个最容易犯的投资谬误。 第一部分:认知陷阱——那些让你“自以为是”的误区 谬误一:“过去表现等于未来收益”的幻觉。 历史数据是重要的参考,但市场瞬息万变,过去的辉煌并不保证未来的成功。本书将探讨为何过度依赖历史数据是危险的,并教你如何更审慎地解读历史,预测未来。 谬误二:“专家说”就是金科玉律的迷思。 专家拥有专业知识,但并非全知全能。市场的复杂性和个体情况的差异,使得任何单一的“专家意见”都可能失效。本书将揭示“权威效应”的心理机制,引导你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谬误三:对“确定性”的过度追求。 任何投资都伴随风险,追求绝对的“确定性”只会让你错失良机,甚至陷入僵化。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相对的安全边际,做出明智的选择。 谬误四:“信息越多越好”的认知误区。 海量信息有时反而会造成“信息过载”,干扰判断。学会筛选、提炼关键信息,是现代投资者必备的技能。本书将指导你如何拨开信息迷雾,抓住核心。 第二部分:心理博弈——那些让你“情绪失控”的陷阱 谬误五: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 看到别人赚钱就心痒,看到别人亏钱就恐慌,这种情绪化的交易往往是亏损的根源。《魔鬼金融学》将深入剖析从众心理的根源,提供对抗羊群效应的心理策略。 谬误六:沉没成本的“固执己见”。 已经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如同沉没的成本,不应成为继续错误的理由。本书将帮助你摆脱“不甘心”的心理羁绊,做出理性割舍。 谬误七:赌徒心态的“一夜暴富”。 投资并非赌博,短期暴利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本书将强调长期主义和稳健增长的重要性,帮助你戒除赌徒心态。 谬误八:过度自信的“我比别人懂”。 尽管我们可能具备一定的知识,但市场永远是未知的。过度自信容易导致忽视风险,本书将教你如何保持谦逊,理性评估自身能力。 第三部分:操作误区——那些让你“步入歧途”的陷阱 谬误九:忽视风险管理,“裸奔”前行。 风险管理是投资的生命线。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种风险控制方法,包括分散投资、止损设置等,让你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稳立脚跟。 谬误十:对“零成本”的盲目崇拜。 很多看似“零成本”的投资,实则隐藏着高昂的隐形费用或风险。本书将带你深入了解各种费用的本质,避免被表面现象蒙蔽。 谬误十一:不懂“流动性”的重要性。 资产的流动性直接关系到你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本书将阐述流动性的价值,让你在资产配置中做出更明智的考量。 谬误十二:复杂金融工具的“炫技”陷阱。 过度追求复杂、高深的金融工具,往往会因为理解不足而陷入风险。本书将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引导你从简单、易懂的工具入手,逐步深入。 第四部分:反套路进阶——构建你的“独立思考”体系 谬误十三:对“概念炒作”的盲目追捧。 市场充斥着各种新颖的概念和题材,但很多都只是昙花一现的炒作。本书将教你如何辨别真伪,区分有价值的创新和纯粹的泡沫。 谬误十四:放弃“持续学习”的懈怠。 投资的世界永无止境,持续学习是保持竞争力的不二法门。本书将鼓励你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市场变化。 《魔鬼金融学》是一本“反套路”的手册,它不是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揭示“不应该做什么”,帮助你清除路上的绊脚石。本书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从盲从到独立,从情绪化到理性,从短视到长远。 阅读本书,你将学会: 识别并规避常见的投资误区。 理解投资决策中的心理因素,并加以控制。 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 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构建更稳健、更长期的投资策略。 无论你是刚刚踏入投资领域的新手,还是已经有一定经验却屡屡受挫的投资者,《魔鬼金融学》都将为你提供一份宝贵的“避坑指南”。它将帮助你打破思维的牢笼,告别那些让你心痛的投资经历,走向更清晰、更理性的投资之路。这是一本让你投资“聪明”起来的书,也是一本让你在投资路上少走弯路的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误区”和“谬误”这样的概念很感兴趣,因为我坚信,认识到错误是进步的第一步。尤其是在投资领域,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思维偏差,往往会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这本书的名字,“聪明人不会犯的14个投资谬误”,让我觉得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切入点。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14个投资谬误,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免疫力”,让我能够抵御那些来自市场和自身心理的诱惑和干扰。如果它还能提供一些“反套路”的策略,让我能够在这种“避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我的投资行为,那将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评分

我之前有过几次不太成功的投资经历,事后复盘的时候,总是会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存在很多问题,但就是很难说清楚具体是哪里出了差错。这本书的标题,“打破思维骗局的投资反套路手册”,让我觉得它正是我需要的“解药”。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理清那些模糊不清的投资逻辑,揭示那些披着“常识”外衣的“思维骗局”。我特别期待它能够剖析那些让我们陷入困境的心理陷阱,比如过度自信、羊群效应、以及对短期波动的过度反应等等。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反套路”方法,让我们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投资,那将是对我的一次巨大的启发。

评分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其中不乏关于投资的各种建议和观点。然而,我越来越意识到,真正有价值的见解往往是少数,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逆向思维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的“打破思维骗局的投资反套路手册”这个副标题,正是我所追求的。我希望它能够揭示那些披着“聪明”外衣的投资陷阱,教我如何识别那些“看似合理”的逻辑背后的谬误。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方法论,帮助我培养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不被市场的潮流所裹挟,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利益的投资决策。了解这些“反套路”的智慧,对我而言,将是提升投资能力的关键一步。

评分

我一直坚信,投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对市场行情的准确预测,更在于对自身心理的深刻认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并非源于对市场的不了解,而是因为我们被内心的贪婪、恐惧、以及随波逐流的心态所驱使。这本书的“聪明人不会犯的14个投资谬误”这个点,让我觉得它触及了问题的核心。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这些谬误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甚至是我们如何会“心甘情愿”地跳进去。我希望它能够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并提供一种“反套路”的视角,引导我们超越这些普遍存在的思维陷阱。理解这些谬误,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我认知的提升,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投资领域走得更远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带着点神秘和挑衅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身对金融领域并不算是专业人士,但却对“聪明人”这个标签很有认同感,总觉得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但实际上却可能被一些隐蔽的思维误区所困扰,尤其是在投资这个充满诱惑和风险的领域。这本书的名字,“魔鬼金融学”听起来就有点不寻常,而且“14个投资谬误”这样的具体数字,又让我觉得它有足够的干货,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我特别期待它能揭示一些我们常犯却不自知的错误,然后提供一些“反套路”的视角,帮助我摆脱那些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投资决策。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看穿表象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金融投资领域,各种宣传和诱惑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陷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思维侦探”,引导我识别那些隐藏在数字和图表背后的“魔鬼”,让我不再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而是能够以一种更清醒、更理性的方式来面对投资。

评分

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获取投资信息易如হেন, 但真正有价值、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明智决策的信息却难能可贵。我常常觉得,很多关于投资的建议,无论是来自所谓的专家还是社交媒体上的“大神”,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甚至是别有用心的诱导。这本书名中的“思维骗局”几个字,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听起来诱人,实则充满陷阱的投资宣传。我渴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如何像一个侦探一样,去审视这些信息,去辨别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逻辑背后可能存在的漏洞。我希望它能教我一些批判性思维的工具,让我能够独立思考,不被市场的喧嚣所裹挟。比如,那些承诺高回报的项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险?那些看似完美的投资策略,是否存在着我们忽略的关键前提?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我构建起自己的投资“防火墙”,那我将非常感激。

评分

我对金融领域的研究一直秉持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我不太相信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也不太愿意追逐那些听起来过于美好的投资机会。在我看来,真正的投资智慧,往往蕴藏在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风险的审慎评估之中。这本书的“魔鬼金融学”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它并没有回避金融世界中可能存在的“阴暗面”和“陷阱”,而是选择直面它们。我希望它能够用一种更加批判性的视角,去审视那些被普遍接受的投资理念,揭示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缺陷和潜在风险。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反套路”的分析框架,帮助我辨别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魔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评分

我一直认为,投资中最可怕的不是亏损本身,而是因为无知而导致的重复性亏损。很多人在一次投资失败后,并没有真正从中吸取教训,而是继续犯着同样的错误,就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不断地跌入同一个“坑”。这本书的“14个投资谬误”这个说法,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一本“避坑指南”。我希望它能像一本“防毒面具”,帮助我识别那些看似无害,实则具有腐蚀性的投资思维,让我能够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中保持清醒。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反套路”技巧,让我知道在面对某些投资机会时,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审视,哪些信号是危险的警示。了解这些谬误,就如同了解了“魔鬼”的伎俩,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评分

我之前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一些投资大师的传记和他们的经典语录,感觉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他们似乎总能在别人趋之若鹜的时候保持冷静,在别人绝望的时候看到希望。这本书的副标题,“打破思维骗局的投资反套路手册”,恰恰点出了我一直以来寻求的那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智慧。我总觉得,很多时候,所谓的“常识”在投资领域反而会成为一种误导。比如,大家都说要“追涨杀跌”,但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似乎都是在别人恐慌时买入,在别人贪婪时卖出。这种“反套路”的逻辑,如果能被这本书清晰地阐述和解释,那我一定会受益匪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错误,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剖析这些错误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社会环境因素,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些思维陷阱,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规避它们。毕竟,了解“为什么”比仅仅知道“是什么”更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牢固的投资观念。

评分

我是一个对金融知识充满好奇,但又深知其复杂性的人。每次看到那些关于投资的书籍,总会有些望而却步,担心它们太过专业,难以理解,或者内容流于表面。但是,这本书的名字,“魔鬼金融学:聪明人不会犯的14个投资谬误”,却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它并没有使用过于生涩的术语,反而用了“魔鬼”这样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让我觉得它可能更具可读性,并且能够以一种更生动的方式来揭示金融世界的“黑暗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的案例,来讲解那些隐藏在投资行为背后的逻辑错误,以及如何去识别和规避它们。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能够理解并应用一些核心的投资原则,比掌握那些高深的金融模型更为实际。

评分

书很好,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评分

这本书也是听闻已久,终于买来看了,质量很棒的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看了2小时,直接扔垃圾桶了,以后经济方面的书再也不买国内作者写的,上当次数太多

评分

看了2小时,直接扔垃圾桶了,以后经济方面的书再也不买国内作者写的,上当次数太多

评分

书很好,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评分

这本书也是听闻已久,终于买来看了,质量很棒的

评分

一直想看看这本书,终于收到了,推荐购买

评分

送货非常快,内容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