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這是一部能讓你放鬆身心,擺脫世俗睏擾的解憂書。從打開這部書開始,你就能找到一種全新的好玩、有趣的生活體驗。
▼這世間的美好,是能在平淡的歲月裏活得有生趣,把生活過成詩。王小波用畢生精力號召大傢做個有趣的人。無論被這個時代怎麼對待,我們都要讓生活趣味橫生。成為有趣的人,遠比優秀、地位、名利更重要。
▼汪曾祺既是小說傢,也是生活傢,尋常小事都能引起他的好奇,並以看似平實隨意、其實精緻優雅的筆調記述;體察得細緻,活得有情趣,他的字到何處,何處便意趣盎然。
▼以極簡、高端典雅、有情有趣為設計主旨,精裝80g環保紙製作,精美且方便攜帶
▼汪曾祺的作品曾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其作品纍計總銷量超過1000萬。其文學成就極高,社會影響極大。汪曾祺多篇作品被選入學校教材,其作品具有極高的美譽度。
本書是備受推崇的“生活傢”汪曾祺散文精選集。選取瞭其為經典的70餘篇散文代錶作,一本書閱盡汪先生畢生作品精華。汪先生的文字隱約如有魔性,因此容易讓人著迷。讓人心有觸動的是其對生活的非凡熱愛,尋常小事都能引起他的好奇,並以看似平實隨意、其實精緻優雅的筆調記述;體察得細緻,活得有情趣,他的字到何處,何處便意趣盎然。
隻有懂得生活的人,纔是幸福的人。隻有在平凡生活中,發現世界的美好的人,纔能在短暫而平凡生命中,做一個有趣的人,讓生活變得有情、有趣,發現世間妙趣與美好的一切。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當代著名作傢、散文傢、京派小說創作的代錶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 “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上成就頗高,擅長從生活細節入手,文字真誠質樸,深得生活之妙趣,於點滴之中滲透齣睿智、從容的人生態度。
美食
五 味
尋常茶話
四方食事
食道舊尋
傢常酒菜
果蔬鞦濃
炸彈和冰糖蓮子
魚我所欲也
故鄉的野菜
貼鞦膘
肉食者不鄙
韭菜花
吃食和文學
昆明菜
故鄉的食物
風景
我的傢鄉
人間草木
臘梅花
湘行二記
碧霞元君
關於葡萄
白馬廟
鼕天的樹
北京的鞦花
長城漫憶
煙 賦
故鄉的元宵
昆明的雨
夏 天
馬鈴薯
菏澤牡丹
草木蟲魚鳥獸
學問友人
我的父親
老捨先生
多年父子成兄弟
瀋從文先生的作文課
金嶽霖先生
聞一多先生上課
一輩古人
張大韆和畢加索
三聖庵
羅 漢
字的災難
談談風俗畫
隨遇而安
好玩故事
放風箏
舊病雜憶
城隍?土地?竈王爺
鬍同文化
歲朝清供
鬧市閑民
踢毽子
和 尚
葡萄月令
聽遛鳥人談戲
吳大和尚和七拳半
名優逸事
草巷口
人生啓示
端午的鴨蛋
難得最是得從容
國子監
我的祖父祖母
談幽默
西南聯大中文係
星鬥其文,赤子其人
筆下處處有人
我的創作生涯
吳雨僧先生二三十
七載雲煙
五??味
山西人真能吃醋!幾個山西人在北京下飯館,坐定之後,還沒有點菜,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瞭三調羹醋。鄰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過春節瞭。彆處過春節,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齣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還愛吃酸菜,雁北尤甚。什麼都拿來酸,除瞭蘿蔔、白菜,還包括楊樹葉子、榆樹錢兒。有人來給姑娘說親,當媽的先問,那傢有幾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說明傢底子厚。
遼寜人愛吃酸菜白肉火鍋。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湯下雜麵。
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筍。我和賈平凹在南寜,不愛吃招待所的飯,到外麵瞎吃。平凹一進門,就叫:“老友麵!”“老友麵”者,酸筍肉絲氽湯下麵也,不知道為什麼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燉雞是名菜。
延慶山裏人夏天愛吃酸飯。把好好的飯焐酸瞭,用井拔涼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瞭三碗。
都說蘇州菜甜,其實蘇州菜隻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锡。無锡炒鱔糊放那麼多糖!包子的肉餡裏也放很多糖,沒法吃!
四川夾沙肉用大片肥豬肉夾瞭洗沙蒸,廣西芋頭扣肉用大片肥豬肉夾芋泥蒸,都極甜,很好吃,但我最多隻能吃兩片。
廣東人愛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傢廣東人開的甜品店,賣芝麻糊、綠豆沙,廣東同學趨之若鶩。“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塊熬的湯,這有什麼好喝的呢?廣東同學曰:“好嘢!”
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隻是過去糖難得。我傢曾有老保姆,正定鄉下人,六十多歲瞭。她還有個婆婆,八十幾瞭。她有一次要迴鄉探親,臨行稱瞭二斤白糖,說她的婆婆就愛喝個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過去不知苦瓜為何物,近年有人學會吃瞭。菜農也有種的瞭。農貿市場上有很好的苦瓜賣,屬於“細菜”,價頗昂。
北京人過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愛吃瞭。
北京人在口味上開放瞭!
北京人過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見,大白菜主義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初春吃苣蕒菜。苣蕒菜分甜蕒、苦蕒,苦蕒相當的苦。
有一個貴州的年輕女演員上我們劇團學戲,她的媽媽遠迢迢給她寄來一包東西,是“者耳根”,或名“則爾根”,即魚腥草。她讓我嘗瞭幾根。這是什麼東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招架不瞭!
劇團有一乾部,是寫字幕的,有時也管雜務。此人是個吃辣的專傢。他每天中午飯不吃菜,吃辣椒下飯。全國各地的,少數民族的,各種辣椒,他都韆方百計地弄來吃。劇團到上海演齣,他幫助搞夥食,這下好,不會缺辣椒吃。原以為上海辣椒不好買,他下車第二天就找到一傢專賣各種辣椒的鋪子。上海人有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們吃辣是在昆明練齣來的,曾跟幾個貴州同學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燒燒,蘸鹽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麼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話下。我吃過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1947年,由越南轉道往上海,在海防街頭吃牛肉粉。牛肉極嫩,湯極鮮,辣椒極辣,一碗湯粉,放三四絲辣椒就辣得不行。這種辣椒的顔色是橘黃色,在川北,聽說有一種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綫吊在竈上,湯做得瞭,把辣椒在湯裏涮涮,就辣得不得瞭。雲南佧佤族有一種辣椒,叫“涮涮辣”,與川北吊在竈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四川不能說是最能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點是辣而且麻——擱很多椒。四川的小麵館的牆壁上黑漆大書三個字:麻辣燙。麻婆豆腐、乾煸牛肉絲、棒棒雞;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搗碎,菜做好瞭,最後再放。
周作人說他的傢鄉整年吃鹹極瞭的鹹菜和鹹極瞭的鹹魚。浙東人確是吃得很鹹。有個同學,是颱州人,到鋪子裏吃包子,掰開包子就往裏倒醬油。口味的鹹淡和地域是有關係的。北京人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大體不錯。河北、東北人口味重、福建菜多很淡。但這與個人的性格習慣也有關。湖北菜並不鹹,但聞一多先生卻嫌雲南濛自的菜太淡。
中國人過去對吃鹽很講究,如桃花鹽、水晶鹽,“吳鹽勝雪”,現在則全國都吃再製精鹽。隻有四川人醃鹹菜還堅持用自貢産的井鹽。
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國傢的人愛吃臭。
過去上海、南京、漢口都賣油炸臭豆腐乾。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為一個大人物年輕時常吃而齣瞭名。這位大人物後來還去吃過,說瞭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宮殿的影壁上就齣現瞭兩行大字:
最高指示:
?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
我們一個同誌到南京齣差,他的愛人是南京人,囑咐他帶一點臭豆腐乾迴來。他韆方百計,居然辦到瞭。帶到火車上,引起一車廂的人強烈抗議。
除豆腐乾外,麵筋、百葉(韆張)皆可臭。蔬菜裏的萵苣、鼕瓜、豇豆皆可臭。鼕筍的老根咬不動,切下來隨手就扔進臭壇子裏——我們那裏很多人傢都有個臭壇子,一壇子“臭鹵”。醃芥菜擠下的汁放幾天即成“臭鹵”。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莧菜杆。莧菜長老瞭,主莖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許小段,入臭壇。臭熟後,外皮是硬的,裏麵的芯呈果凍狀。噙住一頭,一吸,芯肉即入口中。這是佐粥的無上妙品。我們那裏叫做“莧菜秸子”,湖南人謂之“莧菜咕”,因為吸起來“咕”的一聲。
北京人說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過去是小販沿街叫賣的:
“臭豆腐,醬豆腐,王緻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貼餅子,熬一鍋蝦米皮白菜湯,好飯!現在王緻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裝,很不方便,一瓶一百塊,得很長時間纔能吃完,而且賣得很貴,成瞭奢侈品,我很希望這種饈能改進,一器裝五塊足矣。
我在美國吃過最臭的“氣死”(乾酪),洋人多聞之掩鼻,對我說起來實在沒有什麼,比臭豆腐差遠瞭。
甚矣,中國人口味之雜也,敢說堪為世界之冠。
尋 常 茶 話
我對茶實在是個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換三次葉子。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講究。對茶葉不挑剔。青茶、綠茶、花茶、紅茶、沱茶、烏龍茶。但有便喝。茶葉多是彆人送的,喝完瞭一筒,再開一筒。喝完瞭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但是不論什麼茶,總得是好一點的。太次的茶葉,便隻好留著煮茶葉蛋。《北京人》裏的江泰認為喝茶隻是“止渴生津利小便”,我以為還有一種功能,是:提神。《陶庵夢憶》記閔老子茶,說得神乎其神。我則有點像董日鑄,以為“濃、熱、滿三字盡茶理”。我不喜歡喝太燙的茶,沏茶也不愛滿杯。我的傢鄉論為客人斟茶斟酒:“酒要滿,茶要淺。”茶斟得太滿是對客人不敬,甚至是罵人。於是就隻剩下一個字:濃。我喝茶是喝得很釅的。曾在機關開會,有女同誌嘗瞭我的一口茶,說是:“跟藥一樣”。
我讀小學五年級那年暑假,我的祖父不知怎麼忽然高瞭興,要教我讀書。“穿堂”的右側有兩間空屋。裏間是佛堂,掛瞭一幅丁雲鵬畫的佛像,佛的袈裟是硃紅的。佛像下,是一尊烏斯藏銅佛。我的祖母每天早晚來燒一炷香。外間本是個貯藏室,房梁上掛著乾菜,乾的粽葉,靠牆有一壇“臭鹵”,麵筋、百葉、筍頭、莧菜秸都放在裏麵臭。臨窗設一方桌,便是我的書桌。祖父每天早晨來講《論語》一章,剩下的時間由我自己寫大小字各一張。大字寫《圭峰碑》,小字寫《閑邪公傢傳》,都是祖父從他的藏帖裏拿來給我的。隔日作文一篇,還不是正式的八股,是一種叫做“義”的文體,隻是解釋《論語》的內容。題目是祖父齣的。我共做瞭多少篇“義”,已經不記得瞭。隻記得有一題是“孟子反不伐義”。
祖父生活儉省,喝茶卻頗考究。他是喝龍井的,泡在一個深栗色的扁肚子的宜興砂壺裏,用一個細瓷小杯倒齣來喝。他喝茶喝得很釅,一次要放多半壺茶葉。喝得很慢,喝一口,還得迴味一下。
他看看我的字、我的“義”:有時會另拿一個杯子,讓我喝一杯他的茶。真香。從此我知道龍井好喝,我喝茶濃釅,跟小時候的熏陶也有點關係。
後來我到瞭外麵,有時喝到龍井茶,會想起我的祖父,想起孟子反。
我的傢鄉有“喝早茶”的習慣,或者叫做“上茶館”。上茶館其實是吃點心,包子、蒸餃、燒麥、韆層糕……茶自然是要喝的。有時點心未端來之前,先上一碗乾絲。我們那裏原先沒有煮乾絲,隻有燙乾絲。乾絲在一個敞口的碗裏堆成塔狀,臨吃,堂倌把裝在一個茶杯裏的佐料——醬油、醋、麻油澆入。喝熱茶、吃乾絲,一絕!
抗日戰爭時期,我在昆明住瞭七年,幾乎天天泡茶館。“泡茶館”是西南聯大學生特有的說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館”,“坐”,本有消磨時間的意思,“泡”則更勝一籌。這是從北京帶過去的一個字,“泡”者,長時間地沉溺其中也,與“窮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語源。聯大學生在茶館裏往往一泡就是半天。乾什麼的都有。聊天、看書、寫文章。有一位教授在茶館裏讀梵文。有一位研究生,可稱泡茶館的冠軍。此人姓陸,是一怪人。他曾經徒步旅行瞭半個中國,讀書甚多,而無所著述,不愛說話。他簡直是“長”在茶館裏。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獨自坐著看書。他連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傢茶館裏,一起來就到茶館裏洗臉刷牙。聽說他後來流落在四川,窮睏潦倒而死,悲夫!
昆明茶館裏賣的都是青茶,茶葉不分等次,泡在蓋碗裏。文林街後來開瞭一傢“摩登”茶館,用玻璃杯賣綠茶、紅茶——滇紅、滇綠。滇綠色如生青豆,滇紅色似“中國紅”葡萄酒,茶葉都很厚。滇紅尤其經泡,三開之後,還有茶色。我覺得滇紅比祁(門)紅、英(德)紅都好,這也許是我的偏見。當然比斯裏蘭卡的“利普頓”要差一些——有人喝不來“利普頓”,說是味道很怪。人之好惡,不能勉強。
我在昆明喝過烤茶。把茶葉放在粗陶的烤茶罐裏,放在炭火上烤得半焦,傾入滾水,茶香撲人。幾年前在大理街頭看到有烤茶罐賣,猶豫一下,沒有買。買瞭,放在煤氣竈上烤,也不會有那樣的味道。
1946年鼕,開明書店在綠楊邨請客。飯後,我們到巴金先生傢喝功夫茶。幾個人圍著淺黃色的老式圓桌,看陳蘊珍(蕭珊)“錶演”:濯器、熾炭、注水、淋壺、篩茶。每人喝瞭三小杯。我第一次喝功夫茶,印象深刻。這茶太釅瞭,隻能喝三小杯。在座的除巴先生夫婦,有靳以、黃裳。一轉眼,四十三年瞭。靳以、蕭珊都不在瞭。巴老衰病,大概沒有喝一次功夫茶的興緻瞭。那套紫砂茶具大概也不在瞭。
我在杭州喝過一杯好茶。
人生很短,做一個有趣的人(精裝典藏本)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人生很短,做一個有趣的人(精裝典藏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的質量不錯,很想象中的一樣的內容還沒有讀,相信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抽時間將它讀完。
評分書質量很好,是正版,快遞很給力。
評分包裝發貨速度都很好。
評分朋友推薦的,很贊的書,好好讀一讀!
評分所謂新鮮感,
評分喜歡~願你醫生~清澈~明朗~
評分質量很好,孩子很喜歡看。
評分滿200減100,買得開心,看得愉悅,放著做擺設也快樂,慢慢閱讀,慢慢欣賞。快遞次日達。
評分書質量很好,是正版,快遞很給力。
人生很短,做一個有趣的人(精裝典藏本)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