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专家、著名特级教师王大绩全国千场巡讲精粹
☆ 解析古诗词阅读的极简方案:读景语,解情语
☆ 举重若轻,一本备考:读懂高考真题100篇,事半功倍的高分
《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是王大绩老师依据多年教学和阅卷经验,抓住高考古诗词考查的根本——景语和情语,总结出的一套备考古诗词的简便方法。书中精选了高考真题进行精讲,并配有相关练习题,是讲练结合的古诗词高效复习备考资料。适合高一到高三的学生使用。
王大绩:北京市资深语文特级教师,多年参加高考阅卷工作。致力于将学生的应试能力纳入素质教育的渠道,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下,水到渠成获得优秀成绩。从教以来,发表语文专著十几部、千万字。在阅读、写作的教学和备考中有独到见解和全国性影响。讲学足迹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深受各地师生欢迎。
唐以前诗歌讲与练
001 桃夭… ……………………………………… 《诗经》 1
002 芣苢… ……………………………………… 《诗经》 3
003 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 5
004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 〔晋〕阮 籍 8
005 移居(其二)…………………………… 〔晋〕陶渊明 10
006 咏素蝶诗… ……………………… 〔南北朝〕刘孝绰 12
唐代诗歌讲与练
007 晓行巴峡… …………………………… 〔唐〕王 维 15
008 过香积寺… …………………………… 〔唐〕王 维 18
009 新晴野望… …………………………… 〔唐〕王 维 19
010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 维 21
夜深… ………………………………… 〔宋〕周 弼 21
011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 维 24
012 古风(其十)… ………………………… 〔唐〕李 白 26
013 古风(其三十九)… …………………… 〔唐〕李 白 28
014 登金陵凤凰台… ……………………… 〔唐〕李 白 30
015 金陵望汉江… ………………………… 〔唐〕李 白 33
016 春夜洛城闻笛… ……………………… 〔唐〕李 白 35
017 咏山泉… ……………………………… 〔唐〕储光羲 36
018 奉陪郑驸马韦曲… …………………… 〔唐〕杜 甫 38
019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唐〕杜 甫 40
020 野望… ………………………………… 〔唐〕杜 甫 43
02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 〔唐〕岑 参 45
022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 〔唐〕韦应物 47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唐〕李商隐48
023 度破讷沙(其二)……………………… 〔唐〕李 益 50
024 登鹳雀楼… …………………………… 〔唐〕畅 诸 52
025 凉州词(其一)………………………… 〔唐〕张 籍 53
026 邯郸冬至夜思家… …………………… 〔唐〕白居易 55
027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
李二十… ……………………………… 〔唐〕白居易 57
028 采地黄者… …………………………… 〔唐〕白居易 60
029 寄远… ………………………………… 〔唐〕杜 牧 62
030 梦江南… ……………………………… 〔唐〕温庭筠 64
031 江楼旧感… …………………………… 〔唐〕赵 嘏 65
032 春日秦国怀古… ……………………… 〔唐〕周 朴 67
033 早发… ………………………………… 〔唐〕罗 邺 69
034 含山店梦觉作… ……………………… 〔唐〕韦 庄 71
宿渔家… ……………………………… 〔宋〕郭 震72
035 残春旅舍… …………………………… 〔唐〕韩 偓 74
036 江城子… …………………………… 〔五代〕欧阳炯 76
宋代诗歌讲与练
037 内宴奉诏作… ………………………… 〔宋〕曹 翰 79
038 晚泊岳阳… …………………………… 〔宋〕欧阳修 81
039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 〔宋〕欧阳修 83
040 九日和韩魏公… ……………………… 〔宋〕苏 洵 85
041 太湖恬亭… …………………………… 〔宋〕王安石 87
042 壬辰寒食… …………………………… 〔宋〕王安石 89
043 红梅… ………………………………… 〔宋〕苏 轼 91
044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 轼 95
045 阮郎归`初夏…………………………… 〔宋〕苏 轼 97
046 减字木兰花… ………………………… 〔宋〕苏 轼 99
047 醉翁操… …………………………… 〔宋〕苏 轼 100
048 送子由使契丹… …………………… 〔宋〕苏 轼 105
049 思远人… …………………………… 〔宋〕晏幾道 107
050 题竹石牧牛(并引)…………………… 〔宋〕黄庭坚 109
051 望江东… ……………………………… 〔宋〕黄庭坚 112
052 雨过至城中苏家… …………………… 〔宋〕黄庭坚 114
053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宋〕黄庭坚 115
054 阮郎归… ……………………………… 〔宋〕无名氏 117
055 钓船归… ……………………………… 〔宋〕贺 铸 119
056 示秬秸… ……………………………… 〔宋〕张 耒 122
057 初见嵩山… …………………………… 〔宋〕张 耒 124
058 关河令… ……………………………… 〔宋〕周邦彦 126
059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宋〕潘大临 128
060 雨… …………………………………… 〔宋〕陈与义 130
061 春日即事… …………………………… 〔宋〕李弥逊 132
062 秋兴… ………………………………… 〔宋〕陆 游 134
063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 游 135
064 鹊桥仙… ……………………………… 〔宋〕陆 游 138
065 西村… ………………………………… 〔宋〕陆 游 140
066 窗前木芙蓉… ………………………… 〔宋〕范成大 143
木芙蓉… ……………………………… 〔宋〕吕本立 143
067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 〔宋〕朱 熹 145
068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148
069 八声甘州… …………………………… 〔宋〕辛弃疾 150
070 竹轩诗兴… ……………………………〔宋〕张 镃 153
071 次石湖书扇韵… ……………………… 〔宋〕姜 夔 155
072 骤雨… …………………………………〔宋〕华 岳 157
073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160
074 鹧鸪天… ………………………………〔宋〕张 炎 163
金元诗歌讲与练
075 鹧鸪天… ………………………………〔金〕王 寂 166
076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 168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168
077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金〕元好问 170
未展芭蕉… ……………………………〔唐〕钱 珝 170
078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元〕王 恽 173
079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 174
080 余杭四月… ……………………………〔元〕白 珽 177
081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 旭 178
082 汉宫秋`梅花酒…………………………〔元〕马致远 180
083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183
084 [双调]蟾宫曲`自乐… ……………… 〔元〕孙周卿 184
085 水仙子`舟中…………………………… 〔元〕孙周卿 186
086 小重山`端午……………………………〔元〕舒 188
明清诗歌讲与练
087 春暮西园… …………………………… 〔明〕高 启 191
088 黄氏延绿轩… …………………………〔明〕高 启 193
089 渡江… …………………………………〔明〕张 弼 194
090 赤壁… …………………………………〔明〕杜 庠 196
091 柳堤… …………………………………〔明〕金 銮 198
092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清〕顾炎武 201
093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 203
094 折桂令`问秦淮………………………〔清〕孔尚任 205
095 [商调]黄莺儿`赠燕… ………………〔清〕张 潮 207
096 早过大通驿… …………………………〔清〕查慎行 209
097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211
098 秋暮吟望… ……………………………〔清〕赵执信 213
099 薛宝钗咏白海棠… …………………… 〔清〕曹雪芹 215
林黛玉咏白海棠… …………………… 〔清〕曹雪芹 215
100 晓上空泠峡… ………………………… 〔清〕王闿运 218
备考答案………………………………………………… 220
(后记)备考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区别… ………………… 242
【001】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②。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梳理字词】
①归:出嫁。
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解读景语和情语】
《桃夭》是《诗经》名篇,诗歌用重章叠唱的传统形式,描绘了婚礼上华彩盛装的新娘,表达着对美满、和睦、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
诗歌题目“桃夭”本身就是比喻巧妙的“景语”。桃花粉红,春天盛开,正如充满青春气息的纯洁少女;“夭”有繁盛娇艳的意思。“桃夭”,盛开的桃花,一如盛妆的新娘。“桃夭”也就成了全诗的总体意象。
诗歌三节,都以“桃之夭夭”为首句。“夭夭”叠用,更见新娘之绚丽,赞美之响亮。这赞美,可以理解为婚礼嘉宾的喝彩,更适合看作新郎内心喜悦的迸发。不是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吗?那好:我美丽的新娘啊,你今天像桃花一样娇艳!我美丽的新娘啊,你今天像桃花一样娇艳!我美丽的新娘啊,你今天像桃花一样娇艳!新娘会是让小伙子“辗转反侧”的“窈窕淑女”吗?抑或是那位“投我以木瓜”的姑娘?
请允许我继续这美好的遐想吧:新郎欢悦,新娘也很幸福。年轻人先是“寤寐求之”,进而立下“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誓言;今天,终于开启了兑现的大门,看他想得多么持重周详:
灼灼其华—— 桃花像火一样盛开,新娘啊美艳夺目;
有蕡其实—— 桃树果实繁多硕大,妻子呀早生贵子;
其叶蓁蓁—— 桃树枝叶挺拔茂盛,一家哦和睦美满。
诗歌前半描绘桃花,景语含挚爱:重叠的赞美,分外炽热;悠远的祝祷,格外朴实。
诗歌后半祝愿新娘,景语见真情:反复的倾诉,殷殷情愫;美好的向往,句句关怀。
三节后半,都用“之子于归”转换:由前半间接的炽热赞美,转入后半直接的朴实对话。“之子于归”四个字,是新娘出嫁和夫妻礼成的简洁表达。喜庆的婚礼结束,洞房夫妻,执手对望。千言万语,凝聚成这质朴一句:你终于嫁过来了!诸般“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忐忑,那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思念,都已化作甜蜜的过往。新的生活开始了。
“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新娘嫁过来,除了带来盈盈喜气,还必然给家庭带来幸福的未来。三句祝愿,措辞微变,变得精妙,独具匠心。
宜其室家—— 夫视妻为“室”,第一句侧重对家庭中女主人的祝福;
宜其家室—— 妻以夫为“家”,第二句侧重对家庭中男主人的祝福;
宜其家人—— 家里所有“人”,第三句推广到祝福家庭中所有成员。
《桃夭》一诗重章叠唱,又错落转换。每句前半譬喻起兴,盛赞外在娇美;后半铺陈白描,体察内在和美。整体又包含着由一人之“美”到一家之“和”的推衍。难得的是,这一切做得婉转自然,精妙有致,从而为中华文化史创造出“桃夭”这一美好意象。
【把握诗意】
桃夭
桃花盛开万朵,色彩红艳似火。这位女子出嫁,喜气盈满夫家。
桃花盛开万朵,果实硕大繁多。这位女子出嫁,夫妻和美顺达。
桃花盛开万朵,绿叶茂盛婆娑。这位女子出嫁,全家和睦融洽。
【高考真题精讲】
1.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怎样的形式?
答:采取了重章叠唱的形式—— 三节形式整齐划一,渲染出欢庆的氛围。每节
一、三句不变,明确赞美祝福的主体;二、四句变化,引申赞美祝福的内容。
2.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桃夭》这首诗歌在比兴手法运用上,规范而灵动。诗歌内容是描述新娘
和婚礼的,每节都以“桃之夭夭”开头,以它事引起本事,是典型的起兴写法。每节重
叠起兴,进一步凸显了起兴的效果;首句之后再做引申,引申句灵活又不失整饬。这
些都很好地渲染了婚礼的欢庆气氛,表达了对新娘真挚的赞美祝福。
在诗歌里,“桃夭”不仅只是起兴,还是比喻。以桃花比新娘,准确形象:桃花
鲜艳朴实、春天盛开,与盛装新娘俏丽青春的形象高度吻合。诗歌对桃花、桃实、桃
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的同时,延伸扩展到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意
趣盎然。桃花为喻,还很自然地成了新娘和婚礼的背景,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营
造并烘托了婚礼的氛围。
【备考一点通】
“重章叠唱”是总体,细微之处见精神—— 持有持的缘由,变有变的道理。比兴
手法的运用,应该既明确比喻和起兴的一般规范,又能就本诗特色作出具体分析。
出版说明
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占比大幅增加,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其间接覆盖和深远影响的意义更大。怎样才能切实读懂古典诗词?怎样有效备考高考古典诗词阅读,并充分发挥其广阔深远的影响?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高考专家王大绩老师,给出了一种回归“初心”的方法——阅读高考真题,用“品味景语悟情语”这把钥匙来解读古典诗词。
本书从历年高考真题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100篇(组),分成唐以前诗歌讲与练、唐代诗歌讲与练、宋代诗歌讲与练、金元诗歌讲与练、明清诗歌讲与练五部分。每首古典诗词又有“梳理字词”“解读景语和情语”“把握诗意”“高考真题精讲(高考真题演练)”和“备考一点通”等环节,引领同学们一步步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古典诗词、解答高考试题。
梳理字词:采用高考试题原注释梳理古诗词中的字词难点,扫清初读古典诗词时的字词障碍。
解读景语和情语:从“意象—情感”的角度逐句解读古典诗词,将诗人的感情落到实处,让同学们能更准确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对古典诗词内涵有更切实的理解。
把握诗意:采用现代诗作的形式翻译古典诗词,尽可能还原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高考真题精讲(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精讲”对高考真题进行透彻讲解,厘清答案的来龙去脉;“高考真题演练”用真题进行答题训练。讲练结合,快速高效。
备考一点通:结合题目和答案提示备考要点,把握备考关键,事半功倍。
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朋友的推荐,他说这本《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是他高三那年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我拿到手后,第一感觉就是“厚实”,不是那种空泛的篇幅堆砌,而是满满的干货。它的编排逻辑很清晰,从基础知识点梳理,到重点篇目的逐一攻破,再到最后的模拟演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欣赏它在“名篇解读”部分的详尽分析,对于每一首诗,它都不仅仅是给出表面意思,而是深挖其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时代背景,以及在高考语境下常考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我曾一度对某些古诗词的理解感到困惑,觉得它们晦涩难懂,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发现原来这些诗词的魅力在于其含蓄隽永,在于其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供的赏析角度非常多元,既有宏观的意境把握,也有微观的字词斟酌,这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不少高考真题的解析,对于我这样目标明确、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锦上添花。它帮助我找到了真题的规律,也让我对考试的侧重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创新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浩如烟海的高考复习资料中,找到一本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书并不容易,而《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无疑做到了。它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先罗列知识点,再讲解例题”的模式,而是将知识点、赏析、技巧、练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闭环。我尤其欣赏它在“诗歌鉴赏答题模型”部分的设计,它不是简单地给出几个万能模板,而是根据不同的诗歌类型和考查角度,提供了一套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和框架。这让我明白,答题并非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灵活运用。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诗词趣闻”和“文化拓展”,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的考点,但却能够有效地激发我的学习兴趣,让我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存在,更是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它让我看到了高考复习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可能。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简洁大气,我第一眼看到就被它深深地打动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纸张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疏朗,读起来不费眼。尤其是它的选材,说是备考高考古诗词,但我觉得它远远不止于此。我翻看了一下目录,章节的划分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诗歌常识、作者背景,到具体的诗歌赏析,再到历年真题的解析,几乎涵盖了高考古诗词复习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诗歌赏析部分的讲解方式,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手法,甚至还拓展了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让我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字句,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而且,它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非常有用的答题技巧和得分点提示,这些细节对于考场上的临场发挥至关重要。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古诗词的复习资料,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知识点与应试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复习过程既充实又有针对性,感觉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高考语文老师在身边悉心指导一样。
评分我一直觉得,备考高考古诗词,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感知力。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题库或知识点汇编,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走进古诗词的殿堂。在讲解每一首诗的时候,它都会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和作者的心路历程,让我能够体会到诗歌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情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意象的解读,比如“孤舟”、“明月”、“落花”等等,它会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在不同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烘托诗人的情感。这让我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字词,而是能够将它们串联起来,构建出一个更加完整、生动的画面。而且,它还会引导我去思考诗歌的艺术魅力,比如对仗的工整、用词的精妙、意境的营造等等,这些都能极大地提升我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我感觉,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古诗词的热爱又加深了,不再觉得它们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点。作为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我非常清楚时间宝贵,每一本复习资料都必须物有所值。而《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内容非常精炼,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页都充满了对考点的高度提炼和对解题思路的深度解析。我最喜欢它在“常见考点与易错点”这个章节的设计,把历年来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考生容易犯的错误都一一列举出来,并给出了详细的纠正方法。这就像是我的“专属体检报告”,让我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非常好,重点内容加粗、标注,关键的诗句赏析部分使用了不同颜色,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学习也不会感到疲惫。它的语言风格也很贴近学生,不会显得过于学术化,很容易理解和吸收。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发现效果真的比我之前自己摸索要好很多,记忆也更加深刻。
评分很好,早晨买的,晚上就送到了!!!!高大一本啊?
评分给孩子买的高考名著阅读辅导,帮助孩子理解名著,指导考试,方便孩子学习,非常好。
评分买了好多有关高考的书,希望能帮孩子提高成绩
评分送货速度快,质量很好,希望对孩子有用
评分挺好的,买来慢慢看,慢慢学习
评分中华书局的考题型书目,可以做中学学习资料,赏析部分很细致
评分活动买的,质量很好
评分书还不错,就是有点久了,y偶一部分以前的高考题,但是没有新题,不过可以看看方法。
评分凑单买的,还算实惠,原价还是相对贵的,贵在印刷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