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區域變質岩及變質作用演化》以闆塊構造為背景,重新劃分瞭變質作用類型和變質單元;首次在圖麵上將榴輝岩相的變質岩石進行瞭錶達,對西昆侖-秦嶺造山帶中的高壓和超高壓變質岩係進行瞭詳細錶達;重新厘定瞭變質岩係的形成時代和變質時代;從古特提斯洋到新特提斯洋開啓閉閤的曆史,探討瞭青藏高原變質岩係的演化曆史;充分反映瞭近二十年來我國變質地質學研究的主要進展,總結瞭我國藍片岩帶和造山帶麻粒岩的新研究進展。
《中國區域變質岩及變質作用演化》可供從事變質岩石學研究的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變質相和壓力類型
第一節 變質相和壓力類型的基本定義
第二節 各變質相和變質相型的基本特徵
第二章 變質作用類型的劃分
第一節 變質作用類型劃分的齣發點和基本原則
第二節 變質作用類型的劃分
一、局部性變質作用
二、區域性的變質作用
第三章 變質作用期次的劃分
第一節 變質作用期次劃分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鋯石等礦物原位定年在變質作用期次劃分中的應用
第四章 變質地質單元的劃分
第一節 變質地質單元劃分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變質地質單元的劃分
第二篇 各變質地質單元的基本特徵
第五章 天山—興濛變質地區的阿爾泰—天山變質亞區(阿爾泰—天山變質地塊)
第一節 阿爾泰變質地帶
第二節 準噶爾—北天山變質地帶
第三節 中天山變質地帶
第四節 伊犁變質地帶
第五節 西南天山變質地帶
第六節 南天山變質地帶
第七節 北山—柳園變質地帶
第六章 天山—興濛變質地區的內濛古—大興安嶺變質亞區
第一節 額濟納—烏力吉變質地塊(弧盆係)
一、額濟納—哈日敖日布格變質地帶(岩漿弧)V(Pz2)
二、恩格爾烏蘇變質地帶(蛇綠雜岩帶)V(C-P)
三、包爾烏拉—烏力吉變質地帶(岩漿弧)V(Pz2)
第二節 包爾汗圖—白乃廟變質地塊
一、寶音圖變質地帶PEz(Pt2)
二、包爾汗圖變質地帶C(Pz1)
三、白乃廟變質地帶C(Pz1)+V(Pz2)
四、鑲黃旗—多倫變質地帶(陸緣岩漿弧)V(Pz2)
第三節 索倫山—西拉木倫變質地塊(結閤帶)
一、二道井—迪彥廟變質地帶(增生雜岩帶、高壓藍片岩帶)
二、林西變質地帶(殘餘盆地)
三、溫都爾廟變質地帶(增生雜岩帶、高壓藍片岩帶)
第四節 大興安嶺變質地塊(弧盆係)
一、新林—紅花爾基變質地帶(蛇綠混雜岩帶,藍閃片岩—綠片岩帶)
二、東烏旗—多寶山變質地帶
三、賀根山—黑河變質地帶(蛇綠混雜岩帶)
四、锡林浩特變質地帶
第五節 額爾古納變質地塊X(Pt3)+V(Pz)
一、漠河興凱期變質地帶(古地塊殘塊),X(Pt3)
二、莫爾道嘎古生代變質地帶V(Pz)
第七章 天山—興濛變質地區的吉林—黑龍江變質亞區
第一節 吉林—黑龍江變質地塊
一、通遼—佳木斯亞綠片岩相變質地帶
二、四平—延吉變質地帶
三、蘿北—牡丹江變質地帶
第二節 佳木斯—虎林變質地塊
一、麻山—虎林變質地帶
二、那丹哈達嶺變質地帶
第三節 變質作用、花崗質岩漿作用和構造演化
一、早古生代變質作用和花崗岩
二、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的花崗岩
三、地層特徵
四、區域對比
五、與其他大陸的聯係
第八章 塔裏木—阿拉善變質地區
第一節 塔裏木元古宙變質地塊
一、阿剋蘇變質地帶
二、庫魯剋塔格—星星峽變質地帶
三、西昆侖變質地帶
第二節 敦煌—阿拉善變質地塊
一、敦煌變質地帶
二、阿拉善變質地帶
第九章 華北變質地區
第一節 陰山變質地塊
一、烏拉特中旗/白雲鄂博—化德變質地帶
二、色爾騰山—圍場變質地帶
第二節 集寜—鄂爾多斯變質地塊
一、集寜—賀蘭山變質地帶
二、呂梁—延安變質地帶
第三節 冀魯變質地塊
一、遼西—中條變質地帶
二、冀東變質地帶
三、魯西—蚌埠變質地帶
四、膠東變質地帶
第四節 遼吉變質地塊
一、遼北—吉南太古宙變質地帶
二、遼河古元古代變質地帶
第十章 西昆侖—柴達木—秦嶺變質地區
第一節 西昆侖南變質地塊
第二節 阿爾金—祁連—柴達木元古宙—早古生代變質地塊
一、北阿爾金—北祁連早古生代變質地帶
二、中阿爾金—祁連元古宙變質地帶
三、歐龍布魯剋古元古代變質地帶
四、南阿爾金—柴北緣早古生代變質地帶
五、柴達木—昆(侖)北元古宙—早古生代變質地帶
第三節 西秦嶺變質地塊
一、西秦嶺北緣元古宙—早古生代變質地帶
二、西秦嶺南晚古生代—中生代(華力西—印支)變質地帶
第四節 秦嶺早古生代變質地塊
一、北秦嶺早古生代變質地帶
二、南秦嶺變質地帶
第五節 變質作用與造山作用
第十一章 大彆—蘇魯變質地區
第一節 大彆山變質地塊
一、南大彆高壓—超高壓變質地帶
二、北大彆變質核雜岩變質地帶
三、桐柏變質地帶
第二節 蘇魯變質地塊
一、蘇魯高壓變質地帶
二、蘇魯超高壓變質地帶
第十二章 喀喇昆侖—巴顔喀拉—昌都—思茅變質地區
第一節 喀喇昆侖—巴顔喀拉變質地塊
一、巴彥喀拉—甘孜變質地帶
二、玉樹—中甸變質地帶
第二節 羌北—昌都—蘭坪變質地塊
一、羊湖—金沙江—哀牢山變質地帶
二、羌北—昌都—蘭坪變質地帶
第三節 變質作用與地殼演化
第十三章 羌南—岡底斯—喜馬拉雅—滇西變質地區
第一節 羌南—保山變質地塊
一、龍木錯—雙湖—瀾滄江變質地帶
二、羌南—保山變質地帶
第二節 岡底斯—騰衝變質地塊
一、班公湖—怒江變質地帶
二、班戈—洛隆變質地帶
三、岡底斯—察隅變質地帶
四、騰衝變質地帶
第三節 喜馬拉雅變質地塊
一、雅魯藏布江變質地帶(闆塊縫閤帶)
二、北喜馬拉雅變質地帶
三、高喜馬拉雅變質地帶
四、低喜馬拉雅變質地帶
第四節 變質作用與地殼演化
一、結晶基底的形成及變質作用
二、古特提斯洋閉閤碰撞過程的變質作用
三、新特提斯洋閉閤碰撞過程的變質作用
四、高原隆升階段的變質作用
第十四章 揚子變質地區
第一節 揚子西—北緣變質地塊
一、康滇變質地帶
二、滇中變質地帶
三、南盤江—右江變質地帶
第二節 揚子變質地塊
一、黃陵變質地帶
二、江南隆起(造山帶)變質地帶
三、下揚子變質地帶
第十五章 華夏變質地區
第一節 武夷山變質地塊
一、古元古代變質地帶
二、古生代加裏東期變質地帶
三、中生代印支期變質地帶
第二節 南嶺—雲開變質地塊
一、加裏東期變質地帶
二、華力西期變質地帶
三、印支期變質地帶
第三節 海南變質地塊
一、加裏東期變質地帶
二、華力西—印支期變質地帶
第四節 東南沿海與颱灣變質地塊
一、燕山期變質地帶
二、喜馬拉雅期變質地帶
第五節 華夏地塊地質事件序列及與變質作用的關係
第三篇 基些變質地質問題的討論
第十六章 衝擊變質作用
第十七章 中國藍片岩的基本特徵
第十八章 中國主要造山帶中麻粒岩的基本特徵
第十九章 中國北方低級變質作用的討論
一、變質作用與成岩作用的界綫
二、綠泥石的成因
第二十章 中國變質作用的演化與中國大陸形成演化的關係
第一節 形成古老陸塊的區域變質作用
一、古老變質作用的年代學記錄
二、新太古代的變質作用與地殼增生和再造
三、與哥倫比亞超大陸聚會有關的古元古代晚期的變質作用
第二節 與揚子地塊形成演化有關的變質作用
第三節 形成中國大陸基本格局的區域變質作用
第四節 與中國北方大陸地殼增生有關的變質作用
第五節 與青藏高原形成、隆升有關的變質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錶 礦物名稱和其縮寫對應錶
中國區域變質岩及變質作用演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