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8
本書是著名建築史學傢、建築美學傢侯幼彬先生的口述自傳,曆時三年,由侯先生的夫人李婉貞老師協助整理。書中,侯先生迴顧瞭自己傢族故事,他的求學、研究、交友、治學、寫作等方麵大半個世紀以來的曆程,充滿感情地迴憶瞭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時代,在動蕩不安的時期,在改革開放的發展時期,他所親曆的親情、友情、愛情等辛酸卻美好的迴憶,書中的後半部,他還對他重要的兩部學術著作:《中國建築美學》與《中國建築之道》進行瞭簡要的導讀梳理。全書文風嚴謹,筆觸優美,文字之間洋溢著一位世紀學者內心平和卻又堅如磐石的力量,讀來使人動容。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係,一生從事建築曆史與理論研究,是我國建築曆史與理論領域著名學者,在建築學術界深受贊譽。曾任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兼學術委員,中國建築師學會建築理論與創作學術委員會委員,《城市建築》編委會主任。
著有《中國建築美學》(獲“1999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奬”三等奬、第十三屆北方十省市(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奬、2003年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奬”二等奬、第三屆中國建築圖書奬,並被教育部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中國建築之道》、《中國古代建築曆史圖說》、《中國建築藝術全集?中國美術分類全集20宅第建築(一)北方漢族》等專著,發錶多篇文章。參編《中國近代建築總覽》一書獲1998年度建設部“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
一、傢史片斷
﹒老照片裏的祖輩、父輩
﹒網上查到的外公史料
二、童年﹒少年﹒今日同窗
﹒漂泊童年
﹒讀書少年
﹒“一中”同窗
﹒“五中”四友
三、清華園的匆匆過客
﹒遭遇“分科”
﹒點滴啓濛
﹒“荒島”插麯
四、哈爾濱歲月
﹒“哈工大”循環
﹒美學發燒友
﹒三十而“婚”
﹒友圈
﹒安傢哈爾濱
五、在“軟”字上做文章
﹒第二次“發燒”
﹒多嚮度探試
﹒驚喜“模糊性”
﹒應急的獻禮
﹒定格“軟”傳統
六、講“軟軟”的課
﹒半個世紀一門課
﹒從“描述性”轉嚮“闡釋性”
﹒博采眾“軟”
﹒無形的備課:“軟”思索
﹒提綱挈領編《圖說》
七、結緣中國近代建築:“軟”接觸
﹒從s型麯綫說起
﹒參編“建築三史”
﹒梁思成先生改稿
﹒跟劉敦楨先生編教材
﹒大百科改稿
﹒參編《總覽》
﹒教材改版:確立“現代轉型”主題
﹒撰寫《虞炳烈》
八、一本“軟軟”的書
﹒聚焦中國建築美學
﹒藉用“繩圈”圖解
﹒從單體建築形態切入
﹒組群範式:庭院式布局
﹒倫理理性:突齣一個“禮”字
﹒物理理性:抓住一個“因”字
﹒追索“建築意”
﹒意境探析Ⅰ:召喚結構
﹒意境探析Ⅱ:鑒賞指引
九、“軟”的升級:讀解三“道”
﹒退休後寫“之道”
﹒釋“有無之道”
﹒建築之道Ⅰ:本體論的審視
﹒建築之道Ⅱ:藝術論的審視
﹒中國建築之道Ⅰ:從“基本型”說起
﹒中國建築之道Ⅱ:多層麵“有無”詮釋
﹒中國建築之道Ⅲ:用“有”極緻和用“無”範例
後記
匆匆地趕到北京,在北京站見到瞭已經闊彆八年的李婉貞,沒想到我們會是在這樣悲苦狀態下見麵。當時李婉貞的大弟,遠在剋拉瑪依油田,沒能趕迴傢。李媽媽的後事有虞黎鴻(編者按:建築大師虞炳烈之子,虞炳烈先生是早年留法建築學人中的佼佼者,曾設計過“巴黎中國學捨”,抗戰時期在大後方先後設計瞭三十幾項建築工程,被稱為“抗戰建築第一人”,1945年英年早逝。),都已辦好。我的到來,的確成瞭悲慟中的李婉貞的最大慰藉。虞黎鴻和他媽媽虞伯母就勸我們結婚吧,這位虞伯母是留學法國學音樂的,是馬思聰的校友,一位新派人物。我也明白,這個時候,隻有結婚是能衝淡李婉貞痛苦的最好辦法。我和李婉貞自己當然沒有什麼禁忌,不知道舊派人物能不能認可剛辦完親人喪事就辦結婚喜事。李婉貞這邊的長輩隻有一位舅媽,她說老年頭的規矩,可以在喪期“三七”內辦喜事,這是一種“衝喜”;說是過三周之後,就得等一年或是兩年後纔行。這樣,我們就冒然決定立即結婚,由此演繹瞭一場毫無準備的、極度快捷的“閃婚”。
該說,我們的愛情是厚重的,曆經摺騰、十分紮實的,而我們的婚禮卻是極其簡易、極端倉促、極度簡化的。我們沒有來得及準備結婚費用,身上空空如也;沒有裝點洞房,沒有置辦傢具,沒有添置新婚床上用品,沒有選購任何新裝,沒有物色結婚戒指,當然更沒有婚紗的影子。我隻匆匆地寫信給杭州的爸媽,告訴說我這就結婚啦,沒條件接爸媽來京,爸媽也來不及為我們操辦什麼東西。這時候正是睏難時期,既缺肉票、魚票,也缺糖票、酒票,根本辦不瞭正式婚宴。我們隻能不聲不響地不告知身邊親友,不舉行婚禮儀式。李婉貞這時候傢住東四六條64號,我們倆人到北京東城區人民委員會辦理瞭結婚登記,領到瞭神聖的結婚證。這天是1962年1月25日,這年我們倆人都已是虛歲三十。孔夫子說“三十而立”,而我們倆是三十而“婚”。這一天的客人隻有兩位—虞黎鴻和他的媽媽虞伯母。我們隻收到唯一的一份禮物,那就是虞黎鴻自製的一盞用日光燈管組裝的吊燈。他把這個燈裝到我們房內,刹時房間大放光明,添增很大光彩,讓我們意外地高興。這天我們準備瞭一席超小型的婚宴,用瞭兩張肉票;每張肉票按例可買肉半斤,或“肘子”一個,或“排骨”一段。我們早早去買,就把原本隻能買一斤的豬肉,變成瞭總共近4斤的“肘子”和“排骨”。再加上李婉貞的莫斯科同學年前用包裹寄來的洋式“鹹肉”,這一頓竟然湊齣瞭三道肉食。這在睏難時期,幾乎是不可思議的豐盛。我們倆口,婉貞的小妹、小弟,和虞黎鴻、虞伯母,六個人美美地飽食瞭一餐。這是結婚這天最大的亮點瞭。
婚禮如此簡略,我們倆人對此毫不介意,重要的是良緣喜結、心心相印。什麼婚紗、婚戒之類,在我們心目中,根本不當迴事。現在迴顧起來,也不覺得是什麼憾事。我自己很自然就是這種清高境界,難得的是,婉貞也這麼超脫,真是非常非常的閤拍。我爸媽知道這事,大大地稱贊瞭婉貞,說這樣的兒媳太賢惠、太豁達,居然能接受這樣無以復加的低調婚禮。這次倉促的婚禮,我們連婚照也沒拍,隻是到照相館拍瞭—張雙人照。沒想到的是,這張雙人照卻拍得很成功,為我們留下瞭此時此刻純真、親密、美好的幸福鏡頭。
結瞭婚,人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我照樣還是單身呆在哈爾濱,但是狀態發生瞭變化。在這之前,是大齡未婚青年的單身;從現在開始,成瞭夫妻異地分居的單身。
新婚頭兩年的情況還可以,我每年都有一段時間來到北京,在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理論與曆史研究室,在劉敦楨先生帶領下,參加寫史、寫教材。加上寒暑假,每年在京團聚的時間能有六、七個月。這時候,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瞭光華路住宅,婉貞分到瞭半套房子,我們算是有瞭北京的住房。這套房子是當時最盛行的多層單元式住宅。我們這套是兩居室帶一廚一廁。兩傢閤住,每傢有一間嚮陽的居室,共用廁、廚。幸運的是,和我們閤住的是中央工藝美院染織係染織設計教研室的主任常沙娜一傢。她那邊就她和她的先生老崔兩口。我們這邊,平時隻有婉貞一人住,我來京時成小兩口。一套房子住這麼三、四口人,還是挺安寜的。常沙娜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藝術教育傢,她的父親常書鴻更是人稱“敦煌之父”的頂級藝術大師。就在常沙娜和我們一起入住光華路住宅的時候,徐遲發錶瞭那篇著名的報告文學《祁連山下》。從這篇報告文學,我們更加形象地知道瞭常書鴻先生在敦煌的感人事跡,知道瞭常沙娜父母的那段令人感嘆的婚變,知道瞭神童般的常沙娜跟隨父親在敦煌臨摹壁畫的大噪名聲,這讓我們對常書鴻先生更加景仰,對能夠和常沙娜這樣的名傢住在一起更感榮幸。我們並非毗連的“芳鄰”,而是同居於一戶之內,同在一個廚房做飯,這個密切度太高瞭。閤用廚房是很擠的,難得的是常沙娜忙於社會活動,呆在廚房的時間很少、很短。每次當我在京時,她為瞭照顧我們,都特地先一步做飯,快速地把自己的飯菜做完,騰齣時間讓我們可以從容地慢慢做。這套房子挨著廚房旁邊還有一個小窄間,可以用作配餐間或貯物間,她也高姿態地說她不用,讓我們獨用。諸如此類的關照都讓我們很感謝,兩傢人成瞭無間的老朋友。
沒有想到的是,若乾年後,這位昔日閤住的老友,越來越高升瞭。她不僅當上瞭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院長,當上瞭中國美術傢協會的副主席,還當上瞭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委員。光陰荏苒,光華路住宅已經鏟除,原地對麵蓋起瞭中央電視颱的大樓,己經是大人物的常沙娜和我們還凝結著深深的老友情誼。有一次她來哈爾濱視察,特地上我們傢看望。現在她每年齣一本由她的畫作輯編的年曆,都不忘給我們贈送。她是最早參與人民大會堂內部裝飾的設計人之一,後來又陸續為人民大會堂的接待廳、北京廳、北大廳等改裝新裝飾。趕巧我們有一位哈工大建築學院的校友王曉東在人民大會堂工作。她和王曉東相約,特地盛意邀我們倆進入人民大會堂,把人民大會堂裏的各廳重點裝飾,都細細地飽覽瞭一遍。沙娜老友邊領著我們觀看,邊講說她的設計。能夠這樣地參觀人民大會堂,成瞭我們一件難忘的幸事。
尋覓建築之道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尋覓建築之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尋覓建築之道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