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教育家田英章担纲书写。
本系列字帖共4册,精选其中脍炙人口的篇章,由田英章老师书写,并配合赏析,美文美字,让读者心手双提升。
分册为:
《古文观止 楷书》
《诗经 楷书》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 楷书 行书》
《林徽因诗歌散文精选 楷书 行书》
田英章,字存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书法导师,中国楷书网名誉坛主。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原国家人事部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国际书画艺术联盟副理事长。
田英章先生拥有极高的书法造诣,他博学古法,诸体兼修,尤擅楷、行。特别是他的楷书,法度缜密,传承有序,已熔炼到精熟至美的高度,被誉为“当代欧楷大师”,获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田英章的字端庄工整、遒劲秀丽,在深厚的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延伸,达成并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易学易练。他的书法作品曾在1990年获得世界30多个国家参加的日本国际印刷体竞赛世界金奖,1991年获得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书法展世界文化艺术金奖。
说实话,我对传统的楷书并没有太高的艺术追求,我更看重的是实用性,比如写信、写请柬,或者日常工作中的批注,能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工整、舒服、有教养就行。从这个角度衡量,这套字帖的表现简直是超乎预期。它的风格选择非常稳健、端庄,透着一股大家闺秀般的沉静气质,既不像欧体那样棱角分明到有些生硬,也不像颜体那样过于丰腴厚重。它恰好处于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点上,非常适合作为日常工作书写的底本。我每天抽出半小时,跟着它练一练特定的字组,比如“之”“是”“为”这类高频出现的字,进步是立竿见影的。更贴心的是,字帖的排版设计非常注重使用者的体验,行距和字距设置得恰到好处,留白合理,让人在长时间练习时眼睛不易疲劳。这种对读者友好度的关注,在很多追求炫技的书法教材中是很难得的品质,感觉作者真的站在一个普通学习者的角度去设计了这套材料。
评分从材料的耐用性来看,这本书也做得非常专业。我是一个习惯于反复描红和对照的人,一般的字帖用不了多久,纸张就会因为反复涂抹而变得发黄、起毛边。但这套字帖的纸张似乎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吸墨性很好,即使用湿润的毛笔描红,纸面也不会轻易损坏或起皱。而且,装订方式也十分人性化,采用了高质量的锁线装订,可以完全平铺在桌面上,无论练习字帖的哪个部分,都不需要费力地去按住另一侧,这对于需要精确对照的习字过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便利。我将它与其他几本旧字帖放在一起对比,就能明显看出它的制作工艺和选材上的用心程度。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本身就体现了对所传授书体的一种尊重,让人在翻阅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保持着一种敬畏和专注,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心无旁骛的习练状态,是非常难得的一套精品。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家不同出版社的楷书字帖,坦白说,很多都过于追求“神似”而忽略了“形似”的基础训练,导致我光顾着去模仿那些飘逸的笔法,结果自己的字反而越写越散,毫无章法可言。但这本字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扎根”功夫做得极好。它没有一上来就给你那些看着赏心悦目但难以捉摸的复杂结构,而是从最基础的横竖撇捺入手,把每一个基础笔画的力度变化和形态都拆解得极其微小。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永”字八法时的那种精细程度,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有其特定的书写顺序和角度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并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从力学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写会更稳定、更美观。我对着镜子观察自己写出来的效果,再对比字帖上的范例,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症结所在——原来是那个起笔的“顿”没有到位,导致整个字显得轻飘飘的。这种由内而外的纠正,比单纯的模仿要有效得多,让我对楷书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开始触摸到其内在的骨架和筋脉。
评分这套字帖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对“节奏感”的引导。以前我写字的时候,常常是心急,笔画之间衔接得太快,导致字形松散,缺乏内在的凝聚力。这本字帖在讲解运笔节奏时,用了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将笔画的连贯比作呼吸,强调“提”与“按”之间的停顿和转换,必须要有清晰的呼吸感。我尝试着放慢速度,刻意去体会那种笔锋在纸面上“驻留”的感觉,再过渡到下一笔的“提笔”动作。当我做到这一点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僵硬的笔画突然变得灵动起来,字与字之间也仿佛有了内在的联系,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这让我意识到,书法不仅仅是手部的技巧,更是心手相应、意在笔先的过程。这套字帖巧妙地将这种抽象的“意境”通过具体的练习步骤传递下来,让我对“一笔不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想要真正体会书法韵味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指导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套字帖拿到手,第一感觉就是纸张质地非常棒,摸上去有种细腻的磨砂感,墨水洇染控制得相当到位,即使用普通的练字笔也能写出清晰漂亮的笔迹,完全没有出现那种墨水扩散开来的尴尬情况。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字帖的结构布局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范字印上去,更是在字体的结构、笔画的起承转合处做了非常细致的标注和分解。我观察到它对每一个字的重心、间架结构都有独到的讲解,比如某一笔应该如何用力,收笔时如何提按,都配上了非常形象的图示说明。我尝试着临摹了几页,发现按照它的引导,原本感觉非常别扭的某个偏旁部首,一下子就找到了书写的窍门,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些想把传统书法学好,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材料的人来说,这套字帖无疑是提供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路径。它更像是手把手带着你走,而不是冷冰冰地把标准摆在那里让你自己摸索。从握笔的力度到运笔的速度,都能在练习中感受到微妙的变化,非常值得深入钻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