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工作特点以及相关应用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概述、微波与卫星通信传输通道、微波与卫星通信的通信体制、通信卫星的发射及轨道、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方式、微波通信系统设计、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结合目前卫星通信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卫星通信技术及相关应用,并结合航天技术介绍了通信卫星的发射及轨道。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测控、导航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概述 1
1.1 微波与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1.1 微波通信 1
1.1.2 卫星通信 1
1.2 微波与卫星通信的特点 4
1.2.1 微波通信的特点 4
1.2.2 卫星通信的特点 4
1.3 微波通信系统 5
1.3.1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组成 5
1.3.2 微波中继站的中继方式 6
1.4 卫星通信系统 7
1.4.1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7
1.4.2 卫星通信线路的组成 8
1.5 微波与卫星通信的频率配置 9
1.5.1 微波通信的频率配置 9
1.5.2 卫星通信的频率配置 11
1.6 微波与卫星通信的发展 12
1.6.1 微波通信的发展 12
1.6.2 卫星通信的发展 13
本章小结 13
习题 14
第2章 微波与卫星通信传输通道 15
2.1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15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15
2.1.2 自由空间的微波传播 16
2.2 微波传播的影响因素 16
2.2.1 地面反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 16
2.2.2 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 22
2.2.3 微波传播中的衰落特性 27
2.2.4 抗衰落技术 31
2.3 卫星通信的电波传播特性 37
2.3.1 卫星通信中存在的电波传播问题 37
2.3.2 卫星通信中通信电波的传播噪声 38
2.3.3 卫星通信中的多普勒效应 39
2.4 移动卫星信道 39
2.4.1 移动信道传播 40
2.4.2 窄带信道 41
2.4.3 宽带信道 42
本章小结 43
习题 44
第3章 微波与卫星通信的通信体制 45
3.1 信号传输方式与复用方式 45
3.1.1 信号传输方式 45
3.1.2 多路复用方式 45
3.2 调制方式 46
3.2.1 微波与卫星通信中的调制方式 46
3.2.2 模拟调制——宽带FM 48
3.2.3 数字调制 50
3.3 编码技术 65
3.1.1 信源编码技术 65
3.1.2 信道编码技术 66
3.4 信号处理技术 77
本章小结 82
习题 82
第4章 通信卫星的发射及轨道 83
第5章 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方式 94
第6章 微波通信系统设计 124
第7章 卫星通信系统设计 154
第8章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173
参考文献 183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理论的梳理,更在于它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我一直对卫星通信的轨道选择和星座设计感到好奇,总觉得那是个很复杂的技术。然而,《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不同轨道(如同步轨道、低地球轨道)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中的信号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天线技术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 尤其是关于信道编码的部分,让我受益匪浅。之前我对纠错码的理解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不知道如何在实际系统中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卷积码、里德-所罗门码等常用编码方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且还讨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通信环境和业务需求来优化编码策略。这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效率至关重要。
评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曾接触过一些关于微波和卫星通信的书籍,但《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最为深刻和全面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次知识的洗礼。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电磁场理论到复杂的系统集成,每一个章节都精心设计,逻辑清晰,语言精炼。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天线理论的章节。无论是经典的偶极子天线,还是复杂的相控阵天线,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数学推导和物理原理的阐释。而且,作者还结合了大量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天线的辐射特性和方向图。这对于我理解和设计各种通信天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绝对是每一个从事微波和卫星通信领域工作的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评分作为一名对通信技术充满热情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引导我深入理解微波和卫星通信领域的书籍。《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无疑是这样一本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书中对微波传输线的理论分析,从史密斯圆图的应用到阻抗匹配的设计,都讲解得非常细致,让我能够真正理解电磁波在传输线中的行为。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阐述,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实际系统中的设计考虑。例如,在微波器件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等的核心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并且还给出了很多实际器件的选型建议。这对于想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学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通信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关于微波和卫星通信的疑难杂症。虽然之前的理论基础还算扎实,但总觉得在实践中有些跟不上趟。看到《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这本书名,我立刻就被吸引了。这本书不仅系统地梳理了微波和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读完第一部分,我对微波链路的规划和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关于传输损耗、衰落、噪声温度的计算方法讲解得非常到位,还给出了很多实际案例,让我能够快速理解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关于多径衰落和晴天衰落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之前在处理某些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时,总是找不到根本原因,现在终于明白了,而且书里还给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评分我是一名在通信设备研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对于《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这本书,我只能用“相见恨晚”来形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设计和优化各种微波和卫星通信系统,但很多时候,我们依赖的都是零散的资料和经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颗定海神针,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特别是关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功率预算和链路裕度的计算,这本书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步骤和公式,并且还结合了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讲解。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并找出潜在的瓶颈。此外,书中对不同类型的卫星(如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的介绍,也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