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哲學大師朗西埃與影像大師貝拉·塔爾意味深長的思想碰撞
內容簡介
從《鞦天年鑒》(1984)到《都靈之馬》(2011),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的影片記錄瞭社會希望的破滅。通過迴顧匈牙利著名導演貝拉?塔爾迄今拍攝的所有重要影片,法國哲學傢雅剋?朗西埃探討瞭這位歐洲電影大師作品中的時間概念。“之後的時間”不是那些不再相信任何東西的人的憂鬱而均質的時間。“之後的時間”意味著人們對曆史及其成敗的關注比不上他們對塑造這一切的可感材質的興趣。“之後的時間”是純粹的物質事件的時間,憑此,信念會得到和維持它的生命一樣長久的度量。
作者簡介
雅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1940-),法國哲學傢、社會學傢,現為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榮譽教授,著有《電影的寓言》《電影的間距》《美感論》等。
尉光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譯有《素描的愉悅》《內在體驗》《無盡的談話》《藝術與諸眾》等。
精彩書評
在30歲的一個清晨,我跟一位導演為電影節選片,我們看瞭很多專為電影節而拍攝的電影,也看瞭不少無名之作。這時他說我們來看一下《都靈之馬》吧,不是選片,而是看一下。我並不知道貝拉·塔爾是誰,而且我也很纍,不想再看瞭,但是既然導演要看我就勉強再坐一會兒,開頭這個電影緊緊跟著一匹馬,我坐在那兒看著,心裏想,不管這導演是誰,這是zui好的視覺,那種不假思索像一隻拳頭打在牆壁上的視覺,已經發生瞭。
——導演 李霄峰
目錄
一、之後的時間
二、傢庭故事
三、雨的帝國
四、騙子,傻子,瘋子
五、封閉之環,敞開
精彩書摘
《貝拉·塔爾:之後的時間》:
貝拉·塔爾的影像從一開始就和聲音緊密相關:從早期電影的喧嘩中,浮現瞭人物的抱怨,無趣小調的歌詞開動瞭身體,而情感被置於臉上;後來,在悲慘酒館的淒涼冷漠中,一個手風琴師讓眾人的身體發狂,繼而,手風琴柔和的樂音靜靜地陪伴著他們被毀壞瞭的夢想;風雨的嘈雜帶走瞭詞語和夢想,把它們丟棄在水坑中,那裏有群狗抖落自身的雨滴,或者,讓它們飛鏇著穿過街道,夾雜落葉和石屑。電影是關於影像和聲音之時間的藝術,是一種發展運動的藝術,這種運動在一個空間裏建立瞭身體之間的關係。它不是一種無言的藝術。但它也不是關於敘述和描寫之言語的藝術。它是一種展示身體的藝術,身體通過言說的行動,通過言語對其施加影響的那一方式,在其他的身體中錶達自己。
存在著兩種有關言語的偉大藝術。一種是文學,它描述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它所想象的事物之錶象和虛構的人物的感受。另一種是修辭,它通過激發行動的動機,或提前概述行動的結果,來催促行動。它們分彆以自身的方式使用另一種藝術。修辭從文學中藉用必要的色彩,使承諾變得更為可感,使行動變得更加可信。而文學樂於從詞語的承諾和抵觸行動的現實之間的裂隙中,精心打造故事。正是在這樣的裂隙裏,富有行動精神的虛構作品找到瞭其主導的原型。在如是的虛構中,對騙人之承諾的譴責被呈現為鼓勵,即鼓勵人們為一個不同的未來而工作。如此的批判,有可能通過以自身的方式肯定未來被建構的官方劇本,而成為其同謀。但反過來,當它使這樣的現實:被修辭之虛構所否認的現實:在我們眼前變得自主的時候,它就同一切講述有待實現之目的和有待實施之手段的劇本拉開瞭一段距離。
……
貝拉·塔爾:之後的時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