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文化经典必读丛书: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代表作。卷上为基本部分,引用大量《内经》原文以阐述其脾胃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药。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论治。卷下详述脾胃病与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提出多种治疗方法,列方60余首,并附方义及服用法。所创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至今为临床所习用。
目录
序
卷上
脾胃虚实传变论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
脾胃胜衰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肺之脾胃虚论
升阳益胃汤
君臣佐使法
分经随病制方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用药宜禁论
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卷中
气运衰旺图说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补中益气汤
……
卷下
精彩书摘
《中医文化经典必读丛书:脾胃论》:
如胁下痛,或胁下急缩,俱加柴胡三分甚则五分。
上一方加减,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为寒中,则不可用也。盖甘酸适足益其病尔。如黄芪、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之类也。今详《内经》、《针经》热中寒中证,列于下:
《调经论》云: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善怒。又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寒独留则血凝泣,血凝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曰寒中。
先病热中证者,冲脉之火附二阴之里,传之督脉。督脉者,第二十一椎下长强穴是也,与足太阳膀胱寒气为附经。督脉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马,其势不可遏。太阳寒气细细如线,逆太阳,寒气上行,冲顶入额,下鼻尖,入手太阳于胸中。手太阳者,丙、热气也。足膀胱者,壬、寒气也。壬能克丙,寒热逆于胸中,故脉盛大。其手太阳小肠热气不能交入膀胱经者,故十二经之盛气积于胸中,故其脉盛大。其膀胱逆行,盛之极,子能令母实。手阳明大肠经金,即其母也,故燥旺。其燥气挟子之势,故脉涩而大便不通。以此言脉盛大以涩者,手阳明大肠脉也。
《黄帝针经》: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
若见此病中一证,皆大寒,禁用诸甘、酸药,上已明之矣。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疏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围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食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芪人参汤主之。
……
中医文化经典必读丛书:脾胃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方便的口袋书
评分
☆☆☆☆☆
超级小一本书,随身可带,。
评分
☆☆☆☆☆
口袋书,携带方便,阅读方便,字迹清晰,字体大小合适看着舒服,原文,内容完整,物超所值,很好!这次买了好多好多医书,慢慢学习研究。。
评分
☆☆☆☆☆
方便,实用,建议每家都备一个。。。京东商城物流快,已经习惯在这里买商品了。
评分
☆☆☆☆☆
不错,还可以
评分
☆☆☆☆☆
凑单看看
评分
☆☆☆☆☆
世界读书日,给你把今年的计划买好
评分
☆☆☆☆☆
物美价廉 书的质量很好 喜欢
评分
☆☆☆☆☆
印刷装订质量挺好,物流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