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自唐代起有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一种格律严格的诗歌在初唐得以定型,为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唐人将这种格律严格的诗歌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主要指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由五言、七言组成的长律。符合格律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也包括在近体诗之中。《历代律诗选评》所选录的是近体诗中的历代律诗精品。同时,本书精选与诗境相合的古代版画作为插图,图文并茂。
作者简介
王新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主要著作有《山水田园诗派选集》《花间词派选集》《唐宋律诗诵读》及合著《中国散文通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散文”)《漱玉词·断肠词》等。
目录
前言
五言律诗
唐代五律
李世民3
帝京篇十首(其一)3
王绩5
野望5
杜审言9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9
苏味道11
正月十五夜11
王勃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3
杨炯15
从军行15
骆宾王17
在狱咏蝉17
沈佺期20
杂诗20
宋之问22
题大庾岭北驿22
张九龄24
望月怀远24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25
王湾27
次北固山下27
孟浩然29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29
过故人庄32
与诸子登岘山33
晚泊浔阳望庐山35
王维37
观猎37
使至塞上39
终南山41
汉江临眺43
山居秋暝44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46
送梓州李使君48
过香积寺50
常建52
题破山寺后禅院52
刘眘虚54
阙题54
岑参56
郡斋望江山56
李白57
听蜀僧濬弹琴57
渡荆门送别59
塞下曲62
送友人63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65
夜泊牛渚怀古66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68
杜甫69
春日忆李白69
月夜72
春望74
月夜忆舍弟76
春夜喜雨77
旅夜书怀79
长江81
登岳阳楼83
刘长卿85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85
饯别王十一南游86
馀干旅舍89
韦应物90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90
赋得暮雨送李胄92
司空曙94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94
戴叔伦96
除夜宿石头驿96
李益98
喜见外弟又言别98
孟郊99
怀南岳隐士99
韩愈101
送桂州严大夫101
刘禹锡103
蜀先主庙103
白居易105
赋得古原草送别105
夜入瞿塘峡107
贾岛109
题李凝幽居109
忆江上吴处士111
宿山寺113
李商隐115
晚晴115
蝉117
温庭筠119
商山早行119
许浑121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121
唐代五言排律
李白124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124
宋代五律
梅尧臣127
鲁山山行127
王安石129
即事129
苏轼131
荆州十首(选一)
“朱槛城东角”131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
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二)
“高亭废已久”133
黄庭坚135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其二)
“杨君清渭水”135
陈师道137
登快哉亭137
吕本中140
兵乱后杂诗(选一)140
陆游142
枕上142
严羽144
访益上人兰若144
文天祥146
南安军146
谢翱148
书文山卷后148
金元五律
辛愿151
乱后151
揭傒斯153
归舟153
杨维桢155
题苏武牧羊图155
傅若金157
拒马河157
明代五律
袁凯160
客中除夕160
杨基162
岳阳楼162
谢榛164
榆河晓发164
王世贞168
登太白楼168
钟惺170
夜归170
夏完淳172
别云间172
清代五律
吴伟业175
遇旧友175
施闰章177
钱塘观潮177
屈大均179
读陈胜传179
朱彝尊181
晓入郡城181
近代五律
黄遵宪183
书愤(其一)
“一自珠崖弃”183
章炳麟187
狱中赠邹容187
七言律诗
唐代七律
沈佺期193
古意193
李颀195
送魏万之京195
祖咏197
望蓟门197
崔颢199
黄鹤楼199
王维202
塞上作202
积雨辋川庄作204
高适205
东平别前卫县李案少府205
岑参207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207
李白209
登金陵凤凰台209
鹦鹉洲212
杜甫214
蜀相214
江村216
客至218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19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
公五首(选一)
“常苦沙崩损药栏”221
登楼223
白帝225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227
秋兴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229
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232
秋兴八首(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235
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238
秋兴八首(其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241
秋兴八首(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244
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248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252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254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256
阁夜259
又呈吴郎261
登高263
刘长卿265
别严士元265
长沙过贾谊宅266
李嘉祐268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
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268
韦应物271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271
寄李儋元锡273
司空曙275
题凌云寺275
李益277
同崔邠登鹳雀楼277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279
韩愈280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80
刘禹锡283
西塞山怀古28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85
始闻秋风287
白居易289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
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
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289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291
钱塘湖春行293
杭州春望296
宿湖中298
寄韬光禅师299
柳宗元30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302
柳州峒氓304
元稹306
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306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308
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309
许浑311
咸阳城西楼晚眺311
杜牧31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12
九日齐山登高314
李商隐317
锦瑟317
安定城楼320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322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324
无题二首(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326
无题二首(其二)
“重帏深下莫愁堂”329
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331
无题四首(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333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335
马嵬(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337
温庭筠339
苏武庙339
罗隐341
筹笔驿341
秦韬玉343
贫女吟343
杜荀鹤345
山中寡妇345
唐代七言长律
杜甫347
清明二首(其二)
“此身漂泊苦西东”347
宋代七律
王禹偁351
村行351
林逋353
山园小梅二首(选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353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355
梅尧臣356
东溪356
欧阳修358
戏答元珍358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360
苏舜钦362
过苏州362
赵抃364
次韵孔宪蓬莱阁364
李觏366
苦雨初霁366
曾巩367
甘露寺多景楼367
王安石369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369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371
示长安君372
王令375
读老杜诗集375
苏轼376
和子由渑池怀旧376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378
新城道中380
有美堂暴雨382
祭常山回小猎384
红梅三首(其一)
“怕愁贪睡独开迟”385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
乃和前韵387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389
黄庭坚391
次元明韵寄子由391
……
和仙槎除夕感怀四篇并序(其四)
“年华世事两迷离”546
梁启超549
自励二首(其二)
“献身甘作万矢的”549
秋瑾552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
战争地图552
附录一近体诗格律介绍556
附录二平水韵韵部表578
附录三诗韵常用字表(参照《诗韵合璧》
选录)579
前言/序言
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自唐代起有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一种格律严格的诗歌在初唐得以定型,为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唐人将这种格律严格的诗歌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主要指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由五言、七言组成的长律。符合格律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也包括在近体诗之中。本书所选录的是近体诗中的历代律诗精品。
说起近体诗,这只是与唐以前的古体诗相对的叫法,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它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唐以后凡不合近体诗格律的诗歌,都称为古体诗。所以,近体诗是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虽然我们称之为近体诗,其实它早在齐梁时就已发端,至唐代完全成熟,距现在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只是唐以后人们都这么称呼它,我们也随着古人叫它近体诗罢了。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讲究格律,它在格律的作用下使古典诗歌实现了整齐化、对称化、声律化,由此产生了多方面的美感作用,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对称之美、音韵之美、修辞之美与变化之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在古典诗歌中的综合体现,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
南朝齐代诗人谢朓曾说过:“好诗圆美,流转似弹丸。”(《南史》卷二十二“王筠传”)近体诗的出现,使古代诗人的这一审美理想变成了现实。与古体诗相比,近体诗是高度格式化、音乐化的诗篇,明代胡应麟在论及七律的形式之美时说:“五十六字之中,意若贯珠,言如合璧。其贯珠也,如夜光走盘,而不失回旋曲折之妙;其合璧也,如玉匣有盖,而绝无参差扭捏之痕。綦组锦绣,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徵,互合以成声。”(《诗薮》内编卷五)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律诗首先从直观上体现了一种整齐之美、对称之美,如七律固定为七言八句,两句一联,每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犹如玉璧之相合无间。特别是中间两联为对仗句,两句间不仅结构相同、句法相似,而且语义相对、色彩互映,如同用文字交织的锦绣。为在这简短的五十六字中尽可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诗人们精心地炼字炼句、惨淡经营,极尽变化之能事,使律诗句法上表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幻之美、修辞之美。同时,在吟诵中,由于每句声律上的平仄交替,使诗句产生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而每联两句间的平仄相对,又使全诗具有一种回旋往复的和谐之美,犹如一串夜明珠在玉盘上流转滚动。这种“夜光走盘”的效果,使律诗在整体上构成了一气贯通的浑成之美、流动之美。故清人方东树亦云:“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昭昧詹言》卷二十一)因此,本书编选这些脍
炙人口的诗篇,首先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要按照平仄放声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体味其中的种种妙处,这样才能读出味来。
正是由于近体诗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自唐代起,这种诗歌形式就受到了诗人们的高度重视,律诗以其人为的声律之美而与古体诗的自然音调相映生辉,风靡于唐代及后世的诗坛。各个时代的诗人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结构精美、句式整齐、声调和谐的律诗名篇,从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为了呈现出律诗文化丰富多彩的全貌,选诗时充分注意到了题材内容的多样性。在这个选本中,我们既可以从山水田园诗中领略祖国大地山河的壮丽秀美,亦可以从边塞诗中体会爱国将士的战斗豪情;此外,还可以品味到亲情的温馨、友情的真挚、隐士的风雅、文人的浪漫,以及咏史怀古诗中反映出的祖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当然,诗选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历代诗人用律诗这个形式表达的深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从唐代的李白、杜甫到宋代的苏轼、陆游,从爱国志士文天祥到勇抗倭寇的戚继光,从明末“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到清代“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再到近代为拯救祖国危难而献出生命的“戊戌六君子”和革命烈士秋瑾,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诗篇饱蘸着志士的热血与激情,谱写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因此,律诗的体裁虽然短小,却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可以承载厚重的历史内容,蕴藏深沉的精神内涵,它应该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传承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同时,在这个选本中,我们还可以读到这样一些历史的名篇,它们反映了在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作家互相学习、彼此融合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文化既相对独立,又彼此渗透,而格律诗这种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早已成为各民族学者争相钻研的重点和创作中的必选形式。从选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契丹族诗人耶律楚材笔下奇美的天山,回回族文人萨都剌对大诗人李白深情的怀念,维吾尔族作家贯云石效仿陶渊明的隐逸风情,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民族团结与和谐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谱新篇章。
在这个选本中,唐宋律诗是选评与鉴赏的重点。这是因为,唐代是古典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是诗坛群星灿烂的时期,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诗界泰斗,还有孟浩然、王维、刘禹锡、李商隐等一大批在律诗创作上成就杰出的诗人。五、七言律诗及排律在唐代而极盛,至杜甫而众体兼善、诗法大备。在律诗意境的开拓与技法的创新上,任何人也无法与杜甫相比。他以其如椽之笔,上括天地,下贯古今,创作出了大量意境雄浑、情思浓郁、对仗精工、格律谨严的千古佳作,将律诗的表现范围发展到了极致。正如前人所评:近体盛唐至矣,充实辉光,种种备美,所少者曰大、曰化耳。故能事必老杜而后极。杜公诸作,真所谓正中有变,大而能化者。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历代律诗选评(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一、 缘起与精选 诗歌,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璀璨的瑰宝。其中,律诗以其严谨的格律、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成为古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呕心沥血,创作出大量传世佳作,它们或描绘壮丽山河,或抒发家国情怀,或感叹人生无常,或寄寓细腻情感。然而,浩瀚的诗海中,如何撷取最精粹的部分,如何让古老的诗篇焕发新的生命力,让当代读者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诗歌的魅力,一直是许多热爱古诗词者心中的期盼。 《历代律诗选评(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并非简单地将历代律诗汇集,而是经过审慎的筛选与考量,旨在呈现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律诗精选本。我们精选了从初唐至清末,历代最负盛名、最具代表性的律诗作品。这份精选并非以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为核心,每一首诗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做到: 时代代表性: 涵盖各个重要诗歌发展时期,展现律诗艺术的演变脉络,如初唐的初露锋芒,盛唐的辉煌灿烂,中唐的沉郁顿挫,晚唐的绮丽悲凉,宋诗的写实与议论,元明清的余韵与创新。 名家荟萃: 收录了王勃、骆宾王、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王维、孟浩然、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代又一代的诗歌巨匠的经典律诗。他们的作品,不仅是律诗艺术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艺术高度: 严选那些在意境营造、语言锤炼、情感表达、思想深度等方面达到极高艺术水准的作品。这些诗篇,无论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接受度上,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历代传诵的经典。 体裁多样: 尽管以律诗为主,我们也适当选取了一些接近律诗但又有创新的近体诗,力求展现律诗艺术的丰富性和发展性。 这份精选,是对中国诗歌宝库的一次精心梳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而高质量的律诗入门与欣赏平台。 二、 深度评析与鉴赏 仅仅罗列名篇,不足以令古诗词“活”起来。诗歌的生命力在于其内涵与情感的传递,而这份传递,离不开精道的解读与引导。《历代律诗选评(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的另一核心价值,在于其“评”。这里的“评”,并非枯燥乏味的学术论证,而是深入浅出的鉴赏与阐释,旨在帮助读者: 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 每一首诗都诞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诗人所处的境遇、以及他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怀揣的心情,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关键。我们力求还原诗歌创作的“现场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创作之时。 解读诗歌的字词含义与典故运用: 古诗词常有晦涩的字词或典故,这些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我们的评析会详细解释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以及诗人如何巧妙地运用典故来丰富诗歌的意象和思想。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律诗之所以成为“律”,在于其精妙的格律。但格律并非束缚,而是诗人的翅膀。我们将剖析诗人如何在格律的框架内,通过炼字、对仗、用韵、意象组合、情感铺陈等手法,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例如,如何通过“月”意象表现思乡之情,如何通过“风”意象烘托悲凉的氛围。 挖掘诗歌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共鸣: 诗歌是情感的载体。我们关注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那些超越时空的普世情感,如离愁别绪、家国情怀、知己之情等,引导读者与之产生共鸣,体会诗歌的“温度”。 欣赏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感: 律诗的格律本身就赋予了它独特的音乐美。在评析中,我们也会适时地引导读者感受诗歌的声韵之美,体会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让读者在“听”懂诗歌的同时,更能“品”出诗歌的韵味。 我们的评析团队由一批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将复杂的诗歌理论转化为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同时,我们注重评析的“人性化”,强调诗歌与读者的情感连接,避免沦为冰冷的文本分析。 三、 版画插图的艺术升华 “恋上古诗词”不仅意味着要“读懂”古诗词,更要“感受”古诗词。而“版画插图版”的定位,正是为了提供一种全新的、富有艺术气息的阅读体验,将视觉艺术与诗歌艺术完美融合。 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以其线条的简洁、力量的浑厚、墨色的变化,以及独特的雕刻美感,能够传达出一种古朴、典雅、深邃的艺术意境。它不同于写实的水墨,也不同于色彩斑斓的油画,版画所特有的肌理感和平面化的处理方式,更能契合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质,也更能捕捉古诗词中那些含蓄、凝练、富有想象力的意象。 本书的版画插图,并非简单的图解,而是经过精心策划与创作,与诗歌内容紧密结合,力求达到以下效果: 意象的视觉化呈现: 每一幅插图都力图捕捉诗歌中最核心、最动人的意象,如“孤帆远影”、“明月千里”、“落日熔金”、“大漠孤烟”等。通过版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将抽象的诗歌意象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帮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与氛围。 情感的深度烘托: 版画的黑白灰以及线条的疏密粗细,能够极富表现力地传达诗歌的情感。无论是悲凉、壮阔、思念还是喜悦,都可以通过版画的笔触与构图得到恰当的渲染,从而增强诗歌的情感张力,引导读者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 时代精神的再现: 所选取的诗篇,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时代精神。版画的风格选择,也力求与诗歌所处的时代以及诗歌本身的风格相契合,或古朴苍劲,或清新雅致,或雄浑壮阔,通过视觉语言,重现那个时代的风韵与气质。 艺术审美价值的提升: 本书邀请了当代优秀的版画艺术家,以高度的艺术自觉和对诗歌的深刻理解,进行创作。每一幅插图本身都具备独立的艺术价值,它们与诗歌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一部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的审美读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阅读体验的丰富性: 传统的诗集,往往以文字为主。而版画的加入,则为阅读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享受。读者可以在品读诗句的同时,欣赏画面,让阅读过程不再单调,更具沉浸感和趣味性。 四、 读者群体与阅读价值 《历代律诗选评(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面向广泛的读者群体,旨在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 古诗词爱好者: 对于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读者,本书提供了一个系统、深入的欣赏指南。精选的诗篇、专业的评析,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鉴赏律诗艺术。 文学、历史、艺术专业的学生与研究者: 本书的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备,是学习和研究古典诗词、版画艺术的宝贵参考资料。 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律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通过诗歌与版画的结合,以一种生动、直观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寻求精神滋养与文化熏陶的读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古诗词能够帮助读者放慢脚步,感受宁静,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升华。版画的艺术美感,更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青少年读者: 本书的版画插图,能够极大地激发青少年读者对古诗词的兴趣,通过视觉化的语言,降低理解门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恋上”古诗词。 阅读本书,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更能够: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对经典律诗的推广与解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诗歌,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 丰富精神世界,涵养人文情怀: 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深刻思想,能够滋养读者的心灵,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提升人格魅力。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深度体验和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能够增强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历代律诗选评(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是一本集诗歌鉴赏、艺术欣赏、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精品图书。它期待成为您案头常备的读物,陪伴您一同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感受那跨越千年的诗意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