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

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Jim,Gatheral(吉姆.盖斯勒尔) 著,陈思 译
图书标签:
  • 期权定价
  • 波动率曲面
  • 金融工程
  • 量化交易
  • 风险管理
  • 期权模型
  • 金融数学
  • 投资策略
  • 衍生品
  • 实战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639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3953
品牌:Broadview
包装:平装
丛书名: Broadview财富管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6
字数:1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金融机构,学术研究者,个人投资者,相关专业在校师生。

易懂、实用、简洁、全面;

翔实叙述隐含波动率曲面特点;

全面阐述金融数学前沿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这本书关注于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的构建,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隐含波动率曲面,是波动率曲面建模方面非常**与经典的读本,基本所有关于波动率建模的研究都会引用这本书,它堪称波动率建模方面的圣经。这本书已经成为业界流传的经典资料。本书作者对局部波动率、随机波动率模型的处理方法成为业界的标准。

作者简介

Jim Gatheral 是美林证券(Merril Lynch)的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的客座教授。Gatheral博士于1983年在剑桥大学获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之后,他主要于伦敦、东京、纽约从事衍生产品相关工作——账簿管理、风险控制、量化分析。1997年至2005年,Gatheral博士在美林证券股票量化分析组任主管。他现在的研究重点是股票市场微观结构和算法交易。


陈思,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方向为期权波动率曲面、奇异期权及结构性产品定价与风险对冲。浙江大学量化投资学会会长,和讯专栏嘉宾,第一财经嘉宾。

精彩书评

看到Jim Gatheral所著的这本书我非常开心。关于随机波动率的文献非常多,但是大多数晦涩难懂。相反,Gatheral的书很容易理解,且非常实用。它成功地建立了具体例子和一般性模型的联系——表达清晰却不失专业、深度和广度。

——Robert V.Kohn,数学教授,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金融数学委员会主席


简洁且全面,既注重理论又注重现象,这本书翔实地叙述了隐含波动率曲面的特点、关于定价与对冲的结论,以及试图解释这些特点的理论。

——Emanuel Derman,《宽客人生》的作者


Jim Gatheral是聪明的实践者。这本书是由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一门热门课程的讲义演变来的。书中讨论的是金融数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作者对它们进行了绝好的诠释。

——Peter Carr,博士,彭博咨询,量化金融研究主管,纽约大学金融数学硕士项目主任


Jim Gatheral是衍生品前沿建模方面公认的专家。在《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一书中,他揭示了数量金融领域特别重要、很难捉摸的事物——波动率的秘密。”

——Paul Wilmott,作家和数学家


作为金融数学领域的教师,我非常欢迎Jim Gatheral的这本书,它给金融数学教学带来了重大发展。作者是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华尔街业界工作者,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让学生接触到了之前接触不到的衍生品知识。我强烈建议大家仔细读这本书。

——Marco Avellaneda,纽约大学柯朗学院金融数学系主任


Jim Gatheral再也写不出比这本更好的书了。

——Bruno Dupire,2006年彭博咨询威尔莫特量化研究前沿研究奖得主


目录

目 录
第1章 随机波动率和局部波动率 1
1.1 随机波动率 1
1.2 局部波动率 7
第2章 风险均衡原理简介 16
2.1 动态过程 16
2.2 Heston模型下的欧式期权定价公式 17
2.3 Heston模型下特征函数的推导 21
2.4 Heston模型的仿真模拟 22
第3章 隐含波动率曲面 26
3.1 从隐含波动率到局部波动率 26
3.2 Heston模型的局部波动率 33
3.3 Heston模型的隐含波动率 35
3.4 标准普尔5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曲面 37
第4章 Heston-Nandi模型 44
4.1 Heston-Nandi模型的局部方差 44
4.2 数值例子 45
4.3 结果讨论 50
第5章 引入跳过程 51
5.1 为什么需要引入“跳” 51
5.2 跳扩散(Jump Diffusion) 53
5.3 特征函数方法 56
5.4 随机波动率加跳 65
第6章 违约风险建模 72
6.1 Merton的违约模型 72
6.2 资产结构套利 74
6.3 跳灭模型中的局部和隐含波动率 77
6.4 违约风险对期权价格的影响 79
6.5 CreditGrades模型 81
第7章 波动率曲面渐近 85
7.1 剩余到期时间较短的情况 85
7.2 Medvedev-Scaillet的结果 87
7.3 加入跳 90
7.4 剩余到期时间较长的情况:Fouque、Papanicolaou和Sircar 92
7.5 极小的波动率的波动率:Lewis 93
7.6 执行价的极值:Roger Lee 94
7.7 渐近性总结 97
第8章 隐含波动率曲面动态 98
8.1 随机波动率模型下的波动率倾斜动态 98
8.2 局部波动率模型下的波动率倾斜动态 99
8.3 随机隐含波动模型 100
8.4 数字期权和数字Cliquets 100
第9章 障碍期权 104
9.1 定义 104
9.2 特殊情况 105
9.3 反射原理 106
9.4 回溯对冲法 109
9.5 平价公式 109
9.6 准静态对冲和定性估价 110
9.7 针对离散监测的调整 113
9.8 巴黎期权 115
9.9 障碍期权的应用 116
9.10 结论 116
第10章 奇异凯利期权 117
10.1 局部封顶、全局封底凯利 117
10.2 反向凯利 120
10.3 拿破仑 122
第11章 波动率衍生品 127
11.1 一般的欧式收益结构概览 127
11.2 方差和波动率互换 130
11.3 波动率衍生品定价 139
11.4 基于二次变差的交易所交易衍生品 148
11.5 总结 153
参考文献 154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言

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贯穿整个人类金融发展史。无论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手段有多么复杂和精细,风险管理的方法本质上都归为风险的分散和转移两种方式。投资组合理论是风险分散的典型实践应用,而期权的出现则为风险转移提供了条件和工具。在300多年前的欧洲,作为风险转移的有效机制,海运保险和财产保险的产生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工业生产,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期权市场的出现则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转移提供了有序、高效而透明的市场机制,也进一步推动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演化和进步。从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普遍经验来看,一个稳定而富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必须以高效的风险定价和转移机制为基础,而期权市场正是这个必备基础的核心要件。

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股票市场规模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然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不仅与成熟市场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在发展节奏上也落后于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国外市场一样,我国建设完善稳定的资本市场也离不开高效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期权必然是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下一个重点。

作为非线性特征的产品,期权和期货、股票等线性产品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期权比线性产品增加了波动率维度。期货等线性产品是在价格和时间的二维平面里面交易的;而期权多出的波动率维度把我们带入了神奇的三维立体空间。了解期权的人都知道决定期权价格最重要的因素是对标的资产波动率的预期。正是这个波动率维度,让我们摆脱了二维平面的束缚,增加了交易的自由度和选择性,但同时也增加了定价的复杂性。BS(Black-Scholes)模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优雅和简单的期权定价解决方案,很多金融界的从业人员把BS模型奉为“金融界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但是,BS模型中有很多条件假设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成立的。例如,1987年股灾发生后,很多业界专家发现了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微笑”曲线,认识到波动率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很多充满好奇心并且勇于探索的学术界和从业人员在不断挑战BS 模型的有效性,并且在强大的数学工具帮助下探寻更加精细化的数学模型来定价期权。这些模型摆脱了BS模型有关波动率在一定期限内是不变的和不同行权价格期权的波动率是相同的等与现实世界不符的前提假设,采用波动率曲面的模型来优化和更加准确地为期权定价。这些波动率曲面的模型成功地把波动率微笑和波动率本身的随机性等特征刻画出来,计算的结果更加接近现实世界中期权的交易价格。

期权把交易的维度从价格方向扩展到波动率维度(从泰勒公式的一阶到二阶),交易的复杂性大大提升,对复杂数学工具的依赖性也不断提升。行之有效的期权定价模型是期权交易的基础,而波动率曲面模型则是期权定价的核心。波动率曲面模型是通往期权定价之门的钥匙,各类期权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做市商、套保投资者、套利交易者、投机者都需要有效的波动率曲面模型来提供定价参考。没有这把钥匙参与期权交易无异于蒙着眼睛在车流繁忙的大街上行走,行程将会危机四伏。从1973年BS模型诞生到现在学术界对波动率模型和波动率曲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在计算和参数设置上较为复杂,这些成果在业界的运用受到较大限制。在业界,由于波动率模型的选择和实施是一个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很少有专家把波动率模型的方法和细节公布于众,因此,有关探讨在实际交易中行之有效的波动率模型教材并不多见。2006年,作为研究波动率模型的权威学者和业界专家,Jim Gatheral博士把他在纽约大学教授波动率曲面模型课程的讲义编成书出版,学界和业界就有了一本非常贴近实践运用的优秀教材。由于Jim长期在投行自营交易一线从事研究和交易工作,他的视角和对模型的探索成果对参与市场的从业人员非常有参考价值。

本书的中文版译者陈思博士在读博期间就把研究方向集中于波动率曲面这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她敏锐地发现这本贴近实践的教材对于我们国家刚刚起步的期权市场存在巨大的参考价值,并且花费了大量心血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带给国内的读者。希望这本书的中译版能够给中国学术界和业界人士提供一个急需的学习资料,拓宽视野和启迪思维,推动我们国内学术与业界在期权定价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促进国内期权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最后,我想提醒读者一点,期权交易是科学也是艺术,定价模型只能解决期权定价中的一部分带有科学属性的问题。与其他市场一样,期权市场的价格是由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作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全面深入理解期权的定价还需要仔细考虑市场规则、投资者结构、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情绪等重要因素,而有效的波动率模型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和定价期权市场的标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和开始,而不是解决方案。在实际运用中,也并不是越复杂和精细化的定价模型越好,经验丰富的期权交易员总是在模型的精细化和便利性两个方面做好平衡。同样地,我希望这本书是你进一步深入探索期权定价的一个良好起点,从这里出发开启探寻定价期权金钥匙之路,尽管你会发现旅程的终点似乎永远都遥不可及,但是会感受到探索之旅的过程趣味无穷、美丽至极。欢迎你来到奇妙的期权世界!


王琦

2017年7月

引 言

(一)

吉姆·盖斯勒尔(Jim Gatheral)在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开了6次关于波动率建模的课程,慢慢形成了这本讲义。吉姆2000年写下这些公式,经过了6年的修改终于形成了2006年春天的这个版本,我见证了整个过程,并且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了。就像酿酒一样,要反复提炼才能酿出好酒。这本书整整修改了7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它变得更简洁明了、思路更清晰。这本书的绝妙之处在于它的内容恰到好处,既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简洁,又涵盖了所有关键的知识点,没有过于冗长也没有过于片面,切中要点却没有过分地炫耀自己的专业技术。

这门课开课之后迅速走红。第二年,学校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抱怨了,因为有太多的业界工作者来免费旁听,以至于交学费的学生们都没有位置坐。到了第三年、第四年,这本书就开始在老师之间传阅,变成了一本标准教程。吉姆对随机波动率和局部波动率的处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标准。

我和吉姆商量好去听对方的课,比起普通的听课者,我们更像是对方的合作讲师。我们经常质疑对方,以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没有争议,在其他参加这个课程的教员看来,我们对每个细节都吹毛求疵,好像是故意来砸对方场子的。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讨论问题过于激烈而变得不理智,学生们很快就从吉姆那里知道了我喜欢白酒配红肉的嗜好,我也不甘示弱,嘲笑他说法语的时候会有很奇怪的苏格兰口音。后来,我在其他学校开了这门课,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这门课的价值,所以我又回去听他讲了很多次。


(二)

吉姆和其他量化分析师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大多数量化分析师来说,模型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提供了对资产价格动态过程的一种表示。出于某种原因,商学院的教授们倾向于认为模型是对现实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统计假设。这种观点在那些没有实际的风险管理经验的人中也很流行。

但是,吉姆不一样,他既做过量化分析师,又做过交易员。在他看来,随机波动率模型的作用不应该像大多数人那样理解。这些模型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自上而下的、教条式的表示,而是保证所有产品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被合理定价的工具,也就是要满足无套利的定价规则。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能通过用其他金融工具复制某个金融工具而获利。举个例子,一个模型应该保证欧式看涨期权和欧式数字期权定价的一致性。一个好的模型应该满足无套利原理,同时又没有过多的限制条件。

在他的启发下,我意识到了下面的问题。听他的课到大概第五次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个世界需要曼德尔布罗幂律或者可扩展性分布,我发现吉姆用来构建波动率曲面的模型和这些分布是一致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你只需要选定某种特殊的方式来提升虚值期权的波动率,波动率曲面就和扩展的幂律保持一致了。

吉姆·盖斯勒尔是个天生的数学家,他非常有天分。听他的课时,你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他可以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技艺的精湛,意大利语中,这种状态叫“sprezzatura”。看了这本书,我的这种感触更深了,因为这本书是用LaTeX排版过的,比看他糟糕的板书更加清楚。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前 言

自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出现之后,对隐含波动率的研究就成了学术界和业界的研究热点。大家都知道,Black-Scholes模型算出的期权价格往往和实际有偏差,因为模型假设违背市场实际情况。Black-Scholes模型假设隐含波动率(将期权市场价格带回Black-Scholes公式倒推出的波动率)是一个常数,实际上隐含波动率是和期权的到期时间、执行价格相关的,所有这些隐含波动率的集合被称为波动率曲面。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对波动率曲面的理解,也就是:为什么期权是这样定价的,以及股票收益率是如何影响期权的定价的。

人们一贯认为定价(Pricing)比对冲重要,可是实际上对冲(Hedging)和复制(Replication)才是实现产品收益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定价确实是关键,因为对冲过程只影响产品收益的分布情况,而不影响产品的期望价值。一般情况下,再精妙的对冲也无法弥补定价错误。这是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对冲是比定价更复杂、更需要技术含量的事情。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模型,不同的模型假设了不同的动态过程,对这些动态过程的检验是帮助读者建立建模直觉的关键。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罗列结果,而是教会读者如何进行思考以及如何解决各个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读完这本书,读者会了解大量最新的期权定价理论,也能够体会出股票衍生品市场在历史上、在实践中到底是如何交易的。这本书的内容与衍生品的交易、营销、定价、对冲和风险管理息息相关,读者若能有幸理解其中真谛,定会受益匪浅。

正如书名所示,这本书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业界工作者写给业界工作者的指南。这本书还给出了Heston模型的详细推导,同时解释了其他一些非常著名的模型,例如



《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深入剖析期权定价中的核心要素——波动率曲面,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建模框架与分析方法。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波动率数值,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更为精细、能够捕捉市场真实动态的波动率曲面。通过对波动率曲面结构的深入理解,读者将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期权价值,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交易策略,并有效管理风险。 核心内容概览: 波动率曲面基础理论与构造: 波动率的本质与度量: 深入探讨隐含波动率与历史波动率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它们在期权定价中的作用。我们将解释如何从市场交易数据中提取隐含波动率,并讲解其随标的资产价格、到期时间以及行权价格变化的规律。 波动率曲面的概念与几何形态: 引入波动率曲面的概念,解释其作为三维图形(行权价格、到期时间、隐含波动率)的几何意义。我们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波动率曲面形态,如“微笑”、“偏斜”及其形成的市场原因,例如对冲需求、极端事件风险溢价等。 不同市场下的波动率曲面特征: 分析不同资产类别(股票、外汇、利率、商品)的波动率曲面呈现出的独特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反映的市场行为和风险特征。 波动率曲面建模方法与算法: 经典建模方法回顾: 简要回顾Black-Scholes模型及其局限性,引出波动率曲面建模的必要性。 参数化建模技术: 介绍SABR模型、LGM模型(Libor Market Model)、Heston模型等主流的参数化波动率曲面建模方法。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模型的数学原理、参数校准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重点讲解如何利用历史数据和市场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有效校准,以最优化地拟合观测到的波动率曲面。 非参数化建模技术: 探讨基于插值和光滑技术的非参数化方法,如Spline插值、Kernel回归等。分析这些方法在处理不规则数据和生成平滑曲面时的优势,并提供相应的实现建议。 局部波动率模型(Local Volatility Models): 深入讲解Dupire方程及其在推导局部波动率模型中的作用。分析局部波动率与隐含波动率的关系,以及局部波动率模型如何实现对整个波动率曲面的精确定价。 随机波动率模型(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详细介绍随机波动率模型的框架,包括不同类型的随机波动率过程,如Ornstein-Uhlenbeck过程、CIR过程等。分析这些模型如何捕捉波动率本身的随机性和时间序列特征。 波动率曲面的校准与优化: 市场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指导读者如何从可靠的市场数据源获取期权价格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等预处理步骤。 校准算法详解: 介绍牛顿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等在波动率曲面校准中的应用。提供实际的算法实现步骤和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克服校准过程中的数值稳定性问题。 模型选择与验证: 提供一套科学的模型选择和验证框架,通过回测、预测精度评估等方法,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其业务场景的建模方法。 波动率曲面在期权定价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期权定价与套利检测: 利用构建好的波动率曲面,实现对各种期权(包括奇异期权)的精确定价。同时,讲解如何利用曲面信息发现潜在的套利机会。 波动率风险的度量与对冲: 深入分析波动率的Greeks(Vega, Vanna, Volga等)及其在曲面上的变化。提供利用波动率曲面进行动态风险对冲的策略,如Delta-Vega对冲、Gamma-Vega对冲等。 期权交易策略设计: 基于对波动率曲面结构的深入理解,设计各种期权交易策略,如价差策略、波动率套利策略、隐含波动率交易策略等。分析不同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用性与盈亏特征。 投资组合的波动率管理: 讲解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对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率风险进行量化和管理,从而实现风险敞口的优化。 波动率产品定价与设计: 介绍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来设计和定价各种与波动率相关的金融产品,如波动率互换、波动率指数期权等。 本书特色: 实战导向: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大量实际案例分析和计算示例,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深度与广度并存: 既有对基础理论的严谨阐述,也涵盖了前沿的建模技术,为读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 算法与工具介绍: 介绍常用的算法和计算工具(如Python、R语言等),方便读者进行模型实现和数据分析。 面向广泛读者: 适合金融工程、量化交易、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期权定价和波动率建模感兴趣的研究生和高级本科生。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摆脱传统期权定价的局限,掌握波动率曲面建模的核心技术,从而在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中获得更强的洞察力与竞争优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直接触及了我作为一名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核心学习领域。在接触期权定价理论的初期,Black-Scholes模型是基础,但很快就会意识到其局限性,尤其是对波动率假设的简化。波动率曲面,作为对现实市场波动率结构的更精细刻画,一直是我想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关键概念。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波动率曲面构建的系统性讲解。这意味着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从实际市场中提取隐含波动率,以及如何利用各种插值和外插技术来构建连续平滑的波动率曲面。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处理现实中数据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数据的稀疏性、异常值以及不同到期日和行权价期权的流动性差异。更重要的是,我被“实战指南”这个副标题所吸引,这暗示了书中将提供超越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具体的建模案例,展示如何使用Python、R或其他常用金融软件来实现波动率曲面的构建、校准和可视化。我尤其希望能够看到书中如何利用构建好的波动率曲面来指导期权定价,以及如何识别和利用波动率曲面上的套利机会。此外,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来更精确地度量和对冲希腊字母(特别是Vega)的风险,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工具箱,帮助我将复杂的波动率建模理论转化为能够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一出现,就立刻引起了我作为一名量化交易研究员的极大兴趣。在量化交易领域,对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解和对风险因素的精确度量是至关重要的,而波动率无疑是其中最为核心和复杂的一个。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超越传统 Black-Scholes 模型局限性的方法,去更全面地理解和利用波动率信息。波动率曲面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波动率曲面的奥秘,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的应用。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构建波动率曲面的各种模型和方法,例如,如何从市场期权价格数据中提取隐含波动率,以及如何有效地将这些离散的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光滑的曲面。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不同建模方法的比较,包括它们的假设、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适用性。尤其令我兴奋的是“实战指南”这四个字,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会止步于理论推导,而是会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具体的编程实现,例如,如何使用Python的`numpy`、`scipy`、`pandas`以及专门的金融库来构建和可视化波动率曲面。书中是否会提供实际案例,展示如何使用校准好的波动率曲面来进行期权定价、风险对冲,甚至开发新的交易策略?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的动态性来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或者识别出被低估或高估的期权。对我而言,能够将复杂的金融模型转化为可执行的交易逻辑至关重要,因此,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量化交易研究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市场,更有效地管理风险,并发现新的交易机会。

评分

《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这个书名,就像是为我这样一位正在深入研究期权定价模型的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学习期权定价理论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 Black-Scholes 模型所依赖的常数波动率假设与现实市场存在巨大差异。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更精细地刻画波动率随时间和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理论和模型,而“波动率曲面”恰恰是这个方向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波动率曲面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它在期权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从市场观察到的期权价格中提取隐含波动率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各种先进的插值和拟合技术,用来构建光滑、连贯的波动率曲面。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处理现实世界中期权数据的各种不完美之处,比如数据缺失、异常值以及不同到期日和行权价期权的流动性差异。而“实战指南”这个副标题,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编程实现,例如使用Python等工具来构建和可视化波动率曲面。我特别想看到书中如何利用构建好的波动率曲面来更准确地计算期权价格,以及如何识别和利用波动率曲面上的套利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实际的研究方法,并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这个书名,仿佛为我这个一直以来在期权交易中摸索前行的人指明了方向。在实际交易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波动率现象,比如“微笑”和“偏斜”,这些现象仅仅通过一个静态的波动率数字是无法完全解释的。而“波动率曲面”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像是能够将这些复杂的现象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动态的理解框架。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如何构建和解读这个“曲面”的详尽解释。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罗列各种模型,而是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模型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是如何从市场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尤其是“实战指南”这部分,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交易中。例如,我希望看到如何利用Python或其他编程语言来编写代码,实现波动率曲面的构建和可视化。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来指导交易策略制定的具体案例。比如,如何根据曲面的形状来识别那些可能被市场低估或高估的期权?如何利用曲面的动态变化来预测未来波动率的走势,从而进行相应的交易布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我的期权组合的风险,特别是Vega风险,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突发的波动性冲击。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理论知识,更是一本能够让我切实提升交易技能、优化风险管理能力的实用工具书。

评分

当我看到《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这本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我多年来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我是一名资深的期权交易员,深知波动率对于期权定价和策略制定的核心地位。然而,传统的波动率概念往往过于简化,无法捕捉到市场深层次的动态。波动率曲面的概念,对我而言,就像是拨开了层层迷雾,看到了一个更清晰、更立体的市场图景。我非常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构建和理解这个“曲面”的详细解释。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介绍,我更看重的是“实战”二字。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流程,从原始的期权市场数据出发,一步一步地构建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波动率曲面。例如,我期待书中会深入讲解如何从市场上公开的期权价格中,通过各种校准技术(如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等)来反推出隐含波动率,并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插值方法(如样条插值、径向基函数插值等)来平滑和连接这些离散的波动率点,最终形成一个连续的曲面。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挑战,比如数据稀疏性、异常值、以及期权链的不完备性等问题。此外,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如何利用这个构建好的波动率曲面来指导我的交易决策。例如,书中是否会展示如何利用曲面的斜率来判断市场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如何通过分析曲面的形状来识别潜在的套利机会,比如跨到期日或跨行权价的波动率套利?我更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来优化期权组合风险管理。例如,如何计算和管理Vega风险,如何构建对冲策略来应对市场波动率的剧烈变化。这本书名中的“指南”二字,让我相信它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产物,更是一本能够切实指导我进行期权交易和风险管理的实用手册。

评分

在我接触到《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这本书名之前,我对波动率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比较基础的层面。我知道波动率很重要,但如何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利用,尤其是在期权交易中,我一直感觉有点模糊。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波动率曲面”和“实战指南”这两个词,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我一直寻找的答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向导一样,带我一步一步地理解波动率曲面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所代表的市场含义。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建模方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描述,而是能够让我明白如何从实际的期权市场价格中提取出这些信息,并构建出这个“曲面”。我尤其看重“实战指南”这部分,这意味着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交易中。例如,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的形状来识别交易机会,或者如何利用它来管理我的期权头寸的风险。我对于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工具或代码示例,帮助我实现这些操作,抱有很高的期望。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将对波动率的理解从“点”提升到“面”,从而更深刻地洞察市场,更有效地进行期权交易。

评分

在我翻阅各类金融书籍时,《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这本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风险管理师,我深知准确度量和预测波动率对于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至关重要。传统的波动率测量方法往往过于简单化,无法捕捉到期权市场中存在的复杂波动率结构,而“波动率曲面”这个概念,似乎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对波动率曲面构建的深入剖析。这意味着我希望书中不仅介绍概念,更要阐述具体的建模方法,例如如何从市场数据中校准出波动率曲面,以及书中会推荐哪些成熟的插值或拟合技术来处理离散的期权数据。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讨论不同类型波动率模型的优劣,例如随机波动率模型、局部波动率模型以及它们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而“实战指南”的承诺,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指导我如何将这些理论模型应用于实际的风险管理场景。比如,书中是否会展示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来计算期权组合的Vega风险,以及如何根据曲面的变化来制定动态的对冲策略?我非常希望能看到书中提供实际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处理数据、实施模型,并解释模型输出结果在风险决策中的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和管理期权市场的波动率风险,为我日常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我,波动率曲面,听起来就充满了数学和金融的深度,但同时又冠以“实战指南”,这让我这样的实践者非常期待。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交易和风险管理中,终究是纸上谈兵。这本书的定位,正好契合了我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构建和理解波动率曲面的清晰逻辑,不仅仅是概念的堆砌,而是能够带着具体工具和方法论去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当前市场波动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准确地度量和预测波动率,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交易策略,是每一个金融从业者必须面对的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梳理复杂的波动率概念,理解不同类型的波动率模型(例如,随机波动率模型、局部波动率模型)的优劣势,以及它们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用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波动率曲面的几何特征,比如倾斜度(skewness)、凸度(kurtosis)以及它们是如何随时间和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看到书中如何将这些理论模型与实际的金融数据相结合,例如,如何从市场上的期权价格中校准出波动率曲面,以及如何利用校准好的曲面进行期权定价、风险对冲和套利策略的设计。书中对“实战”的承诺,让我对其数据处理、模型实现和结果解读部分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能看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利用Python、R或其他常用金融建模工具来实现波动率曲面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例如,如何使用历史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估计,如何进行模型的优选和验证,以及如何解释模型输出的波动率曲面,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交易信号。此外,我非常关心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高级的波动率建模技术,比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波动率预测方法,或者如何处理模型中的非平稳性等问题。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工具书,在我面对实际金融问题时,能够提供清晰的思路、实用的方法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吸引了我,因为它似乎能够解答我在期权交易中一直以来遇到的一个核心困惑: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和利用波动率。我常常观察到市场上期权隐含波动率会随着行权价和到期日的变化而呈现出各种形态,比如“微笑”或“偏斜”,而传统的简单波动率模型无法充分解释这些现象。因此,“波动率曲面”这个概念,对我来说,代表了一种更深刻、更精细的波动率刻画方式,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深入学习。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波动率曲面的构建过程,包括如何从市场期权价格中提取隐含波动率,以及如何使用各种插值技术来连接这些数据点,形成一个连续的曲面。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处理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数据挑战,例如数据的不完整性、异常值以及不同期权合约的流动性差异。而“实战指南”的承诺,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实际的交易应用场景,展示如何利用构建好的波动率曲面来指导交易决策,例如识别套利机会,或者更精确地管理期权组合的风险。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介绍,而是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如何运用波动率曲面进行实战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波动率曲面:期权波动率建模实战指南》精准地击中了我在期权交易和量化分析领域的痛点。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和利用波动率这一关键的市场因素。市面上关于期权定价的书籍不少,但往往停留在Black-Scholes模型及其简单变形,对于波动率本身的动态性、非对称性以及其随时间和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复杂结构,却鲜有深入的探讨。这本书的标题承诺了“波动率曲面”,这正是我所寻求的,它暗示了对波动率更丰富、更精细的刻画。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波动率曲面的构建原理,例如,如何从观测到的期权链价格中提取出隐含波动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三维的波动率曲面。书中是否会介绍不同的插值和外插技术来平滑和延展曲面?这些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陷阱?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如何将理论模型转化为“实战”。这意味着我期望看到具体的建模流程,包括数据准备、模型选择、参数估计、模型验证以及最终的应用。例如,书中是否会提供代码示例,演示如何使用Python或其他流行编程语言来构建和可视化波动率曲面?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来计算不同到期日和行权价的期权价格,并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来设计和执行交易策略的指导。例如,如何识别波动率曲面上的套利机会?如何利用曲面的变化来预测未来波动率的趋势,从而进行方向性交易或波动率交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帮助我将复杂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可盈利的交易策略。我对书中关于波动率风险管理的部分也充满期待,如何利用波动率曲面来度量和对冲Delta、Gamma、Vega等希腊字母风险,以及如何应对极端波动事件。

评分

数学公式有点难

评分

包装好,送货快。服务非常好。京东的东西真是没的说哦。

评分

very goodvery goodvery good

评分

包装没问题,书也很好,就是太难了。

评分

差评,京东的客服只会几分钟给换个客服重新问你问题,过几分钟没给什么回应又换客服。最后问题就不了了之。差评。

评分

包装好,送货快。服务非常好。京东的东西真是没的说哦。

评分

还没看呢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推荐!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