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两岸批评家”、“美国公众的良心”苏珊·桑塔格所有作品的总汇编,全布面典雅精装。
苏珊·桑塔格
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大西洋两岸批评家”。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及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夏天。八月二十四日——公元七九年火山大喷发的纪念日,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巧合而已。天气:感觉粘糊糊的不透气,苍蝇乱飞。空气里弥漫着硫磺的臭味。高高的窗户面向整个海湾。鸟儿在御花园里鸣叫。一缕淡淡的烟柱在山尖上飘来飘去。
国王在上厕所。裤子褪到了脚踝处,他在用力的时候,皱着眉,大便噼里啪啦就下来了。虽然才二十四岁,但他胖,很胖。他的肚子和他妻子一样全是一圈圈的赘肉(她一辈子总共怀孕十七次,现在已经怀过六次了),他坐在那个巨大的陶瓷便器椅 上晃来晃去。他笨手笨脚地吃了顿大餐,有猪肉和通心面和野猪肉和西葫芦花和果子露,这顿饭两个多小时前就开始了。他已经把酒吐到一个他最宠爱的贴身男仆身上,把面包块扔到他那干瘪的、好争辩的首相身上。骑士吃得很少,即使没有这些令人厌恶的场面,也已经觉得胃里撑了。接着,国王宣称,享用了一顿美味佳肴后,他希望同样好好地排泄一下,愿意由桌上一位贵宾陪同,这位贵宾也是他的朋友,以及打猎的好伙伴,即英国全权公使。
哦,哦,我的肚子!(一阵哼哼、响屁、叹息。)
骑士身上饰有星和红缎带的宫廷盛装因汗水而越来越湿,他倚墙站着,薄薄的嘴唇吸进恶臭的空气。幸好不是更糟,骑士心想,这个想法他已经用来自我安慰了大半辈子。这次他的意思是,国王本来可能要腹泻的。
我感觉它快下来了。
国王玩的酗酒男孩的把戏,令人作呕、试图吓人一跳。英国骑士玩的则是不予理睬、不动声色的贵族游戏。如果我出汗不像他那么多,骑士想,场面会好看些。
不,没下来。我没有!我下不来!哦,我怎么办啊?
如果国王陛下独自一人,也许能更加集中思想出恭。
我讨厌独自一人待着!
骑士的汗已经淌到眉毛下面的眼皮上,他眨眨眼睛,把汗珠掀了回去,心想这是不是国王玩的一个讨厌的恶作剧啊。
这可能不是一顿好饭,国王说。我肯定它是顿好饭。味道这么好,又怎么可能不是一顿好饭呢?
骑士说饭菜味道很好。
国王说,给我讲一个故事。
一个故事,骑士说。
(弄臣:某个把你说过的最后一个词或几个词又对你说的人。)
是的,给我讲讲巧克力山。一座全是巧克力的大山。那正是我想要爬的。
从前有座山,像夜一样黑。
像巧克力一样!
里面全是白的,有洞穴,还有迷宫,还有——
里面冷吗,国王插话。热的话,巧克力会化掉。
里面是冷的,骑士边说,边用一块溢满夜来香精油香味儿的丝手帕擦擦额头。
它像座城市吗?整个世界?
是的。
但是个小世界。非常惬意。我不会需要这么多仆人。我喜欢一个小世界,里面有人,也许人也是小小的,他们愿意做我想做的一切。
他们已经这样做了,骑士说。
不是这样,国王反驳道。你知道我是怎么被王后、被塔努奇、被所有的人使来唤去的,除了你,我亲爱的好朋友。是的,我需要一个巧克力世界!那是我的世界。我要的一切。所有的女人,不管我什么时候要。她们也能成为巧克力,我要吃她们。你难道从来都没有想过吃人会是什么情形?
他舔了舔自己白白胖胖的手。呣,我的手是咸的!他悄悄地把手塞进腋窝,接着说:它得有个大厨房。王后会帮我做饭,她会恨这件事情。她得剥蒜头,数以百万的一瓣瓣亮闪闪的蒜头,我要将它们塞入她的体内,然后我们就会有蒜头宝宝了。人们会追着我,央求我喂他们,我会把食物朝他们扔过去,我会逼他们吃。
眉头一皱,他的头耷拉下去。一阵猛烈的噼里啪啦声在排泄系统的深处达到了高潮。
好啊,国王说。他伸出手去,用力拍打骑士瘦瘦的屁股。骑士点点头,觉得自己的肠子也在搅动。但这就是朝臣的生活,不是吗。骑士不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统治者。
帮我,国王对站在开着的门边的王室寝室总管说。他站不起来了,他那么胖。
骑士考虑着人对令人作呕的事情产生种种反应的差距。在一极,凯瑟琳,她对国王的疯狂的粗俗,正如对王宫里许许多多情况一样,感到惊愕不已。在另一极,是国王,对他而言,令人作呕的东西是一种快乐源泉。他本人则处于两极中间,这也是一个朝臣必须待的位置,他是既不气愤,也不麻木。气愤本身就是粗俗的,是软弱的标志,是缺乏教养的标志。必须容忍伟人身上的古怪习性。(先前,骑士难道不一直是另一个国王童年时代的玩伴吗?那个国王小他七岁,时常表现出十足疯狂的行为来。)人的本性难移。没人改得了,大家都知道。
中译本序(戴维·桑塔格·里夫)
访谈中,朗诵会上,常常有人问小说家他们最喜欢自己的哪部作品。这个问题大多数作家都答不上来,至少在他们到达写作生涯的最后几个阶段之前是这样;至此,一个作家即使仍然活跃,他/她还是在走下坡路了。而即使到了这个节点,要说出哪部作品自己更喜欢,依然很难。贝克特会断言《等待戈多》就一定比他后期的《看不清道不明》和《最糟糕,嗯》 好?好像几乎不可能(当然,谁又会冒冒失失,去问他这种问题……)。连写出“再尝试,再失败,败得不那么惨”这句话的作家 都做不了的事情,性格更为温和的作家面对这种问题,恐怕要逃之夭夭了。没错,为自己的作品在自己身后的命运所困扰,这是艺术家标志性的职业病之一。但是,画画的时候,或者写书的时候,只有全神贯注地干好手头的活儿才行。按照乔治?奥威尔的说法,写一本书就像生一场病,只有完稿方能痊愈。对同样的问题,有人给出了较为乐观的理解,其中,简?奥斯丁就说过,对作家而言,作品是他们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你怎么可能说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呢?
然而,很多父母都会偏心,这个秘密也没什么可指责的;同样,大多数作家也都有自己偏爱的作品,尽管他们不愿意承认。就我母亲而言,在她自己的作品中,她最喜欢的是她的第三部小说,即你现在手上拿的《火山情人》。我想,这么说是公正的。
她最喜欢的作品是一本小说,这对于了解她的人来说,一点也不惊讶,即使在她一生当中,以及在她二○○四年十二月去世之后,她都更以随笔作家而非小说家而闻名,也因此受到更多好评。当然,甚至在她的崇拜者当中,都有人会说——屈尊俯就地说(我一直都无法完全明白,从我母亲写作生涯开始到结束,她怎么会造成屈尊俯就的),她误解了自己才华的本质。但从一开始,她的梦想就是成为小说家,其次才是评论家。她的第一本书是小说——《恩主》,一九六三年出版;就是说,比令她成名的评论集《反对阐释》早了三年。出完集子,她马上就又回到小说上来,很快就在翌年,一九六七年出版了第二本小说——《死亡匣子》。
出于各种我在这里不打算展开的原因,只说它们包括机遇(生活不都是如此吗?)、内心迫切的需要、甚至是各种杂志向我母亲约写理论文章的频繁程度,这就够了。这使得写那些文章更像是轻轻推开一扇虚掩着的门,而不太像登一座非常陡峭的山——过了十一年,她的短篇小说集《我,及其他》才出来,又过了十四年,到一九九二年,她才出版《火山情人》。
我相信,即使是还在写《火山情人》的时候,她就很清楚它远远胜过她的其他小说。尽管她在写她的第四部、也是最后一部小说——《在美国》——的时候,在它出版的时候(一九九九年),她非常喜欢(一个作家在写的时候不是这种感觉,那是写不下去的,也极不可能写出什么高质量的作品),但是,我一直有种感觉,《火山情人》绝对是她作为小说家的最成功的作品。《恩主》开了个好头(套用某评论家评论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的《好兵》 的话,《恩主》也许是当时用英文创作的最佳法国小说)。《死亡匣子》出版后,遭遇到极大的敌意,我觉得,连我母亲都渐渐对其产生了怀疑。而尽管《在美国》是她非常喜爱的书,但哪怕有人给她打一针硫喷妥钠 ,我都还是怀疑她会声称它与《火山情人》旗鼓相当。
我同意这个判断,也非常喜欢这本书,毫无保留地喜欢,这个事实倒也没什么特别有趣之处。我并不会自称对她的作品有什么特别的洞见,我只是还算比较了解她这些书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写出的。在《火山情人》里,我母亲加进了自己的元素,这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过。像该小说三大主角之一的“骑士”威廉?汉密尔顿爵士一样,她也是个充满激情的收藏家,建起了全美最大的私人图书馆之一,并收集了大量精挑细选的18世纪意大利建筑画。像那个那不勒斯革命者爱勒纳拉?德?芳斯卡?皮朋特尔一样(小说以她的独白结束),她也是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地参与政治,尽管她政治参与的性质和倾向在她生命的历程里,发生过巨大的变化。
关于我母亲,有人曾经说过,她是道德家中的美学家、美学家中的道德家。我认为说得太对了。我觉得,在她的大多数作品中,要么道德家占上风,于是美学家黯然退场,要么相反。她写的最后一本书《关于他人的痛苦》是前者最好的例子,而她早期的论文,如《反对阐释》和《关于“坎普”的札记》,则是后者的典型例证。但是,除了《论摄影》这个可能的例外,《火山情人》则是这样一本书,其中,我母亲本性的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而丰富的表达。她成功地让两者在她的故事里都发挥作用,这是小说成功的关键。
《火山情人》大体上是一个关于三角关系的故事。三角指那个美学家、他妻子埃玛?汉密尔顿——那个舞女和妓女,以及埃玛的情人、杰出的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勋爵。而背后涌动的是——或者是小说第一部分似乎是——在法国革命的鼓舞下,理想主义的青年贵族和资产者反抗残暴而腐败的那不勒斯国王的故事。这一反抗迫使国王一度流亡在外。但是,读者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收藏对生活(骑士是这方面的例子)、美对诱惑(埃玛),以及名声(纳尔逊)这些问题上了。
换言之,《火山情人》看起来是一本关于文明——你甚至可以说是过度文明——的问题与矛盾的书。不过,话又说回来,最后的情况是,为那不勒斯国王复位的任务落到了纳尔逊的肩上;国王原来承诺让那些革命者安全到达法国,可是一旦复位,他立刻食言;他下令处死了包括爱勒纳拉?皮朋特尔在内的大多数人。在她的独白里,爱勒纳拉?皮朋特尔对汉密尔顿夫妇和纳尔逊作出评论,并加以指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猛烈。这样,《火山情人》令人惊讶之处,终究还在于它是一部道德家的作品。“他们自以为是文明人,”她在小说最后几行里说,“他们是可鄙的。让他们全见鬼去吧。”这个道德家的控诉——毫无疑问,这也是我母亲的控诉,而不仅仅是她笔下人物的控诉(她们四人 身上都有一些她的影子)——是无法辩驳的,也是极具震撼力的。于是,这本书变得高尚起来,就这么简单。
又及:爱勒纳拉的独白,完全接近于我母亲在心理层面描写自己时所能达到的深度。我发现这一点令人非常感动。我想读者也会发现,尽管我当然是相关的当事人。
这本书的开篇就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潮湿、封闭的房间里,空气里弥漫着陈旧的纸张和尚未散尽的硝烟味。叙事者以一种近乎冷漠的精准度,描绘着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外部环境的残酷。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毫不留情地剖析人性幽暗角落的笔法,她似乎不满足于表面的叙事,而是非要深入到那些最令人不适、最难以启齿的欲望和恐惧之中去挖掘。那种文字的质感,像打磨光滑的鹅卵石,每一句话都沉甸甸的,带着历史的重量和宿命的悲凉。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不是因为情节的跌宕,而是因为某个词语的排列组合,像一把小刀精准地切开了我日常的麻木。整个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长跑,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和忍耐力,去跟随作者在复杂的心理迷宫中穿行,体验那种抽丝剥茧的痛苦与快感。这不是一本能让人轻松度过的消遣读物,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复杂性。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某些段落的阅读体验是具有挑战性的,它拒绝提供廉价的情感慰藉。作者似乎对人物抱持着一种既充满同情又保持距离的审视态度,使得我们很难将情感完全投射到任何一个角色身上,从而保持了一种批判性的距离。这种疏离感反而促使我更加关注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和文化批判的层面。它像是一部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在以极高的精度运转,揭示着某种社会机制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塑造和异化个体的。不同于那些情绪外放的作品,这本书的冲击力是内爆式的,它不是猛烈地撞击你的外壳,而是缓慢地渗透,改变你内部的结构。对于那些寻求快速娱乐的读者来说,这可能是一次令人沮丧的尝试,但对于愿意投入时间去探索复杂思维领域的人来说,它提供的回报是丰厚的智识盛宴。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交织时的手法,堪称一绝。它巧妙地利用了历史的厚重感,反衬出个体在巨大变革面前的渺小与挣扎。叙事视角在微观的私密情感和宏观的历史进程之间来回切换,但每一次切换都显得自然且富有逻辑性,仿佛作者的手中握着一条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所有看似不相关的元素汇聚成一个主题。阅读过程中,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时性错觉,仿佛那些遥远的时代背景并非已经过去,而是正以一种幽灵般的方式存在于我们当下生活的缝隙之中。它探讨的不仅是过去的某一特定时刻,更是关于“时间”本身的本质——它如何被建构、被记忆,以及最终如何被文本所捕获。整本书的结尾并没有提供一个清晰的总结,而是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令人回味无穷的问号,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评分从文体风格上来说,这本书展现了一种近乎学术研究的严谨与散文诗般的美学追求的奇妙结合。作者似乎对每一个句子都进行了雕琢,用词的选择极其考究,避免了任何陈词滥调,使得语言本身就具有了强大的张力。我尤其欣赏她描绘环境和氛围时的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场景的温度、光线的质地,甚至是空气中尘埃的味道。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投射到人物的言行举止上,便构成了对“现代性”困境的一种深刻注解。它探讨的主题是宏大的——关于权力、身份认同、艺术与生活的张力——但处理方式却是极其内敛和克制的,所有的爆发点都隐藏在平静的表面之下,需要细心体会。读完后,脑海中留下的是一连串的画面和哲学性的疑问,而非简单的故事结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如同精密的乐章,时而如大提琴般缓慢而深沉地铺陈着宏大的背景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时而又如同小提琴的快速颤音,在关键时刻猛地拉高紧张感,让人心跳加速。它没有遵循传统小说的线性结构,而是像一幅多层次的油画,不同的时间线和视角在画布上交织、重叠,需要读者自己去梳理和构建完整的图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对“真实”的边界进行了大胆的试探,文本中充斥着大量的反思、注释,甚至是作者本人的介入,这使得阅读体验变成了一种元小说式的对话。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是故事是如何被讲述,以及讲述者自身的立场和局限。这种结构上的复杂性,初读时可能会让人感到迷失,但一旦适应了这种独特的语境,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自由和智力上的愉悦,如同解开一个年代久远的密码。
评分名称:满江红 时尚男包复古单肩包男士斜挎包休闲韩版潮帆布包商务旅行包户外包包 黑色大款商品编号:17913698795店铺: 佳晟专营店商品毛重:0.54kg商品产地:中国大陆货号:1104/1104-1内部结构:拉链暗袋,夹层拉链袋,手机袋,证件袋颜色:啡色风格:休闲,商务,运动,日韩,复古形状:竖款方形材质:帆布分类:单肩包适用人群:青年闭合方式:拉链暗袋
评分京东活动期间购买京东活动期间购买
评分之前那套散装的大多没货,这次重出,必须收了
评分桑塔格全集是真的好贵,先买了一本感兴趣的读
评分非常好,感谢京东,非常喜欢
评分名称:满江红 时尚男包复古单肩包男士斜挎包休闲韩版潮帆布包商务旅行包户外包包 黑色大款商品编号:17913698795店铺: 佳晟专营店商品毛重:0.54kg商品产地:中国大陆货号:1104/1104-1内部结构:拉链暗袋,夹层拉链袋,手机袋,证件袋颜色:啡色风格:休闲,商务,运动,日韩,复古形状:竖款方形材质:帆布分类:单肩包适用人群:青年闭合方式:拉链暗袋
评分早就期待的一套书,这次果断拿下了,等不住了
评分纸质很棒,包装也完整,在京东买书真的特别好特别方便。
评分好书值得推荐,质量也好,物流快,服务好,一直信赖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