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遊:揭秘取經背後的五十個謎團

蝸牛看西遊:揭秘取經背後的五十個謎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牽著蝸牛散步 著
圖書標籤:
  • 西遊記
  • 神話解讀
  • 文化研究
  • 曆史秘聞
  • 文學分析
  • 趣味科普
  • 古典名著
  • 奇幻文學
  • 取經故事
  • 謎團揭秘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作傢齣版社
ISBN:9787506397407
版次:1
商品編碼:12301010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特種紙
頁數:33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推薦一

蝸牛先生精讀《西遊記》原著,以獨特的趣談方式,層層剖析、揭秘西遊謎團,解讀作者本意,以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談古論今,讀來輕鬆有趣,頗有道理。

——央視86版《西遊記》總作麯 許鏡清

推薦二

經典,多半是經得起細讀的,《西遊記》就是。隻能囫圇看看唬人的不叫經典,它必定有門而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處處有風景,反復逛也不會膩。蝸牛就是一位有個性的西遊“帶路黨”。他從小在西遊這座殿閣裏逛,剝著玉米聽西遊故事,熟悉這裏的一磚一石,對這裏有與眾不同的體會和感悟。有他的引導,你能從《西遊記》裏品齣不一樣的快樂。

——自媒體人 六神磊磊

推薦三

魯迅雲:“《西遊記》實齣於遊戲。”夫如是,何妨以遊戲讀之耶?我友蝸牛簪遊戲之趣筆,入遊戲之《西遊》,來龍於齊諧野語,而結穴於練達人情,是深得遊戲三昧者也。

——中華書局版《西遊記》校注者 李天飛

推薦四

不同的人讀《西遊記》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當過十多年記者的蝸牛帶著他實踐中感悟的人生經驗,講的是西遊故事,談的卻是不一樣的人性江湖。這是一本直戳心靈的“人生指南”,特彆值得身處睏境的朋友一讀。

——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總經理 張苗


內容簡介

看《西遊記》有三個層次:小時候看到的是打怪升級,中年看到的是佛道相爭,老年看到的是修心修性。可謂一韆個人眼中有一韆部《西遊記》。

《西遊記》中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伏筆,暗藏瞭什麼內情?孫悟空其實可以翻齣如來手掌,為什麼他忽然止步?唐僧的轉世有何疑點?愛過豬八戒的女人,取經路上八戒為何從未提過?沙僧被貶流沙河,隻因為失手摔爛瞭玻璃杯嗎?小白龍身藏何種絕世珍寶……通過蝸牛的引導,你會發現原著作者纔是藏得很深的“老司機”。

與其他解讀者不同,作者結閤多年人生經曆,把成長閱曆融入西遊故事中,從孫悟空的成長經曆看個性修養、從如來的取經工程看戰略謀劃、從玉帝的佛道平衡看領導藝術、從觀音的團隊管理看員工激勵、從唐僧的華麗轉變看修心養性……


作者簡介

牽著蝸牛散步,原名陳幫和,知名媒體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六載,獲得過新聞類至高奬:中國新聞奬二等奬;獲得過各類文學奬: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金奬等。作品多次被《讀者》《青年文摘》等媒體轉載,並有作品被收入大學語文教材。現為北京萬唯影業文學部總監,“現代西遊”影視項目宇宙觀總架構師。

“蝸牛看西遊”自媒體號創建於2015年11月。上綫兩年來,在網絡江湖上掀起浪潮,受到粉絲熱烈追捧。先後受邀入駐今日頭條、企鵝號、一點資訊、大魚號、網易號、搜狐平颱、百傢號、百度百科TA說,以及優酷視頻、騰訊視頻、搜狐視頻、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等多個知名媒體平颱,多次登上各平颱排行榜,獲多個平颱原創補貼,是百度百科TA說《西遊記》特邀科普作者。總閱讀量達5億,粉絲200多萬。

不少粉絲評論:“完全顛覆童年記憶”“蝸牛讀的是西遊故事,看的是社會人生”“想不到原著中還有這些細節,這麼多年的《西遊記》白讀瞭”……


目錄

序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齣發  005

孫悟空:一念成妖,一念成佛

起源之謎:孫悟空父母是誰?其實原著中早有伏綫  002

拜師之謎:三星洞外樵夫,他纔是真正的高人?  009

學藝之謎:七十二變的重大缺陷是什麼?  017

長生之謎:學瞭長生不老,為何仍被閻王勾魂?  023

兵器之謎:金箍棒是誰造的?  030

招安之謎:真是因為官小,悟空纔不當弼馬溫?  037

被擒之謎:太上老君八卦爐為何留生門?  043

打賭之謎:悟空完全能翻齣如來手掌,為何突然止步?  049

被壓之謎:如來為何用觀音真言壓悟空五百年?  055

緊箍之謎:緊箍咒其實套不住孫悟空?  059

武力之謎:能敵十萬天兵,為何連小妖都打不贏?  065

性格之謎:孫悟空為何屠殺花果山上韆獵戶?  068

二心之謎:諦聽聽齣誰是真假美猴王,為何不敢說?  072

修行之謎:西遊最神秘的神仙,對悟空影響遠超菩提  079

成佛之謎:鬥戰勝佛含金量遠超旃檀功德佛?  086

唐僧:靈颱本無物,何處染塵埃

輪迴之謎:金蟬子真是因為打瞌睡而被貶東土?  092

師兄之謎:唐僧是如來二徒弟,那大徒弟是誰?  098

交友之謎:盂蘭盆會,金蟬子為何敬鎮元子一杯茶?  104

投胎之謎:最悲催的代孕工具,也是最偉大的母親  109

法寶之謎:如來送給唐僧兩件法寶,為何他一次不用?  114

長生之謎:吃唐僧肉能長生的消息是誰泄露的?  121

本性之謎:四聖試禪心,究竟試的誰?  129

愛情之謎:唐僧為何不敢留在女兒國?  135

靈山之謎:接引佛祖的無底船,唐僧為何不敢上?  140

人事之謎:無字真經是不是假經?  146

老黿之謎:唐僧為何不替通天河老烏龜問壽命?  152

豬八戒:有過牽掛,瞭無牽掛

修仙之謎:豬八戒的師父是誰?  160

被貶之謎:誰把豬八戒變成瞭妖?  167

愛情之謎:唯一愛過豬八戒的女人是誰?  173

節操之謎:八戒究竟藏瞭多少私房錢?  178

挑擔之謎:八戒擔子裏挑的是啥?  183

成佛之謎:八戒為何沒能成佛?  192

沙僧:心生則魔生,心滅則魔滅

尋師之謎:沙僧苦苦尋找的師父是誰?  200

被貶之謎:沙僧為何打爛一個玻璃杯就被重罰?  205

潛伏之謎: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沙僧在哪兒?  210

吃人之謎:被沙僧吃掉的九個取經人是誰?  217

性格之謎:“老機關”沙僧的城府是如何深起來的?  223

成佛之謎:取經成功,對沙僧承諾觀音為何沒兌現?  229

龍族:渡己先渡人,他成佛我亦是佛

入隊之謎:西海龍王為何大義滅親告兒子?  236

排位之謎:白龍馬先入門為何沒當上二師兄?  241

齣身之謎:白龍馬身上居然暗藏寶貝?  246

被殺之謎:涇河龍王的頭為何被一個凡人砍瞭?  251

地位之謎:西遊中最神秘的龍王是誰?  256

眾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最美之妖:連如來都動心放瞭她一馬  264

最狠之妖:什麼妖要奪雷音寺,如來居然忍氣吞聲?  271

最善之妖:他從不吃人,卻被全城人吃  278

最狂之妖:他冒充如來,連盤古兒子都不敢惹  284

最鬧之妖:什麼妖讓觀音鞋都沒穿就急著去降?  291

最冤之妖:奎木狼告訴你什麼叫最悲催的愛情  297

最牛之妖:天下第一妖,唯他敢稱聖  304


後記 人還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瞭呢?  311


精彩書摘

起源之謎:

孫悟空父母是誰?其實原著中早有伏綫!


關於孫悟空父母是誰,西遊迷們各有爭論,誰也不服誰。各解讀高手也紛紛亮劍,對他的父親,有說是如來,有說是菩提,還有說是太上老君;對他的母親,有說是觀音,有說是女媧,甚至還有人說是大禹的老婆……

可能也有人說,蝸牛你無聊不,孫悟空是從石頭裏蹦齣來的,《西遊記》開篇就說瞭,可能你問吳承恩,他也不知道!

這隻能說,你讀《西遊記》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古人寫書,絕不是腳踩西瓜皮,想到哪裏寫到哪裏。特彆是在那個寫小說要被罵、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敢署的年代,大神們把隱喻發揮到瞭極緻,小說裏的每個人名、每個地名、每串數字,都有特定意義。如果你認為《紅樓夢》的賈雨村就叫賈雨村,甄士隱就叫甄士隱,《西遊記》裏金箍棒的重量、筋鬥雲的速度都是作者異想天開的,那你的閱讀還沒入門。

在《西遊記》百迴本齣現之前,孫悟空的傳說早就有瞭,甚至還娶瞭老婆,有兄弟姐妹。

但在百迴本《西遊記》裏,孫悟空絕不單純是個石猴子、野猴子,在他身上作者留下瞭更多隱喻,對他的來源進行瞭深入說明。


原著第一迴,開篇就進行瞭交代——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 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曆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麵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産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從這段來看,似乎孫悟空真的是從石頭裏蹦齣來的。

但是,很多人問瞭:這石頭是誰放在那裏的?它如何變成瞭受精卵?為何有道傢標識?眾多數據有什麼講究?

其實,這裏蘊含著許多中國道傢思想和古代天文曆法。如三 百六十五代錶著一周年的時間,九竅八孔代錶著修仙的基本前提,等等。如果細講起來,十多萬字也未必說得清楚,這裏先不細講。

作者用瞭這麼多神秘數字描繪這個石頭,隻告訴我們一個真相:不是隨便什麼石頭,都能整齣一個石猴來。孫悟空的來源,絕不能簡單用一句天地所生就能概括。


不是隨便一塊石頭都能變成石猴

不信?我們來看本章的標題“靈根育孕源流齣 心性修持大道生”。請大傢注意,靈根、心性。這兩個關鍵詞喻示著什麼呢?

在中國著名的動畫片《大鬧天宮》中,孫悟空是個什麼臉型?倒著的桃子!這像什麼?心!孫猴子永遠跳來跳去,像不像一顆心永遠不停地蹦跳?

孫悟空從石頭裏蹦齣來,代錶著一顆有靈性的心孕育瞭、成熟瞭、跳動瞭,開始感知世界瞭!


我們再來看孫悟空學藝的地方:靈颱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一些專傢指齣,這山名和地名,不是作者頭腦發熱隨便取的,它有著深刻的隱喻。

靈颱和方寸,其實都是指心;斜月三星,更是一個心字。孫悟空齣生後住的地方,水簾洞前泉水倒掛,也是心字的倒鈎筆畫。

菩提祖師的菩提是什麼意思呢?在印度佛教中,是大智慧的意思,也是指一顆心突然開竅。

也就是說,孫悟空這顆心長成後,需要到菩提學院來開竅,完成心的初步修煉。人身始終要死的,人的思想卻始終不滅,這就是孫悟空始終要學長生的緣由。

孫悟空學瞭那麼多技藝,最牛叉的就兩樣:七十二變、筋鬥雲。這也是有寓意的。七十二變,代錶的是人們不斷變化的心理活動。筋鬥雲,代錶的是快。天底下什麼東西最快?有人說是電,有人說是光,其實都沒有人的意念快!孫悟空的這兩項技能,也是代錶人心變化是最快的!

筋鬥雲一縱十萬八韆裏,剛好是東土到靈山的距離,這恰恰是佛學裏說的,一念成妖,一念成佛。

孫悟空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金箍棒。金箍棒的全名叫“如意金箍棒”,小名叫“靈陽棒”,彆名叫“定海神珍鐵”。如意,就是隨心所欲,想大就大,想小就小,代錶的是人的心氣。

為何又叫“定海神珍鐵”呢?意思是人的心定,大海就會溫柔安靜;人的心不定,大海就要發脾氣,産生海嘯摧毀岸邊的一切東西。

孫悟空在太上老君八卦爐裏煉的是什麼?火眼金睛。火代錶的是明亮,金睛代錶的是閃爍。火眼金睛又是從八卦爐裏煉齣來的,說的是隻有經過韆錘百煉過的“心”纔能更加明亮,纔能看透這紛繁復雜的世界,纔能看透僞裝瞭的壞人。

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兒是製約他行動的法寶,那麼緊箍咒又叫什麼呢?觀音說瞭,叫“定心真言”。說明它之所以管用,是因為管住瞭人心!


如果這個時候,大傢還不明白孫悟空究竟從哪裏來,那麼有一章更是非常直白地告訴瞭我們答案,那就是“真假美猴王”這個故事。

首先,標題就揭示瞭答案“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該橋段中,兩個孫悟空你說我是假的,我說你是假的,唐僧不能辨真假,李天王的照妖鏡不能辨真假,連觀音也看不齣真假,諦聽聽齣瞭真假,卻又不敢說。最後,兩人一直打打鬧鬧,直接往如來處去。

如來正在給眾徒講經,聽到喧鬧聲,笑著告訴大傢:你們看,二心爭鬥來瞭!

最後,如來說假孫悟空是六耳獼猴,這個物種之前沒人見過,之後也沒人見過,明顯是如來故意混淆視聽,掩蓋真相而已。因此,真相就是兩個都是真的,隻不過是一正一邪兩顆心爭鬥而已。

因此,《西遊記》的根本,其實是講的人心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修煉,最後成為心中的佛。取經的過程,就是修心的過程;九九八十一難,其實就是人心遭遇的各種貪欲。

迴到主題,孫悟空的父母是誰?答案就很明確瞭,是你,是我,是每一個閱讀《西遊記》的讀者!

正因為每個人感知世界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孫悟空也是不一樣的,讀《西遊記》的感受更是完全不一樣:年少時把《西遊記》當成打怪升級的兒童書,成年後把《西遊記》當成官場鬥爭的厚黑書,而到瞭老年,則把《西遊記》當成修心的教材……

這也是我們在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中始終看到孤獨,在央視86版《西遊記》中始終看到童真的根本原因,周星馳的人生,與楊潔導演的人生,本來就完全不一樣!


幾年前,為探究王陽明的心學,蝸牛專門去瞭一趟他悟道的地方——貴州龍場。當時,非常不明白他的心學為何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諸多偉人。

他的人生經曆,與《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相似之處,從人生巔峰,突然陷入人生低榖,被貶到龍場當場主時,幾次差點自暴自棄死掉。不過,曹雪芹最終還是沒走齣自己的心牢,而王陽明則在一個石棺中突然明白:外部的世界,其實就是自己感知的世界。如果我認為是快樂的,外部世界就是快樂的;我把它當成悲傷的,外部世界就是悲傷的。所以,要改變外部世界,首先得改變自己!於是,他從石棺中爬起來,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主動投身到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去。

這就是他所說的,破山賊易,破心賊難!當賊已鑽到你心裏,要徹底消滅它,那纔是最難的!

王陽明與吳承恩的經曆也有類似,少年天纔,中年不得誌,於是難免懷纔不遇,怨天尤人。但王陽明與吳承恩不同的是,吳承恩憤而辭掉官職,迴傢隱修,而王陽明則“知行閤一”:你的理論再高深、計劃再完美,你不去實踐,屁都不是。隻有在實踐中你纔齣真知,隻有在實踐中你纔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們很多時候認為修心,就是修煉到見怪不怪,彆人打你左臉,你要把右臉給他;彆人往你身上吐口水,你還可以優雅地說:我當是天上下大雨。

這其實不是正確的修心方式,這叫用忍受來逃避睏難。正確的修心方式,是像孫悟空一樣戰鬥,戰鬥,再戰鬥。隻不過年輕時的孫悟空是棍棒相嚮,成佛後的孫悟空是用智慧化之,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學真知:遇到睏難,要用更高明的辦法去解決。

在蝸牛早期的認識中,總認為猴子到處去搬救兵是世俗的做法,提著棒子乾他娘的,纔是英雄行為。其實,到今天纔發現,一根棒子你隻能打翻幾個人,但是一個計策就可以決勝韆裏之外。

有時,我們經常講,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少人認為,退一步就是忍忍算瞭,其實,退一步是叫你多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換個思路解決問題。

這,就是年少時讀《西遊記》,與成年後讀《西遊記》的不同。


學藝之謎:

七十二變重大缺陷是什麼?



大傢都知道,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到最牛三大絕技,其中之一就是七十二變。但這七十二變有個緻命缺陷,幾次差點讓他喪命。

最初,孫悟空是不清楚這個缺陷的,導緻他在與二郎神的戰鬥中,七十二變被識破,處處被動挨打。

在原著第六迴,孫悟空大鬧天宮反下界,玉帝派十萬天兵圍剿,卻被打得落花流水。玉帝不得不放下架子,請自己外甥二郎神迴來支援。

孫悟空與二郎神本事差不多,兩人鬥得不分勝負,但二郎神有梅山六兄弟助陣,而孫的陣營隻是烏閤之眾。兩人戰鬥正酣時,孫悟空聞後方陣營攻破,猴子被打散,心中發慌敗下陣來。

為瞭逃脫梅山六兄弟的圍追堵截,孫悟空搖身一變,變作一個麻雀,飛在樹梢頭釘住。這個變化太low瞭,二郎神一眼就識破假象,立即變成餓鷹撲瞭過來。孫悟空隻得又變成大鶿老衝天而起,二郎神則變成大海鶴,鑽上雲霄來嗛……

幾經鬥法,孫悟空最後變成一座土地廟,牙齒作門扇,舌頭變菩薩,眼睛變窗欞,但尾巴不好收拾,隻得竪在後麵,變成一根旗竿。

這個變化迷惑性很大,一般神仙還真看不破。不料二郎神趕到,見一根旗竿立在後麵,頓時笑瞭:

“是這猢猻瞭!他今又在那裏哄我。我也曾見廟宇,更不曾見一個旗竿竪在後麵的。斷是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進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進去?等我掣拳先搗窗欞,後踢門扇!”

孫悟空一聽,媽媽呀,這二郎神好狠!“門扇是我牙齒,窗欞是我眼睛;若打瞭牙,搗瞭眼,卻怎麼是好?”於是趕緊收瞭法相,逃命去瞭。

多餘的尾巴讓二郎神破瞭局

這場戰鬥,是孫悟空齣師後,第一次與人鬥變化之法,沒想到尾巴不能隨意變化,最終敗給瞭二郎神。


這緻命缺陷不是唯一一次讓孫悟空陷於絕境。

在原著第三十四迴,取經團隊到瞭平頂山蓮花洞,遭遇瞭金角大王、銀角大王。他們利用從太上老君處偷來的五大法寶,把取經團隊成員全部抓迴捆綁在洞中。幸孫悟空懂得縮身之法,晚上偷偷逃瞭齣來。

為瞭打探實情,他變成一個小妖進洞騙寶貝,卻被八戒識破,在梁上喊道:“不好瞭!不好瞭!拴的是假貨,吊的是正身!”

豬八戒的叫喊引來瞭妖怪的警覺,停杯問:“那豬八戒吆喝的是甚麼?”

孫悟空變的小妖趕緊上前:“豬八戒攛道孫行者,教變化走瞭罷。他不肯走,在那裏吆喝哩。”妖怪道:“還說豬八戒老實,原來這等不老實!該打二十多嘴棍!”

孫悟空就去拿條棍來打,八戒道:“你打輕些兒,若重瞭些兒,我又喊起,我認得你!”

孫悟空說:“老孫變化,也隻為你們,你怎麼倒走瞭風息?這一洞裏妖精,都認不得,怎的偏你認得?”

是啊,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想問的。

八戒怎說?他道:“你雖變瞭頭臉,還不曾變得屁股。那屁股上兩塊紅不是?我因此認得是你。”

原來如此!於是孫悟空趕緊找個理由到廚中,鍋底上摸瞭一把,將兩臀擦黑,行至前邊。八戒看見又笑道:“那個猴子去那裏混瞭這一會,弄做個黑屁股來瞭。”


如果說平頂山蓮花洞還算有驚無險的話,在獅駝嶺獅駝洞,孫悟空則因這重大缺陷差點把命都搞丟瞭。

在原著第七十五迴,取經團隊來到如來舅舅大鵬雕的地盤,孫悟空為瞭進洞探虛實,變化成“小鑽風”迴去報信。他還頑性不改,弄一蒼蠅調戲瞭三個魔王一番。

看到老魔王驚慌失措,帶領滿洞小妖打蒼蠅的樣子,他忍不住嘻嘻笑齣聲來。這下壞事瞭,原來,他一笑,猴臉就顯瞭齣來,立該被大鵬雕識破,遂用他的陰陽二氣瓶,差點把孫悟空搞死!

看到這裏,大傢明白瞭吧?這七十二變的最大缺陷是:若是變飛禽、走獸、花木、器皿、昆蟲之類,可以連身子一起變;但如果變人物,卻隻是頭臉變瞭,身子變不過來,還有一身黃毛,兩塊紅股,一條尾巴(不是蝸牛總結的,原著是這樣寫的)。


那麼,這重大缺陷菩提祖師知道嗎?以他的神通,肯定知道!但是,為何不告訴猴子呢?

實際上,菩提祖師提醒過孫悟空,卻沒引起他的重視。

在原著第二迴,孫悟空在斜月三星洞苦熬七年,終於學會瞭長生不老之術。就在他萬分高興之時,菩提祖師一番話讓他的心頓時冷到瞭冰點。

菩提祖師是這樣說的——

“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隻是防備著‘三災利害’……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把韆年苦行,俱為虛幻。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孫悟空一聽,嚇得毛骨悚然,趕緊叩頭道:“萬望老爺垂憫,傳與躲避三災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祖師道:“此亦無難,隻是你比他人不同,故傳不得。”悟空道:“我也頭圓頂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竅四肢,五髒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師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原來那猴子孤拐麵,凹臉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師父沒成算!我雖少腮,卻比人多這個素袋,亦可準摺過也。”

不知大傢看明白沒有?不是這七十二般變化有缺陷,而是孫悟空自身條件有缺陷:猴子少腮,還是紅屁股,有尾巴。

七十二般變化本身就是人研製齣來的,也是為人量身打造的,為瞭幫助孫悟空抵三災,菩提祖師也冒險傳給他瞭,卻留下瞭隱患。

那麼菩提祖師為啥不給孫悟空明說呢?蝸牛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菩提祖師是知道孫悟空以後命運發展的,所以專門提醒瞭他要防“三災”。但是孫悟空並沒有聽進去(從他後麵的經曆可看齣,每次遇險菩提祖師都說中瞭,可即使最危險的時候,他也隻想到找觀音求救而沒想起菩提祖師的話)。

第二,菩提祖師是找什麼理由攆走孫悟空的?賣弄七十二變!孫悟空正在給師兄弟錶演變化之術時,被菩提祖師逮瞭個正著,警告他,功夫是拿來殺敵的,不是用來賣弄的。如果賣弄,必然要引來殺身之禍。

菩提祖師心裏清楚,猴子齣去肯定要惹禍的,七十二變也不能幫他全部避災,甚至使用不當,還會給他帶來麻煩。但是,即使作為十分愛惜他的老師,也不能全部給他點破,那樣將毀滅猴子的一切夢想,隻能寄希望於他的悟性,看他能不能在今後殘酷的鬥爭中成熟起來。


前言/序言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齣發

公元627年的某天早晨,一個叫陳褘、法名玄奘的青年和尚手捧一本盜版佛經抓耳撓腮、苦惱萬分。

他發現,由於佛經是從西域傳進來的,不同的譯者不同的水平,導緻翻譯齣來的佛經各不相同,由此延伸齣來的不同流派、不同大V相互掐架,互相指責對方不正宗,佛教徒之間經常開展口水大戰。

作為一名好學上進的青年和尚,如果連手中的教材都有問題,如何能探究佛法真諦、修成佛法正果?就如一名高考生,走進考場纔忽然發現,我滴個娘,教材與試捲內容竟然不是同一個版本,當場就有可能暈倒。

為瞭尋找最正宗的教材,他曾從老傢洛陽齣發,與哥哥一起,一路探尋來到成都。但即使在當時佛學廣泛傳播的四川,他也越學越睏惑,越學心中疑團越大。於是又偷偷離開哥哥,經荊州、相州、趙州,到瞭長安大覺寺。然而在這個高僧雲集的大寺院,他依然沒有找到心目中的標準答案。

這時,有人提醒他,佛教從天竺(古印度)傳來,教材是他們編印的,試捲也是他們齣的,你要找到標準答案,隻有到那裏去。

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當即從床上爬起來,丟掉硬邦邦的餿饅頭,提筆給剛當上“大唐”CEO不久的李世民寫瞭一封長長的申請書。

李世民收到信後,非常興奮,非常欣慰:想不到我國還有這等愛學習愛較真的熱血青年。他綰起袖子,立即揮毫寫瞭兩個大字:

不準!

李世民並非不給玄奘麵子,而是國傢剛建,四海未平,他親自下達瞭國人禁止齣番的禁令,他也不願意一位有纔華的青年和尚流落他國——萬一一去不迴呢?

領導不批,但玄奘並沒有放棄。

這年鞦天,陝甘一帶發生荒災,災民四齣逃荒,他往臉上抹瞭一把灰,就夾雜在災民群裏嚮西齣發。既然公費齣差泡湯,那就自費齣國,無論如何也要把正宗佛經拿迴來。


青年玄奘的“偷渡”路綫是從現在的甘肅經新疆至印度。

即使在今天,甘肅的敦煌、武威、玉門關也十分荒涼,茫茫戈壁灘方圓幾十公裏看不到人煙,更不要說那時的疆土還更加荒涼。

在《西遊記》中,唐僧肚子餓瞭,就把金鉢往孫猴子手裏一塞:“悟空,去化點緣。”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再遠也能給他討一碗乾飯迴來。

但在真實的西遊路綫上,玄奘和尚想討個飯、化個緣,可比登天還難,走幾天都看不到人影,總不可能嚮黃沙要吃的吧?玄奘身邊也沒有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倒收瞭一名叫石磐陀的鬍人(有人說猢猻就是隱喻鬍人,猢猻後來演變成孫悟空)。然而,在戈壁走瞭一段時間後,這名鬍人後悔瞭,萬一玄奘被擒,把他供齣來,他就死定瞭(當時協助偷渡過境是死罪,唐朝已把玄奘列入黑名單,下瞭追捕令。玄奘還被瓜州守將李昌抓過一迴,幸虧李昌是信佛之人,放瞭他一馬。鬍人越走越不相信玄奘能偷渡成功),於是産生瞭殺師叛逃的念頭。

那天晚上,石磐陀天人交戰,抽刀逼近玄奘,但又摺返迴去。一會兒又抽刀過來……反倒玄奘萬念俱空,靜靜坐著,閉目不視,任聽上天裁判。石磐陀最終還是沒有下手,天明騎瞭駿馬不辭而彆,將一匹瘦老赤馬留給瞭玄奘。

玄奘就騎著這匹瘦老赤馬踽踽獨行。

今天驢友重走這條絲綢之路,必須帶齊指南針、衝鋒衣、壓縮乾糧、防風設備什麼的,不然就會一路順風、半路失蹤。但唐朝驢行青年玄奘卻什麼也沒有,隻有一顆信念堅定的心。

事實證明,信念還是不能當飯吃。有一次,他不小心將水囊打翻,茫茫戈壁中,水可是救命的東西。他四天五夜滴水未進,人很快被烈日曬得奄奄一息。就在他感嘆心願難瞭時,這匹瘦老赤馬居然憑著豐富的旅行經驗,馱著他找到瞭水源,救瞭他一命。

走齣戈壁灘,玄奘來到今天的哈密境內高昌國。高昌王麹文泰早就聽聞玄奘大名,聽說大師前來,親率妻兒和大臣列隊迎接。經過十幾日長談,敬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

為此,他提齣一個請求,要“包養”玄奘!

你沒聽錯,真的是“包養”:除瞭王位和老婆,國中財富隨他挑,國中豪宅隨他選,隻答應一個要求:擔任高昌國的佛學博士後導師(此橋段咋和女兒國那麼像呢)。

與途中忍飢挨餓、逃避追殺相比,高昌王的這個建議,對青年玄奘還是很具殺傷力的。用現在流行的話說,讀書、求學目的為瞭什麼呀,還不是為瞭生活。在這裏,玄奘和尚可以宣揚他的佛法,可以實現一部分理想,最關鍵的是,他不用再背負“偷渡客”的罪名,可以堂堂正正地當“大師”!真是爽呆瞭。

麵對這份高薪待遇,玄奘和尚的迴答是:絕食!

讓我放棄信念,不如讓我去死。

玄奘和尚一餓就是好幾天。無論什麼美食放在他鼻子前,他都隻吞清口水,決不看一眼。

到瞭第四天晚上,玄奘又一次奄奄一息瞭。

高昌王這次是真真正正被感動瞭,他不顧一國之尊的身份,親自嚮玄奘叩頭謝罪。之後,不僅給玄奘送瞭許多路上食物,還與他結為兄弟(這可能是《西遊記》中禦弟的由來)。


公元630年夏,玄奘穿越中原無數小國,終於踏上印度國土,來到心中聖地那爛陀寺(《西遊記》中的大雷音寺)。

在這裏,玄奘刻苦學習,決不上課耍手機。在那爛陀寺5年,他從一名插班生成為博士生,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經書的十名高僧之一)。同時,還兼學瞭各種婆羅門書,掌握瞭多門外語。

當時的印度,也是小國林立、大小乘佛教互撕。玄奘為瞭增加閱曆,惡補課外知識,有空就到處遊曆論經。

一日,來到戒日王的地盤,戒日王被玄奘講授的佛法深深摺服,當即決定在麯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聞名來參加。

這場辯論大賽,玄奘主論,任人問難,18天時間,竟無一人能把他問倒,真的是“不服來辯”。玄奘一時名震五印,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

按理說,玄奘此時的人生理想全部實現,不僅找到瞭高考老師,尋得瞭標準答案,而且擠進高級教師隊伍,成為學術權威,威震兩派佛教。此時,他完全可以像《西遊記》中的唐僧一樣,成為西天一佛,享受終生榮譽。也可以像當今不少海外學子一樣,取得綠卡(他甚至不需要取,很多國王哭著喊著要送給他),成為彆國公民。

但是,玄奘始終沒忘初心,沒忘當年那本盜版書帶給他的睏惑。他要把學到的真經,帶迴生他養他的祖國去,讓韆韆萬萬的中華佛教徒,不再受盜版書的睏惑。

雖然,在祖國他還是一名黑名單上的“偷渡客”,一迴國就可能被斬首。

雖然,返程路中同樣充滿艱辛,風沙和盜賊可能要瞭他的命。

然而,就如當初義無反顧西行一樣,今天,他同樣義無反顧選擇迴國。

不管行多遠,都不會忘記當初為什麼齣發!


公元641年,玄奘辭彆戒日王準備迴國。戒日王送瞭大量金銀財寶,但玄奘堅決不收,隻留一件披風,做途中防雨用。

玄奘決定沿著絲綢之路北綫,經過高昌國迴長安,按照他與麹文泰的約定,玄奘需在高昌國停留三年。但他在東歸途中得知,貞觀十四年(640),唐太宗藉口高昌王來朝後態度傲慢,已派兵將高昌國滅掉瞭,如今是唐朝的一個郡縣(西州)。

作為“偷渡客”的玄奘,蝸牛不知道他那時是什麼心情。但據史料記載,他迴國的腳步並沒因此而停留。途中,他給李世民寫瞭一封信,講述瞭自己西行經曆及歸國想法。

七個月後(這算快的瞭,當時可沒有網絡),唐王的迴信送到,言辭充滿熱情,不僅原諒瞭他“偷渡”的事,還非常歡迎他迴國。

玄奘的一顆心纔落下。

公元645年,玄奘在離開祖國19年後,終於再次踏上故土。進城門的那一刻,他忍不住淚如雨下。

在這19年中,他經曆的災難遠不止九九八十一難,他受到的考驗,遠不止忍飢挨餓那麼簡單。

心靈的摺磨,纔是最大的摺磨。

一個人在經曆瞭生與死、榮與辱的百般考驗之後,仍不失本性、不忘初心,纔是最值得敬佩的。


因唐太宗要用兵遼東,因此在洛陽行宮接見瞭玄奘。史書記載,唐太宗親自齣迎,賜座暢談,殷勤慰勞。

一年之後,一本由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執筆的《大唐西域記》問世,書中詳細記錄瞭玄奘親曆的110個國傢和傳聞中28國情況,如今,它已經成為研究古代西域及古印度的重要著作。

歸國之後,玄奘就一頭紮進偉大的翻譯事業中。有研究者統計,玄奘共帶迴梵筴佛典526筴、657部。從公元645年5月到公元663年10月,他在18年5個月期間,共組織人員翻譯佛經1335捲,平均每年72捲,每月約6捲多,也就是每5天翻譯一捲(真的很拼)。

公元649年,在唐太宗去世的前三天,玄奘完成瞭《心經》的翻譯。即使一點兒不懂佛教知識的人都知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即齣自《心經》。

公元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跨越屋後水渠時,不慎跌倒,小腿處稍許破皮,但從那天開始,玄奘再也沒有起來。二月初五夜半,一代高僧玄奘法師圓寂。


玄奘死後900年,一名叫吳承恩的浙江長興縣副縣長(縣丞)手捧《大唐西域記》苦惱萬分。他一方麵敬佩玄奘百摺不撓的精神,一方麵痛恨官場的黑暗。

雖然他胸中有大誌,奈何朝廷不開眼,次次高考落榜,頭發花白瞭纔排隊補得這個官職,上任不久還莫名其妙陷入一場官司,被人抓進瞭監獄。既然官沒啥當頭,也沒有前途,我就來辦自媒體吧,他對自己說。

在他年過花甲的時候,“西遊記”公眾號開通上綫瞭。他一方麵苦讀《大唐西域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書籍,一方麵廣開微信群,收集散落在民間關於玄奘帶著石猴精取經的故事。為瞭盡快吸粉和增加點擊量,他在原有民間故事的基礎上,特彆塑造瞭孫悟空這個角色,還極大豐富瞭黑豬精(豬八戒)、沙和尚(沙僧)和白龍馬這三個人物。

文章一推齣,立即在明朝朋友圈引起強烈反響,造成巨大轟動,常常是一捲還沒寫完,等著讀的人已經從街頭排到巷尾瞭(不是因為村東頭廁所缺紙瞭,的的確確是真粉絲)。

由於太火,領導不高興瞭,常常指著某妖怪問他,這個是不是諷刺我?雖然他百般解釋“如有雷同,純屬虛構”,但一切都沒有用。他隻得中斷更新多年。

在一個藉酒澆愁的晚上,他仿佛再次聽到玄奘法師在耳邊輕輕告訴他:不能因為走得太遠,就忘記當初為什麼齣發。

他流淚瞭,於是果斷再次拿起筆。在完成這部著作之後,他嚮上級遞交瞭辭職報告,迴鄉下老傢去瞭,最終貧老鄉村。

遺憾的是,在他去世10年之後,這部偉大的著作纔通過世德堂正式齣版發行。


吳承恩死後400年(是整數,1582-1982),有一名53歲的女導演捧著《西遊記》苦惱萬分。

她叫楊潔,中央電視颱戲劇導演,去年,副颱長洪民生交給她一個任務,把這部偉大的著作拍攝齣來。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等是個什麼形象?沒有人知道!如何展現騰雲駕霧?如何展現七十二變?沒有人知道!電視劇是個什麼玩意兒?知道的人不多!

最關鍵的是,沒錢沒錢沒錢,沒人沒人沒人!這等重要的事,說300遍也沒辦法解決。

楊潔隻好全傢總動員,把老公王崇鞦拉來當攝像,從頭拍到尾(你沒猜錯,隻有一個攝像,隻有一颱機器);找到六齡童,讓他推薦學生演孫悟空,六齡童推薦瞭自己的小兒子六小齡童,結果近視眼的六小齡童一上戲就把對手打得鼻青臉腫;到峨眉電影製片廠挖角,找來演員汪粵演唐僧,可惜演瞭三集汪粵就另有想法走人……

電視劇剛拍瞭幾集,一些風言風語就傳到央視領導耳朵裏:“誰拍電視劇會這麼慢?綉花也綉齣來瞭!”“國傢不該拿這麼多錢讓她去遊山玩水!”“怎麼還跑到泰國、印度去拍瞭?國內沒玩夠,又跑國外玩去瞭?”

為此,中央有關部門還專門派來瞭調查組,一筆一筆查賬。查著查著,他們的眼睛濕潤瞭,想不到《西遊記》劇組為瞭省錢這麼辛苦,這麼拼命,迴去後,報告領導,又撥瞭100萬過來,還添置瞭一颱攝像機。

然而,拍瞭15集,颱裏再次要求停拍,原來300萬經費花完瞭,沒有預算瞭。

這個消息傳到劇組,所有人都傻眼瞭。大傢眼淚汪汪地圍著楊潔,懇求導演無論如何也不要停機。一些小觀眾聽聞後,連幾毛幾分的壓歲錢都寄瞭過來。

楊潔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傢:隻要能找到一分錢,我們就要走到最後!

劇組全民總動員,人人都當推銷員,就像今天做保險的人一樣,半夜三更也會給人打一電話去:“生命誠可貴,沒買保險不要睡……”

最後還是蜈蚣精、製片副主任李鴻昌榮獲“最佳推銷員”,他費盡周摺聯係到瞭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他們同意給劇組貸款300萬元解急。

但是,即使有瞭這300萬,《西遊記》也沒辦法徹底拍完。楊潔隻好忍痛甩下《險渡通天河》《真假美猴王》等五集,匆匆結束。

不齣所料,《西遊記》很快火瞭。楊潔和眾演員開始光環繞身。楊潔也近70歲,步入老年生活。按理,她完全可以急流勇退,安然享受榮譽,但是,她的耳邊也時不時響起一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齣發……

1999年,她給央視領導寫信:“金池長老”死瞭,“鐵扇公主”死瞭,“王母娘娘”也死瞭……好多“神仙”“妖怪”都死瞭,而我也一天天變老瞭,《西遊記》劇組還沒取得真經,真的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遺憾。

楊潔的誠心終於感動瞭當時的領導。2000年,續集開機,25集《西遊記》終於功德圓滿,修成正果。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齣發!

這句話總讓蝸牛淚流滿麵。

淚光中,蝸牛看到玄奘為解決盜版問題,在風沙中爬起來又跌倒,跌倒瞭又爬起來……看到吳承恩為收集一個故事,裹著單薄的衣服,在寒風中敲開一傢又一傢的門……看到楊潔導演為瞭湊到拍戲用的錢,挨個兒給彆人說好話:《西遊記》真的很好,你能抽一點點時間,我們談一下嗎?

蝸牛始終忘不瞭,六七歲時,父親為瞭讓我們姐弟忘掉夜裏“衊”玉米粒的痛苦,常常給我們講聽來的西遊故事(“衊”是老傢樂山方言。每到玉米成熟季節,鄉下人便要坐在地壩中,就著月光把玉米粒從玉米棒上一粒粒“衊”下來。如山的玉米棒“衊”完,手完全變形,指甲也要被摳掉)。父親文化水平不高,取經故事中會突然穿越進張飛、李逵等好漢。

蝸牛始終忘不瞭,央視86版《西遊記》開播時,自己多少次把牛拴在樹上,跑到山裏楊錶叔傢看電視,常常電視看完,牛已掙脫繮繩不知所蹤。

蝸牛始終忘不瞭,在父親去世的前一年,他坐在我重慶的宿捨前,就著太陽光,一字一字地讀著《西遊記》原著。

……

在人生麵臨又一個選擇的時候,蝸牛覺得,應該做點什麼瞭!

從2015年年底開始,蝸牛重新翻開原著,開始創辦“蝸牛看西遊”公眾號。

剛開張的一段時間,常常熬更守夜好幾天,寫齣來的文章點擊量卻不過韆;有時纍得腰酸背疼,可粉絲量卻在負增長……心裏難免有種挫敗感,癱坐在椅子上四肢冰涼。

痛苦瞭一周之後,對自己說,哪怕隻有一名讀者,哪怕這名讀者就是我自己,也要堅持寫下去。不為彆的,就為瞭初心。

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蝸牛看西遊”已先後在多傢媒體平颱落戶,文章點擊量近5億,收獲瞭數百萬忠實粉絲。

特彆感謝作傢齣版社,在他們的幫助下,蝸牛終於實現瞭一個心願,把這些散落於各網絡平颱的稿子收集起來,集中齣版。

需要說明的是,書中的每篇文章,蝸牛都重新進行瞭精心修改和反復校正,但因學識有限,難免齣現差錯,敬請大傢批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齣發。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真的很難。再迴到從前,已經是很多人的奢望……


後記

人還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瞭呢?

寫瞭這麼多篇西遊文章,不斷有人問我,寫這玩意兒有啥用?

能發財不?能當官不?

什麼都不能,還瞎摺騰啥?現在早已不是文藝青年的時代,講求的是快閱讀,隻需幾行字,就能10萬+,你苦行僧地寫一大通,根本沒有幾個人願意讀。

外麵春光多美好,你卻埋頭苦讀書;外麵世界多瘋狂,你卻潛心夢西遊……你簡直辜負瞭這個時代!

有時靜下心來反思,朋友們說得都對,他們是真的關心蝸牛,擔心蝸牛身體纍垮瞭,卻一無所獲。特彆是公眾號剛開張的時候,熬燈守夜、枯坐幾天,寫瞭一篇自我感覺很牛的稿子,點擊量連一韆也沒過,難免有一種挫敗感。

但平靜下來,反問自己:覺得纍嗎?心裏迴答:不,我覺得相當快樂!那就行瞭,那就堅持吧!

人,有時候真的需要瘋狂一把,不需要什麼理由。

有位大咖說,不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纍,每天完全可以拿兩個小時來浪費。

蝸牛說,我隻想把這兩個小時拿來乾點想乾的事,就算為夢想、為率性買單吧。

也許等你告彆人世的那一天,恰恰是你率性而為所做的事,纔是最有價值、最值得驕傲的事。


讀小學的時候,老師最愛問:你長大瞭想當什麼啊?

讀中學的時候,老師經常問:你未來的理想是什麼呢?

成年瞭,常常問自己:我這一生究竟能乾什麼?

進入瞭社會,你纔發現一切都想多瞭,生存纔是第一位的!

比如,你想當作傢,但看到身邊埋頭碼字的人在菜市場為瞭兩毛錢與小販斤斤計較,躬身寫作一輩子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你恐怕會想,算瞭,還是等我有瞭房子纔做作傢夢吧。

你想成為靈魂的工程師,當一名品德高尚的教師,但你看到自己的老師每天騎著自行車風裏來雨裏去,結果一場大病倒下,全傢賣瞭房子也付不起醫藥費時,你恐怕會想,算瞭,還是等我掙夠救命的錢,纔去幫助彆人吧。

……

於是,不少人把夢想鎖進抽屜,手握油膩膩的殺豬刀奔嚮瞭市場;把崇高裝進衣兜,戴一副藉來的麵具開始生活;把理想扔進倉庫,抓一把算盤劈裏啪啦計算每月的開支。

我們常常安慰自己,等孩子長大瞭,等自己退休有時間瞭,再來重拾理想吧。

然而,真到瞭那一天,你就會想,都快入土的人瞭,還談什麼夢想?還是安安穩穩跳幾年廣場舞吧。

或者你根本就等不瞭那一天。有瞭小孩為小孩奔波,小孩大瞭為孫子奔波,孫子大瞭,你也快不行瞭。

蝸牛有一位老領導,某知名學院畢業,二十來歲時,已經寫瞭好幾部小說,在文學界小有名氣。後來進入仕途,白天忙於公文,晚上忙於酒桌,常常疲憊地對我說,等我退休瞭,一定坐下來好好寫幾部作品,文學夢,纔是我畢生的追求。

然而,他還是沒有等到這一天,40多歲,就英年早逝。

夢想,就這樣死在我們為生存奔波的路上。


我們常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齣發。但是,真要做到不忘初心,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蝸牛有位朋友,在職場打拼多年,天天看上司臉色行事,幾十歲的人瞭,還經常被彆人像狗一樣呼來喝去。唯一的好處,就是收入還算穩定。

有一天,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活齣自我,什麼領導,什麼工作,去他娘的!

寫好辭職報告,他一身輕鬆地去接孩子。這天是他女兒11歲的生日,按慣例,要請幾位小朋友在傢一起熱鬧熱鬧。然而接到女兒後,卻發現她隻請瞭4位同學,往年,至少10位。

這是為什麼呀?他問女兒。

女兒說,爺爺生瞭病,爸爸天天這麼辛苦,傢裏沒錢瞭,我不想爸爸多花錢。

他的眼淚奪眶而齣!為瞭女兒,為瞭生活,你還有什麼資格談自尊?你還有什麼權利談夢想?迴傢後,一把撕爛瞭辭職報告。


可能有人問瞭,蝸牛,難道我們就不能靠夢想生活嗎?

蝸牛隻能說,有,但很少,這也是我們一生追求的目標。

走紅作傢常常說,我從小就喜歡寫作,今天夢想終於實現瞭。但你可能不知道,他為瞭作品齣版,曾低三下四地去求人,韆方百計請人吃飯還賠笑臉。

走紅歌星常常說,我從小就喜歡唱歌,今天願望終於實現瞭。但你可能不知道,她為瞭爭取一個演唱機會,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甚至找一個大爺做乾爹。

四川有一句俗語,你隻看到小偷耍,沒有看到小偷挨打。你得到什麼,肯定就要失去什麼。

那我們既要生存,又要夢想,怎麼辦?

那位同學告訴蝸牛:我現在把夢想當奢侈品,每天浪費兩個小時在上麵,終於重新握緊畫筆瞭。


我寫西遊,純屬偶然。

一天在清理宿捨時,忽然發現一本《西遊記》原著,也不知是什麼時候買的瞭,上麵布滿瞭灰塵。書還很新,幾乎沒怎麼打開過,於是坐下來慢慢讀。讀書過程中,兒時的迴憶如潮水般慢慢湧瞭過來……於是便有瞭一種提筆寫東西的衝動。

但是單位工作繁忙,每晚加班到兩三點,根本抽不齣時間來寫新聞之外的東西,而且還會受到“不務正業”的批評。

怎麼辦?

我就把雙休日全部利用起來,在寫完枯燥的公文之後,再寫它換換腦子。真的,寫新聞和公文的壓力都很大,毫無樂趣可言,但一寫西遊,從早上8點坐到淩晨2點,根本不感覺到纍。

周一至周五,則在晚上每天利用兩個小時寫一點,就當把時間“浪費”給夢想吧。

文章寫上七八篇,便學彆人開起瞭公眾號。

最開始寫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要寫成什麼樣,今天高興瞭,寫一段感悟;明天有瞭新發現,寫一段獵奇。

但很快有較真的讀者主動加我微信,提齣自己的批評意見:你哪一段是敷衍的,哪一篇沒認真,哪一處還有錯彆字……

這時纔發現,隨便弄的東西,居然有人一直在認真地讀,你今天努沒努力,下沒下功夫,他們一眼就能看齣來!

於是,下筆便有些沉重瞭。可以辜負自己,但不可以辜負關心你的人!

時間一晃,居然就過去瞭一年多,翻翻寫過的稿,居然有一百多萬字,這可是以往幾年的成績。更關鍵的是,收獲瞭一批鐵杆兒粉絲,每當懈怠的時候,他們便會催促怎麼還不更新?或者指齣哪些稿質量有所下降,或者給予鼓勵關心的舉動。

他們的鞭策,使我磕磕碰碰,但始終步履堅定地往前衝。

特彆是他們的留言和評論,很多讓我腦洞大開,給我的創作不小的啓發。對這些熱心讀者,蝸牛在此錶示深深的感謝。同時,也要感謝所有關注“蝸牛看西遊”的讀者,是你們的關心和支持,纔有這本書的麵世。也希望大傢繼續關注蝸牛的成長,多給“蝸牛看西遊”提齣好的意見和建議。

疲憊之餘,迴頭一看,那天隨意種下的一棵小小梧桐樹,已經開始發芽長枝瞭。

每天浪費兩小時,收獲的是一個大世界。

人,總得有夢想,萬一實現瞭呢?


用戶評價

評分

正版,每次活動都會買很多書的,京東物美價廉,物流給力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好書,另一種思維看西遊

評分

單位統一購買用書,到貨很快,京東書質量很好,活動也多,很劃算。

評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評分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評分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看完後覺得西遊記原來是這樣子的,很好!

評分

還不錯,紙質也不錯,寫得內容有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