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为“跟着名家读经典”丛书“隋唐五代文学”分册
本书是一部名家赏析隋唐五代文学经典著作的文学普及读物,详细解读了隋唐五代文学中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经典作品,包括李白、杜甫、崔颢、贺知章、张九龄、柳宗元、刘禹锡 、韩愈、李贺、杜牧、王维、陈子昂、孟浩然、王昌龄、李商隐等。
作者均为专力于文学研究与欣赏的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程千帆、施蛰存、吴小如、周汝昌、萧涤非、葛晓音、吴调公、马茂元、 储仲君、叶嘉莹、霍松林、屠岸等。
所辑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曾得到广泛好评的优秀赏析文章,被赏析文章,亦为公认的名篇,引导读者从更宽泛的背景、更专业的角度欣赏文学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赏隋唐五代文学的普及读物。
程千帆 (1913—2000),字伯昊,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历任金陵中学、金陵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职。1978年任南京大学教授。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施蛰存(1905—2003),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小如(1922—2014),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戏曲评论家。
周汝昌(1918—2012),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著名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
萧涤非(1906—1991),著名古典文学研究者、杜甫研究专家。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后任教于山东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任职西南联大。1947年回山东大学后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叶嘉莹, 1924年生,号迦陵,满族。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葛晓音,1946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
靳极苍 (1907—2006),名德俊,1925年考入北师大,后又入北大国学研究所。曾师从梁启超、胡适、鲁迅、黄侃、钱玄同、黎锦熙诸名家。1931年毕业。1942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50年任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调入山西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马茂元(1918—1989),字懋园,安徽桐城人。历任上海一师范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致力于唐诗、楚辞研究,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霍松林(1921—2017),甘肃省天水市人。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大学攻读中国文学专业,获胡小石、朱东润、罗根泽、汪辟疆、陈匪石等学者的指导和教诲。1953年起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
陆永品,1936年生,196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3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屠岸,文学翻译家、作家、编辑。原名蒋壁厚。1946年开始写作并翻译外国诗歌。1948年翻译出版了惠特曼诗选集《鼓声》。1949年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1973年以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主任,总编辑。
林东海,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班。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助理、古籍室主任,编审。
陈邦炎,著名出版人、诗词大家,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
【马茂元】 纵横排奡 转掉自如——杜诗《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赏析
【金启华】 笔底波澜 变幻神奇——杜甫《北征》赏析
【萧涤非】 敢于攀登 俯视一切——杜甫《望岳》赏析
【葛晓音】 穷年忧黎元 浩歌惊千古——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赏析
【施蛰存】黄鹤凤凰谁更美——崔颢《黄鹤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吴小如】 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靳极苍】 一曲浩歌万古愁——李白《将进酒》赏析
【程千帆】 拨开云雾见青天——唐绝十首偶评
【马茂元】 因象寄兴 情景交融——李白、杜甫、李商隐诗赏析三题
【屠 岸】 景切情挚 思深意远——赵嘏《江楼感旧》赏析
【吴小如】 超迈古今的想象——贺知章《咏柳》绝句赏析
【霍松林】含蓄蕴藉 寄托遥深——张九龄《感遇》二首赏析
【吴调公】 壮士拂剑 浩然弥哀——司空图《退栖》诗赏析
【王英志】气高而不怒 力劲而不露——皎然《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赏析
【霍松林】 制题之妙 余韵袅袅——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林兴宅】 超世拔俗的心灵“桃花源”——柳宗元《江雪》赏析
【林东海】 古诗哲理意义的新创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陆永品】 借景讽喻 寄寓遥深——韩愈《晚春》诗赏析
【魏家骏】呕心沥血的苦吟之诗——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曹中孚】 感旧化怀 委婉情深——杜牧《张好好诗》赏析
【林东海】“多采”“休采” 殊途同归——王维《相思》赏析
【葛晓音】虚实得当 臻于神境——王维《辋川集》绝句赏析
【王英志】合著黄金铸子昂——陈子昂《感遇》(三十四)赏析
【林兴宅】 超脱宁静 回归自然——孟浩然《春晓》赏析
【陈邦炎】 优婉柔丽 意味无穷——王昌龄宫怨绝句赏析
【叶嘉莹】逐胜归来雨未晴——冯延巳《抛球乐》赏析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大众的亲和力。作者在阐述复杂的文学理论时,总是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同时,作者的文笔也很优美,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充满了情感和温度。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仿佛能亲眼看到诗人笔下的景物,亲耳听到他们吟诵的诗句。例如,在描写王维的山水诗时,作者生动地描绘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宁静致远的禅意。这种将文学作品与读者情感连接起来的写作方式,让我觉得阅读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共鸣的美妙体验。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古代的文人墨客们,生活在我们看似遥远的过去,却有着和我们一样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我以前总觉得,那些古诗古词离我太远,难以理解,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文学鉴赏,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有温度的古代中国。我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月下独酌,豪情万丈;看到了杜甫在茅屋里忧国忧民,字字珠玑;看到了李煜在亡国后的悲痛,字字血泪。书中的许多作品,不再是课本上生硬的文字,而是有了生动的画面,有了鲜活的人物。我甚至能够想象到,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是如何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又是如何将这些情感与思考倾注笔端的。这种对作者生活背景的深入挖掘,让我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采用了一种复古的水墨画风格,山水朦胧,隐约可见几位身着唐装的人物,仿佛穿越时空而来。书名“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几个字,用遒劲有力又不失灵动的宋体书写,笔画之间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书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书脊部分也没有丝毫马虎,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闪耀着低调的光芒,与封面的素雅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几分精致感。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感,而是略带磨砂质感的特种纸,翻阅时不易留下指纹,也保证了阅读时的舒适度。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外观包装已经足够让我心生喜爱,迫不及待想要翻开它,一探究竟。我甚至觉得,仅仅是这封面设计,就足以成为案头的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能为整个空间增添几分雅致。
评分这本书在选篇上非常独到,既有那些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也有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精彩的作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选择作品时所展现出的广度和深度,他并没有局限于某个流派或者某个时期,而是尽可能地展现了隋唐五代文学发展的全貌。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堆砌作品,而是对每一篇作品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使得读者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例如,书中对一些乐府民歌的解读,不仅让我欣赏到其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也让我了解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这种选择和解读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既有精神上的享受,也有知识上的收获。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真正沉浸在古代诗歌意境中的书,而这本《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似乎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当我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经典作品的原文,字里行间流淌着千年的韵味。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每一首诗、每一篇词的解读,并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分析,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作者仿佛是一位知心的老友,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进诗人或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家国情怀,感受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比如,在品读某位唐代边塞诗人的作品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处孤寂边关的思乡之情,耳边仿佛响起了战马嘶鸣和羌笛声声;而在欣赏某位五代词人的婉约之作时,我又会被那种细腻的情感和缠绵的思念所打动,仿佛置身于春风拂柳、落花飘零的江南水乡。这种解读方式,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文学的体验中,让古人的情感与我产生真实的连接。
评分?
评分买给喜欢国学的女儿,跟着名家学习,希望多多收益,感谢京东,让我们收获许多好书
评分包子曰:买书不是为了看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信仰。所以,明知看不完,还要继续买!
评分内容值得
评分5.“正人先正己,治国先齐家”“家是ZUI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族与家风。儒家文化的核心亦是现有修身齐家,而后有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一生修、齐、治、平四个方面都堪称楷模。
评分张宏杰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讲述曾氏为官之道成为时代经典之后,本书必将引发更多讨论与关注。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书很好,要时间读,可是时间都到哪里去了呢?
评分2. 《曾国藩》作者唐浩明、《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阅后联袂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