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演说的魔力——5分钟让你成为说话高手》,可以强化你的勇气、自信和热情,并很自然地将所学技能应用到与人谈话的过程中,你将会发现,当众说话不再是一件难事,自己也可以展现
魅力口才。这是一本教人行动的书,而并非仅限于传授知识。阅读本书,你会从中获益匪浅。
作者在10年培训生涯中,结合东方智慧与西方思维,系统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演说模式,从心态、内容和技巧3个维度,锻炼和培养读者在胆量、情绪、状态、气质、形象、节奏、内容、逻辑、控场、互动等方面的演讲素质和能力。
本书深入和科学地研究、解决了演说时紧张不敢讲的问题,无话可说不会讲和缺少方法不能讲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给出系统可操作的方法,并给出翔实的案例。这些方法都是经作者实际培训授课验证过,行之有效的,很多案例也取自课堂之上的学员分享,真实、贴切、有效。有了这本书,困扰大多数人登台演说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杜延起,著名演说家,教练型演说导师,中国演讲协会理事,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国家关工委特邀讲师,实践家商学院高级讲师,DBS创始人学院资深创业教练。
常年奔波在培训一线,为国内各企事业单位培训,受训对象涵盖北京市建委、北京市残联、国家电网、大唐电信、寻医问药网、大北农集团、河北绿岭集团等。多次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大型创业励志节目《中国好商机》参赛选手做创业路演辅导。
培训之余,作者出版或参与出版了《要言不烦:开口说到点子上》、《会说话赢天下》、《读故事练口才》等多本畅销书籍,被誉为“既有实力又有魅力,既有高度又有深度,能说会写,能讲会卖的全能讲师”!
上篇 演说心法:气场震撼人心
面对接受?处理放下
Part1 何来自卑:人生不设限,演说无极限 002
1. 提升方法易,改变心态难 002
2. 小心贴在内心深处的标签 003
Part2 面对恐惧: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008
1. 握住你的自信和勇气 008
2. 清除内心的“烂草莓” 010
Part3 突破紧张:心中有爱,紧张何在 014
Part4 不必担心:担心是一种诅咒,相信是一种祝福 018
1. 你所担心的都可能实现 018
2. 愿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 020
Part5 化解对立:从对立到融入,从融入到共赢 023
1. 对立源自你的想象 023
2. 观念一转天地宽 024
Part6 责任在肩:使命在心,舍我其谁 028
Part7 充分准备:最好的准备就是时刻准备着 032
1. 了解你的听众 033
2. 架构演说内容 035
3. 熟悉会场布置 037
4. 调整演说状态 038
5. 不断预讲演习 039
Part8 不断实践:台下演练,台上实战 043
1. 登台开口,大量演练 043
2. 在持续训练中不断提升 046
中篇 演说章法:内容打动人心
布局谋篇?章法有度
Part1 拒绝烦琐:三步构建演说内容 050
定主题 050
Part2 画龙点睛:快速确定演说主题 054
1. 清楚演说的目的和结果 055
2. 结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057
3. 考虑听众的喜好和需要 058
4. 清晰有力地表达你的观点 060
Part3 胸有成竹:先搭骨架,再填血肉 063
1. 找到合适的骨骼 063
2. 搭建完美的骨架 067
3. 快速构思三点论 077
4. 借事喻理组合法 082
5. 巧用公式链接法 089
Part4 弓开得胜:一开场就紧紧抓住听众的心 091
1. 三个自问破解开场难题 091
2. 开场的基本套路 095
3. 开场八式直达人心 096
Part5 有血有肉:如何让演说鲜活饱满 107
1. 实例做支撑 107
2. 证言来说服 109
3. 理论做依据 111
4. 数据来说明 112
5. 多感化语言 113
6. 修辞更形象 115
7. 长句加短句 126
Part6 绘声绘色:用故事打动人心 129
1. 演说恒久远,故事永流传 129
2. 一个故事胜过一万个道理 133
3. 故事你要这样讲 137
Part7 编筐编篓:精彩结尾意未尽 140
1. 承上启下做铺垫 140
2. 将演说推向高潮 143
下篇 演说兵法:策略驾驭人心
多管齐下?完美呈现
Part1 多管齐下:打好演说的组合拳 150
Part2 台风礼仪:形象走在能力前面 152
1. 着装:得体有范 152
2. 登台:彬彬有礼 155
3. 开台:从容不迫 157
4. 站台:精神抖擞 158
5. 走台:进退有据 161
6. 收台:井然有序 162
7. 手势:出手不凡 163
8. 眼神:目光如炬 169
9. 表情:喜怒形于色 172
Part3 悦耳悦心:修炼魅力好声音 175
1. 原理:如何有效发出声音 175
2. 气息:如何让声音持久有力 177
3. 吐字:如何让声音字正腔圆 180
4. 音量:如何让声音大小有别 182
5. 语速:如何让声音快慢有致 183
6. 声调:如何让声音抑扬顿挫 185
7. 重音:如何让声音轻重缓急 186
8. 停顿:如何让声音铿锵有力 189
9. 情景:如何让表达绘声绘色 193
Part4 善假于物:演说的工具运用 196
1.PPT 更形象 196
2. 视频来渲染 201
3. 道具更逼真 202
4. 提词有绝招 206
Part5 掌控演说:彰显你的强大能量 209
1. 气场的掌控 209
2. 眼神的掌控 210
3. 声音的掌控 211
4. 动作的掌控 212
5. 对话的掌控 213
Part6 有效互动:随时随地与听众连接 215
1. 提问式互动 216
2. 重复式互动 218
3. 引导式互动 218
4. 动作式互动 219
5. AB游戏式互动 221
6. 参与活动式互动 222
Part7 直面危机:突发情况巧妙处理 224
1. 现场忘词怎么办 224
2. 听众提问怎么办 227
3. 出现口误怎么办 230
4. 时间到了怎么办 232
5. 听众冷淡怎么办 232
6. 人数太少怎么办 234
7. 高手在场怎么办 235
8. 硬件出错怎么办 235
后记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38
演说心法:气场震撼人心
面对接受·处理放下
习武重在心法,演说也要修炼心法。一个人敢于上台,面对千万人侃侃而谈,背后一定有一颗强大的心。很多人演说呈现不够好,乍看是方法问题,再看是缺少知识底蕴,最终,其实是心理素质不过关,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台下恐惧演说,台上紧张害怕,便无法真正地绽放自我。状态决定存在,演说是一个状态活,需要我们能够绽放。
台湾圣严法师说: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对于演说,我们既不能抵触,也不能逃避,而要勇敢地面对它,坦然地接受它,千方百计处理它,最终放下它,才能在演讲台上完美呈现自己。Part1何来自卑:人生不设限,演说无极限
1.提升方法易,改变心态难
在多年的培训经历中我发现,很多学员的演说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心态的问题:缺少自信,容易自卑,缺少上台和开口的勇气,而且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再深一步挖掘,我发现,缺乏自信的人都有很多共同点:要么来自农村,要么家里有强势的父母,要么小时候受过打击……这不是偶然,一个人的内心是否坚强,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提升一个人的方法技巧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却很难。正如提升员工的能力很容易,改变他的心态很难:他不会操作电脑,你教他电脑;他不会销售,你教他销售。可是你要改变他的心态是很难的,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环境影响,习惯使然。要让一个人从自己的舒服圈里走出来是很难的:他必须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经历过大风大浪、风风雨雨之后才愿意真的去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环境中,无论你是上学、工作,还是经商,都有自己的环境。这个环境可大可小。比如你是求学的,班级是一个小环境,学校是一个大环境;你在单位工作,部门是一个小环境,单位是一个大环境;你是经商的,企业是一个小环境,市场是一个大环境。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城市,从城市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我们发现,任何人都脱离不了这一个个、一层层的环境!
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关系。人类从最初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到现在卫星上天,潜艇入海,我们一直在改变社会,改变环境。这是针对人类整体和社会发展而言。具体到每个人,更多的是环境的产物,要受环境的影响。
演说也是一样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产生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信念�仭�态度�仭�行为�仭�结果
一个人在演讲台上的呈现,其实也遵循这样的原理。一个人因为紧张恐惧而演说搞砸,那么,演说搞砸,这是一种结果,这种结果源于他在演讲台上的行为:心跳加速、面红耳赤、双腿颤抖,而他的行为源于他的心态:对演说是害怕的、紧张的、忧虑的。他的心态源于他的信念:演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是无法掌握的。而当他演说总是表现不好,给自己一个坏的体验,那么这个结果反过来又会通过行为和心态来强化他的信念。如此一来就是恶性循环不断强化,最终形成固有的、强大的信念,导致了他不敢上台演说。
2.小心贴在内心深处的标签
我们要想破除这个恶性循环,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人的信念究竟来自哪里呢?有人说来自生活,生活的历练;有人说来自学习,学习塑造我们的信念。说法都对,其实概括起来就是来自环境,环境塑造我们的信念!而能否勇敢地站在演讲台上,这个信念与个人的生活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非常内敛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含蓄的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已经扎根我们的内心,深入我们的骨髓,浸入我们的灵魂。上到孔夫子的“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下到坊间俚语“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这些话从我们出生起就已经开始无形地影响我们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封闭的村庄里,几乎每天围绕在父母身边,很少接触陌生人。因为我的父母也只是每天在家里做家务,在地里做农活。等我稍微大一点,我就要过着“家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赶上周末或农忙,我还要去地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是很多“70后”“80后”的成长概括。这样的生活经历养成了我们勤劳朴实的风格,也形成了沉默寡言,恐惧不自信的内心。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家只有14寸的黑白电视机,而且收不到几个台,邻居家有25寸的大彩电。当时有25寸的大彩电真的很了不起,父母经常带我们去邻居家串门看电视。每次到了人家家里,我都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看电视,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多做一件事。有一次邻居忙家务,正好电视里正在播放广告,想要换台,于是对我说:“延起,你拿遥控器换个台!”我迟疑了一下,伸手刚要拿起遥控器,我妈妈马上制止我说:“嗯,你别动了,没摸过遥控器,别给整坏了。先看广告吧,一会儿再说。”我伸出的手又缩回去了。
没动过的东西不要动,没做过的事情不要做。这是我的父母给我的谆谆教导,也是整个环境带给我影响的一个缩影。
……
天呐,这本书简直把我整个人都点亮了!我一直是个那种一到公共场合就心跳加速、舌头打结的人,每次轮到我发言,总感觉脑袋里一片空白,脸上直冒汗。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什么报纸朗读、对着镜子练习,但总觉得治标不治本,到了真正需要“演说”的时候,还是会回到原点。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演说的魔力》时,心里就燃起了一丝希望。我完全是被它那种自信、有力量的书名所吸引,想着“魔力”也许能真的拯救我这个“开口恐惧症”患者。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真诚而又不失风趣的笔触打动了。他没有上来就讲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根本的人类心理讲起,为什么我们会紧张,为什么害怕被评判,这些都让我感觉仿佛有人在跟我“感同身受”。然后,他一步步地拆解了“演说”这个概念,告诉我它不仅仅是站在台上说几句话,更是一种连接、一种分享、一种影响力。我特别喜欢他关于“准备”的部分,不仅仅是内容的准备,更是心态的调整。他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接地气的方法,比如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信息”,如何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以及如何在演讲过程中保持能量和互动。我已经在认真地尝试他的一些小技巧了,比如在跟朋友聊天时,我会刻意去练习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在一点点地发生改变,内心深处那种对公众表达的恐惧感,似乎正在被一股新的力量悄悄取代。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又像一位鼓励你的朋友,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一个敢于发声、敢于表达的自己。
评分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演讲”这个词有点抵触,总觉得那是属于那种口才好、气场强大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跟我这种普通人八竿子打不着。我属于那种比较内向、不擅长言辞的人,跟人打交道时,总觉得别人好像比我更能说会道,我总是那个听别人讲,或者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重点的人。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演说的魔力》时,我只是抱着一丝好奇心,想看看它到底能神奇到什么地步。然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有趣,他用了很多我能理解的生活化的例子,让我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他的心得。他没有上来就给我讲一大堆理论,而是先带我走进“演讲”的世界,让我去感受它的魅力,去体会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特别喜欢他关于“准备”的论述,不仅仅是内容的准备,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他强调了“了解你的听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听众的需求来调整你的表达方式。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一直以为,演讲就是把自己想说的内容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却从来没想过,听众的感受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魔力”,不在于你有多么华丽的辞藻,而在于你是否能真正地触动人心,是否能引起共鸣。我已经在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方法运用到我平时跟同事、朋友的交流中,比如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不再只是急于说出我的想法,而是会先问问对方的想法,或者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这种小小的改变,竟然让我的沟通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评分我得说,《演说的魔力》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本了!我本身就属于那种比较喜欢思考,但又不太擅长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的人。每次到了需要发言的场合,我总是感觉脑子转得飞快,但到了嘴边,就变成了一堆杂乱无章的词语,最后只能草草收场,留下一肚子遗憾。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最需要的东西吗?”这本书的开头并没有给我一种“一本正经讲授”的感觉,而是像一位过来人,用非常亲切、幽默的语言,跟我分享他一路走来的经验和感悟。他并没有把“演讲”这件事情描绘成多么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把它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步骤。我特别喜欢他关于“故事的力量”这一章节,他讲到,每一个伟大的演讲,背后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能够最直接地触动人心,引发情感的共鸣。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一直以为,演讲就是要讲事实、讲数据、讲道理,却从来没想过,情感的力量是如此重要。他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教我如何去搜集、提炼和运用故事,让我的表达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我开始尝试着在跟朋友分享我的经历时,加入一些有趣的细节,或者用一些比喻来形容我的感受。惊讶地发现,朋友们听我讲故事时,眼神都亮了,他们更能理解我的意思,也更愿意跟我互动。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说话的书,它更是一本教你如何与人连接,如何释放自己内心力量的书。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震撼,真的是超出我的预期!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我这个人就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类型,不太喜欢成为焦点,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能够拿得上台面的“演讲”才能。我更倾向于在幕后做一些事情,安静地完成任务。所以,当我拿到《演说的魔力》这本书时,其实内心是带着一点点“看热闹”的心态,想看看这本书到底能“魔力”到什么程度。结果呢?它彻底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认知。作者没有给我灌输那些“你必须成为演讲大师”的压力,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异常有力的方式,让我看到了“表达”的价值,以及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潜藏着的“表达”的潜力。他讲到的那些关于“自信的来源”和“克服内心障碍”的章节,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为自己不够自信,是因为我能力不够,或者不够优秀。但作者却点出了,很多时候,我们的不自信,源于我们对自己“价值”的低估,源于我们害怕暴露自己的“不完美”。他鼓励我们去拥抱自己的“独特性”,去相信自己的“声音”是有力量的。我开始尝试去回忆我曾经做过的那些让别人眼前一亮的事情,去肯定那些微小的成功。我发现,当我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了更客观的认知时,那种对“表达”的恐惧感,真的在一点点地消退。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在台上说话,更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更加坚定、更加有力地“存在”和“发声”。
评分我最近实在是被这本书给“毒”到了,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是看什么都想跟它联系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我学习演说的素材库。我平常其实对“演讲”这个词没什么特别的概念,觉得那是少数需要的那群人(比如领导、老师)才会去操心的事情。但我这人吧,又喜欢看热闹,所以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演说的魔力”,听起来就好像是什么秘籍一样,很吸引我。读进去之后,才发现它完全颠覆了我之前那些“演讲就是背稿子、说得越快越好”的刻板印象。作者非常深入地分析了“演讲”的本质,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思想的碰撞。我特别喜欢他讲的关于“倾听”的部分,我之前从来没想过,一个好的演讲者,首先得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他解释说,只有真正理解听众的需求和期望,才能说出他们真正想听的内容,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连接。这个观点真的太震撼了!我立刻联想到我平时跟人沟通时,是不是也常常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只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自己的沟通方式,不只是在公共场合,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运用到。我开始尝试去观察别人的肢体语言,去体会他们话语背后的情感,然后用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回应。这本书真的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觉得“演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技能,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力”和“连接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读下去,看看还有哪些“魔力”等着我去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