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上帝与新物理学》作者以优美流畅、引人入胜的文笔,介绍了新物理学对宇宙创生和终结、时间、生命的本质、意识、自我、自由意志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进展。
这本优美的科学与宗教交融、充满哲思的书会让你直呼过瘾。文科理科生都适读。
新物理学说,没有上帝,我们也可以解释宇宙的创生。
2018年新版的《第*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封面,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读科普不再艰难。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上帝与新物理学》不是谈宗教的书。谈的是新物理学对以前的属于宗教的问题产生的影响、《上帝与新物理学》也不是一本纯科学的书,是关于科学及其广泛含义的书。本书主题是所谓四大存在问题:为什么大自然的规律是现在这样?为什么宇宙是由现在组成的各种东西所组成的?这些东西是如何起始的?宇宙如何获得了组织?作者在结尾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试探性答案。
保罗·戴维斯,主要研究现代宇宙学。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科学基本概念Beyond中心主任,在SETI(地外智慧生物搜寻)计划中负责探测后工作,并帮助建立了澳大利亚天体生物学中心。他曾两次获得尤里卡奖,并于1995年获坦普尔顿奖,2001年获开尔文奖,2002年获皇家学会法拉第奖。小行星6870号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还做了大量科学普及工作,近40年来出版了20余部科普图书。曾入选澳大利亚“十位*有创造性的人物”,并被《华盛顿邮报》誉为“大西洋两岸*好的科学作家”。
第一章 科学与宗教在变化着的世界中
第二章 创世
第三章 上帝创造了宇宙?
第四章 为什么会有个宇宙?
第五章 什么是生命?整体论对还原论
第六章 精神与灵魂
第七章 自我
第八章 量子因素
第九章 时间
第十章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第十一章 物质的基本结构
第十二章 偶然还是设计?
第十三章 黑洞与宇宙混沌
第十四章 奇迹
第十五章 宇宙的终结
第十六章 宇宙是“免费午餐”吗?
第十七章 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大自然
精选参考书目
注释
名词对照表
译后记
新版译后记
后记
《上帝与新物理学》的作者保罗?戴维斯,英国物理学家,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研究现代宇宙学,写过好几本很受欢迎的有关宇宙学的普及读物。
《上帝与新物理学》一书,涉及很多宇宙学方面的问题,但主要谈的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对宗教教义,尤其是对西方文明的基本元素之一的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作者自云:“本书不是一本谈宗教的书。本书谈的是新物理学对以前属于宗教的问题产生的影响。”
作者在本书的开始,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两句话:“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这两句话,大约也是代表了戴氏本人的意见。所谓“没有科学的宗教”在我们或许难以理解。它显然是与“有科学的宗教”相对而言的。对于“有科学的宗教”(如现今西方的基督教),人们可以进行自由的探讨、批判。而“没有科学的宗教”,你只能老老实实地信,不能问,不能批判。一种信仰,若只能信,不能问也不能批判,就只能是一种盲目的信仰,当然也就是盲目的宗教。人类受过和正在受着的盲目宗教的害太多了。那么,“没有宗教的科学”又是指什么呢?这里所说的“宗教”还是指信仰。常听有人说,“科学知识的真正源泉是观察”。这话当然不错,确实有一些科学知识起源于观察。但这话只能说是部分正确,因为还有一些科学知识起源于猜想。例如,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猜想大地是球形的。那时谁也没能真正“观察”到地球是一个“球”。要证实这一猜想,从而使这猜想成为科学知识,就得进行一番科学实验。而若想进行这样的科学实验,就得有坚定如宗教的信仰。于是,宗教与科学就这样联系了起来。假如当年的哥伦布、麦哲伦不是坚信大地是一个球体,他们就想不到去进行环球航行。反观中国七下西洋的郑和,虽然率领的船只、船队堪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但就增进人类在地理方面的科学知识而言,成就却相形见绌。就郑和来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大地是否是球形的问题,因而也就没有什么信不信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自然,我们还是应该为郑和的壮举自豪,因为跛足的科学仍是科学,但我们应该承认跛足毕竟不如不跛足。中国的科学从近代开始落后了,其原因很多。有人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过于世俗,太缺乏宗教精神,因而虽然心灵手巧,很有技能,却难有重大的科学发现。这种看法是否有道理,有待于科学史家们详细论证。
本书除“前言”外,共十七章,结合宗教、哲学讲述了最新的科学理论和发现。在本书的“前言”中,作者说:本书的主题是我所谓的四大存在问题:
为什么大自然的规律是现在这样的?
为什么宇宙是由现在组成它的各种东西所组成的?
这些东西是如何起始的?
宇宙如何获得了组织?
这四大问题以前是宗教的、玄学的问题,但近年来,“科学已进展到可以认真地解决以前是属于宗教的问题的地步了”,这是“严肃的宗教思想者不能忽视”的。
在接下来的十七章里,作者首先集中讲述了他对科学和宗教的看法,然后以流畅优美、引人人胜的文笔,介绍了新物理学对宇宙的创生和终结、时间、生命的本质、灵魂、自我、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进展。作者身为科学家,当然对科学的进步津津乐道,但也以科学的精神批判了科学,指出“科学对工业社会的影响是好坏参半”。对盲目的宗教,作者予以无情的谴责,指出,“尽管大多数宗教都赞美爱心、和睦、谦卑,并将这些称之为美德,但世界上各大宗教组织的历史却常常是以仇恨、战争、傲慢为其特色的。”然而。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宗教。在本书结尾时,作者在指出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之后写道:“我深信,只有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了解世界,从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角度,从数学和诗的角度,通过各种力、场、粒子,通过善与恶,全方位地了解世界,我们才能最终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家——宇宙背后的意义。”显然,作者在这里把关注善恶的宗教也看作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途径之一。
本书虽是一本普及性的书,但“包含一些具有真正学术价值的材料”,涉及很多奋战在科研前沿的科学家正在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也值得有关专业人员一读。
应该说明的是,译者学力不足,翻译中多有错误,承蒙一位科学家将译稿校读一遍,修补了不少错漏。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译文中若仍有错误,应由译者本人负责,欢迎读者指正。译者在此也应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外文系的李绍明君。李君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帮助誊抄了部分译稿,并协助重新编排了原书的索引,解决了很多问题。
我必须提到这本书在激发好奇心方面的强大魔力。我不是那种读完一本书就立刻去搜索相关论文的学者型读者,但我是一个被强烈求知欲驱动的普通爱好者。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在解答旧问题的同时,又抛出了更多、更引人入胜的新问题。每当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理解了某个层面的内容时,作者总能巧妙地引入一个新的维度,让你意识到知识的边界远比想象中要宽广得多。这种如同剥洋葱般层层深入的结构,极大地满足了我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它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点燃了更旺盛的提问欲,让人在合上书本之后,仍然能在脑海中继续这场关于世界本源的无尽思索。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前沿思想动态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前瞻性的视角。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即时的新闻和碎片化的理论所裹挟,不断地追赶热点,却常常忽略了那些奠定基础的、更具穿透力的思考。这本书没有去追逐那些稍纵即逝的潮流,而是沉下心来,挖掘了更深层次的、关于宇宙观和存在本质的探讨。它促使我跳出日常的琐碎,去重新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并思考未来的可能性边界。这种“慢下来、想得更远”的阅读体验,对于拓宽心智的疆界至关重要。它更像是一张地图,告诉你知识的版图在哪里,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某个角落有什么新发现。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它成功地在严谨的学术气息与优雅的文学表达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很多严肃的科普读物,读起来常常让人感觉像是在啃一块干涩的石头,虽然营养丰富,但实在难以入口。然而,这本书完全不是这样。作者似乎懂得如何将那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巧妙地“可视化”。我特别欣赏那些比喻和类比的运用,它们不流于俗套,而是精准地抓住了核心的精髓,让那些晦涩难懂的原理,仿佛一下子就拥有了立体感和温度。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你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回味一下刚才那一句措辞精妙的描述,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获取知识,更是在欣赏一种文字的艺术。
评分好的,这是一份以读者口吻撰写的、针对《上帝与新物理学》这本书的五段评价,每段都力求风格和内容有显著差异,且不包含对该书具体内容的提及: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加上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触感,瞬间就提升了阅读的期待值。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的实体体验,很多时候,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内容上的,更是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这次的装帧明显是下了功夫的,字体排版疏密得当,即使是涉及复杂概念的章节,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拥挤或疲劳。而且,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考究,不反光,墨色清晰,即便是长时间在台灯下阅读,眼睛的负担也相对较小。对于长期与纸质书为伴的读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度,往往能决定一本好书能否真正进入“珍藏”的行列。它散发出来的那种专业而又不失格调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把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一下,光是摆在那里,就仿佛能感受到一种知识的厚重感。
评分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构建思维框架上的高超技艺。这本书的叙事逻辑简直像是一台精密运作的瑞士钟表,每一个章节的推进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毫不拖沓。它不是那种东拉西扯、试图涵盖一切却又什么都没讲深的文章堆砌,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主线和明确的目标感。我喜欢那种感觉,就是作者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你穿过一片看似茂密的知识森林,每当你感到迷茫时,总能及时出现一个清晰的路标,指引你看到更广阔的视野。这种行文的掌控力,使得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宏大主题,变得可以被逐步消化和理解。它强迫你去思考“为什么”和“如何连接”,而不是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这种深层次的引导作用,远比单纯的信息传递要来得宝贵得多。
评分送货很快,书的印刷质量不错,6.18优惠力度大,囤书好时机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非常好,快递很快,快递很好,快递员也好好,送货超级的快,送货上门,也态度好好,一切都好,非常的好,好好好,喜欢,会幸福哦非常好,快递很快,快递很好,快递员也好好,送货超级的快,送货上门,也态度好好,一切都好,非常的好,好好好,喜欢,会幸福哦
评分非常好,快递很快,快递很好,快递员也好好,送货超级的快,送货上门,也态度好好,一切都好,非常的好,好好好,喜欢,会幸福哦非常好,快递很快,快递很好,快递员也好好,送货超级的快,送货上门,也态度好好,一切都好,非常的好,好好好,喜欢,会幸福哦
评分全部到货了,书还可以,没有挤压变形的情况,其他有待观察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618,双十一买京东图书很划算。和宇宙的结构一起。
评分第一推动丛书棒棒哒
评分相较于C罗,我毫不掩饰对梅西的喜爱和崇拜:C罗有颜值有身体先天条件禀赋,梅西从小就身患疾病个子矮小典型的先天不足,但梅西不被这些困难吓倒,刻苦训练付出超常人的耐心,毅力,汗水和寂寞,方才取得当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所以他被当今足球界称为“梅球王”,是耶稣。C罗取得的成功和成绩比起梅西来要容易得多,但他在球场仍然爱抱怨和使小动作,比起梅西,他的人品和球品都要差一个层次,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他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认同他的实力和能力。今天早晨的葡西大战,C罗几乎一人扛着葡萄牙在与西班牙对抗,并最终依靠终场前的任意球绝杀逼平西班牙。我还是不会喜欢他,但是会尊敬他。
评分很早就想下单了,这两天天气不错,下单吧。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