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的知名度:知乎广受欢迎的历史类作者,其创办的专栏《祖先》已获173848 个赞、170119人订阅收藏。出版图书《祖先》《祖先II》也深受历史爱好者、广大读者的追捧。
2.地图解读历史:四色印刷,结合大量精美插图和彩色地图讲述历史人物、战争、文明遗产、历史脉络,图文结合,给读者立体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3.切入角度新颖:将东西方文明史按时间维度进行穿插讲解、比较,让读者对世界历史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立体的认识,这是本书在内容上的特色。
4.语言通俗幽默:用通俗、简单、风趣的语言讲述东西方和中亚的历史,让读者轻松地遨游在历史的海洋。
5.讲解细致深刻:从地理、宗教、民族、国家多角度分析历史,将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复杂的历史简单而有条理地介绍给读者,将西罗马灭亡前后西欧的混乱局势通过族群迁徙直观地展现出来。
6.历史格局宏大:无论是东方五胡十六国到隋唐的历史,还是西罗马灭亡日耳曼人崛起的历史,还是中亚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都是在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互相影响,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本书中,作者既讲述了东方、中亚、西欧各自历史发展中的复杂事件,又表现出了它们各自进程中的互相影响,让读者也能从宏观上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
中世纪时期,欧洲有不列颠七大王国、法兰西王国、拜占庭帝国,中亚有阿拉伯帝国、突厥汗国,东亚出现了隋、唐帝国。这一时期,是汉、罗马、安息、贵霜四帝国瓦解与新兴帝国的孕育成长时期,西欧蛮族对罗马帝国的瓦解、中亚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东亚五胡十六国的战争与融合,也为如今的东西方格局初步奠定了基础。“知乎大神”安森垚在本书中用多维视角对中世纪时东西方各个大国的崛起之路进行了深入分析,给我们解答了东西方不同历史走向之谜。
安森垚,黑龙江哈尔滨市人,自小对与地图有关的一切充满兴趣和好奇,希望探寻到所见所闻中的一切东西与星球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过往。15岁便进入北京化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习,后留学日本,在校期间担任过助教及校刊主编等工作,而后升入日本京都工业大学就读研究生。在异国他乡并不想放弃对个人爱好的探讨和追寻,经朋友推荐,在知乎网回答以历史为主的问题后,受到读者热捧,尤其是创办的“祖先”专栏,更是深受历史爱好者的追捧。出版图书《祖先》《祖先II》因角度新颖、语言生动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知乎大神”安森垚畅销书《祖先》系列新作
一、神人石勒
公元318年,司马睿知道北方彻底沦陷,已经无法收回,随后在江南称帝,这就是历史上“东晋”的开始。真是应了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那句话,江南的这把椅子,最终果然到了司马氏的屁股下。
引见归命侯及吴降人。登殿稽颡。帝谓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曰:“臣子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资治通鉴》
刘渊的儿子刘聪不久之后死了,随后当年和刘渊打天下的养子刘曜篡权得位,更改国号为“赵”,所以刘渊的“汉”也被称为“汉赵”。一直和刘渊并肩作战的石勒当然不会臣服于刘曜,说难听点儿,这天下一大半都是石勒打下来的。换句话说,“五胡乱华”虽然是刘渊打的头,但是“功臣”却是石勒。随后不久,石勒也独立,国号也是“赵”,这就是十六国里的“后赵”,北方就这样又分裂了。
如果看《资治通鉴》的话,总会看到刘渊、石勒、苻坚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不过前面没有太详细地说石勒这个人,这里就简单地讲一下。
我们都知道所谓“五胡”就是匈奴、羯、氐、羌、鲜卑,但是这位羯族的石勒是五胡十六国里面唯一的一个羯族首领。羯族本是早年活动在中亚一带的塞种,属于东伊朗的白种人。汉朝的时候,贵霜帝国坐镇中亚,而北匈奴也控制西域,看过《祖先II》班超那一章的话,也应该知道当年班超是怎么利用这两股势力的。
总之,匈奴和贵霜交界地带拥有大量的这种白人,其中有不少因为连年的部落兼并就成了匈奴的一部分。后来匈奴跑的跑、归汉的归汉,这群白人就这样进入了北方。由于匈奴在北方人看来本来就是游牧民,况且他们还只是游牧民的别部,所以就一直很难和汉人融合。他们在汉地(并州为主)建立起了各式各样的部落集团,混不下去的基本就都成了汉人的奴隶,一直也是挺受压迫的。
石勒这名字是后来起的汉人名字,原名叫匐勒,现在也不知道在东伊朗语是什么意思了。父亲乞翼加是一个部落的小首领,但是脾气不太好,部落里的人也都不怎么听他的,最后乞翼加就让石勒去试试看能不能管理好。没想到从小这小孩子就展现出了高超的管理才能,恩威并施,让部众十分顺从,甚至汉人的乡老都说这个胡儿以后应该是能成大器的。
公元303年,西晋还在轰轰烈烈的“八王之乱”中,司马们互相倾轧攻伐,并州又发生了大饥荒,石勒这一波羯人已经被卖得到处当奴隶了,光石勒一个人就不知道当了多少人的奴隶了。我们知道西晋的司马们不仅仅内斗不止,就是对待胡人的政策也确实远远比不上曹魏时期,就更别说汉朝了。并州刺史司马腾开始迁徙这群胡人到太行山东边的冀州贩卖来赚军费,负责捕捉胡人的张隆还总打人,一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这也就给羯人和汉人的矛盾埋下了伏笔。不过到了冀州后石勒就遇到贵人了,他被卖给一个叫作师懽的人当奴隶,师懽觉得石勒怎么看都不像个一般人,气质不凡,就不把他当作奴隶,两人相处得非常愉快。
师懽家旁边有个叫汲桑的牧民统帅,还算是个有点势力的小头领。石勒就毛遂自荐,说自己会相马,汲桑也觉得这个人谈吐不凡,是个人才,再加上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和游牧民差不多,就很器重石勒。汲桑早期也是个发国难财的主,再说反正西晋这些豪族也都鱼肉百姓,那石勒也就帮着汲桑“盗亦有道”了。在汲桑的支持下,石勒集结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郭敖、刘征、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这十七个不同民族的壮士,号称“十八骑”,到处抢劫富人,然后再回馈给汲桑。
后来就是《祖先Ⅱ》里说的,“八王之乱”里河间王司马颙废了原来在邺城活动的司马颖皇太弟的身份。司马颖当年在冀州还是搞得很不错的,所以这些河北人就比较同情司马颖,司马颖原来的手下公师藩就打着司马颖的旗号在冀州造反了。汲桑和石勒一看,这是好机会啊,就带着自己这群多民族土匪投奔了公师藩。
投奔了公师藩后,汲桑一看,你也别叫“匐勒”这个听不懂的名字了,给你个中文名字就叫“石勒”吧,石勒就改名了。公师藩觉得石勒看起来很能打,就和他去攻打邺城的司马模,结果这哥儿俩寡不敌众战败。战败的公师籓想从白马渡黄河,可能他忘了当年曹操官渡之战怎么赢的了,最终被杀死。
公师藩死后,石勒与汲桑又重新当了土匪,到处召集活不下去的亡命徒。失去公师藩这座靠山的汲桑自称大将军,表示要给司马颖报仇。这个时候八王之乱已经要结束了,西晋也就走向灭亡了,石勒跟汲桑混得还挺好,这一波杂牌军竟然直接攻陷了邺城,然后这群土匪就是继续烧杀抢掠。
这么一来汲桑的野心更加膨胀,打算把幽州也拿下来,如果做到的话,这就大有当年袁绍的味道了。石勒果然不负众望杀死幽州刺史石鲜,这之后政府军就开始和石勒僵持。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司马越一看这帮人这么厉害,亲自带人跑到官渡支援晋朝大将军苟晞,最终汲桑军大败,汲桑被杀。石勒一看确实不是对手,还是另谋生路吧,于是就这么投奔了自称“汉”的刘渊。
石勒投汉国后,接着就是不出意外地南征北战,山西也被其平定,刘渊给他封了个“平晋王”。后来,乌桓部落的伏利度不愿意臣服刘渊,刘渊令石勒前去收服,于是石勒假称得罪了刘渊而投奔伏利度,后在伏利度的部落里非常得人心,最后在部众的支持下政变。刘渊看他这么能干,而自己现在在西边忙着对付晋朝不方便,就把这些胡人都给了石勒,让石勒东征,去把山东也打下来。
石勒就这样在失败后抱住刘渊的大腿迅速崛起,随后再次攻陷邺城。不久后刘渊称帝,石勒带着自己这些不要命的胡人迅速攻占了巨鹿和常山,对历史比较了解的都知道,这些地方全都是军事重镇,属于最重要的战略位置。
公元310年,石勒在没有统一河北的情况下南渡黄河,攻陷白马,开始入侵徐、豫、兖三州。经受多年战乱的汉人竟然大量投奔石勒,随后石勒更是所向披靡,连战皆捷。结果也就是这一年汉国发生大变故,刘渊死掉了,刘聪又因为军功赫赫杀了哥哥刘和继位。石勒因为和刘聪混得也熟,和刘粲、刘渊养子刘曜、王弥攻洛阳,但是到了洛河就没有前进。
而石勒的战术也非常有意思,可能因为他是游牧民,所以很喜欢迂回战。石勒想要取得中原,但是却从南阳绕道襄阳最终攻克荆州的江夏,然后又回到中原拿下了许昌。可以说司马越已经被石勒搞得焦头烂额了,完全没法控制局面。
公元311年,司马越被石勒搞得实在是筋疲力尽,最终病逝了。魏晋豪族王衍也在不久后被石勒的骑兵追杀,晋朝在北方是越来越待不下去了。
趁着形势大好,刘聪、石勒又合兵进攻洛阳。洛阳城破后晋怀帝被俘虏,最终连苟晞都被石勒擒获,晋朝最后的生力军也没了。
其实这个时候的石勒就已经开始被其他人忌惮了,刘聪的将军王弥就想搞个计谋陷害石勒,结果被石勒觉察反杀。刘聪本来很生气,但是他此时已经不敢处罚石勒了,最后还给升了官。
晋朝的北方领土基本全部沦陷,刘聪和石勒已经有点貌合神离了。晋朝的并州刺史刘琨还想最后一搏,就把石勒当年因为流落各地而失散的老妈和侄子石虎送返,还给了一堆官,想要招降石勒。石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刘琨,当然了石虎还是回来了,不过石勒也想不到后来石虎搞出那么大一个篓子。
这时的石勒还是继续拓宽自己的势力,希望南伐。不过这个时候皇族司马睿也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知道北方已经离全部沦陷不远了。在北方豪族王导的支持下,司马睿移居建业,开始在原来孙吴的地盘上大力笼络江东豪族。要说西晋才灭了吴三十多年,很多江东贵族是很不待见司马氏的。但是司马睿利用各种方式自降身段来获得江东豪族的支持,而王导作为豪族,豪族和豪族又非常有共同语言,他们很快地结成了一个利益网络,所以这么一来江东人士也都开始依附司马睿。但是南方的重心实际上牢牢地掌握在了王导、王敦的手里,同时北方豪族的谢家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石勒虽然想入侵建业,但是江东合力的抵抗再加上瘟疫,就让石勒暂时放弃了南下的策略,而是开始打算大力经营北方。那么第一个最需要除掉的就是前面说的并州的刘琨了。
公元316年,石勒开始转向山西,可是这个时候山西也出现了一个神奇的问题,也就是北边的鲜卑索头部。
坦白说,初读这本书时,我感到了一丝门槛,它的用词和句式结构确实有些许古典的韵味,需要集中精力去消化。但一旦适应了这种独特的语境,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阅读的愉悦感——那种仿佛在啃食一块需要耐心处理的陈年老酒的醇厚回甘。这本书的结构是极其精巧的,它采用了多重视角叙事,但每一次视角的切换都服务于整体主题的深化,绝不故弄玄虚。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几段关于哲学思辨的穿插,它们并非突兀的插入,而是自然地从人物的困境和时代的矛盾中生长出来,探讨了关于“责任的边界”与“存在的意义”这类宏大议题,但作者的表达方式却异常克制和含蓄,留给读者巨大的解读空间。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待悲剧的处理方式,它没有落入煽情的俗套,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甚至疏离的笔调,描绘了命运的残酷,这种冷静反而更具穿透力,让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敬畏。这本书读完,需要留出时间来“消化”,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对“边缘人物”关注的深度和温度。它没有聚焦于那些站在历史舞台中央呼风唤雨的英雄或恶棍,而是将聚光灯投向了那些生活在夹缝中的普通人——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女性、以及那些因为身份或立场而被遗忘的声音。作者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示了宏大叙事下被遮蔽的、更为真实和琐碎的日常挣扎。比如,那位以采摘某种稀有草药为生的隐士,他与自然界共存的哲学,竟成为了整部作品中一股清醒的力量,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凸显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匮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富于画面感的,与其说是在阅读文字,不如说是在观看一部光影斑驳的默片,每一个场景都像是精心构图的油画。它成功地将个人命运的微小涟漪,与时代巨变的磅礴力量编织在一起,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生命,其消逝也带着一种无法挽回的重量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作者对于时间跨度和人物命运的掌控力简直出神入化。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张巨大的、由无数细小线索编织而成的网,每翻开一页,都像是从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截取了一段生动的画面。我尤其欣赏那种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描写,它们如同散落在田野里的珍珠,初看平平无奇,细细品味,才发现每一个都承载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和复杂的人性挣扎。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极其立体,他们不是简单的善恶标签,而是活生生的人,带着各自的局限、骄傲与无可奈何的妥协。有那么一个情节,关于家族中某位长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如何像蝴蝶效应一般,在几十年后引发了一场不可逆转的变故,那种宿命般的无力感,读起来让人脊背发凉,深思良久。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它懂得何时该疾风骤雨,让人喘不过气,又懂得何时该留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那些未言明的空缺和情感的暗涌。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缓慢而深入的考古发掘,你不断地挖掘出隐藏在字里行间更深层次的意义,每一次都有新的领悟。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阅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那一定是“沉浸”。我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引力拽入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连空气中弥漫着的气味似乎都能清晰地感知到。作者对环境的描摹达到了近乎于偏执的程度,无论是北方边陲的凛冽寒风,还是南方小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都鲜活得仿佛触手可及。更厉害的是,她没有把历史知识点生硬地塞给读者,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比如,通过一场地方性的祭祀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民间信仰的复杂性,也窥见了当时社会权力结构的微妙平衡。这本书最触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记忆”这个主题的探讨。它揭示了官方记载与民间私藏记忆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个体记忆在历史洪流中如何被扭曲、被遗忘,又如何以幽灵般的形式在后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我读完后,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所认知的某些“历史事实”,不禁怀疑,我们所依赖的那些宏大叙事,是否真的能代表那些曾经鲜活存在的个体生命?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叙事技巧,它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表,而是充满温度和血肉的纠缠。
评分我向来不太喜欢过于宏大叙事的作品,总觉得容易失真,但这本书却巧妙地平衡了广度与深度。它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但所有的宏大叙事最终都落脚在了具体的人物选择和细微的情感波动上。作者对于人性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主要冲突并非简单的正邪对立,而是源于不同价值观和生存逻辑之间的不可调和。我尤其留意到作者在构建对话时的功力,人物的言语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很多关键信息是通过人物的欲言又止、或是话语中的停顿和重复来传达的。这种“留白”的处理,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张力和读者的参与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漫长而艰辛的情感跋涉,心底涌动着复杂的、难以名状的共鸣。它不会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像一个耐心的导师,引导你去审视那些你一直回避的问题。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用耳朵去“听”文字,用心灵去“感受”故事的佳作。
评分书还可以,只是物流包装差了些,没人家一本书包装的厚实
评分祖先三部曲 都不错
评分it is very good for the whole family, i will buy it again.
评分每年过节一般的六一八,又存了好多书。
评分不错不错,物流很快!!!!
评分读书日活动购入,书籍质量很好,包装严谨,塑封完整,快递给力,内容等看了以后再来评价,一直在京东买书,但是这次就是优惠劵太少了,一直没有抢到,有些郁闷。
评分祖先Ⅲ祖先Ⅲ祖先Ⅲ祖先Ⅲ祖先Ⅲ
评分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很满意!
评分特别好的一套书,孩子非常的喜欢,朋友推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