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圖來解讀人體的趣味百科
如果身體被放大到近兩米高,你的皮膚會有多厚?
為什麼說“腦子進瞭水”其實挺有道理?
人體的哪個部位容易生病?……
所有人都能看懂的圖錶信息,
讓統計變得有趣,讓數據變得好玩,
讓知識像膠水一樣黏在你的腦海
★直觀形象,深入淺齣,瞭解人體還從未如此輕鬆過 用各種各樣精心繪製的信息圖,讓對各種術語一竅不通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瞭解並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身體。
★係統全麵,紮實專業 文字作者為英國著名動物學傢和科普作者,插圖作者為享譽國際的獲奬插畫,文字與圖像的搭配相得益彰,不但全麵,而且紮實,可以作為枕邊讀物,也可以當作參考材料。
★ 幽默風趣、寓教於樂 為瞭讓讀者最大限度地瞭解身體的奇妙之處,本書采用瞭各種各樣的幽默有趣的比例和數據對比,比如把你放大成一英裏高的巨人,瞭解人體各部分到底有多大,比如讓你縮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程度,深入到細胞內部,瞭解生命的神奇編碼,讓在不知不覺中,把知識牢牢站在腦海裏
★ 16開硬殼精裝,四色印刷,扁平化設計風格,配色賞心悅目,激發閱讀欲望。
你知道你從一齣生就擁有的財富是什麼嗎?是的,就是你的身體。但是,除瞭能從鏡子裏看到的那部分,你對它又瞭解多少呢?
《人體信息圖:身體小宇宙漫遊指南》,通過一張張生動直觀、妙趣橫生的可視化圖像,用繽紛絢麗的色彩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帶你漫遊人體,瞭解各種與身體有關的趣味知識,讓你在不知不覺間燃爆自己的小宇宙!
史蒂夫·帕剋(Steve Parker)是一名作者、編輯兼顧問,精通與自然世界、生物、技術和普通科學相關的信息。他擁有動物學的一級榮譽理學學士學位,是倫敦動物學協會的高級科學研究員,且是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他已經寫瞭超過300部作品。更多信息請瀏覽網站www.steveparker.co.uk。
安德魯·貝剋(Andrew Baker)是一名享譽國際的獲奬插畫傢,他的工作涉及編輯、設計和齣版領域。他來自約剋郡,曾在利物浦和皇傢藝術學院學習,現在在密德薩斯大學兼職講課。他與妻子琳達以及他們的孩子們雷和詹姆斯住在倫敦東部,傢人的貢獻和支持讓他能夠完成這些插畫。安德魯的信息見於網站www.debutart.com上的Debut Art欄目。
導言 4
物理學身體
一英裏高的身體 8
昂首闊步 10
體格 12
比例勻稱 14
切成薄片和小塊 16
透視人體 18
係統分析 20
部分構成整體 22
光禿禿的骨頭 24
牙齒的重要性 26
許多種長度 28
肌肉名稱的含義 30
牽拉的動力 32
關節處的連接 34
生命的呼吸 36
重要的節律 38
壓力之下 40
是什麼造就瞭冠軍? 42
更快、更高、更強 44
化學身體
化工廠 48
濕潤的身體 50
微量營養素 52
宏量營養素 54
代謝的奧秘 56
能量的攝入和輸齣 58
食物分解的路綫 60
血液裏的物質 62
生存中的化學 64
遺傳學身體
細胞內部 68
細胞種類繁多 70
深入DNA內部 72
基因組 74
基因怎麼發揮作用 76
基因如何發揮特殊作用 78
DNA變成兩倍 80
細胞怎麼分裂 82
細胞的生命 84
基因如何相互作用 86
通過遺傳獲得的基因 88
遺傳學夏娃 90
與感覺有關的身體
眼見為實 94
視網膜內部 96
從眼睛到大腦 98
聲覺 100
立體聲中的生活 102
越來越響 104
嗅覺 106
最佳的味道 108
觸覺 110
內部感覺 112
維持平衡 114
産生意識 116
觸覺地圖 118
協調的身體
感覺緊張 122
滿腦子的神經 124
請注意間隙 126
重要的連接 128
反射與反應 130
自動運行 132
總開關 134
受到控製的化學物質 136
靈活變動 138
維持穩定 140
會思考的身體
數字化的腦 144
腦的布魯德曼分區 146
全都被包住瞭 148
腦的剖麵結構 150
動起來 152
左邊還是右邊? 154
水淋淋的腦子 156
腦袋中的互聯網 158
腦的下部 160
自命不凡 162
感覺交叉 164
數字化的記憶 166
記憶遊戲 168
情緒化的腦 170
腦的時間 172
睡著瞭 174
做夢時間 176
生長著的身體
嬰兒齣生前的準備 180
卵子和精子的産生 182
新生命開始瞭 184
妊娠時間軸 186
尚未齣生的嬰兒 188
誕生之日 190
從嬰兒到孩童 192
成長 194
人能活多久? 196
有多少個新生命? 198
人口數量有多少? 200
醫學身體
健康狀況不佳的原因 204
哪裏覺得不舒服? 206
醫學調查 208
外科醫學 210
醫療藥物 212
與癌癥抗爭 214
備用的身體零件 216
嬰兒和藥物 218
怎麼樣變得健康而幸福? 220
術語匯編 222
沒有哪個人是普通人。每個人肯定有不普通之處。
身體是人類最普遍的財富。一個人要想讓身體擁有最高的工作效率,不僅自己要愛護和珍惜它,還需要最親密的傢人和最親愛的朋友也來愛護和珍惜。誰不想好好瞭解一下關於他們身體的一切,甚至更多彆的東西呢?
信息圖通過圖錶來傳達信息和知識,其中的形狀和顔色比字詞還要多,我們能夠直觀地理解信息圖並快速吸收其中的知識。與語言相比,它們優勢更大,而且很容易就能被人們記住。事實上,每個人都能理解它們。它們甚至能讓統計變得有趣,讓數據變得好玩,讓知識像膠水一樣黏在你的腦海。
所以,把人體和信息圖兩大主題結閤在一起,應該是很不錯的主意。但是,怎麼纔能把它們組織在一起呢?許多人體書貫穿瞭十幾個功能係統:骨骼、肌肉、心血管、消化、腦和神經,以及其他。但是,我們想讓這本書能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從文藝復興時代和現代知識誕生的時代起,人們主要通過兩種方法來研究身體。一種是解剖學:物理結構、組織和構造,始於安德烈·維薩裏在1543 年的巨著《人體結構》。與解剖學互為補充的是生理學:化學運作和功能,這一概念由讓·費爾內爾在1567 年的《生理學》中最先引入。這兩個概念形成瞭現代人類生物學和醫學的基礎——以及本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著姍姍來遲的是第三部分,遺傳學身體。這個概念到20 世紀中葉纔有,它的主要標誌是科學界最偉大的一項發現——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剋裏剋於1953 年發現的DNA 結構。人體通過自身的感官不斷地學習和體驗,第四部分會帶你探索所有主要的感官模式。人體的構成部分——細胞、組織和器官——也經過高度地協調和整閤,統一於一個整體之中,第五部分會對此作齣闡述。俯瞰著整個活生生的有機體的,是它的首席指揮- 控製中心、局域網集綫器兼認識、知覺和意識的起點——腦,第六部分會對此展開描述。到現在為止,我們所說的一切都是發生在成人身上的。每一個身體都有一段發展曆程,身體是從一個針尖大小的受精卵開始的,之後它的規模和復雜性會增加數十億倍,第七部分會介紹這個生命周期的情況。如果身體齣現瞭問題,就需要藥物來給予幫助,第八部分會來講這個。
沒有一本關於身體的書能寫得麵麵俱到。但是通過精心選擇、引人入勝、有趣、充滿驚喜、獨特、局部和整體相結閤,尤其是通過這樣的信息圖,至少可以彌補一些缺憾。本書也用到瞭流程圖、圖錶、地圖、步驟圖、時間錶、符號、圖形文字、圖標、餅狀圖和柱形圖。鑒於圖中用到的基本知識,我們得感謝那些對這麼多原始數據、基本事實和光禿禿的信息進行測量、整理和分析的人們。我們的任務是尋找、解釋和轉換這些知識,使讀者能發現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並消化吸收掉。希望各位受到鼓舞,能更多地去領會、欣賞你們所擁有的這個最為寶貴的財富。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類圖解讀物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總覺得它們為瞭追求美觀,可能會犧牲掉內容的深度。然而,事實證明我的顧慮是多餘的。這本書在保持其視覺吸引力的同時,對許多關鍵的生理過程進行瞭非常深入且多維度的剖析。例如,當涉及到能量代謝或者神經信號傳遞時,它不僅僅給齣瞭流程圖,還巧妙地融入瞭時間軸和影響因素的對比分析。這種立體化的信息呈現方式,遠勝於單純的文字描述,因為它直接模擬瞭我們大腦處理復雜信息的方式——通過空間和位置關係來建立聯係。對於我這種需要將知識點進行長期記憶的讀者來說,這種視覺錨點無疑是非常寶貴的。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背誦’知識,而是真正‘理解’瞭這些係統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絕對值得一提,這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材料,更像是一件可以長久保存的精裝藝術品。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厚實且帶有輕微的啞光質感,使得色彩的印刷效果非常柔和且高級,即便是那些需要高精度色彩區分的圖錶,也能清晰銳利地呈現。書脊的鎖綫裝訂工藝也相當紮實,無論你如何用力攤開閱讀,它都能平整地停留在你想要的位置,這對於需要反復查閱和對比細節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友好的設計。這種對物理媒介的重視,體現瞭齣版方對知識載體的尊重,也使得整個閱讀體驗從觸摸開始就充滿瞭愉悅感。如果將它放在書架上,它也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綫,彰顯齣主人對科學與美學的雙重鑒賞力。
評分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成功地建立瞭一種平視的視角來看待我們自己的身體。它沒有居高臨下地灌輸知識,而是用一種充滿敬畏又無比親近的口吻,邀請讀者一同探索這個“身體小宇宙”。它打破瞭醫學知識的神秘光環,讓普通人也能觸摸到生命運作的脈搏。特彆是在討論免疫係統或遺傳密碼時,作者的處理方式充滿瞭人文關懷,將冰冷的生物學事實與我們日常的健康體驗緊密地聯係起來。我讀完後,對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發齣的信號有瞭更細緻的體察,那不再是模糊的‘感覺’,而是建立在對內在機製理解基礎上的‘洞察’。這是一本真正做到瞭‘賦能’讀者的書,它授予我們用更科學、更理性的目光審視自身健康的鑰匙。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其中,感覺自己像是闖入瞭一個微觀世界的探險傢。最令我驚喜的是它敘事邏輯的流暢性。作者顯然非常懂得如何引導讀者的好奇心,從一個宏觀的概念齣發,層層深入,逐步解構齣那些隱藏在皮膚之下的精妙運作。它沒有采取那種生硬的、堆砌事實的敘述方式,而是更傾嚮於‘講故事’,將人體比作一個不斷運行的、擁有無數精巧齒輪和復雜管綫的超級機器。這種敘述策略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那些對人體結構原本隻有模糊概念的讀者,也能迅速跟上節奏,並且産生強烈的求知欲。我甚至發現自己會主動去翻閱相鄰的章節,想要看看下一個“秘密”會是什麼,這種連貫性是很多科普讀物難以企及的。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打開一個全新的、充滿驚喜的知識盒子。
評分這部作品的封麵設計極具匠心,那種深邃的靛藍色調與鮮明的數據可視化綫條交織在一起,瞬間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那些試圖將復雜科學概念轉化為直觀視覺語言的嘗試抱有極高的期待,而這本圖冊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巧妙的排版和創新的圖示,將那些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生物學知識,以一種近乎藝術品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細節處理上的那種毫不含糊的專業性,即便是在高度抽象的細胞結構和分子機製的展示中,依然保持瞭極高的準確度,這讓我可以放心地將它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僅僅滿足於錶麵的視覺衝擊。可以說,光是翻閱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視覺與認知的雙重享受。那排版布局的張弛有度,留白的處理極其到位,使得即使是信息密度極高的頁麵,也讓人感到呼吸順暢,絕無壓迫感。
評分信息的圖形化,是信息時代錶達的一種方式,直觀,易懂,很好的。
評分人體信息圖這本書,講解瞭對我們身體小宇宙的漫遊指南,是國內第一本用信息圖解讀人體的趣味百科,所有人都能看懂的圖錶信息,讓統計變得有趣,讓數據變得好玩,讓知識像膠水一樣黏在你的腦海。書是好書,這個信息圖係列都不錯,紙張印刷排版內容都很好。雨雪天氣,快遞直接送到單元樓門口,為快遞師傅點贊。
評分此用戶未及時評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圖形化認識人體,沒有血腥的氣氛,很容易讓人接受,對於追求嚴謹真實的人來說可能不適閤,但是讓孩子看看很好的
評分這一套書特彆有意思,特彆適閤小朋友們查找做思維導圖的作業。
評分性價比較高,快遞方便快捷,服務不錯,值得體驗!!!!
評分精彩的作品,淵博的知識。不僅孩子,你也值得擁有。
評分東西不錯,下次繼續支持京東。
評分在一起嗎!這麼些不一樣瞭。你要去看你說瞭什麼?!這麼樣都教授一樣都沒有用瞭三?一樣東西在學校沒有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