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极简本

世界历史极简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顺洪,郭子林,甄小东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124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401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3
字数:21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思想、艺术、军事、外交、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等各个方面,既有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总体把握,也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关怀的专题性阐述,使读者能够清晰、扼要地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和主要问题。本书广泛汲取了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成果,重视使用新发掘的历史文献和档案,特别是大视野、宽领域地表现世界历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内容简介

这部极简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国内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精炼的篇幅、轻松朴实的文笔,叙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变的纵向历史进程;同时关照世界历史的横向联系,恢复亚洲、非洲和美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贡献,去除“西方中心论”;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展现了中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事件、人物浩如烟海,本书致力于考察其中富有时代特征、能代表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撷取活生生的史实,展现历史的真实场景,揭示了当今世界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张顺洪,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2009年6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郭子林,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硕士生导师。

甄小东,中国石油大学讲师。


目录

目  录

一 早期文明

1人的由来

2原始社会

3耀目的尼罗河文明

4从苏美尔到巴比伦

5中国早期文明

6印度早期文明

7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8美洲早期文明

二 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嬗变

1亚述帝国

2新巴比伦王国

3波斯帝国

4孔雀王朝

5西周至魏晋

6希腊城邦

7亚历山大帝国

8罗马共和国

9罗马帝国

10美洲的奥尔梅克城邦与查文王国

三 亚非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隋、唐、宋中国

2新罗与高丽

3日本大化改新

4李朝大越国

5笈多和戒日王朝

6阿拉伯帝国

7法蒂玛和阿尤布埃及

四 欧洲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拜占庭帝国

2保加利亚

3基辅罗斯

4法兰克王国

5 9—10世纪的西欧

6西欧庄园制与封君封臣关系

7皇权与教权之争

8英国和法国

9十字军东侵

10西欧封建教会

五封建国家的深入发展与变化

1蒙古扩张

2东亚封建国家

3印度德里素丹国

4马木路克埃及

5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6莫斯科公国

7波兰

8捷克

9约翰·胡司宗教改革

10胡司战争

11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

12英法等级代表会议

13英法百年战争

14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15意大利

16西班牙国家的形成

17中南非洲的国家

六 封建王朝的嬗变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1 15世纪的世界格局

2亚洲的封建王朝

3郑和下西洋

4非洲的王国

5中南美洲的印第安社会

6资本主义萌芽

7文艺复兴运动

8欧洲国家早期探险和殖民扩张活动

9欧洲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

七 欧洲列强的扩张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1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

2彼得大帝改革与俄国扩张

3奴隶贸易

4欧洲列强争霸战争

5 17世纪亚非拉地区的反殖斗争

6欧洲科技革命

7欧洲启蒙运动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9美国独立战争

10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11奥斯曼帝国

12萨非王朝

13莫卧儿帝国

14明清易代与“康乾盛世”

15西方殖民帝国

16 18世纪亚非拉地区的反殖斗争

17世界格局的变化

八 工业革命的完成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

1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2工业革命的传播

3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4 1848年欧洲革命

5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6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加强(约1800—1870年)

7两次鸦片战争

8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亚非拉人民的反殖斗争(约1800—1870年)

10中国的洋务运动

11日本的明治维新

12中国的戊戌变法

13亚非其他国家变革图强的尝试

九 帝国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

2帝国主义的形成

3德国、美国、日本的崛起

4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5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6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7列宁主义

8亚非拉民族觉醒与反帝反封建斗争

十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1第一次世界大战

2十月革命

3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4华盛顿体系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年世界形势的变化

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7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8罗斯福新政

9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0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1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与法国

12德、意、日法西斯主义

13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

15联合国的建立与世界秩序

16战后世界的新变化、新挑战、新趋势

部分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这部世界简史献给读者。人类社会文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部约二十万字的书中,要把世界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大致讲个明白,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们担心本书不能满足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渴望。在这本薄书中,我们努力尝试用简朴无华的文字,清晰地展现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相对孤立到紧密联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力图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力图向读者汇报多年来我们作为专业历史工作者学习和研究世界史的心得体会。

我们非常希望这本书具备一些新特点。第一,我们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客观实际地考察和阐述人类社会不同社会形态的演进历程。第二,我们力图将中国史写进世界史,并作为世界史中的一条主线。这一点既符合世界史学科的含义,也符合中国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实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发展进程没有中断的伟大国度,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就是在几千年前祖先们发明创造的元初文字基础上不断进化形成的。第三,我们力图推出一部比较平衡的世界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特别要注意排除中外学术界世界史撰写中的积弊——以西方史为中心或深受“西方中心论”影响。第四,我们注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大时期世界历史的“横断面”,以便读者了解同一时代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状态。同时,在叙述当中,我们也重视阐明不同地区和国度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同一地区或国度历史发展的前后脉络。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事件、人物浩如烟海,在撰写世界史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选择。我们力图用更多篇幅考察和阐述最赋有时代特征、最能代表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本书用心避免“抽象”议论,努力撷取活生生的史实,以展现历史的真实场景。

我们坚信世界历史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今天的世界是由过去的世界发展演变而来的。真诚地希望此书能够有助于读者了解当今世界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



用户评价

评分

重要的事说三遍:买书,我只来京东!

评分

不错,送货速度快,商品便宜。

评分

非常好的书,值得收藏和阅读!

评分

不错,送货速度快,商品便宜。

评分

  在延安,毛泽东重立家室,娶了一个美丽的女演员--江青。江青是在1937年日本侵占中国后,与一大批左翼艺术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一同逃离上海,聚集到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尽管江青出演过几部电影作品,但由于她缺乏革命性,共产党内大部分人都

评分

经典之作。在哲学上,有一条公认的真理:正确的理论要由实验来证明。可实际上却会出现许许多多阻力,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细微小事,即使知识最广博、最富有洞察力的人也几乎无法预见到它们,因此在极少数问题上,未经过经验检验的理论也可以宣称是正确的。但是,人们在尚未充分考察所有相反的论点和在没有清晰而彻底地驳斥相反论点之前,不能宣称一种未经检验的理论是有根据的,更不能宣称它是正确无误的。 我已经见过一些关于人类和社会可完善的理论。这些理论所描绘的诱人图景,让我颇感兴奋和愉快。我热烈地期望能实现这种给人类带来幸福的改良。但据我看来,改良的途中必将会有一些巨大而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这些困难,但同时我还要说,虽然这些困难是一种击败革新派的因素,但我对此却并不感到丝毫的高兴,相反,我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这些困难完全消除。我所要提出的最重要的论点,并不是什么新论点,这是毫无疑问的。它所依据的原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由休谟作了说明,并已经由亚当·斯密博士作了更为详尽的说明。华莱士先生也曾提出过这一论点,并把它应用于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一问题,虽然应用得也许并不是恰到好处,或者有从最强有力的观点应用它。也许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著述提出过这一论点。因此,如果有人已经相当令人满意地回答了这一论点,那我绝不会再提出它,即使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提它出来,这种观点也会多少与我迄今所见到的所有观点都不相同。 人类可完善性的辩护者为何会忽略了这一论点,已经难以清楚地说明。我不好怀疑像葛德文和孔多塞这样的人的才智,也不愿怀疑他们的真诚。在我以及大多数其他人看来,这种困难似乎是难以克服的。可是这些公认的才智超群、眼光锐利的人却不屑于注意它,坚持按自己的思路思考,热情丝毫不减,信心丝毫不减。毫无疑问,我没有资格说他们故意紧闭双眼,不看这种论点。相反,如果这些人不正视它的话,则无论它的真实性给我留下多么深的印象,我都应怀疑其正确性。不过,必须承认,我们大家都很容易犯错误。如果我看到有个人频频向另一个人敬酒,而后者却毫不理会,那我很可能会认为他是个瞎子或太不懂礼貌了。然而更为公正合理的哲学或许要告诫我说:宁肯认为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其实根本不像我想象的有敬酒那回事。 在讨论这一论点之前,我必须声明,所有纯粹的假设都被我加以排除,那些假设就是无法根据正确的哲学基础推论出来的假设。某个著述家也许会跟我说,他认为人类最终将变成鸵鸟。我无法适当地反驳他。不过,凡是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同意他的看法,除非他能够证明人类的脖子在逐渐变长,嘴唇在逐渐变硬,愈来愈往前突,腿和脚的形状每天在变化,头发也开始变成毛管。在没能证明人类可能发生如此奇异的变化之前,就说他们变成鸵鸟会如何如何幸福,说他们能跑得飞得如何快,说他们将蔑视一切小家子气的奢侈品,只采集生活必需,以致人人的劳动都将减轻,人人都将享有充裕的闲暇。毫无疑问,那是徒劳的。 我认为,我可以正当地提出两条公理。 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维持现状。 自从我们对人类有了一些了解,这两条法则,似乎一直是关于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既然迄今为止它们未有任何变化,我们也就无权断言,于今日为然者,于将来当不为然,除非当初安排了宇宙秩序的神对此进行某种直接的干预。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为了创造物的利益,神仍然按照固定法则支配着世间的一切。 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最终将可以不依靠食物而生存,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著述家设想过这个前景。但葛德文先生却推测说,两性之间的情欲总有一天会被消除。不过,既然他声明他著作的这一部分属于推测,所以我在这里对此不想多加评论,而只想说,支持人类可完善性的最好论据,是人类已摆脱了野蛮状态而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且很难说这种进步会止于何处。但在消除两性间的情欲方面,迄今却尚未取得丝毫进展。

评分

阅读有收获阅读有收获

评分

非常非常棒哈哈哈哈开心

评分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