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
推理文坛新势力
第五届岛田庄司奖决选入围者
倒流的时间,飞翔的尸体,逆行的人偶
眼花缭乱的时空陷阱,真相竟有多重正解?
本格推理初心之作
“沉默”神探登场
令人羡慕的毕业旅行应该是什么样?是在热带小岛的海滩上享受日光浴,还是慵懒地徜徉在巴塞罗那街头,或者踏上非洲大草原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总之不会像我一样吧,跑到深山老林中,住进一个诡异的山庄,每天守着指针倒转的钟塔,时不时还会在夜里遇到神出鬼没的人偶!
多年前的难忘经历让我故地重游。然而我不仅未解开心中的疑惑,反而连续遭遇了三起血腥的谋杀。雪地中的密室,被囚禁的少年,还有那仿佛昭示着时间倒流的钟塔……谁能帮我找到最终的真相?
青稞
新锐推理作家,南方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热爱东野圭吾、岛田庄司等大师的作品,本格推理死忠,经常为了构思一个诡计苦思冥想好多天,也会为了一点小小的感动而泪流不止。创作了以《钟塔杀人事件》为代表的“陈默思探案”系列作品,其中长篇《巴别塔之梦》入围第五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赏决选,短篇《推理作家的逆袭》获得第三届华文推理大奖赛二等奖。
最后一页才见真相揭露,如有山风拂面,令人痛呼快哉。
——拟南芥(推理小说作者,代表作《山椒鱼》)
对每一位本格推理爱好者而言,这本书都是不容错过的“极乐之宴”!
——呼延云(推理小说作者,代表作《真相推理师》)
序 章
第一章 倒流的时间
第二章 摇摆的钟塔
第三章 飞翔的尸体
第四章 倒行的人偶
第五章 消失的凶手
第六章 最后的推理
第七章 失去的真相
第八章 永恒的终结
尾 声
我把目光投向了远处那三座高大的钟塔,三座钟塔造型类似,塔身呈四方,高有约二十米,边长五米。在塔的中部分别有两道横梁将三座钟塔连接了起来,三座钟塔是互相贯通的。在顶端各有四面巨大的表盘,朝向四方,表盘十分巨大,最长的分针足有两米有余。我观察了一下,却发现了一个很是异常的事情。
“指针……逆时针旋转的……”我轻声叫了出来。
我揉了揉眼睛,再次看了过去,确认了我刚才确实没有看错。和正常钟表不同的是,这里几座钟塔的表盘指针都是逆时针旋转的!
“阿宇,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学长突然笑了起来,他看了我一眼,说道,“这里的所有时间都是这样的,时间倒流,哈哈!阿宇,你看看现在几点了?”
“十点?!”我再次惊叫了出来。没错,现在表盘上的时针正是指向十点钟的方向,但是现在已经是下午了,“竟然会这样……”
韩适学长再次哈哈笑了起来,“所以说嘛,这里的一切都不能按常理来判断。如果按正常的概念来判断,现在指针确实是指在十点钟的方向。但如果指针一直是按逆时针地方向旋转的呢?这里的十点其实是两点,也就是说现在应该是下午两点零五分。”
“为何要搞得这么复杂……”我哭笑不得了起来。
“你不记得伊藤教授是做什么的了吗?他所感兴趣的,正是怎样才能逆转时间,怎样才能人类重新焕发青春。逆流的时间,逆行的指针,这不是很有趣吗?哈哈!”学长说完便再次大笑了起来。
可我却笑不出来,这样的做法在我看来只是徒增麻烦罢了。每次看这里的时间,都要在心里将其颠倒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时间。麻烦不说,万一没注意岂不是还要弄错?我吐出一口气,摇了摇头。
而且……更为引人注目的,不是着三座高大的钟塔,而是其下方垂下的三根摆锤——这三座钟塔其实是三座摆钟。
我不禁惊讶于这令人惊异的设计。
我之前看过一些介绍全世界著名钟塔的文章,无论是声名赫赫的大英帝国地标性建筑大本钟,还是庄重典雅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布拉格时钟,还是令人惊叹的世界上最高的钟塔麦加皇家钟楼饭店,在惊异程度上都无法与这里的三座钟塔比拟。长约十米的摆杆,从钟塔表盘下方垂下,连接着一个黄铜质巨大摆锤,以极为固定的频率摇摆着。那三个不断摇摆的巨大的摆锤,每摆动一次,我的心灵都要被震撼一次。
我看向了周围,原来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出一段距离了。虽然刚刚谈话过程中我们一直走的很慢,但时间却过得很快,此时我们已经离钟塔很近了。不知为何,没有任何指向性的,我们便走到了这里。
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下,钟塔形成的巨大的塔影,直直地向我们倾斜了过来。我看了一眼钟塔表盘上的指针,再在心里主动颠倒一下,才知道现在是八点钟。阳光很强,我不由得眯起了双眼。
这时我注意到了第三座塔下面似乎有什么异样。被大雪覆盖的地面上,有一个黑色的斑点。起初我还以为是一块暗黑色的石块,但很快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当我们越来越靠近的时候,那个黑色的斑点变得越来越大。
学长似乎也发现了不对劲,他停止了闲聊,向前方跑了过去,在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了两排很深的脚印。
“是一个人……”学长小心翼翼地将那个人的脸翻了过来。突然,他脸上的表情僵硬了,“陆万刚。”学长说道。
我和刘增都停下了脚步,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已经被冰雪冻得十分僵硬的尸体。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不仅是一具尸体,而且是点燃这一切因果的引子。
在我们发现陆万刚的尸体后,整个山庄的气氛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其中刘增的反应最为剧烈,他在一看到躺倒在雪地上的尸体后,就突然晕厥了。我和学长一时也被吓懵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后来还是听到声音赶过来的老陈当机立断,让我们先将刘增抬回房间去。之后他又去喊了程琤医生,程琤医生当时正在茶室喝茶,在听到老陈的紧急呼叫后,立马赶了过去。可时间已经完全来不及了,当时尸体早已冰凉,蹲在尸体旁边的程琤医生也只能频频摇头。
正当大家处于混乱之中的时候,还是葵子小姐保持了冷静,她吩咐佣人王金妹先不要将这件事和伊藤教授说。对于葵子小姐的安排我深感赞同,老人家现在身体虚弱,如果听了这样的消息,保不准会出现什么意外,所以还是先瞒着比较好。
我跪坐在客厅的座位上,心脏还是狂跳不止,额头上不知不觉已经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我想将羽绒服的拉链拉开一点,可现场的气氛极其凝重,我深怕这瞬间的响声会引起周围人的注目,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此时我一想到钟塔下面还放着尸体,心里就不禁一阵慌乱。
“所以,陆先生的遗体……就那样一直放在那里吗?”说话的是佣人王金妹,她刚刚得知消息才从厨房里赶了出来,手里还湿漉漉的,之前应该正在清洗早上使用过的餐具。
“这……”医生想说什么,可在看了一眼葵子小姐之后突然就闭上了嘴,显得有些颓丧。
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葵子小姐身上。
“先暂时放在那里吧。”葵子小姐轻声说道。她之前虽也有所慌乱,但现在明显已经好多了。葵子小姐看起来面色凝重,完全不像平时那般从容。她紧抿着嘴唇,双眼眨得很慢,内心像是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
不过对于葵子小姐的决定,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如果要将这具尸体搬到房子里来,那才是真的让众人寝食难安了。
“那个……陆万刚是怎么死的……”韩适学长突然如此问道,他把目光转向了刚刚低头不语的程琤医生。
医生抬起了头,可脸色还是十分难看,他闭上双眼缓了一下,“摔死的”,医生最后给出了这个结论。
“尸体多处骨折,颈椎移位,颅骨损伤严重,双眼充血。死者应该是从高处坠下,导致颅内大出血从而死亡的。”医生随后补充道。
“摔死的?”学长像是自言自语似的问道。
医生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如果是从高处摔下来的,不会就是从钟塔上摔下来的吧……”我不禁问出了这句话。但由于问得有些急切了,语气显得有些轻佻。学长瞪了我一眼。
不过之后他还是缓和了一下态度,说:“不过我也觉得阿宇说的没错,尸体当时就在钟塔下方,应该就是从钟塔上跌落下来的。”
“那他为什么会从钟塔上掉下来呢?”我不禁问道,“对了,程琤医生,陆万刚的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
“呃……我也不是专业的法医,只能从尸体外表看个大概,而且尸体在雪地里放了那么久,这么冷的温度对尸体腐败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根据尸体僵硬的情况,我可以判断死者大概是昨晚十一点到一点之间遇害的。”
“十一点到一点?这么晚了,陆万刚他跑到钟塔上面干什么?”我在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众人都没有说话,房间里沉默了一会儿。
“直树,他不就是在钟塔上么?”学长突然提道,“会不会……”
“不会,绝对不会!”没等学长说完,葵子小姐就断然否定了这个猜想。她双眼紧紧盯着学长,双唇紧闭,看起来确实对学长生气了。我还从没见过葵子小姐像今天这样露出过怒容。
“我只是说可能……”学长本想解释一番,可见现场气氛不对,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这时医生插嘴道:“我觉得吧,陆先生会去钟塔上面,可能和直树有关。但他的死肯定和直树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毕竟直树是一直被锁在房间里的。我想刚刚韩兄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对不对?”
医生把目光投向了韩适学长,算是帮他解了围。学长赶快点了点头,看向葵子小姐的目光中也充满了请求原谅的意味。不过葵子小姐没有多说什么,她目光斜向下方,并没有看任何人。看来葵子小姐选择直接无视了学长,我不禁替学长捏了一把汗。
我得说,这本书的文笔简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作者的语言功力实在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使用的词汇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叙事的流畅与冲击力,这种融合得非常自然,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愉悦。特别是书中对一些关键场景的描写,简直可以用“电影化”来形容,光影的运用、声音的衬托,都处理得极具画面感,让人读着读着仿佛就能听见风声,闻到雨水的味道。情节的推进方式也相当高明,它不是那种简单粗暴地抛出谜题,而是通过巧妙地设置信息差和误导,让读者和主人公一起在迷雾中摸索。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关键时刻插入的一些哲学性的思考片段,这些片段虽然不直接推动剧情,却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让人在紧张的推理之外,能有机会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对“正义”与“真相”的理解。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非常精巧,看似松散的线索,最终会汇集成一张巨大而严密的网,收束得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这种掌控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以为这又是一本套路化的作品,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对传统叙事视角的颠覆,它没有将焦点完全集中在侦探身上,而是将镜头多角度地投射到事件的各个相关方,通过碎片化的回忆和不同人对同一事件的解读,构建出一个多棱镜般的复杂真相。这种多线叙事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张力和悬疑感。读者需要像拼图一样,把这些来自不同源头的信息碎片重新组合起来,才能窥见全貌。这种主动参与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沉浸感。而且,书中对悬疑氛围的渲染非常到位,不是靠突如其来的惊吓,而是依靠持续积累的心理压力。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心跳的加速,生怕下一秒就会看到无法承受的真相。读完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从那种压抑而又亢奋的情绪中抽离出来,这本书的后劲实在太大了,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让我在感到毛骨悚然的同时,又对文字本身产生深深的敬意。作者在处理紧张情节时,其对节奏的掌控能力展现出一种近乎舞蹈般的优雅。例如,在描述一个关键的发现时刻,他会用极简的笔触快速推进,而在铺陈背景或人物心境时,则会放慢语速,使用大量细腻的感官描写,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核心谜团时所采用的“留白”技巧,他并非将所有线索都摆在台面上,而是留下了一些微妙的暗示和未竟之处,这给予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去填补细节,使得每个人读完后对结局的“完整理解”都带有自己独特的印记。这让这本书的讨论价值大大提高,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答案,而是一个开放性的思考空间。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在文学性、逻辑性和娱乐性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准的杰作,绝对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如同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恰到好处,引领着故事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缓缓推进。开篇的气氛营造就非常到位,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安与期待感,让人一头扎进书中就难以抽离。作者对细节的捕捉力令人惊叹,无论是环境的描写还是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都描绘得丝丝入扣,仿佛读者亲身站在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感同身受着角色的挣扎与抉择。尤其欣赏作者在刻画人物群像时的功力,每个人物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动机,即便是配角也绝非面目模糊的工具人,他们的每一次出场都仿佛在为整体的悬疑结构添砖加瓦。读到中段时,那种层层剥开真相的快感达到了顶峰,每当自以为猜到了结局,作者总能用一个巧妙的转折将读者的预判彻底打乱。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解谜过程,更是一场关于人性幽暗角落的深刻探讨。那种探究“为什么”远胜于“发生了什么”的深度思考,让这本书在众多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通篇读下来,感觉像经历了一场智力上的极限挑战,酣畅淋漓,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构建的世界观的宏大与细节的微小之间的完美平衡。它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密室或一场谋杀,而是将事件嵌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探讨了一些关于阶层、偏见和历史遗留问题的深刻命题。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书中对人性的刻画所震撼。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扭曲的欲望?作者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这些,笔触冷静而犀利,不带道德审判,只是客观地呈现事实,让读者自己去评判。最令人称道的是其逻辑链条的严密性,每一个推断的成立都有坚实的基础,没有为了制造戏剧性而牺牲合理性的情况出现。我尝试过在阅读过程中多次进行推理,但每次都被作者的布局所超越,这种被“欺骗”的感受,对于一个老读者来说,简直是最大的享受。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智力上的角力,最终的胜利者,毫无疑问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评分物流快,商品质量不错,经常在京东买书,慢慢看
评分趁着机会,一次买一年的书。美滋滋。哈哈哈
评分呵呵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哈哈哈哈呵呵呵
评分每次活动都会买很多书,感觉现在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就是京东的书,哈哈!
评分henhaohenhao
评分新星出版社新书,快递速度很快。
评分青稞的首部简体作品,希望能有好的诡计。更希望巴别塔能出简体。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包子曰:买书不是为了看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信仰。所以,明知看不完,还要继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