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悲剧研究 [La tragédie grecque]

古希腊悲剧研究 [La tragédie grecqu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雅克利娜·德·罗米伊 著,高建红 译
图书标签:
  • 古希腊文学
  • 古希腊悲剧
  • 戏剧研究
  • 古典文学
  • 西方文学
  • 悲剧理论
  • 文化研究
  • 文学史
  • 希腊文化
  • 艺术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69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083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轻与重”文丛
外文名称:La tragédie grecque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字数:1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古希腊历史上诞生了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他们代表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兴起-繁荣-衰落”各个时期的高成就。本书论述了古希腊悲剧的起源与结构,并分别以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为例,剖析了其各自的代表作,指出了三大悲剧作家在主题上的不同特点。

《古希腊悲剧研究》一书线索清晰,内容生动,虽然是严格的学术著作,读来却并不枯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了解古希腊悲剧的入门必读书。

内容简介

《古希腊悲剧研究》扼要而清晰地梳理了古希腊悲剧这一特殊体裁的诞生、发展、变化和没落过程。作者雅克利娜?德?罗米伊首先阐述了悲剧的起源及其结构,然后具体探讨了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各自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以及对悲剧这种体裁所产生的影响。在罗米伊的界定下,埃斯库罗斯剧作大多围绕“神圣正义”展开,索福克勒斯悲剧的最大特点是描写在不可抗之命运主宰下的孤独英雄,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自始至终受人物的激情所影响。从埃斯库罗斯到欧里庇得斯,神圣的力量慢慢隐退,歌队变得可有可无,而悲剧本身也趋向于情节剧。罗米伊认为,古希腊悲剧之所以在短短百年时间里由盛而衰,与雅典城邦的衰落、公民政治的一蹶不振有很大关系。此外,罗米伊在书中还讨论了悲剧与悲剧性以及希腊精神。

作者简介

作者 雅克利娜·德·罗米伊(Jacqueline de Romilly,1913—2010),法国著名古典学家、文献学家,1973年成为第yi位法兰西公学院女教授,1988年继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之后成为第二位法兰西学术院女院士。她一生撰写了大量关于古希腊思想、历史、戏剧、法律、民主、文学等方面的著作,如《修昔底德与雅典帝国主义》《埃斯库罗斯戏剧中的恐惧与焦虑》《古希腊悲剧研究》《希腊的民主问题》《希腊文学概论》《论荷马》《欧里庇得斯的现代性》《探求自由的古希腊》《反对暴力的古希腊》等。

译者 高建红,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法国巴黎高师访学一年。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职博士后。已发表论文和书评十几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

目录

导论 悲剧与希腊人 /1

第一章 悲剧体裁 /1
1.悲剧的起源 /2
狄俄尼索斯与雅典 /2
祭仪和史诗的痕迹 /7
2.悲剧的结构 /17
歌队 /21
人物 /28
情节 /39

第二章 埃斯库罗斯或神圣正义的悲剧 /52

1.众神的立场 /57
2.凡人的立场 /73

第三章 索福克勒斯或孤独英雄的悲剧 /89
1.对立的责任 /91
2.英雄的孤独 /103
3.英雄与众神 /111

第四章 欧里庇得斯或激情的悲剧 /133
1.戏剧与城邦 /135
2.人性,太人性的 /146
3.命运的游戏和众神的游戏 /170
4.革新与衰落 /183

结论 悲剧与悲剧性 /189
1.神话与精神分析 /190
2.现实与参与 /197
3.悲剧体裁与命运 /203
4.悲剧性与荒谬 /211

书目 /219

附录 /230
附录1现存悲剧创作年表 /230
附录2三大悲剧作家之外的其他悲剧作家 /233
附录3与古希腊悲剧有关的词汇 /235
附录4悲剧作品索引 /237

精彩书摘

  《古希腊悲剧研究》:
  安提戈涅不顾忒拜城颁布的禁令,埋葬了自己的兄长波吕尼克斯,后者与厄忒俄克勒斯兄弟相残,在刀剑相向中被杀死:安提戈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生命代价。这就是最初的主题。不过我们注意到,在具体事实方面,索福克勒斯创造了一些特殊的细节:在剧中,安提戈涅是在没有妹妹帮助的情况下独自行事的;控告他的是新上台的国王克瑞翁,而不是厄忒俄克勒斯的儿子。因此,我们看到一方面葬兄举动是一人所为,另一方面惩罚是强制性的。由此便产生了主导整出悲剧发展的一系列对比。
  这些对比分别与剧中的四大场景相对应:每个场景中有两个针锋相对的人物形成对比。剧本一开始,是安提戈涅与她的妹妹伊斯墨涅相对立。到了结尾,克瑞翁先后与他的儿子海蒙和盲人先知忒瑞西阿斯相对立。剧本中间从第441行到525行,克瑞翁与安提戈涅相对立。
  因此,全剧有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而对两个主要人物来说,每个人都与其他人有一对或几对矛盾,这些矛盾有助于明确他们的行动准则。
  安提戈涅与伊斯墨涅的对话拉开了悲剧的序幕,索福克勒斯甚至设想这两姐妹是如此不同:一个勇敢无畏,随时准备牺牲,敢于向一切挑战;另一个胆小怕事,不愿做任何力所不及的事。对于想要突出安提戈涅英雄主义的人来说,这一事实本身构成了一个新发现。安提戈涅做了伊斯墨涅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她毫不犹豫地这样做,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

前言/序言

导论 悲剧与希腊人
发明悲剧是一个伟大的荣誉称号,这个荣誉称号属于古希腊人。
当然,悲剧这种体裁能获得成功,自有其魅力所在。因为在250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在创作悲剧。可以说,几乎世界各地都有人涉足悲剧,而且还反复借用古希腊悲剧中的主题和人物,比如《厄勒克特拉》和《安提戈涅》就存在很多现代版本。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之中。显然,古希腊悲剧之所以显得光彩夺目,是因为它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这都是由悲剧作家们所赋予的。古希腊悲剧用直指人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的反思。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危机与变革时期,例如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们感到有必要重新回到悲剧这种文学体裁的最初形式。人们对古希腊研究进行抨击,却又在到处上演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因为正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对于人的反思闪现着原初的力量。
实际上,虽然古希腊人发明了悲剧,但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与拉辛的悲剧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无论是演出的背景还是剧本的结构,二者都不尽相同。观众今非昔比,[悲剧]内在的精神也已全然改变。就早期的悲剧模式而言,每一个时代或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演绎。然而正是在古希腊人的作品中,因为不加任何修饰,这种模式最具表现力。
尽管如此,在古希腊,悲剧终究是昙花一现。
古希腊悲剧中的大量经典之作,仅在八十年的时间里长演不衰。
而这八十年恰好与雅典政治的全盛时期相对应,这样一种关联不可能是偶然的。悲剧在酒神节上第一次上演是在大约公元前534年,当时雅典正处于庇西特拉图的统治之下。现存的第一部悲剧(也就是古人认为值得研究的)则是在雅典打败入侵的波斯人、取得伟大胜利之后不久上演的。它使这场胜利得以永垂青史:公元前480年,雅典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大获全胜,从而确立了海上霸权;公元前472年,现存的第一部悲剧上演,这就是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之后伟大的作品相继出现。人们每年都能在剧场里看到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为参加比赛而创作的新剧上演。这三位作家所处的时代非常相近,因而他们的人生轨迹有重合的地方。埃斯库罗斯出生于公元前525年,索福克勒斯出生于公元前495年,欧里庇得斯则出生于大约公元前485年或480年。索福克勒斯的好几部悲剧和欧里庇得斯几乎全部的悲剧,都是在伯里克利死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上演的。彼时雅典帝国已难以为继,虽困兽犹斗,但最终还是成了斯巴达的手下败将。在经历了27年的战争之后,公元前404年,雅典彻底丧失了它在希波战争后所获得的霸权。此时,欧里庇得斯已去世三年,索福克勒斯则已去世两年。但人们还在排演他们的某些剧作,这些剧作尚未完成或上演。这就是全部。虽然《瑞索斯》也被当作欧里庇得斯的作品流传下来,不过其可靠性非常值得怀疑。除此之外,公元前404年之后创作的悲剧,保留下来的就只有一些作者名或剧名、残篇以及有时显得语焉不详的引述。公元前405年,阿里斯托芬在他的喜剧《蛙》中认为,要保护悲剧这种体裁,只能去冥府中找回一位已经去世的诗人。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当人们用石料重建狄俄尼索斯剧场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雕像就被用来作为装饰。从公元前386年起(至少这是可能的时间),人们开始把重新上演以前的悲剧列入酒神节的节目单中。雅典的全盛时期结束之时,也恰是悲剧走向终点之际。
换言之,我们今天谈论古希腊悲剧,几乎完全是以三大悲剧作家的现存作品为基础的,即埃斯库罗斯的7部悲剧、索福克勒斯的7部悲剧和欧里庇得斯的18部悲剧(如果把《瑞索斯》也算在内的话)。对这32部悲剧的选定大致可追溯到哈德良统治时期。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不算多,如果把我们只是间接了解、对其几乎一无所知的所有作家,特别是那些伟大的前辈如泰斯庇斯、普拉提那斯,尤其是普律尼科司都考虑在内的话。何况还有三大悲剧作家的竞争对手,如普拉提那斯和普律尼科司的儿子、开俄斯的伊翁(IondeChios)、涅奥弗翁、尼各马可(Nicomaque)和其他很多人,这其中有埃斯库罗斯的两个儿子欧福里翁(Euphorion)和埃瓦伊翁(Evaion)以及他的侄子老菲洛克赖斯。加上欧里庇得斯的那些后继者们,包括索福克勒斯的两个儿子伊奥丰(Iophon)和阿里斯通(Ariston),特别是像克里提亚(Critias)和阿伽通(Agathon)这样的作家,或者晚些时候的卡尔基努斯(Carcinos),就更是如此了。最后,同三大悲剧作家本人的产出相比,32部也可说是少得可怜。因为埃斯库罗斯大概创作了90部悲剧,索福克勒斯则写了100多部悲剧(拜占庭的阿里斯托芬熟知130部,其中7部被认为是不可信的),欧里庇得斯写了92部悲剧,据其传记所述,其中67部在当时仍是家喻户晓。因此散佚是巨大的。当我们谈论古希腊悲剧的时候,唉,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在1000多部悲剧中去了解其中的30多部。而在我们看来,毋庸置疑的是,某些失传的悲剧与现存的同样精彩。再者,从一开始,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或欧里庇得斯就并非年年都能赢得竞赛。
这30多部悲剧分散在不到八十年的时间里,看上去虽有些不可思议,却见证了什么是悲剧,以及悲剧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在悲剧发展到顶峰之时,其界限依然晦暗不明:这些界限形成了一道门槛,那些还配不上悲剧这个名称或者已经名不副实的作品,都无法跨过这道门槛。在这两者之间,在“尚未”与“最彻底”之间,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悲剧进行变革。年复一年,这一变革将会变得明朗起来。在许多方面,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之间的差异要比欧里庇得斯和拉辛之间的差异更大。
这种内部的革新表现为两个互补的方面。实际上,随着文学体裁的演变,文学手法在不断丰富,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千变万化。因而写一部一以贯之、看上去不会受城邦生活和作家们喜好左右的悲剧史,是有可能的。但是,另一方面,从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到公元前404年的失败,无论是在哪个领域,这八十年都标志着一种绝无仅有的精神飞跃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的胜利,也是那些还在受梭伦虔敬厚德的教导潜移默化影响之人的胜利。民主随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雅典出现了智术师,这些思想的导师最初是修辞学教师,他们质疑一切,面对各种旧学说,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不过,由于骄傲自大、炫耀武力,希腊人内部发生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让雅典尝到了苦头。公元前5世纪最后几年虽然也与公元前5世纪初一样,孕育出大量的作品和丰富的思想,但精神氛围和道德环境已截然不同。悲剧逐年地反映了这种变化。它与这些变化紧密相连,并因此得到发展。而悲剧转变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其他类型的文学杰作。
在文学形式所有外在的演变与思想情感的变化之间,显然存在某种关联。手法灵活是因为想要表达其他的东西,兴趣总是在转移也引起表达方式的不断演变。换言之,悲剧在雅典的历史境遇,与人们在文学结构或者在意蕴以及哲学启示的层面上所看到的如出一辙。
只有在其内部的冲动中理解这种双重演变之后,我们才有可能领会这种演变所具有的共同原则,并由此超越悲剧体裁和悲剧作家,确定是什么塑造了悲剧作品的灵魂,也就是此后我们一直称之为悲剧性的东西。





命运的低语与人性的挣扎:一部关于古希腊悲剧的深度探索 《古希腊悲剧研究》并非一本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它是一次深入古希腊戏剧灵魂的探险,一次对人类情感最深沉角落的凝视。本书不局限于对剧本的简单梳理,也不止步于对作者生平的浮光掠影,而是致力于揭示那些跨越千年、至今仍能触动我们心灵的古希腊悲剧的本质,探讨它们如何通过戏剧的形式,剖析人性的弱点、命运的无常以及社会伦理的复杂性。 一、 戏剧的诞生:神话的演变与祭祀的根源 本书将首先追溯古希腊悲剧的起源,深入探究其与古代宗教祭祀仪式的深刻联系。在雅典,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庆典是悲剧诞生的温床。酒神、狂欢与死亡的象征,狄俄尼索斯崇拜的仪式性舞蹈、合唱和模仿,逐渐演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戏剧表演。我们将详细解析从早期酒神颂歌(Dithyramb)到提斯庇斯(Thespis)引入独白演员(hypokrites)的演变过程,理解戏剧如何从宗教仪式中脱胎而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这一部分还将深入探讨神话在悲剧中的核心地位。荷马史诗(Homer)及其后续的神话传说,为悲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人物原型。本书将分析这些神话故事,如俄狄浦斯(Oedipus)的宿命、俄瑞斯忒斯(Orestes)的复仇、安提戈涅(Antigone)的抗争等,是如何被悲剧作家们重新诠释和改编的。我们不仅会了解这些故事本身,更会探究它们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神祇、英雄、凡人关系的理解。 二、 悲剧的结构与艺术:形式中的情感张力 在理解了悲剧的起源与根基之后,本书将转向对其艺术形式的精细解剖。古希腊悲剧并非随意的叙事,它拥有一套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我们将详细分析悲剧的构成要素:序幕(prologos)、入场歌(parodos)、情节(episodes)、合唱(stasima)、离场歌(exodos)。理解这些组成部分如何在舞台上协同作用,引导观众的情绪,推动情节的发展。 合唱(Chorus)在古希腊悲剧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书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合唱不仅仅是背景的音乐和舞蹈,更是剧中的评论者、道德的仲裁者,有时甚至是神意的代言人。我们将分析合唱的不同功能,它们如何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评论情节、表达情感、引导观众的理解,以及它们与演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此外,本书还将深入研究古希腊悲剧的语言艺术。悲剧的台词并非日常的对话,而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诗性语言,充满隐喻、象征和修辞。我们将探讨悲剧作家们如何运用这些语言工具来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戏剧氛围、传递深刻的哲理。从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的庄严宏大,到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精巧构思,再到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细腻情感,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展现他们各自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成就。 三、 核心母题的深度解析:命运、自由与罪责 古希腊悲剧之所以能穿越时空,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对人类永恒困境的深刻洞察。本书将集中探讨几个核心母题,并结合具体的剧作进行深入分析: 命运(Moira)与不可抗拒的力量: 命运是古希腊悲剧中最具压迫感的力量。本书将探讨古希腊人如何理解命运,它是神祇的旨意,还是宇宙运行的必然规律?我们将分析剧中人物如何面对他们的“命运”,是甘愿屈服,还是徒劳抗争?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将是探讨这一主题的经典案例,我们将分析他的“预言”如何成为自我实现的诅咒。 自由意志与道德选择: 在宿命论的阴影下,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是否拥有真正的自由?他们的选择是否能够改变既定的命运?本书将探讨剧中人物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挣扎,他们如何在个人欲望、家庭责任、城邦义务和神祇旨意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安提戈涅对神圣律法的坚持,与克瑞翁(Creon)对世俗律法的固执,将是探讨这一主题的绝佳例证。 罪责(Hamartia)与惩罚: 悲剧中的人物往往会因为自身的“过失”或“错误”(hamartia)而招致不幸。这里的“过失”并非简单的错误,而可能是一种认知上的盲目,一种性格上的缺陷,甚至是一种无意识的冲动。本书将深入探讨“hamartia”的多重含义,以及它与个人行为、神祇惩罚、以及社会正义之间的复杂联系。我们将审视剧中人物的罪责是否是其个人所能完全承担,还是也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哀怜(Eleos)与恐惧(Phobos):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诗学》(Poetics)中提出的“哀怜与恐惧”是理解悲剧核心情感的关键。本书将深入分析悲剧如何通过塑造令人同情的人物和令人震惊的情节,引发观众的哀怜和恐惧。我们将探讨这些情感是如何被调动起来的,以及它们在净化(catharsis)过程中的作用。 四、 伟大的悲剧作家及其遗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本书将逐一审视古希腊三位最伟大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 被誉为“悲剧之父”,其作品以宏大壮阔、神话色彩浓厚、强调正义与复仇的循环为特点。我们将深入分析《俄瑞斯忒亚》(Oresteia)三联剧,探讨其对神祇权威、人类正义和法律发展的深刻思考。 索福克勒斯: 以其人物塑造的深刻、情节的精巧和对人性的复杂描绘而著称。我们将重点关注《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分析他如何将经典神话转化为触动人心的戏剧。 欧里庇得斯: 被认为是三位中最具现代精神的作家,其作品关注个体的情感、对传统道德的质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我们将探讨《美狄亚》(Medea)中情感的爆发与毁灭,《特洛伊妇女》(The Trojan Women)中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扭曲。 通过对这三位大师的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和比较,我们将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多样性与演变,以及它们各自的艺术贡献。 五、 悲剧的超越性:跨越时空的思考 《古希腊悲剧研究》的最终目的,并非将悲剧仅仅视为历史的遗迹,而是要揭示它们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普世价值。本书将探讨古希腊悲剧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戏剧、哲学乃至伦理思想,它们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扮演的角色。 我们将思考,为什么那些古老的故事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是什么让这些关于命运、罪责、痛苦和抉择的戏剧,成为我们理解自身困境的镜子?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严肃的智识探索,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反思自身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道德的抉择以及不可预知的命运时,应有的态度与思考。 本书将是一次对古希腊悲剧进行全面、深入、富有洞察力的梳理与阐释,它不仅是对文学经典的致敬,更是对人类永恒主题的严肃探索。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古希腊悲剧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对我们理解人性、理解世界所能提供的宝贵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消耗心神”的。我原本打算把它当作工具书来查阅一些关于编剧技法的细节,比如三一律的实际应用,或者演员面具的象征意义,好在写作自己的剧本时能有所参考。结果,这本书里几乎没有关于“如何写”的实用建议。它探讨的是“为何必须如此书写”的终极必要性。作者对命运(Moira)的阐释,远远超出了简单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个层面,他将其描绘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繁殖的逻辑悖论。书中反复出现的“镜子”与“阴影”的意象,构筑了一个近乎诺斯替主义的悲剧图景——我们所见的一切光明与清晰,都只是更深层黑暗的投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不是因为生词太多,而是因为句子结构本身就充满了复杂的从句和倒装,像是故意模仿了古代演讲的修辞风格。每一次尝试跟上作者的思绪,都像是在迷宫中寻找出口,虽然最终可能没有明确的出口,但探索本身构成了阅读的意义。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深刻的反思录,而非一本清晰的导览手册。

评分

这部经典著作的译本,初捧在手时,那厚实的装帧和古朴的字体便已预示着一场深刻的智识之旅。我是在一个寻觅古典精神内核的雨夜,翻开它的。我原本期待着对埃斯库罗斯的史诗性构建,或是索福克勒斯对人性困境的精妙剖析,能得到一种更为系统、甚至可以说是学院派的梳理。然而,书中呈现的结构,似乎并未将笔墨过多地聚焦于剧作本身的文本细读或严谨的文学史分期上。相反,它更像是一系列围绕着“悲剧”这一概念展开的哲学漫谈,充满了对特定历史语境下“城邦精神”与“个体命运”之间张力的形而上追问。书中的论述风格极为凝练,有时甚至显得有些跳跃和晦涩,像是在对话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而非教科书。比如,关于“天谴”与“僭越”的论述,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戏剧情节支撑,而是直接切入了对古希腊宇宙观中“秩序”(Kosmos)被打破后的心理创伤的探讨。这种处理方式,对于习惯了按部就班解读戏剧冲突的读者来说,或许会感到有些抓不住重点,但对于热衷于挖掘文化深层结构的人,无疑是一次酣畅淋漓的洗礼。它迫使你放下对剧情的执念,转而去感受空气中弥漫的、那种源自雅典城邦黄昏时期的沉重感。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时,心里是揣着一份对特定时代背景的探究热忱的。我希望能看到关于古希腊戏剧在狄奥尼索斯祭祀中的原始功能,以及它如何在公民大会上扮演教育和政治教化的角色。我甚至准备好了记录下所有关于“合唱队”在叙事和评论中的作用的详细分析。但读进去后,才发现这本书的重点完全偏离了戏剧的社会学和仪式性功能。它更像是一份对“英雄气概”(Arête)衰落的挽歌式书写。作者似乎对具体哪一出悲剧上演了多少次、观众的反应如何这类实证材料兴趣寥寥,而是执着于探讨“个体能动性”在面对宿命论时的徒劳与壮烈。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讨论“知识的边界”,即英雄们因触及神谕的禁区而遭受的惩罚,其笔触之冷峻,仿佛在探讨现代科学的伦理困境一般。这种跨越时空的类比运用,虽然富有启发性,却也使得那些活生生的、充满血肉的悲剧人物,被抽象化成了某种哲学符号。读到中段,我甚至开始怀疑,作者究竟是在解读悲剧,还是在用悲剧的骨架来重构他自己对人类困境的理解。文字的节奏感很强,时而急促如雷霆万钧的审判,时而又放缓如奥德修斯归乡路上的漫长等待,但它始终没有停下来给我喘息,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

评分

我最初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是源于对其对“悲剧性”这一概念的宏大承诺。我希望得到一个结构清晰的框架,能够帮助我系统地理解从提坦之战到欧里庇得斯对传统道德的质疑,这条思想演进的清晰脉络。但这本书提供的,与其说是一个脉络,不如说是一团不断自我缠绕的、稠密的思想云雾。作者的叙述很少遵循时间顺序,而是像一个外科医生,直接剖开问题的核心,然后不断地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剧作主题之间跳跃,寻找它们之间隐藏的“结构共振”。例如,他对“复仇女神”的讨论,并未局限于《俄瑞斯忒亚》,而是立即转向了早期神话中对“血债”与“社会和解”的原始恐惧,其论证方式充满了一种后现代式的互文性关联。这使得阅读过程如同进行一场高强度的智力攀岩,你需要不断地寻找下一个抓手,稍有懈怠,便有坠落之虞。它固然提供了一种极其深刻的洞察力,但对于一个渴望得到明确历史坐标的读者来说,它更像是一张充满未标注路径的星图,美丽而令人迷失。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语言”本身的解构,这与我预想中对戏剧文本的传统赏析大相径庭。我期望能看到对特定诗歌格律(如抑扬格五音步)在不同情绪表达上的精确分析,或者对荷马史诗与早期悲剧文本之间词汇继承的考证。然而,作者似乎更关注悲剧语言所固有的“不完满性”——那种试图用有限的、受限于人类心智的词汇,去框定无限的、神性或宇宙性的真理时所必然产生的张力和破裂感。他将悲剧的张力等同于语言的极限。我记得有一段文字,探讨了“悲剧性知道”(Tragic Knowledge)如何通过“沉默”而非“言说”来实现,这简直是对传统解读范式的颠覆。这种对语言本体论的深入挖掘,使得这本书的读者门槛显得异常高。它不是让你在剧场里感受共鸣,而是让你坐在书桌前,体验思想被拉伸至断裂点的煎熬。它让人反思,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清晰表达”,是否恰恰阉割了那些最深刻的真理的原始力量。

评分

Hao

评分

收到的书封面边缘有磕坏,不知是产品本身,还是运送过程出问题,不想计较了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非常好的系列,总是五星。

评分

罗米丽的书不错的,值得一看

评分

一书线索清晰,内容生动,虽然是严格的学术著作,读来却并不枯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了解古希腊悲剧的入门必读书。

评分

轻与重系列,欲罢不能的欲望。

评分

很好的一套书,值得收藏学习。

评分

很不错的图书,快递速度也可以。点个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