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近现代词学泰斗唐圭璋先生编选简释,共精选唐宋词各种风格代表作品二百三十二首。每选一词,接以解说串讲、体会心得,既对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等组织结构条分缕析;又将词中“描绘自然景色之细切,体会人物形象之生动,表达内心情谊之深厚,以及语言凝练、声韵响亮、气魄雄伟”等艺术特点一一阐释,言简意赅,文辞隽永,初版三十年以来,已成读词选本之经典。
由唐圭璋先生选释的这本《唐宋词简释》,一共选释了二百三十二首词,比之《宋词三百首》少了一些,而其中唐词选了五十六首,占有一定的比重,另外的一百七十六首的宋词,也多有《宋词三百首》所未选者。是以单从读词的角度来看,此书也有一定的价值。
唐先生的选本并没有指出选词的标准,但依我看来,还是以婉约词居多。这一点可以从词人词作的入选数量上看出,如入选作品*多的词人是李煜,有十九首之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苏轼和辛弃疾,分别只有十首和七首,两者加起来还不如李煜一人多。当然,倒也不能完全从某一两个词人入选作品的多寡来判断一本选集的风格,比如同为婉约派大师的柳三变,他的词在这本集子里也只入选了七首,和辛弃疾差不多。但是,集子里所选的辛弃疾的七首词里,大部分还是婉约词。而另一位豪放派大师苏轼入选的十首词里,除了《念奴娇·大江东去》之外,全部都是婉约词。所以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本集子还是以婉约词为主的。
而这本集子的整体风格也是简而不约。书给人的整体印象很干净,就是原词加上一段简短的点评,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而那些小短评,却是很见功力,很耐读。唐先生的点评照顾到了字、词、句、篇、章,哪些地方值得欣赏为什么值得欣赏都一一指出,却又仅是点到为止,既让读者加深了对词的欣赏,又没有进行太多的干扰,读着就比较舒服。而难得的是,唐先生的点评往往不俗,很能给人以启示,又不流于泛泛。比如,他在点评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说“小词而苍莽悲壮如此,诚不多见”,这个点评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也相当漂亮。从装帧到内页都相当简洁而古雅,里面的插画也很漂亮,让人赏心悦目。总之,这本古词选本还是相当有阅读和收藏价值的。
——豆瓣网友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实。挥洒自如,不假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尘凡。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馀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作疑问,既不知月几时有,故亦不知至今天上为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惟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蕴藉。“起舞”两句,仍承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解,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藉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然坡公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厚矣。
周邦彦
瑞龙吟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此首为归院后追述游踪之作,与〔瑞鹤仙〕、〔夜飞鹊〕追述送客之作作法相同。第一片记地,“章台路”三字,笼照全篇。“还见”二字,贯下五句,写梅桃景物依稀,燕子归来,而人则不知何往,但徘徊于章台故路、坊陌,其怅惘之情为何如耶!第二片记人,“黯凝伫”三字,承上起下。“因念”二字,贯下五句,写当年人之服饰情态,细切生动。第三片写今昔之感,层层深入,极沉郁顿挫缠绵宛转之致。“前度”四句,不明言人不在,但以侧笔衬托。“吟笺”二句,仍不明言人不在,但以“犹记”二字,深致想念之意。“知谁伴”二句,乃叹人去。“事与孤鸿去”一句,顿然咽住,盖前路尽力盘旋,至此乃归结,既以束上三层,且起下意。所谓事者,即歌舞、赋诗、露饮、闲步之事也。“探春”二句,揭出作意,唤醒全篇。前言所至之处,所见之景,所念之人,所记之事,无非伤离意绪,“尽是”二字,收拾无遗。“官柳”二句,写归途之景,回应篇首“章台路”。“断肠”二句,仍寓情于景,以风絮之悠扬,触起人情思之悠扬,亦觉空灵,耐人寻味。
清人周济、刘熙载、陈延焯、谭献、冯煦、况周颐、王国维、陈洵等论唐宋人词,语多精当。惟所论概属总评,非对一词作具体之阐述。近人选词,既先陈作者之经历,复考证词中用典之出处,并注明词中字句之音义,诚有益于读者。至对一词之组织结构,尚多未涉及。各家词之风格不同,一词之起结、过片、层次、转折,脉络井井,足资借鉴。词中描绘自然景色之细切,体会人物形象之生动,表达内心情谊之深厚,以及语言凝练,声韵响亮,气魄雄伟,一经释明,亦可见词之高度艺术技巧。
余往日于授课之暇,曾据拙重大之旨,简释唐词五十六首,宋词一百七十六首。小言詹詹,意在于辅助近日选本及加深对清人论词之理解。
唐圭璋记
作为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学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读懂”唐宋词的书。市面上不乏一些介绍唐宋词的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学院派,充斥着晦涩的学术术语,让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肤浅,只停留在表面讲解,无法触及词作的精髓。而“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唐宋词简释”这个名字,恰恰点出了我的需求。“典藏”二字,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充满期待,相信它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品;而“简释”则让我看到了“通俗易懂”的希望,它承诺将复杂的文学内涵,用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优美而又充满意境的词句,例如,是如何通过寥寥数语描绘出壮阔的山河,或是勾勒出细腻的情感。我也希望它能告诉我,每一首词背后的故事,作者的心境,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渴望的是一种能够引发共鸣的解读,让我不仅仅是“知道”这首词,更是能够“感受”它,并从中获得启迪。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温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带领我走进唐宋词的奇妙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几个大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一直对古人那些写景抒情的诗词歌赋心驰神往,总觉得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市面上关于古典文学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艰涩,要么过于浅白,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个空白,它承诺的是“典藏”,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应该是经过精心遴选和编排的。我对“简释”这个词也很有期待,这意味着它不会像某些学术专著那样让人望而却步,而是会用相对易懂的方式来解读那些精妙的词句,让像我这样并非专业研究者,但又真心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奥妙。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些经典的唐宋词篇章,比如李清照的婉约,苏轼的豪放,辛弃疾的慷慨激昂,这些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词人。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有一些我不太熟悉但同样有价值的作品,能拓展我的视野。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典藏”能够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能够引导我走进那个时代,感受古人的心境,体会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理解,甚至是对国家兴衰的忧患。如果能有关于词的背景知识,比如作者生平、创作环境的介绍,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帮助我更立体地理解每一首词的意境。
评分我正在寻觅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在唐宋词的海洋中,并从中汲取养分的书籍。我总觉得,唐宋词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古人情感的流淌,是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悟。这本书的名字——“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唐宋词简释”——让我觉得它非常有潜力。我期待的“简释”不仅仅是对字词的解释,更是对词作背后意境的描绘,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挖掘。我希望它能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将我带入词的意境之中,让我能感受到“大江东去”的豪迈,“帘卷西风”的凄凉,“明月几时有”的哲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唐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词作,并且能够对不同词人的风格进行清晰的辨析,例如苏轼的豁达,李煜的亡国之痛,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我更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对词这种文学体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白它为何能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以及它为何至今仍能打动人心。这本书的“典藏”定位,让我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经典性充满信心,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案头读物,在闲暇时翻阅,总能有所收获。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梳理唐宋词脉络的书籍。我一直觉得,虽然我能背诵一些著名的唐宋词,但对于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以及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词人的特点,却了解得不够深入。我希望这本“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唐宋词简释”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尤其关注“简释”这个部分,它应该提供的是对词作的深度解读,而不仅仅是字词的解释。我想了解,为什么某一首词能成为千古名篇?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何意义?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理解宋词如何从晚唐的萌芽,发展到北宋的鼎盛,再到南宋的转型,以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词人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面貌。我期待书中能有对词牌、词韵的解释,让我在阅读时,能对词的格律和音乐性有更直观的感受。此外,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或者对词人之间关系的叙述,那就更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让我感觉像在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唐宋词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在下次品读时,能有更深刻的感悟。
评分我一直对唐宋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的读本要么太学术化,让我难以入门,要么就是过于普及,缺乏深度。当我看到“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唐宋词简释”时,我眼前一亮。我最看重的是“典藏”二字,它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权威的认证,能够代表唐宋词的最高成就。而“简释”则预示着它会用一种相对易懂、贴近读者的方式来解读这些经典。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坚实的入门基础,让我能够理解词的语言特点,欣赏词的艺术魅力。我希望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每一首词的深层含义。我更希望它能引导我体会词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无论是家国情怀、人生感慨,还是儿女情长。对我来说,能够真正理解并感受到这些古典诗词的美,比死记硬背更有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唐宋词世界的一扇窗口,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深入地去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
评分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评分唐先生是我国的著名的词学权威,所著的《宋词三百首笺注》在中国包括港台有极重要的影响。人文出版社的版面设计、印刷也十分用心尽心。可京东武汉分拣中心非常不负责,包装马虎,一张塑料袋就完事了,这是对作品、作者及读者的不恭,对中国文化的大不敬。对比一下佛山分拣中心用泡沫袋包装,其服务态度水平可见一斑。多次建议京东管理层对武汉分拣中心进行整顿,可一直不见改进。
评分这个版本的书都很不错,买了几本。
评分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石头的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简牍的书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缣帛的书,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少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古代写本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此外,还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到现代的电子书。
评分春日忆李白
评分书店看上了这些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多读书也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有书卷气。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阅读,融入生活,所以现在所有的书都在京东买了。
评分新版的选材、印刷、装帧都很不错,遗憾之处是:1.无插图,这点不如老版:2.价格贵了几倍,这点从出版社方面的经济效益方面来说,比老版强得多,所以从消费者角度只好等活动时再出手。
评分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有很多的评语要写! 但是,总是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回头想想,我花了钱了,还要我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写评语是不是很不划算? 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 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 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 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 其次,在与卖家的沟通中,无论是前期咨询还是后期询问;卖家都能好好解答。 另外,物流的速度也是可以接受的,偶尔有比较慢的物流,也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等待,毕竟卖家也不能控制物流的速度啊。 相反,卖家比我们更希望能早日到货,我们能早点付款啊! 希望卖家能再接再厉。把店铺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
评分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