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works从入门到精通

elecworks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金 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电气设计
  • Elecworks
  • 自动化
  • 电气制图
  • CAD
  • 电气原理
  • 工业控制
  • 软件教程
  • 入门
  • 精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94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63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elecworks用户,电气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
本书来自elecworks公司技术总监的分享,作者介绍了使用elecworks的多种独门技巧,加入了提示内容,可以以帮助用户提升设计效率,更加自如地完成设计工作。
作者提供了47个视频文件,step-by-step教会饿了吃我日开始使用者如何优质地完成相关设计。书中提供饿了正版软件,可以免费使用180天。

内容简介

本书经逸莱轲软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官方授权,由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总监主编。
本书从elecworks 2D制图开始,到与SOLIDDWORKS无缝集成的3D布局和3D布线,介绍了全面学习基于工程项目的elecworks电气设计的内容,为用户提供了完整项目的设计案例,有利于用户快速掌握工程项目电气设计的系统方法与标准流程。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使用elecworks的多种独门技巧,可以帮助用户缩减工作量,压缩工作周期,提升设计效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书中还加入了提示内容,可助力设计人员对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的理解。
随书赠送光盘的内容包括:可免费使用180天的正版elecworks软件,47个视频学习文件。
本书可供elecworks用户使用,也可供电气设计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参考。

目录

前 言
第1章 概述 1
1. 1 elecworks 简介 1
1. 1. 1 elecworks 的安装与卸载 1
1. 1. 2 elecworks 授权的激活 2
1. 1. 3 elecworks 的使用 3
1. 1. 4 elecworks 的关闭 3
1. 2 工程 4
1. 2. 1 工程的概念 4
1. 2. 2 工程的文件结构 5
1. 2. 3 工程的存储与备份 6
1. 3 容易混淆的名词 7
1. 3. 1 设备 7
1. 3. 2 符号 9
1. 3. 3 设备型号及电缆、电线 10
1. 3. 4 连接点 13
1. 3. 5 位置 15
1. 3. 6 功能 16
1. 3. 7 电位和电线 16
1. 3. 8 回路和接线端子 17
第2章 数据的创建和使用 19
2. 1 数据库属性 19
2. 2 线型的定义与配置 21
2. 2. 1 线型规则的设定 21
2. 2. 2 编号群的设定 23
2. 2. 3 线型的使用 23
2. 2. 4 节点指示器 25
2. 3 符号 25
2. 3. 1 创建或修改符号 26
2. 3. 2 符号属性 31
2. 3. 3 回路在符号与设备型号之间的对应 32
2. 3. 4 接线图 32
2. 4 设备型号 43
2. 4. 1 批量导入设备型号 43
2. 4. 2 批量替换设备型号 45
2. 5 电缆 48
2. 5. 1 电缆型号管理器 49
2. 5. 2 电缆管理器 49
2. 5. 3 方框图中的电缆 50
2. 5. 4 原理图中的电缆 51
2. 5. 5 端子排编辑器中的电缆 52
2. 6 图框 52
2. 6. 1 图框管理器 53
2. 6. 2 图框属性 53
2. 6. 3 编辑图框 55
第3章 数据的配置与使用 58
3. 1 工程配置 58
3. 1. 1 基本信息 58
3. 1. 2 图表 59
3. 1. 3 符号 60
3. 1. 4 字体 60
3. 1. 5 标注 61
3. 1. 6 图框 62
3. 2 交叉引用管理 63
3. 2. 1 交叉引用配置 63
3. 2. 2 交叉引用等级的定义 64
3. 2. 3 符号属性的交叉引用设定 65
3. 2. 4 交叉引用导航 66
3. 2. 5 交叉引用公式的修改 68
3. 3 接线方向管理器 69
3. 3. 1 优化不同位置的接线方向 70
3. 3. 2 优化2D 布局图设备的接线方向 71
3. 4 起点终点箭头 72
3. 4. 1 手动连接 73
3. 4. 2 自动连接 75
3. 4. 3 电位冲突 76
3. 5 用户权限管理 76
3. 6 组建多人协同设计 80
3. 7 无法连接服务器 82
第4章 数据的存储与备份 84
4. 1 数据的创建和管理方式 84
4. 1. 1 工程的存储 84
4. 1. 2 工程的创建 86
4. 1. 3 工程的关闭 87
4. 1. 4 数据的操作方式 87
4. 2 环境数据备份 89
第5章 PLC 91
5. 1 PLC 配置 91
5. 2 绘制PLC 的四种方法 92
5. 2. 1 使用PLC 符号 92
5. 2. 2 PLC 管理器生成图纸 92
5. 2. 3 动态插入PLC 93
5. 2. 4 通过回路插入PLC 95
5. 3 输入/输出管理 97
5. 3. 1 定义输入/输出 97
5. 3. 2 导入Excel 中输入/输出描述 98
5. 4 关联输入/输出 99
第6章 连接器 101
6. 1 连接器配置 102
6. 2 布线方框图中连接器的用法 103
6. 3 在原理图中插入连接器 104
第7章 清单管理 106
7. 1 配置清单模板 106
7. 2 选择清单模板 107
7. 3 设置筛选器 108
7. 4 清单生成 109
7. 4. 1 生成清单 109
7. 4. 2 导出Excel 文件 110
7. 5 报表模板的高级编辑 110
7. 5. 1 创建根据位置统计的设备清单 110
7. 5. 2 手动创建位置清单 112
7. 5. 3 手动创建带线鼻子的接线报表 116
第8章 2D 机柜布局 118
8. 1 创建布局界面 118
8. 2 装置的布局 118
8. 2. 1 插入机柜 119
8. 2. 2 插入导轨和线槽 119
8. 2. 3 插入装置 120
8. 2. 4 插入端子排 120
8. 2. 5 批量插入装置 120
8. 3 柜体比例 121
第9章 基于Excel 的高级设计方案 123
9. 1 Excel 的导入/导出 123
9. 2 项目设计从Excel 开始 126
9. 2. 1 导入设备 126
9. 2. 2 关联符号与设备 128
9. 2. 3 基于回路插入符号 129
9. 3 Excel 自动生成图纸 130
9. 3. 1 创建宏 130
9. 3. 2 编辑宏 130
9. 3. 3 创建Excel 模板 132
9. 3. 4 自动生成界面 133
第10章 elecworks for SOLIDWORKS 136
10. 1 创建装配体 136
10. 1. 1 生成3D 装配体文件 136
10. 1. 2 使用已有的装配体 137
10. 2 设备布局操作 140
10. 2. 1 菜单 140
10. 2. 2 插入或关联零件 140
10. 2. 3 添加机箱 142
10. 2. 4 添加导轨或线槽 142
10. 2. 5 添加电气设备 143
10. 2. 6 批量添加电气设备 143
10. 2. 7 添加端子排 144
10. 2. 8 设备操作 144
10. 2. 9 对齐零件 145
10. 2. 10 生成2D 工程图 145
10. 3 自动布线 148
10. 3. 1 电线样式属性的配置 148
10. 3. 2 创建布线路径 148
10. 3. 3 草图布线 150
10. 3. 4 实体布线 152
10. 3. 5 绘制电缆 152
10. 3. 6 统计线长 153
10. 4 电气设备向导 154
10. 4. 1 打开器件3D 模型 154
10. 4. 2 定义面 155
10. 4. 3 与面板的配合 156
10. 4. 4 与导轨的配合 157
10. 4. 5 创建连接点 157
10. 5 布线错误分析 161
10. 5. 1 折弯半径不够 161
10. 5. 2 没有生成电线 161
10. 5. 3 电线没有沿着轴线布线 161
10. 6 在报表中显示布线路径 162
10. 7 智能缩放的参数化零件 163
第11章 elecworks for PTC Creo 167
11. 1 创建装配体 167
11. 1. 1 生成3D 装配体文件 167
11. 1. 2 启动elecworks for Creo 168
11. 1. 3 打开装配体 168
11. 1. 4 Creo 指令 169
11. 2 智能电气零件 170
11. 3 设备布局操作 173
11. 3. 1 插入设备零件 173
11. 3. 2 批量添加电气设备 174
11. 3. 3 显示零件的电气标注 176
11. 3. 4 生成2D 工程图 177
11. 4 自动布线 178
11. 4. 1 电线属性配置 178
11. 4. 2 创建布线路径 179
11. 4. 3 自动布线 179
11. 4. 4 统计线长 181

前言/序言

我从2007 年开始从事电气软件的培训和服务工作。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背着沉重的电脑包走进一家家企业, 帮助它们的电气工程师解决绘图和设计中的各类问题, 同时收获他们会心的微笑和认可。这渐渐成为了我工作的动力。我希望能将我使用软件的心得传达给用户, 使之能够正确地运用其中的各个模块、菜单和命令, 从而快速省时地完成设计工作。我更希望能够运用我的知识帮助更多的用户从枯燥的绘图工作中走出来, 去享受设计, 去做一个真正的电气工程师。
于是, 我利用休息时间, 将自2010 年开始从事elecworks 培训和服务工作以来的经验整理出来。
对于初学者, 首先需要认真学习本书第1 章的内容, 它介绍了elecworks 软件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名词的定义。这些名词的含义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意思, 例如工程、设备。在elecworks 软件中, “设备” 一词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 在后续的内容中会使用到这些含义。第1 章虽然是概述性的内容, 但还是非常有必要细细阅读的, 千万不要忽略。
对于使用软件超过半年的读者, 也建议你认真看一看第1 章的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虽然不难, 但却是深入学习elecworks 软件的基础。例如对一个符号右击后, 在对应菜单中可以看到“符号属性” 和“设备属性” 命令,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什么时候会用到它们? 对于已经插入的一个辅助触点如果需要关联到已有接触器上, 是用“符号属性” 还是“设备属性”?与SOLIDWORKS 无缝集成的elecworks for SOLIDWORKS 模块是众多机械工程师的助力。本书详细说明了该模块各项功能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在这部分内容中, 我特别加入了制作智能模型的方法, 这样可以摆脱创建无限多个模型的困境, 真正实现参数化设计。
自2016 年起, elecworks 与PTC Creo 也实现了无缝集成。本书在最后一章详细介绍了elecworks for PTC Creo 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由于elecworks 的更新比较快, 每年都会产生5 个版本。因此, 我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 对于截图也是煞费苦心。2016 版本之前和之后的界面风格迥异, 但是功能内容相似。如果读者发现有一些截图和当前使用的软件界面有所差异, 请不用过于担心, 因为本书所授知识点是在所有版本中都可以使用的, 虽然软Ⅳ 件的功能在不断增加, 但这并不会影响读者学习本书中的内容。
本书赠送光盘一张, 内容包括: 可免费使用180 天的正版软件, 47 个视频学习文件, 可帮助读者快速掌握3D 布局、3D 布线, 获得电气项目的完整设计方案。
我相信elecworks 的设计方式还有很多讨论的空间, 身为一位学习和研究电气设计解决方案的工程师, 我总是渴望了解每一位学习者的心得。如果你有任何意见和建议, 欢迎与我联系, QQ: 32915621。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邵金玲、朱丽军、潘栋栋、王红蛟, 全书由张桂臣主审。
王 金
《电路设计宝典:从基础原理到高级实践》 本书旨在为电路设计领域的新手和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指南。我们不侧重于任何特定软件工具的使用,而是聚焦于电路设计过程中最核心、最普适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实用的设计方法,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电路工程师。 第一部分:坚实的基础——理解电路的语言 第一章:电学的基石——电阻、电容与电感 深入剖析这三大基本元件的物理原理、特性曲线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探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的由来与应用,并辅以大量经典电路分析案例。 理解阻抗、容抗、感抗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行为,为后续的滤波器、振荡器设计奠定基础。 第二章:信号的流动——电压、电流与功率 区分直流(DC)与交流(AC)信号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电路设计中的不同考量。 讲解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等关键参数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电路的行为。 深入理解功率的概念,包括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以及功率损耗的分析与控制。 第三章:元件的组合——串联、并联与分压/分流 系统学习如何分析由电阻、电容、电感组成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掌握分压器和分流器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场景,如信号衰减和电流分配。 初步接触二端口网络分析,理解网络的输入输出特性。 第二部分:核心器件与电路——构建功能模块 第四章:电子世界的开关——二极管与三极管 详细解析二极管的P-N结原理,理解其单向导电性,并介绍多种典型二极管(如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应用。 深入理解三极管(BJT)的工作原理,包括放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掌握其作为开关和放大器的基本配置(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 介绍场效应管(FET)的工作原理,理解其电压控制特性,并区分MOSFET和JFET。 第五章:放大电路的设计——让信号更强大 学习单级放大器的设计,包括偏置电路的设计、电压增益和输入/输出阻抗的计算。 探索多级放大器的级联技术,以获得更高的增益和更好的频率响应。 理解反馈的概念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学习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应用。 第六章:运算放大器——万能的信号处理器 深入理解理想运放的特性,并学习如何利用运放构建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等基本电路。 掌握运放作为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和微分器的原理与设计。 学习运放的频率响应和稳定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七章:振荡器与滤波器的奥秘——控制信号的频率与成分 掌握不同类型的振荡器(如RC振荡器、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理解滤波器的作用,学习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 探讨滤波器在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数字世界的基石——逻辑与处理 第八章:二进制的语言——逻辑门与布尔代数 系统学习与、或、非、异或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真值表。 掌握布尔代数的基本定理和公式,学会化简逻辑表达式。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 第九章:记忆的载体——时序逻辑电路 学习触发器(RS, JK, D, T)的工作原理和时序特性。 掌握寄存器和计数器的设计,理解它们在数据存储和计数中的应用。 初步接触有限状态机(FSM)的概念,理解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实际应用与进阶 第十章:电源电路的设计——能量的稳定供应 学习整流电路(半波、全波、桥式)的设计与分析。 掌握滤波电路在电源中的应用,以及滤波效果的评估。 深入理解稳压电路(线性稳压器、开关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选择与设计。 第十一章:传感器与接口——连接物理世界 介绍各类常用传感器(温度、光、压力、位移等)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出信号的特性。 学习如何设计接口电路,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电路可识别的信号。 探讨常见的通信接口协议(如SPI, I2C)的基本原理。 第十二章: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基础 理解PCB的结构与工艺流程。 学习如何进行元器件布局、布线以及信号完整性初步考虑。 强调设计规则检查(DRC)的重要性。 第十三章:故障诊断与调试技巧 学习系统性的故障查找方法,从电源、信号路径等多个角度入手。 掌握常用测试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技巧。 分享实际电路调试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书力求内容严谨、条理清晰,并辅以大量实例和练习题,帮助读者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无论您是希望深入理解电子技术,还是准备进入实际的电路设计工作,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一款新的软件,尤其是像 elecworks 这样专业性极强的工具,最怕的就是“入门难,精通更难”。很多时候,你可能学会了基础的操作,但遇到复杂的设计场景,或者需要优化效率的时候,就束手无策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并没有一开始就丢给读者一大堆枯燥的技术名词和复杂的操作流程,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一些概念讲起,比如 elecworks 的界面布局、常用的工具栏、以及一些基础的绘图元素。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对 elecworks 的基本认知,并且没有产生畏难情绪。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它能帮助你克服最初的心理障碍,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案例库”非常丰富,这是我之前在其他教程中很少看到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一些操作,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项目,来展示 elecworks 的强大功能。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电气设计,比如工业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设计等等,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性地学习。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案例的讲解都非常详尽,从项目背景介绍,到设计思路分析,再到具体的操作步骤,都一一呈现。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单纯地学习软件,而是在学习如何运用软件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 elecworks 入门和进阶学习的佳作。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侧重于实战应用和方法论的传授。从基础操作到高级技巧,从理论讲解到案例分析,这本书都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细致的教学耐心。我敢说,只要认真学习这本书,并且结合实际操作,你一定能够从一个对 elecworks 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一个能够熟练运用这款强大工具进行专业电气设计的工程师。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 elecworks 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动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未来的工作中了。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像是在我学习 elecworks 这款软件的旅途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教程,但总感觉碎片化,或者深度不够,学了皮毛,却无法真正掌握其精髓。 elecworks 作为一个在电气设计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它的功能强大且细致,想要彻底弄懂,确实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指引。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期待值是很高的。封面设计简洁专业,书的厚度也给了我一种“内容扎实”的预感。翻开扉页,序言部分就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他们不仅分享了对 elecworks 的理解,也道出了许多设计者的痛点,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站在用户角度出发的。

评分

深入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战性”。很多教程可能讲了很多理论,但当你真正拿到一个项目,却发现理论和实践之间总是有差距。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我个人觉得非常合理。它并没有局限于单个功能的讲解,而是将许多功能串联起来,模拟了真实的设计流程。比如,在讲解如何绘制原理图的时候,它会接着告诉你如何进行元件的库管理,如何进行导线连接,以及如何生成物料清单。这种“流程化”的讲解,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不断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模拟的设计任务中,从而加深理解,并且能提前预见到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评分

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还非常注重“方法论”的传授。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学习软件,就是机械地模仿操作,但这样很难真正掌握其精髓。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运用 elecworks 来解决实际设计中的难题。作者会分析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劣,引导读者思考更高效、更规范的设计思路。例如,在讲解如何进行自动化生成报表的时候,作者不仅演示了如何设置报表模板,还分析了如何通过自定义脚本来进一步提升报表生成的效率。这种“启发式”的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它对“细节”的处理。 elecworks 作为一个专业的电气设计软件,里面有太多细微的设置和选项,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对读者造成困扰的细节。比如,在讲解如何进行导线标注的时候,作者会详细说明不同的标注方式有什么优缺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哪种方式。又比如,在设置设备参数的时候,作者会列出一些常见的参数设置,并解释这些参数的含义和影响。这种“抠细节”的精神,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让我明白,要真正精通一款软件,就必须关注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

评分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一些高级功能时,也没有显得过于晦涩难懂。有些教程在讲到比较复杂的功能时,可能会跳过一些中间步骤,或者用一些专业术语来代替。但这本书,即使是讲解一些进阶的设置,也能够保持清晰的逻辑和易于理解的语言。作者会先从基本概念入手,然后逐步引入更复杂的设置,并且会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这些功能的实际应用。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自动化设计模块时的部分,作者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案例,一步一步地演示了如何利用 elecworks 的自动化功能来提高设计效率,这让我对 elecworks 的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图文并茂”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很多技术类的书籍,可能会过于依赖文字描述,导致读者难以理解。而这本书,每一页都充满了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操作截图。这些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图,很多时候都包含了重要的标注和说明,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示操作步骤和结果。我记得在学习如何进行电气符号库的创建和管理时,书中提供的截图详细展示了每一个点击的按钮和填写的参数,配合文字说明,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跟着操作,几乎没有任何障碍。这种“可视化”的学习体验,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容易感到疲劳。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错误排查与优化”方面的指导。在使用任何软件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进行复杂设计时。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反而花了很多篇幅来讲解如何识别和解决一些常见的错误,以及如何对设计进行优化。作者会列举一些可能出现的错误场景,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讲解如何进行网络检查的时候,作者会详细说明可能出现的各种网络错误,以及如何通过 elecworks 的工具来定位和修复这些错误。这种“预防为主,解决为辅”的指导思想,让我觉得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在设计过程中少走弯路。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评分

包装简陋,物流配送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