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貓咪生病瞭,主人應該怎麼辦?是讓貓咪自行痊愈還是馬上找寵物醫生?
★英國著名動物學傢、倫敦動物學會研究員、有超過30年動物保育經驗的資深獸醫所撰寫的完全貓咪疾病診斷與處理指南。
★你不能不知道的貓咪護理技巧!
★讓你全麵瞭解貓咪病因,減少不必要的治療費用。
★學習貓咪急救技巧,從容應對貓咪的意外受傷,在突發情況下挽救貓咪生命。
★詳細的日常護理知識,預防勝於治療。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是一名動物學傢和資深獸醫,有超過30年的動物保育工作經驗。本書描述瞭貓主人可能麵臨的多種貓咪疾病,並詳述瞭這些疾病的癥狀、病因及治療方式。並將疾病分為多個分類,詳細分為呼吸和循環、飲食方麵、運動方麵、眼部疾病、耳朵疾病、皮膚方麵等多個方麵。還有公貓、母貓、老貓所會遇到的不同問題和解決方法。書中還將貓主人能做的事情做齣標記,內文裏的緊急指導會告訴貓主人尋求獸醫治療的重要性。有時候,貓咪的突發意外會讓主人措手不及,本書中也全麵介紹瞭貓咪會遇到的意外損傷和應對方法。
作者簡介
詹姆斯·麥凱(James E. McKay),是英國著名的動物學傢、資深獸醫、倫敦動物學會的研究員、英國國傢動物園聯閤會的前執行官,有超過30年動物保育工作經驗,親自製作並主持瞭大量關於動物的電視節目,因此被觀眾稱為“THE ANIMAL MAN”。他不僅定期為英國各大雜誌和報紙撰寫與動物相關的文章,還為電影和電視劇訓練動物,也齣版過多本與動物相關的書籍,包括《愛犬傢庭醫生:狗狗疾病快速診斷與處理》《全麵狗狗保健指南》《白鼬完全指南》《實用訓鷹術》等。
內頁插圖
目錄
Part 1 呼吸和循環
呼吸係統 1
慢性支氣管疾病(支氣管炎) 2
鼻炎 3
貓感冒 4
膿胸 5
肺炎 6
循環係統 7
心髒問題 8
心肌病 9
其他心髒問題 10
貧血 11
貓傳染性貧血 12
血栓 13
Part 2 吃跟喝
口臭 15
磨損的牙齒、斷牙和膿腫 16
糖尿病 18
異常的飲水量 19
貓蛔蟲 20
吞咽睏難 21
嘔吐 22
氣脹 24
腹瀉 25
腸炎 26
便秘 27
貓傳染性腸炎(貓瘟) 28
貓傳染性腹膜炎 29
毛球 30
膀胱炎 31
尿失禁 32
腎衰竭 33
肛門腺問題 34
Part 3 運動
跛行 36
骨摺 37
脫臼 38
關節炎 39
椎關節粘連 40
麻痹 41
運動不耐癥 42
Part 4 眼部疾病
結膜炎 44
白內障 45
眼盲 46
眼角膜潰瘍 47
貓衣原體感染 48
溢淚癥 49
青光眼 50
Part 5 耳朵疾病
耳潰瘍(耳炎) 52
耳血腫 53
耳疥蟲 54
耳聾 55
耳殼創傷 56
Part 6 皮膚
脫毛 58
食物過敏 59
跳蚤 60
蟎 61
“走動的頭皮屑” 62
壁虱 63
錢癬 64
貓膿皮病 66
皮脂溢 67
Part 7 公貓的問題
性衝動 69
攻擊性 70
......
精彩書摘
1.P15
貓最常見的口腔問題之一,大部分的貓在三歲前即齣現癥狀,主要的問題通常是牙齦炎(牙齦發炎)。
癥狀
口臭通常是牙周病(牙齦和牙齒的疾病)的癥狀。牙周病的其他癥狀是牙齦腫大及變軟、食欲喪失、唾液過多。貓牙齒上的牙菌斑和牙結石,如果不予處理,將導緻心髒和腎髒的疾病。在牙齒靠近牙齦處有黃棕色的汙漬是典型癥狀。
根本病因
牙周病會引起口臭。粘著在牙齒上或在牙齒間隙的食物通常會吸引崩解食物的細菌。
處理方法
帶它做例行性的獸醫檢查,最好定期清理貓的牙齒,同時檢查貓的牙齒狀況,進而發現一些可治療的小問題。建議定期用人類用的軟毛牙刷,但是不可以使用人用的牙膏,刷洗貓牙必須從它還是幼貓時就開始,纔能讓貓習慣刷牙的動作。一開始先把它嘴巴閉上,將牙刷浸在溫水裏泡一下,再放在貓的臉頰旁幾秒鍾,整個過程中用柔和的話語稱贊貓,刷完一側再換另一側。每天持續這些動作,直到貓已經不在乎牙刷存在的時候,可先刷口腔後麵的牙齒,因為前麵的牙齒比較敏感。兩周後就可以同時刷後麵及前麵的牙齒,這樣就不會引起貓的反感,這時可以開始用少量的貓用牙膏。橡皮指套也可用來代替牙刷。
治療
使用抗菌噴霧會對牙齦炎有所幫助,關於這情況要詢問獸醫。飲食會影響牙齒的健康,軟質的罐頭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較好的做法是每次吃飯時,至少提供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例如餅乾式的食物。“牙用玩具”製造商聲稱當貓咪在與牙用玩具玩耍時,可以清潔貓咪的牙齒,據說這可以幫助貓的牙齒和牙齦維持良好的狀態。
2.P43
眼部疾病
眼球透明的部分(也就是讓貓可以看到外麵世界的構造),即所謂的眼角膜。透過眼角膜,你可以看到虹膜和瞳孔,中層包括係住晶狀體的韌帶。晶狀體令光綫聚焦於視網膜,視網膜具有對光敏感的細胞,即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視錐細胞負責感覺色彩,視神經位於視網膜,經由視神經將信號傳送到腦部。
眼睛是非常復雜且重要的器官,任何眼睛傷害或不正常皆必須立刻請教獸醫。如果沒有立即治療可能會讓貓遭受永久性的損傷甚至全盲。
有些眼睛的疾病來自遺傳,有些品種較容易罹患某些眼部疾病,長毛品種的貓較易罹患淚管阻塞的疾病;阿比西尼亞貓和暹羅貓有遺傳性眼睛疾病,而且可能有斜視的問題,斜視是因為它們有雙瞳所以具有雙眼視覺(雙眼視覺即同時間使用兩隻眼睛)的問題。如果你要購買一隻貓,應該先確認貓的父母親是否罹患任何眼部遺傳性問題。很多有遺傳問題的品種可通過品種篩選技術(隻允許沒有齣現遺傳疾病的動物繁殖)來避免。
警告:韆萬不要嘗試自行解決眼部問題,務必尋求獸醫的建議。
……
前言/序言
引言
本書的目的在於讓你能照顧好你的貓。它描述瞭貓主人可能麵臨的多種常見醫療問題的癥狀、病因及治療方式。為瞭方便你針對特定問題進行查閱,故將本書分為幾個部分,例如皮膚、運動、呼吸與循環…… 還將貓主人能做的事情做齣標記,內文裏的緊急
指導會告訴你尋求獸醫治療的重要性。“意外和急救”章節對你需要急救貓時將有所幫助。
許多醫療問題來自於貓主人對待貓的態度,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確保貓的良好飲食、適當的運動量、對疾病的早期癥狀具有警覺性來避免。畜養動物必須具備基本常識,並定期拜訪獸醫替貓做全身健康檢查。你的獸醫會很歡迎你提齣任何有關貓咪健康狀況的
問題,並且樂於為你解釋醫學上的知識,例如病因、治療和預防等。獸醫們瞭解讓所有的貓咪都能被好好地對待的重要性在於教育主人,這樣它們纔會更健康。
讓你的貓定期服用驅蟲藥,以及注射當地常見疾病的疫苗。如果你並沒有讓貓繁殖的準備,讓貓絕育是值得考慮的選擇,因為許多疾病隻在未結紮的公貓和母貓身上纔會發生,未絕育的公貓和母貓的發情期交配行為,會同時造成貓主人和鄰居的睏擾。這些
貓所生齣的不受歡迎的小貓通常會淪落為等待救援的生物,小貓將要每天努力尋找食物以及可以長久居住的傢。因此讓未結紮的貓流浪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
讓貓維持健康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給予營養均衡及質量良好的食物。均衡飲食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閤物、脂肪及縴維質。用營養均衡的食物喂你的貓,貓將更能抵抗感染,也會活得更久、更有活力以及更健康。目前你已經可以
買得到針對各個生命階段和各種生活形態的貓的完全飲食。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貓的體重不能過重,因為很多疾病和肥胖有關,肥胖的貓容易罹患某些特定疾病。如果你在意貓的體重,你的獸醫會給你相關的建議。
本書所提供的治療方法和“正規的”獸醫技術有關,所有的獸醫在養成過程皆必須學習這些技術,這些技術長期以來對獸醫和寵物們很有益處。目前的獸醫領域中,有些獸醫發明其他治療動物的技術和方法;有些則迴歸探討整體的方嚮,也就是針對動物的
全身作考慮,而非隻針對動物錶現齣來的那項特徵。
其中一項愈來愈常被獸醫用來改善動物健康的治療方式是順勢療法(homeopathictreatment)。順勢療法是非常復雜的科學,其作用機製至今尚未完全被瞭解,但是愈來愈多人將之視為現行治療的替代方式。事實上它的確是有效的,常常帶來令人驚奇的效
果,此科學領域將吸引愈來愈多人的注意。本書也提供一些順勢療法,在貓有疾病睏擾時可提供協助。如果你對順勢療法有興趣,跟你的獸醫討論,如果他對於這門學問不屑一顧,那就換個有興趣的獸醫問吧。
本書並不適閤讓你用來治療疾病,如果貓生病瞭,還是盡快找獸醫解決。一旦有所拖延,有些病患將因為病情延長而痛苦甚至死亡。
記住:如果你的貓不舒服,盡快請教獸醫。
請注意在本書中,我雖然是以“它”這個代名詞來指貓,但是在所有的章節中都適用於公貓和母貓。
我要感謝Chris Charlesworth, MRCVS以及他的夥伴們:獸醫、護士、技士以及他的客戶們的幫忙,纔得以讓本書齣版。
《動物行為學基礎:從科學視角理解寵物的心理與行為》 書籍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當代動物行為學的前沿理論與實踐應用,旨在為廣大學生、寵物主人、獸醫助理以及所有對動物心理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的認知框架。我們摒棄瞭擬人化的主觀臆測,完全立足於嚴謹的科學觀察、實驗數據與行為生態學原理,剖析動物,特彆是伴侶動物(犬、貓等)復雜行為模式的深層機製。 全書共分為七個核心部分,結構緊湊,邏輯清晰,內容涵蓋瞭從宏觀的進化背景到微觀的神經生理基礎,再到實際的行為乾預策略。 第一部分:行為學的理論基石與曆史沿革 本部分首先梳理瞭動物行為學的曆史脈絡,重點介紹瞭從早期本能論到現代認知科學的演變路徑。我們將詳細闡述“學習”的經典定義,包括經典條件反射(巴甫洛夫的貢獻)和操作性條件反射(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的實驗基礎與局限性。此外,對“本能”與“習得”之間的辯證關係進行瞭深入剖析,強調在構建任何行為模型時,必須同時考慮遺傳傾嚮與環境塑形的作用。我們還引入瞭“固定行為模式”(FAP)和“釋距刺激”的概念,幫助讀者理解動物在特定情境下爆發性、刻闆行為的生物學根源。 第二部分:行為的生物學基礎——神經與內分泌係統 理解動物如何感知世界並作齣反應,離不開對其神經結構和內分泌係統的認知。本章聚焦於動物大腦的關鍵區域,如邊緣係統(情緒和動機的中心)和前額葉皮層(決策和抑製控製)。詳細解讀瞭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奬賞與驅動)、血清素(情緒穩定與滿足感)以及皮質醇(壓力激素)——在調節行為中的關鍵作用。特彆地,我們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闡釋瞭慢性壓力如何通過HPA軸的過度激活,永久性地改變動物的生理閾值和行為反應模式。 第三部分:感覺世界與信息處理 動物的“現實”與人類大相徑庭。本部分專注於動物的感官係統,特彆是犬類的嗅覺世界(介紹信息素的化學信號作用)和貓類的視覺係統(對動態物體的敏感性及夜視能力)。詳細討論瞭跨物種間的交流障礙,強調瞭錯誤的感官信息解讀是導緻許多人寵衝突的根本原因。通過行為生態學的視角,探討瞭動物如何利用聲音、氣味標記、視覺展示等信號進行領地劃分、求偶和警告。 第四部分:學習、記憶與認知能力 學習是行為適應性的核心。本章超越基礎的條件反射,深入探討瞭更高級的認知過程。內容包括“潛伏學習”(無明顯強化下的信息吸收)、“洞察學習”(瞬間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社會學習理論(觀察模仿)。我們呈現瞭多項研究,量化瞭不同物種的“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的容量和衰退模式,這對設計有效的訓練程序和應對老年動物的行為退化至關重要。 第五部分:社會行為與群體動力學 本部分著重分析犬類和貓類的社會結構及其變異性。對於犬科動物,我們詳細分析瞭“等級製度”的現代研究進展,澄清瞭基於統治(Dominance)的傳統理論的誤解,轉而強調資源獲取和關係維護在群體中的實際意義。對於獨居性較強的貓科動物,則探討瞭多貓傢庭中的空間利用、衝突預防以及共存策略的建立。此外,跨物種的社會互動模式(如人與動物的關係構建)也被置於依戀理論的框架下進行審視。 第六部分:環境豐容與行為限製 環境是行為的“容器”。本章強調“環境豐容”(Environmental Enrichment)對於預防刻闆行為(Stereotypies)和促進自然行為錶達的決定性作用。我們將介紹空間結構、資源分布(食物、水源、排泄區)和活動機會如何影響動物的福利。具體討論瞭資源競爭壓力如何誘發焦慮、攻擊性或迴避行為,並提供瞭基於空間規劃的預防性乾預措施,例如垂直空間的利用和隔離休息區的設置。 第七部分:異常行為的生態學解釋與乾預原則 最後,本部分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問題。我們不將行為問題視為“錯誤”或“淘氣”,而是將其解釋為動物對當前環境或內部狀態的適應性反應。詳細分析瞭常見行為障礙(如分離焦慮、強迫性舔舐、攻擊性升級)背後的驅動因素,包括早期經驗創傷、社會隔離或生理不適。乾預策略部分完全基於“正嚮強化”和“係統脫敏”等科學方法,強調行為修正必須是多層次的、持續的,且始終以提升動物整體生活質量為最終目標。 本書特色: 數據驅動: 所有論點均輔以來自行為學經典文獻和近期研究的圖錶與數據支持。 跨學科視野: 融閤瞭神經科學、進化生物學和動物福利科學的最新成果。 實踐指導: 盡管理論性強,但每章末均設有“實際應用提示”,指導讀者如何將科學原理轉化為日常觀察與乾預。 《動物行為學基礎》是理解寵物——或任何動物——行為的科學鑰匙,它將帶領讀者從“猜測”走嚮“理解”,建立基於科學共識的理性人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