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全解兵器:战机(下)

360°全解兵器:战机(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大光 编
图书标签:
  • 军事
  • 航空
  • 战机
  • 兵器
  • 科普
  • 图鉴
  • 360°全解
  • 军事科技
  • 现代军事
  • 航空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6578951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036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360°全解兵器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360°全解兵器》是一套既介绍兵器知识,又能了解每件兵器相关故事的科普读物。全套书对每件兵器曲折的研制过程、设计师甚至研制公司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每件兵器从外观到内部构造及工作原理等进行了极为详尽的分解式说明,并特意加入了战争实例、战斗人物和相关军事专业用语、同类兵器的对比等延伸性阅读部分,真正是对每件兵器进行了360°全方位的介绍,充分发挥了本套书“全解”的主题。《360°全解兵器:战机(下)》内容全面丰富、介绍详尽、图片精美、设计新颖多样,用分解图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近100种战机的知识,是一本综合竞争力强、风格独树一帜的高端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李大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协科普协会会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军事装备和国际政治。主要学术专著有《20世纪武器发展与战争演变》《太空战》《中国安全抉择》《论制天权》《国际机制与区域安全》等10余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等军内外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时评文章1200余篇。

目录

美国A-4攻击机
瑞典萨伯-32攻击机
美国F-1 05攻击机
美国A-5攻击机
美国A-6攻击机
美国A-7攻击机
英国“海盗”攻击机
瑞典萨伯-37攻击机
苏联苏-17攻击机
阿根廷IA58攻击机
苏联苏-24攻击机
美国AC-130攻击机
美国A-10攻击机
美国AV-8攻击机
美国F-117攻击机
法国“超级军旗”攻击机
苏联苏-25攻击机
英法“美洲豹”攻击机
意大利AMX攻击机
英国“狂风”攻击机
美国F-15E攻击机
英国B.E.2轰炸机
俄国“伊利亚·穆罗梅茨”轰炸机
意大利Ca.30系列轰炸机
法国Br.14轰炸机
英国O/400轰炸机
英国DH.4轰炸机
英国DH.9轰炸机
英国“维梅”轰炸机
英国“黑福德”轰炸机
意大利SM.79轰炸机
德国He59轰炸机
德国Hsl23轰炸机
苏联DB-3轰炸机
瑞典萨伯1 7轰炸机
德国Ju87轰炸机
德国He111轰炸机
波兰PZL.37轰炸机
美国TBD轰炸机
苏联伊尔-4轰炸机
苏联SB-2轰炸机
德国Ju88轰炸机
日本川崎九八式轰炸机
日本爱知九九式舰上轰炸机
美国G-21运输机
美国C-87运输机
美国C-54运输机
德国Me323运输机
英国“约克”运输机
美国C-46运输机
美国C-130运输机
苏联安-12运输机
美国CH-47运输直升机
美国C-141运输机
美国C-2运输机
英国“防御者”运输机
苏联安-26运输机
美国C-5运输机
苏联伊尔-76运输机
苏联米-26运输直升机
苏联安-124运输机
苏联安-225运输机
美国V-22运输机
美国C-17运输机
苏联安-70运输机
欧洲A400M运输机
美国AH-1武装直升机
美国AH-1Z武装直升机
苏联米-24武装直升机
俄罗斯米-35武装直升机
美国AH-64武装直升机
俄罗斯米-28武装直升机
俄罗斯卡-50武装直升机
意大利A-129武装直升机
南非“石茶隼”武装直升机
德法“虎式”武装直升机
美国RAH-66武装直升机
英国“海象”侦察机
英国“桑德兰”侦察机
美国os2u侦察机
英国“奥斯特”侦察机
德国Hs126侦察机
德国Fw189侦察机
美国U-2侦察机
英国PR9侦察机
美国Rc-135侦察机
美国SR-71侦察机
美国RQ-1无人侦察机
美国RQ-4无人侦察机
美国MQ-9无人侦察机
360°全解兵器:战机(下) 一、 战机设计理念的演进与现代战机的核心构成 现代战机的设计,绝非一蹴而就的产物,而是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实战检验与理论升华的结晶。其核心理念的演进,深刻反映了人类对制空权追求的不断深化。从最初的追求单纯的飞行速度,到如今集隐身、信息、火力、机动性于一体的“多面手”,战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术革新与战略思想碰撞的历史。 “360°全解兵器:战机(下)”将深入剖析支撑现代战机卓越性能的基石。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结构设计入手,详细解读气动外形的设计原则。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流线型,而是将空气动力学原理发挥到极致,以实现高升力、低阻力,并兼顾不同飞行状态下的稳定性与操控性。飞翼布局、鸭翼、边条翼等不同气动布局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战机的机动性、隐身性能和载弹量,都将得到详尽的阐释。 紧随其后,我们将聚焦于战机的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这颗跳动的心脏,直接决定了战机的推力、速度、航程以及燃油效率。本书将深入探讨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等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当前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例如高推重比、低油耗、高可靠性设计,以及矢量推力技术在提升战机机动性方面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还将剖析发动机的进气道与尾喷口设计,它们如何与气动外形协同作用,以优化空气流量,提升整体性能。 结构强度与材料科学也是支撑战机生存能力的关键。本书将详细介绍现代战机广泛应用的各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钛合金、铝锂合金等,并分析它们在不同部位的运用,以实现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量,提升载荷能力和机动性。我们还将探讨结构设计的关键原则,如应力集中、疲劳寿命、抗冲击性等,以及这些设计如何应对严酷的战场环境。 二、 现代战机的“三驾马车”:雷达、航电与火控系统 如果说气动外形、动力系统和结构强度是战机的“骨骼”与“肌肉”,那么雷达、航电(航空电子设备)与火控(火力控制)系统则构成了战机的“大脑”与“神经系统”,赋予了其感知、决策与攻击的能力。这三者高度集成,协同工作,构成了现代战机强大的作战效能。 “360°全解兵器:战机(下)”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揭示这些复杂系统的奥秘。 雷达系统是战机的“眼睛”。本书将系统介绍现代战机雷达的分类,包括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等。我们将详细讲解AESA雷达的核心技术,如多功能性、抗干扰能力、宽带探测能力,以及其在空对空、空对地、侦察和电子对抗等多种模式下的应用。同时,我们还将探讨雷达的探测距离、分辨率、角分辨力等关键性能指标,以及雷达隐身技术,如低可探测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设计。 航电系统是战机的“大脑”,负责信息处理、态势感知、任务规划和飞行控制。本书将聚焦于先进的“玻璃驾驶舱”设计,详细介绍多功能显示器(MFDs)、平视显示器(HUDs)、综合航电系统架构(如数字总线技术),以及它们如何为飞行员提供清晰、实时的战场态势。我们将深入探讨电子战系统(EWS)的作用,包括雷达告警接收机(RWAR)、干扰诱饵发射器(CMDS)、电子干扰吊舱等,以及它们如何保护战机免受敌方威胁。此外,战机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如数据链技术、战场管理系统,以及与其他平台(如预警机、地面部队)的信息共享,也将是重点解读的内容。 火控系统是将雷达探测到的目标信息转化为有效打击指令的关键。本书将详细阐述火控系统的构成,包括目标跟踪算法、武器交接算法、弹道计算、以及与传感器和武器的接口。我们将重点介绍现代战机如何实现“看到就能打,打了就能中”的高精度打击能力。无论是对空导弹的精确制导,还是对地精确制当量武器的投放,火控系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将探讨先进的分布式孔径系统(DAS)、光电探测系统(如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等辅助探测手段,以及它们如何与雷达协同工作,提升战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三、 战机所搭载的“利爪”:武器系统与攻击模式 先进的战机设计,离不开与之匹配的强大武器系统。“360°全解兵器:战机(下)”将深入剖析现代战机所搭载的各式空对空、空对地武器,并详细介绍其攻击模式与战术应用。 空对空武器是战机争夺制空权的核心。本书将全面介绍各类空对空导弹,包括近距格斗导弹(如AIM-9X“响尾蛇”)、中距拦射导弹(如AIM-120“阿姆拉姆”)和远程空空导弹。我们将剖析不同导弹的制导方式(红外成像、雷达指令、主动雷达制导、复合制导)、射程、速度、机动性以及它们在实战中的战术配合。此外,战机内置机炮的射击原理、弹药类型以及其在近距格斗中的作用,也将得到详细介绍。 空对地武器则赋予了战机对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本书将重点介绍各型对地攻击导弹,如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等,以及精确制导炸弹(如激光制导炸弹、GPS制导炸弹)。我们将详细讲解这些武器的攻击原理、射程、精度、对不同类型目标的打击效能。此外,未制导的传统炸弹,虽然在现代战争中逐渐式微,但其战术应用价值,以及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使用,也将有所提及。 除了导弹和炸弹,本书还将探讨反辐射武器在电子战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制导火箭弹等其他类型的对地攻击武器。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深入分析不同攻击模式与战术应用。例如,空战中的“能量机动”、“超视距交战”(BVR)、“狗斗”等经典战术。对地攻击中的“低空突袭”、“俯冲轰炸”、“侧卫攻击”等战术。我们还将探讨如何根据战场态势、敌我装备、以及武器特性,选择最优的攻击模式和武器配置,以最大化作战效能。隐身战机独特的攻击模式,如“隐身突袭”、“掠地攻击”,也将是重点关注的内容。 四、 战机的“隐形艺术”与未来发展趋势 在现代战争中,隐身技术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360°全解兵器:战机(下)”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解析战机的“隐形艺术”,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将详细解读隐身设计的四大支柱:外形设计、吸波材料、雷达隐身技术以及红外隐身技术。我们将分析战机外形如何通过棱角、斜面、内埋武器舱等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波的反射。吸波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在战机结构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有效吸收和衰减雷达波,都将得到详尽的阐释。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减少发动机红外辐射的技术,如红外抑制喷口、隔热材料等,以及如何降低战机产生的电子信号,以实现更全面的隐身。 除了隐身技术,本书还将展望未来战机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探讨人工智能(AI)在未来战机中的应用,例如自主导航、目标识别、态势分析、甚至自主作战等。无人机与有人战机协同作战(忠诚僚机)的概念,以及这种协同模式将如何改变未来空战的形态,也将是重点讨论的内容。高超音速飞行技术、定向能武器(如激光武器)等前沿技术,以及它们可能对未来战机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都将在本书中进行前瞻性的分析。 五、 结语 “360°全解兵器:战机(下)”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战机的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勇气与对更高技术追求的史诗。本书将通过严谨的分析、翔实的资料,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立体、深入的现代战机世界。无论是对军事爱好者,还是对航空航天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与知识的满足。本书旨在揭示现代战机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工程挑战与战略思想,让读者深刻理解,当今最先进的飞行器是如何实现其非凡性能,以及它们将如何塑造未来的战争形态。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其详尽的资料收集能力所折服。很多我原本以为只有在专业军事报告中才能找到的细枝末节,竟然都被细致地挖掘了出来,并且进行了清晰的梳理。比如,书中对不同国家战机在发动机推重比上的权衡取舍,以及由此带来的机动性变化,分析得极其到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技术细节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使得即便是对航空工程背景不深的读者,也能大致把握其核心技术难点。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性。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展示“它们是什么”,更能深入讲解“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这才是硬核军事爱好者真正想看到的深度。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在结构组织上颇有匠心,它似乎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从基础气动布局到复杂的火控系统,层层递进地构建起对现代战机的认知框架。这种递进式的讲解,让知识的积累变得非常自然和牢固。我特别喜欢那种对比分析的章节,比如将同级别不同代战机放在一起,从机动性、航程、载弹量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比较,这比单纯的介绍单一机型要直观得多。这种严谨的对比分析,不仅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也让我对不同设计思想下的优缺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想要构建完整现代空战知识体系的读者来说,这种系统性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震撼感。它没有过多地陷入历史的宏大叙事,而是精准地聚焦于“兵器”本身的设计哲学和工程实现。对我来说,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对于隐身技术和传感器融合的解读。现在空战早已不是简单的目视格斗,而是信息战的较量,这本书似乎很懂得这一点。它没有满足于泛泛而谈“隐身性能好”,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雷达波段下的截面特征,以及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是如何改变战场态势的。这种对技术前沿的紧密跟踪,让这本书的“时效性”非常高,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过时,反而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兴奋感。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军事科普读物,它更像是一部深入浅出、集大成的航空工程百科全书的浓缩版。作者的笔触既有军事迷的热情,又不失工程师的严谨,两者完美结合。我特别赞赏它在讲解复杂系统时所展现出的耐心,没有因为追求速度而牺牲深度。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高强度的知识补充训练,读完之后,对空中力量的构成和未来发展方向都有了更清晰的预判。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或许是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于这些战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实战表现的案例分析,那将使这本书的实战价值更加完美无瑕。

评分

这本《360°全解兵器:战机(下)》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眼球了,那种金属质感和光影处理,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里面内容的分量。我一直对现代空战的方方面面都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最新一代的战斗机,光是看书名里的“360°全解”就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航电系统、以及武器配置,用一种既专业又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要知道,很多技术细节如果没有图解或者生动的比喻,很容易就变成了枯燥的术语堆砌。我期待看到的是那种能让我仿佛置身于驾驶舱内,亲身体验飞行员视角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罗列参数的图鉴。如果能深入剖析某些标志性机型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历程,那就更棒了,比如它们在不同战术环境下的表现差异,那才叫真正的“全解”。

评分

书很不错,价格便宜,书很厚,全彩图,内容介绍很全,,有140多页。

评分

活动价格很优惠,质量很好,物美价廉,快递送货很快

评分

不错的,弟弟挺喜欢的,包装完整,物流也快

评分

很好,正品,质量挺好。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很好,正品,质量挺好。

评分

不错的,弟弟挺喜欢的,包装完整,物流也快

评分

好看

评分

好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