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 附光盘)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 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编
图书标签:
  • 人口统计
  • 就业统计
  • 中国
  • 年鉴
  • 数据分析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统计年鉴
  • 2017
  • 光盘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840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7423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9
字数:896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我国人口和就业状况为主的资料性年刊,收集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就业统计的主要数据,同时附录了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内容分为八部分:(一)综合数据;(二)201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三)2016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四)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五)2016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六)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七)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八)2016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综合数据
第二部分 201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
第三部分 2016年劳动力抽样调查主要数据
第四部分 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统计数据
第五部分 2016年全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
第六部分 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统计人口数据
第七部分 世界部分国家及地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一、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四、台湾省人口和就业统计数据
第八部分 2016年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制度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
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方案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 附光盘)》是一本全面、权威的人口与就业数据汇编,旨在为研究人员、决策者、企业管理者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公众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信息。本年鉴不仅汇集了2017年度中国人口的最新统计数据,还深入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就业状况,为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变迁趋势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核心内容概览: 年鉴的主体内容围绕中国人口变动与就业状况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篇章: 一、 人口篇: 人口总量与结构: 详细列出了2017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城乡人口分布、性别构成、年龄结构(按五岁年龄组划分)等基础人口指标。特别关注了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比例等,这些数据对于分析人口红利、老龄化趋势以及未来的社会保障需求至关重要。 人口变动: 深入分析了2017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及这些指标在不同省份、不同城乡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涵盖了人口迁移流动的数据,包括省际迁移、城乡迁移等,这有助于理解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 家庭户: 提供了家庭户规模、户主年龄、户成员构成等信息,反映了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如家庭小型化、独居户增加等趋势。 出生与生育: 详细的出生人口数据,包括总和生育率、各年龄组的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等,对于研究中国生育政策的效果、人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死亡与预期寿命: 提供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率以及平均预期寿命数据,反映了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婚姻与家庭: 包含初婚年龄、结婚率、离婚率等婚姻统计数据,以及家庭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 二、 就业篇: 就业总量与构成: 全面展示了2017年全国就业人员的总数、城乡就业结构、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分布比例。重点分析了各行业就业人员的增长趋势、吸纳就业能力以及就业结构的优化情况。 就业人员特征: 详细分析了就业人员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基本特征。这有助于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特点,以及不同群体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 从业人员与单位: 提供了不同经济类型单位(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的从业人员数量、工资水平等数据,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作用。 城镇就业: 聚焦城镇地区的就业状况,包括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等。分析了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关键指标。 农村就业: 提供了农村从业人员的结构、就业方式、收入水平等信息,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渠道的变化。 工资与福利: 详细统计了全国及各行业的平均工资、工资增长率、不同岗位、不同技能水平的工资差异,以及社会保障、福利等相关数据,为分析收入分配、劳动力成本提供了依据。 劳动时间和休假: 提供了关于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间、加班情况、带薪休假等数据,反映了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生活平衡状况。 失业与社会保障: 涵盖了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原因、失业人员基本情况,以及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和相关数据,对于理解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 附录与光盘内容: 统计制度与方法: 详细阐述了年鉴数据的统计调查方法、指标解释、统计分类等,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重要统计图表: 收集了大量反映中国人口和就业状况的趋势图、对比图,直观展示数据变化和发展规律。 光盘数据: 随书附带的光盘是本年鉴的一大亮点。光盘中包含了年鉴所有表格的电子版数据,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此外,光盘中可能还包含更详细的、未在纸质版中完全呈现的统计数据、历史数据或专题数据,极大地拓展了数据的可用性。例如,可能包含按行政区划更细分的统计数据,或者特定行业、特定时期的人口和就业专题分析数据。 价值与用途: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 附光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政策制定者: 为制定国家和地方的人口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教育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分析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助于规划养老金体系,研究就业结构变化有助于调整产业政策。 研究机构与学者: 是进行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原始数据来源。学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动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等课题。 企业经营者: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情况、工资水平、人才结构等,有助于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招聘计划、薪酬福利政策,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投资者与金融机构: 通过分析人口消费能力、劳动力成本、经济发展潜力等,评估投资风险和市场机会。 社会公众: 帮助公众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了解自身在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变迁中的位置。 总结: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7 附光盘)》是一部集信息量大、数据权威、分析深入于一体的权威统计工具书。它以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图表,全面勾勒出2017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的宏观图景,为各界人士提供了理解中国国情、把握发展机遇的宝贵资源。附带的光盘更是极大地增强了数据的可操作性和研究的深度,是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为撰写一篇关于“人才流失与回流”的论文寻找坚实的数据基础。区域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但衡量标准往往很模糊。这本书如果能提供详尽的受教育程度人口在不同省份间的净迁移数据,将是极其宝贵的。我希望看到关于教育水平与就业行业匹配度的数据——比如,有多少高等教育毕业生最终从事了与专业高度相关的岗位?这种匹配度的变化趋势,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才虹吸效应”是健康的还是虚假的繁荣。此外,对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我也非常关注。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女性在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角色正在变化,这本书提供的数据能否揭示出这种结构性进步的量化证据,将决定我论文中对性别平等议题的论述力度。这本年鉴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我研究结论的站得住脚的程度。

评分

这套年鉴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庞大数据库的物理载体。我之前使用过某些数据库,查找特定的人口流动数据往往需要复杂的编程或筛选,非常耗时。而这种印刷版的精装书,提供了一种“慢阅读”的可能,让研究者在偶然翻阅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比如,我可能会无意中注意到某个特定省份的“非农就业比重”在某个年份出现了异常波动,这可能促使我去调研当时当地发生的大型基建项目或产业转移事件,形成更有深度的研究假设。这种由数据本身触发的探索欲,是纯粹依赖搜索框无法替代的。我非常欣赏这种将复杂信息系统化、条理化呈现出来的编纂智慧,它让宏观数据变得可以触摸和感知,而不是遥不可见的代码集合。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保障和人口老龄化议题的学者,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理解未来十年中国社会压力的“显微镜”。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抚养比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医疗、养老金体系的压力。我迫切想知道,最新的数据是如何刻画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如果数据能细化到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那将为我们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老年再就业和健康干预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更进一步说,如果能看到与家庭结构变化相关的人口数据,比如平均家庭规模、生育率的区域差异,我就可以更好地构建人口结构变迁对未来消费模式影响的预测模型。这种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统计资料,是任何商业咨询报告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代表了最官方、最基础的事实陈述。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大气的墨绿色封皮,搭配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官方权威感,一看就知道是份量十足的资料汇编。我特地留意了附带的光盘,对于很多需要深入挖掘数据的研究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电子版和印刷版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可用性和检索效率。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也让人对其中收录的详实数据充满了期待。我个人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经常需要追踪不同省份的人口流动趋势和产业结构变化,这种年度性的、经过严格校对的官方统计数据,是任何其他二手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基石。希望这本年鉴能够清晰地呈现出2016年到2017年初的宏观人口结构变动,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青壮年劳动力在不同城市群之间的迁移热点,能够为我的模型输入提供最可靠的样本。另外,我对附录中的抽样调查方法说明部分很感兴趣,了解其数据采集的标准和口径,对于正确解读数据背后的含义至关重要,毕竟统计的科学性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

评分

说实话,光是翻阅目录,就已经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了。它不仅仅罗列了冰冷的数字,更像是绘制了一幅描绘当代中国社会肌理的宏大图景。从基础的人口普查数据到细致的就业结构分析,每一个章节的设置都体现了编纂者对信息传递逻辑的精心考量。我特别关注的是关于“就业人员结构”这一块,现代社会的核心矛盾往往集中在劳动力供需的错配上,比如高学历人才的结构性失业与基础制造业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这本书如果能提供按行业、按教育程度划分的详细就业数据,我就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哪些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吸收最多的新增劳动力,以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自动化浪潮下的收缩速度。这对于制定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简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参考。我希望这些数据是按时间序列排列的,这样才能洞察变化的速度和趋势,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静止的快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