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

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要妹 编
图书标签:
  • 园林绿化
  • 苗木繁育
  • 园艺技术
  • 植物栽培
  • 园林工程
  • 农业技术
  • 园艺园林
  • 苗圃管理
  • 繁殖技术
  • 绿化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5231
版次:2
商品编码:1220929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3
字数:2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是园林绿化苗木生产技术人员、苗圃场、育苗专业户的良好指导书,也可供园林工程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详细介绍了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并且按条目式编排,不仅非常便于查阅,而且对园林育苗者具有很高的实用指导性。

内容简介

本书分九章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生产中常见的160种园林苗木的繁育技术。具体包括常绿针叶乔木类、落叶针叶乔木类、常绿阔叶乔木类、落叶阔叶乔木类、常绿灌木类、落叶灌木类、藤木类、观赏竹类和垂枝类。全书按条目式编写方式,具体详细介绍了每一类中每一种绿化苗木的基本特征、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和常规栽培管理等。本书是园林绿化苗木生产技术人员、苗圃场、育苗专业户的良好指导书,也可供园林工程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叶要妹,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1991年7月起在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从事园林种苗繁殖、培育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2013年8月-2014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科学系研究园林植物设施栽培。先后主讲林木种苗学、造林学、育林学、林学概论、园林苗圃学、园林树木栽培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百日草雄性不育关键基因的发掘及功能分析”、新兴研究领域培育项目“百日草雄性不育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与基因定位”及湖北省移民局“植被建植技术”;主要参加了国家“948”项目、国家攻关子专题“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经营模式研究”、湖北省科委“松类造纸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对节白蜡盆景微型化、批量化出口技术研究”、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引进项目“华北、西北草坪草优良品质及示范建植技术”、武汉市科委攻关项目“珍贵木本蔬菜香椿综合开发研究”和“紫薇四倍体的繁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等。获湖北省新品种2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常绿针叶乔木类1
一、雪松\1
二、湿地松\4
三、火炬松\6
四、马尾松\7
五、黑松\9
六、日本五针松\10
七、柳杉\12
八、日本柳杉\13
九、日本扁柏\14
十、日本花柏\15
十一、柏木\16
十二、刺柏\17
十三、圆柏\18
十四、侧柏\20
十五、龙柏\21
十六、香柏\23
十七、翠柏\24
十八、竹柏\25
十九、罗汉松\27
二十、红豆杉\28
二十一、榧树\30
第二章落叶针叶乔木类32
一、金钱松\32
二、水杉\33
三、池杉\35
四、落羽杉\36
五、水松\37
第三章常绿阔叶乔木类39
一、广玉兰\39
二、乐昌含笑\41
三、深山含笑\42
四、樟树\44
五、榕树\46
六、杜英\48
七、枇杷\50
八、红果冬青\52
九、桂花\53
十、女贞\55
十一、棕榈\56
第四章落叶阔叶乔木类58
一、白玉兰\58
二、二乔玉兰\60
三、天目木兰\61
四、凹叶厚朴\63
五、鹅掌楸\64
六、美国红栌\66
七、檫木\67
八、二球悬铃木\68
九、枫香\71
十、杜仲\72
十一、榆树\73
十二、榔榆\75
十三、榉树\76
十四、糙叶树\78
十五、朴树\79
十六、珊瑚朴\80
十七、桑树\81
十八、薄壳山核桃\83
十九、枫杨\85
二十、板栗\86
二十一、紫椴\89
二十二、梧桐\90
二十三、木棉\92
二十四、 毛白杨\94
二十五、垂柳\96
二十六、旱柳\97
二十七、银杏\99
二十八、木瓜\102
二十九、西府海棠\103
三十、垂丝海棠\105
三十一、梅花\106
三十二、杏\108
三十三、花桃\110
三十四、樱花\111
三十五、榆叶梅\113
三十六、红叶李\115
三十七、合欢\117
三十八、皂荚\119
三十九、凤凰木\120
四十、国槐\121
四十一、香花槐\123
四十二、喜树\124
四十三、银鹊树\126
四十四、乌桕\127
四十五、重阳木\128
四十六、栾树\129
四十七、患子\130
四十八、七叶树\131
四十九、元宝枫\133
五十、五角枫\134
五十一、鸡爪槭\135
五十二、复叶槭\137
五十三、黄连木\138
五十四、南酸枣\140
五十五、楝树\141
五十六、香椿\143
五十七、黄栌\145
五十八、白蜡\147
五十九、毛泡桐\149
六十、楸树\151
六十一、梓树\152
六十二、紫薇\154
六十三、石榴\157
六十四、金银木\159
第五章常绿灌木类161
一、铺地柏\161
二、含笑\162
三、十大功劳\163
四、南天竹\165
五、红花檵木\167
六、大叶黄杨\169
七、海桐\170
八、小叶黄杨\171
九、小丑火棘\172
十、金叶女贞\174
十一、红叶石楠\175
十二、枸骨\176
十三、九里香\177
十四、夹竹桃\179
十五、栀子\180
十六、山茶\181
十七、洒金珊瑚\183
十八、杜鹃\184
十九、龟甲冬青\185
二十、金丝桃\186
第六章落叶灌木类188
一、紫荆\188
二、蜡梅\189
三、紫叶小檗\191
四、茶条槭\193
五、羽毛枫\194
六、水蜡树\195
七、太平花\197
八、绣线菊\198
九、月季\199
十、玫瑰\202
十一、黄刺玫\204
十二、棣棠\205
十三、贴梗海棠\206
十四、木槿\207
十五、锦带花\209
十六、丁香\210
十七、牡丹\212
十八、迎春花\214
十九、连翘\216
二十、 红瑞木\217
第七章藤木类219
一、常春藤\219
二、金银花\221
三、扶芳藤\224
四、木香\226
五、南蛇藤\228
六、紫藤\230
七、凌霄\234
八、爬山虎\237
第八章观赏竹类240
一、刚竹\240
二、毛竹\241
三、紫竹\243
四、箬竹\244
五、孝顺竹\245
六、凤尾竹\246
第九章垂枝类248
一、垂枝侧柏\248
二、龙爪槐\249
三、垂枝桃\251
四、垂枝梅\253
五、垂枝榆\255
附录常用苗木繁育术语和定义257
一、播种繁殖\257
二、性繁殖(营养繁殖)\259
三、园林苗木的整形与修剪\271
四、各类大苗培育技术\285
参考文献291

前言/序言

前言
自2011年《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一书出版以来,得到了园林、园艺等专业的生产实践单位和一线生产的园林工作者以及苗圃场、育苗专业户等读者的认可。与此同时,园林绿化对彩叶苗木种类和大规格苗木的需求也增加了。为了适应当前绿化苗木的发展,特对《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作出修订,使该书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强调其指导性、可操作性和易自学性。
在第2版书稿完稿之际,首先对《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1版)的编者表示感谢,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本书的修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版的修订,以2011年出版的体系和内容为基础,删除落后过时的内容,增加部分彩色叶树种,同时对“树种简介”也作了相应的补充;尽量同一树种的变型归并到一个树种中,并加以文字说明,如石楠、红叶石楠,同时生产上有变型的树种也逐一列出;增加了“黄栌、美国红栌、小丑火棘、金叶女贞、洒金珊瑚、龟甲冬青、箬竹”树种;为更具可操作性,增加了“附录常用苗木繁育术语和定义”中的图片和示意,及“各类大苗培育技术”;参考文献根据最新资料或正文修改部分作相应修改。
限于编者的水平,内容上难免存在疏漏。真诚欢迎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进一步修订改进。
叶要妹
2017年3月于湖北武汉

第1版前言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国家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拉动下,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重要方向,并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发展好绿化苗木的生产对生态环境及城市园林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当前社会对绿化苗木生产与应用的实际需要,我们精心编写了《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一书。本书注重实用,主要介绍了园林绿化中常见和常用的160种苗木,对其形态特征、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及常规栽培管理等作了详细介绍,包括常绿针叶树类、落叶针叶树类、常绿阔叶类、落叶阔叶类、常绿灌木类、落叶灌木类、绿篱类、藤木类、观赏竹类、垂枝类等。在内容安排上力求体现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实效,培养能力。全书有以下特点:
(1)吸收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包括教材、专著、期刊、科研有关资料,信息量大,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2)内容囊括了编者多年的科研、生产、教学经验,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突出和强调其实践指导性,便于一线工作者参考。
(3)不仅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园林苗木培育的新思想、新理论与新技术,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图文并茂,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
本书定位于实用技术类图书,可供园林、园艺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园林工作者,苗圃场、育苗专业户,以及园林工程等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本书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完成,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1年4月于湖北武汉
《绿意盎然:现代园林苗木高效繁育与应用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阐述现代园林绿化苗木繁育关键技术与应用策略的专业指导手册。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背景下,高质量、多品种的园林绿化苗木供应显得尤为重要。本书聚焦于当前园林苗木繁育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实用经验,旨在为园林工作者、育苗生产者、景观设计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书内容涵盖了从苗木种类选择、繁殖策略制定,到具体繁育操作、病虫害防治,再到苗木应用与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帮助读者掌握高效、可持续的苗木繁育方法。 第一部分:苗木繁育的理论基石与前瞻 在深入探讨具体繁育技术之前,本书首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将从宏观视角剖析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整体格局,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演变以及技术创新的驱动力。读者将了解到,未来苗木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协同,对苗木的抗逆性、观赏性、乡土性以及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将探讨智能化、精细化育苗模式的兴起,以及绿色、环保育苗理念的普及。 第二章“苗木种类选择与品种优化策略”,是科学繁育的首要环节。本章将系统介绍适合不同气候带、不同立地条件的常见及珍稀园林绿化苗木,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园林用途、市场前景进行详细分析。重点将放在如何根据具体工程需求、生态修复目标以及市场潜力,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引进优良苗木品种。同时,还将探讨通过品种选育、嫁接改良等方式,优化现有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观赏性状,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园林绿化需求。 第三章“苗木繁殖基本原理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植物无性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组培等)和有性繁殖(播种)的核心生物学原理。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细胞分化、激素调控等机制,是掌握高效繁殖技术的关键。此外,本章还将强调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介绍如何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圃、进行基因库保存等方式,为园林苗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genetic resources。 第二部分:高效繁育技术的精细解读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将详细介绍各类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实践。 第四章“扦插繁殖技术详解”,扦插是应用最广泛的无性繁殖技术之一。本章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苗木(如常绿灌木、落叶乔木、草本花卉等)的扦插时期、插穗选择与处理(包括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生根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基质)、以及后期管理的关键技术。将区分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叶插等不同方式,并针对不同品种的特性,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例如对玫瑰、月季、桂花、杜鹃等常见观赏灌木的扦插技巧。 第五章“嫁接繁殖技术精要”,嫁接在培育优良砧木、改良品种性状、加速开花结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章将系统介绍嫁接的常用方法,如芽接(T形芽接、盾形芽接)、枝接(劈接、腹接、舌接、切接等),以及针对特定苗木(如果树、观赏乔木、珍贵树种)的嫁接技术要点。将详细讲解砧木与接穗的选择原则、嫁接时机、接口愈合的管理技巧,以及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后期生长质量。例如,对于一些难以扦插的乔木品种,嫁接是其主要的繁殖途径,本章将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 第六章“压条与分株繁殖的应用”,压条(空中压条、地面压条)和分株适用于繁殖一些不易扦插或嫁接的植物。本章将介绍压条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环剥、缠绕、保湿等环节,以及分株繁殖的适宜时期、方法和后期管理。例如,玉兰、紫薇等部分乔木和灌木,以及一些宿根花卉,常采用压条或分株的方式进行繁殖。 第七章“播种繁殖与种子处理技术”,对于部分观赏植物和乔木,播种仍是重要的繁殖方式。本章将详细讲解种子采集、贮藏、消毒以及播种前的预处理(如层积催芽、热水浸种、酸处理等)技术,旨在打破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同时,还将介绍不同基质的选择、播种深度、播后管理(如温度、湿度、光照的控制),以及幼苗的移栽与驯化。 第八章“组织培养(微体繁殖)的理论与实践”,组织培养是实现植物快速、大规模繁殖的先进技术。本章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无菌操作技术、培养基的配制(宏量、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以及不同阶段(诱导芽、继代培养、生根、驯化)的操作要点。本章还将重点介绍组培在名贵花卉、珍稀濒危植物以及一些难以繁殖的品种上的应用案例,为读者提供高科技育苗的视野。 第九章“特殊环境下的苗木繁育技术”,针对设施园艺的发展,本章将探讨温室、育苗棚等设施在苗木繁育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环境控制(光、温、水、肥、气)的自动化与精准化,以及不同设施对不同苗木繁殖方式的适应性。例如,如何利用控温控湿设备提高扦插生根率,如何通过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如何利用滴灌系统进行精准水分管理。 第三部分:繁育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第十章“苗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病虫害是影响苗木质量和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本章将重点介绍园林苗木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内容包括物理防治(如诱捕器、防虫网)、农业防治(如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生物防治(如天敌保护利用、微生物农药)以及化学防治(合理选用农药,降低抗药性),并强调绿色、低毒、高效的防治原则,以及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立。 第十一章“苗木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生产”,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从源头到成品,全程进行苗木质量的把控。内容涵盖了优良种苗的选择、繁殖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监测(如纯度、纯度、发芽率、成活率、生长势)、以及成品苗木的标准(如高度、冠幅、根系发育、无病虫害)。本章还将介绍标准化育苗生产线的建立,以及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以确保市场供应的苗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第十二章“育苗基质与营养管理”,合适的育苗基质和科学的营养管理是苗木健壮生长的基础。本章将介绍各种常用育苗基质(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椰糠、腐殖土等)的性能特点、配比原则,以及不同苗木对基质的需求。同时,还将详细讲解苗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介绍不同时期(苗期、生长旺盛期、休眠期)的施肥策略,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叶面肥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进行精准施肥。 第四部分:繁育成果的应用与发展 第十三章“园林绿化苗木的应用与配置原则”,掌握了繁育技术,最终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园林绿化工程。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苗木(乔木、灌木、藤本、地被、草本花卉)的园林功能、观赏特性及其适宜的应用场所。并将深入探讨园林景观设计中苗木配置的原则,包括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经济性的统一,以及如何根据地形地貌、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组合与配置,营造优美、和谐、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第十四章“苗木的移植与后期养护管理”,苗木的移植是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也对苗木的成活和生长有直接影响。本章将详细介绍苗木移植的最佳时期、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如截根、假植)、移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起苗、包装、运输、栽植),以及移植后的及时养护措施,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防寒防旱等。本章还将介绍如何根据不同的苗木类型和生长环境,制定科学的后期养护管理方案,确保苗木在新的生长环境中快速恢复,实现健康生长。 第十五章“苗木产业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经济和社会层面思考苗木产业。将分析当前苗木市场的经济效益,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拓展销售渠道来增加经济收益。同时,还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发展生态育苗模式,减少化学品使用,节约水资源,以及推广乡土树种和珍稀植物的保护性繁育,为构建绿色生态城市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本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清晰的语言,力求成为园林绿化苗木繁育领域的权威参考。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不仅能掌握先进的繁育技术,更能理解苗木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在绿化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技术人员,手上捧着这本《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内心真是感慨万千。说实话,在我刚入行的时候,关于苗木繁育的知识,大多是师傅口传心授,零散且不成体系。那会儿,要想掌握一项新的繁育技术,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甚至要交不少“学费”。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为了解决一批桂花树扦插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跑遍了周边好几家苗圃,才摸索出一些有效的窍门。那种感觉,就像在大海里捞针,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挫败感。而现在,有了这样一本厚实、专业、并且是更新到第二版的书籍,我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张宝藏地图,能够清晰地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它涵盖的160种园林绿化苗木,几乎囊括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常见和重要的树种,这本身就极大地减少了我们查找资料的范围和难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品种,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种苗木的特性,从种子采集、催芽,到扦插、嫁接、压条,再到组培等现代化的繁育手段,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每个技术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步骤,甚至连所需的工具、基质、温度、湿度控制等细节都考虑到了,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操作人员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尤其看重它在“问题诊断与解决”方面的内容,许多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比如幼苗生长缓慢、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提高特定品种的成活率等,都能在书中找到相关的解答和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园林人,提供了一个系统、权威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可以更高效、更科学地开展苗木繁育工作,也为城市绿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苗木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我们作为一家规模化苗木繁育基地,一直致力于引进和培育优质的绿化苗木。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瓶颈,比如如何提高一些名贵树种的繁殖效率,如何确保繁育出来的苗木品质整齐划一,以及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等。我当时抱着尝试的心态购买了这本《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没想到,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书中关于不同植物的优化繁育技术,特别是针对一些难繁品种的解决方案,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例如,书中对于一些具有离体再生能力的植物,详细介绍了其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配方、灭菌方法、以及苗期管理等。我们尝试在生产中引入了部分组培技术,显著提高了某些珍稀树种的繁殖速度和数量,也大大降低了传统扦插和嫁接的难度。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繁育季节、不同砧木和接穗的选择,以及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建议。我们根据书中的指导,优化了我们的生产流程,显著提高了苗木的出圃率和商品率,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我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它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提供更多样化、更高品质的苗木产品。

评分

我是一名大学植物学专业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关于植物生殖和发育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总感觉有些欠缺。直到我接触到《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我才真正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生动的“植物工厂”操作指南。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各种繁育技术,如播种、扦插、嫁接、压条、组培等,以非常直观和实用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于每一种技术,都配有大量的示意图和照片,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从视觉信息中学习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书里对不同技术细节的讲解,比如扦插时,什么时候用生根剂,用哪种生根剂,浓度多少,修剪枝条的角度等等,这些都是课堂上很难学到的具体操作要领。此外,书中还对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对环境的要求以及繁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理论知识背后的生物学原理。例如,在学习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书中关于生根剂的使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实践案例。我经常在实验室里,将书中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尝试不同的繁育方法,并记录下实验结果。这本书不仅巩固了我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让我对植物的生命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从事植物科学研究或相关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日常工作不仅要关注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还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生态效益。在项目前期苗木采购环节,我常常感到头疼,因为对苗木的繁育过程了解不够深入,很难判断出苗木的优劣。有了这本《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我感觉像是找到了“定海神针”。这本书不仅涵盖了160种主流的园林绿化苗木,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地阐述了每一种苗木的繁育技术,从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到组织培养,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繁育手段。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哪些苗木是通过何种方式培育出来的,以及不同繁育方式可能带来的苗木特性差异。在与苗圃沟通时,我能更有底气地提出我的要求,比如对根系的要求、对枝条数量的要求、以及对苗木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这些都能够直接与书中的繁育技术相结合。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苗木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诊断”的部分。这对于我们在项目验收时,能够更专业地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与苗圃沟通解决。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结果导向”的管理者,变成了一个能理解“过程”的管理,从而能够从源头上保证苗木的质量,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它也让我意识到,优质的苗木,是实现城市绿化美化目标的关键环节。

评分

作为一名在城市绿化养护一线工作多年的工人,我深切体会到,好苗木是绿化工程成功的基石。很多时候,工程项目的成败,不仅仅在于设计,更在于能否及时、足量地供应到优质的苗木。而苗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繁育技术。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零散的繁育资料,但都不够系统。《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这些一线工人最需要的“实用工具箱”。它不仅仅列出了160种苗木,更重要的是,它详细讲解了每一种苗木的繁殖方法,从种子处理到幼苗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书中对于如何挑选健壮的母树、如何采集高质量的种子、如何进行种子处理以打破休眠,以及如何搭建扦插温室、控制温湿度等等,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我记得有一次,我们需要大量采购一批速生乔木,但是市场上供应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存在根系不发达、枝条细弱等问题,影响了栽植成活率。如果当时我们有这本书,就能在苗圃采购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把控,甚至可以指导供应商如何进行优化繁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苗木的“前世今生”,从而在绿化工程中,能够更有信心地选择和验收苗木,确保工程的质量和长效性。它让我们明白,每一棵挺拔的树木,都凝聚着繁育者的辛勤汗水和科学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的园林工程师来说,就像是又一次重返了我的“战场”。年轻的时候,我参与了许多大型的城市绿化项目,见证了许多苗木从无到有、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转变。那时候,我们对于苗木繁育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经验积累的层面,很多技术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而这本书,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并且更新到了第二版,可见其生命力和权威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繁育技术的细致讲解,比如嫁接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刀功”,而是包含了对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削口的处理、绑缚的技巧,甚至连愈合期的管理都有详细的说明。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些顽固的品种,用传统的嫁接方法成活率不高,如果当时能有这本书作为参考,也许就能找到更优化的解决方案。书中还介绍了许多现代化的繁育技术,如组织培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通过书中的图文并茂的讲解,我也能大致理解其原理和操作流程。这本书,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重新燃起了我对植物繁育的热情。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我珍藏的一份回忆,一份对园林事业的热爱。

评分

作为一名园林行业的新晋从业者,我一直感觉自己在知识体系上存在着一些断层。虽然在学校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和困惑。这本《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就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为我一一解答了这些难题。我最欣赏的是,它不是简单地介绍一个技术,而是将技术融入到具体的植物品种中。比如,在介绍某种乔木的扦插技术时,它会先分析这种乔木的生长特性,然后根据这些特性,给出最适合的扦插方法、时间和介质。这种“举一反三”式的讲解,让我能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操作,而不是死记硬背。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也非常到位,比如幼苗期容易出现的病虫害,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繁育环境来预防。我之前在负责一个绿化项目时,就遇到了大量的苗木出现黄化现象,当时真是束手无策。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就能通过书中关于营养不良或水分胁迫的诊断,及时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园林苗木繁育的核心技术,提升我的专业能力,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从一个园林设计者的角度来看,《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可行性”与“多样性”的大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构思出各种充满想象力的绿化方案,但往往在与施工方沟通时,会因为某些植物的苗木供应不稳定、繁殖难度大、或者生长周期长等问题而受阻。这时候,设计师就需要对苗木的繁育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方案的可实施性,避免“纸上谈兵”。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苗木的繁育方式,比如一些珍贵树种,可能需要特殊的嫁接技术才能保证其优良性状的稳定传承,而另一些速生品种,则可以通过扦插或组培技术快速获得大量苗木,满足工程需求。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不同繁育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了比较分析,这让我能够根据设计目标、成本预算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最合适的繁育技术。例如,在需要快速形成景观效果时,我可以优先考虑那些可以通过组培或高效扦插技术大量繁殖的品种;而在追求植物的长期健康生长和生态功能时,则可以更多地选择通过播种或嫁接等传统且稳定的方式培育的苗木。这本书让我对苗木的“生产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能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绿化方案。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我手中一把能够连接设计理念与工程实践的桥梁,让我的设计工作更加落地,也更加具有前瞻性。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园艺爱好者,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捣鼓自家的小花园,也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的植物品种。之前,我总是凭着一腔热情,去花市买回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但很多时候,这些植物要么长不好,要么没过多久就枯萎了,让我很是沮丧。后来,我从一位资深花友那里得知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本。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厚度和精美的插图所吸引。我最开始翻看的是那些我比较熟悉的植物,比如月季、绣球、以及一些观赏性的乔木。这本书对于这些植物的繁育技术,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连不同品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繁殖方法上也会有所体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月季的扦插部分,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季节、不同枝条的选择,以及生根剂的使用方法和比例,还有如何控制扦插床的温湿度。我按照书上的方法,尝试了几次,发现成活率比以前自己瞎摸索高了很多。后来,我还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嫁接技术,为我的普通苹果树嫁接上了几个新品种的枝条,虽然第一次有些失败,但通过反复阅读和实践,最终也成功了,现在看着那些新嫁接的枝条茁壮成长,我真的特别有成就感。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养护植物不仅仅是浇水施肥那么简单,掌握科学的繁育技术,才能真正地让植物在我的手中焕发生机。它不仅满足了我对园艺的爱好,更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

评分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市民,我一直对城市绿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尝试在家中种植一些本土的树种。然而,很多时候,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幼苗,往往来源不明,或者本身就是速生、易蔓延的外来物种,这让我感到担忧。当我偶然看到《160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技术(第2版)》这本书时,我看到了希望。这本书不仅列举了大量的园林绿化苗木,更重要的是,它深入介绍了各种苗木的繁育方法,这让我可以了解,如何才能更科学、更环保地获得健康的植物。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本土植物的繁育技术,比如一些具有生态价值的乡土树种,了解它们的种子特性、播种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无性繁殖来保持其优良基因。这让我能够在家中尝试培育一些对本地生态有益的植物,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市场上提供的商业化品种。书中对于不同繁育技术的细节描述,比如土壤配比、光照、水分管理等,即使是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去收集一些本地树种的种子,并进行播种。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当看到那些小小的种子发芽、长成健康的幼苗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一个植物的消费者,更变成了一个植物的“创造者”,让我能够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