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2018)]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201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鬍濱 尹振濤 鄭聯盛 著
圖書標籤:
  • 金融監管
  • 中國金融
  • 金融報告
  • 監管報告
  • 2018年
  • 金融風險
  • 金融政策
  • 金融市場
  • 中國經濟
  • 監管科技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2012403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4784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金融監管藍皮書
外文名稱: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2018)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主要由“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研究”組成。“總報告”對2017年度中國金融監管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係統總結、分析和評論,並對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發展態勢進行預測。“分報告”為分行業監管年度報告,具體剖析瞭2017年度中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以及外匯領域監管的進展,呈現給讀者一幅中國金融監管全景路綫圖。“專題研究”深度分析瞭當前中國金融監管領域的重大問題,主要涉及網絡互助計劃、政府與社會資本閤作、區塊鏈金融、資管産品增值稅、係統性風險度量等。

內容簡介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主要由“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研究”三部分組成。“總報告“對2017年度中國金融監管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係統總結、分析和評論,並對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發展態勢進行預測。“分報告”為分行業的監管年度報告,具體剖析瞭2017年度中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以及外匯領域監管的年度進展,呈現給讀者一幅中國金融監管全景路綫圖。“專題研究”部分是對當前中國金融監管領域重大問題的深度分析,主要涉及網絡互助計劃、政府與社會資本閤作、區塊鏈金融、資管産品增值稅、係統性風險度量等方麵。

作者簡介

鬍濱,男,1971年齣生,安徽六安人,法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監管、法與金融理論、結構金融(資産證券化)等。
尹振濤,男,1980年齣生,山東青島人,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監管、金融製度與金融史等。
鄭聯盛,男,1980年齣生,福建泉州人,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監管、金融創新與宏觀經濟等。

精彩書評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作為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的係列年度報告,秉承“記載事實”“客觀評論”,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係統、全麵、集中、持續地反映中國金融監管體係的現狀、發展和改革曆程,為金融機構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為金融理論工作者提供素材,為金融監管當局製定政策提供依據。

目錄

Ⅰ 總報告
1 我國金融風險的類型、程度、比較與化解之策【鬍 濱 鄭聯盛】/001
2 2017年中國金融監管重大事件述評【尹振濤 魏鳴昕】/046

Ⅱ 分報告
3 銀行業監管年度報告【巴勁鬆 李育峰 白嘯威】/067
4 證券業監管年度報告【星 焱 吳 亮】/100
5 保險業監管年度報告【孫纔華 張 坤】/119
6 信托業監管年度報告【袁增霆】/141
7 外匯管理年度報告【林 楠】/155

Ⅲ 專題研究
8 資管産品增值稅研究【王 剛 王斐然 鬍予喆】/179
9 美國現金貸市場監管政策及經驗藉鑒【尹振濤 李 歡】/202
10 區塊鏈金融及其監管【劉 亮 何 昕】/214
11 融資融券業務擔保物法律性質的界定——以賬戶體係為視角【楊 光】/227
12 論網絡互助計劃的保險屬性及完善監管建議【曹順明】/251
13 更加主動、全麵、深度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標準的製定【王 剛 程夢凡 馬羽思】/264
14 政府與社會資本閤作風險點探析【陳 旭 硃 鶴】/270
15 係統性金融風險監測與度量——基於風險儀錶盤方法【王一涵】/288
16 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監管領域的應用與發展【肖 節 尹振濤】/305
17 金融科技監管政策分析與國際比較【杜曉宇 巴潔如】/322
18 係統性風險宏觀審慎監管的國際經驗及啓示【夏詩園】/350
19 金融科技創新與監管模式的新挑戰【李澤廣 錢若晨 馬 楠】/362
20 保險償二代的風險管控效果及製度完善【王嚮楠 周華林】/385
21 高頻交易的市場影響——以中國為例【吳 亮】/400
22 私募投資基金的風險特徵及其監管研究【楊 楷】/414

Ⅳ 附錄
23 2017年度金融監管大事記【呂誌成】/429

Abstract/446
Contents/447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 概述 《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閤發布,是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年度工作總結與展望的權威性報告。本報告全麵梳理瞭2018年度中國金融監管體係在宏觀審慎管理、金融風險防範化解、金融市場深化改革、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科技發展以及對外開放等方麵的重大舉措、取得的成就以及麵臨的挑戰。報告以翔實的數據、專業的分析和嚴謹的論述,客觀展現瞭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下,維護金融穩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所做的努力與貢獻。 核心內容與亮點 一、 宏觀審慎管理與風險防範化解 報告重點闡述瞭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如何深化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強係統性風險的識彆、評估與處置。 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報告詳述瞭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房地産金融風險等重點領域的整治工作。通過加強監管穿透、規範業務行為、壓實各方責任,有效遏製瞭風險的蔓延勢頭,取得瞭階段性成效。例如,在影子銀行領域,報告介紹瞭對理財産品、信托、委托貸款等業務的規範,以及推動部分高風險業務的有序退齣。 金融穩定工作: 報告迴顧瞭金融穩定協調機製的運行情況,強調瞭跨部門、跨區域的協同監管對於應對係統性風險的重要性。同時,也分析瞭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包括支付清算體係、徵信體係等的安全運行。 償付能力監管與市場紀律: 報告詳細闡述瞭針對銀行業、保險業等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風險加權資産計量等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的執行情況。通過強化市場紀律,引導金融機構迴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 二、 金融市場深化改革與服務實體經濟 報告強調瞭金融監管在推動金融市場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方麵發揮的關鍵作用。 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報告介紹瞭2018年在推進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等改革發展方麵的舉措。例如,提及瞭科創闆的籌備工作,以及創業闆、新三闆等市場的優化。債券市場方麵,報告關注瞭信用債券、地方政府債券等的發行與交易管理,以及公司債券市場的風險防控。 普惠金融發展: 報告展示瞭金融監管機構如何通過政策引導、機製創新,提升對小微企業、“三農”、貧睏地區等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水平。包括定嚮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在支持普惠金融方麵的應用,以及鼓勵金融機構發展差異化、有針對性的金融産品和服務。 營商環境優化: 報告分析瞭金融監管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麵所做的努力。通過減少審批事項、提高監管效率,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便捷、更公平的金融服務。 三、 金融科技發展與監管創新 報告充分肯定瞭金融科技(FinTech)在提升金融效率、降低服務成本、促進普惠金融方麵的重要作用,並闡述瞭監管機構在應對金融科技風險、推動健康發展方麵的思路與實踐。 擁抱與規範金融科技: 報告分析瞭2018年在數字支付、移動支付、區塊鏈、大數據等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情況。同時,也詳細闡述瞭針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整治工作,特彆是P2P網絡藉貸平颱的風險齣清、現金貸的規範管理等。 監管科技(RegTech)的應用: 報告介紹瞭金融監管機構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監管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實現風險的早期預警和快速響應。 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 報告強調瞭在發展金融科技的同時,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製度。 四、 對外開放與國際閤作 報告總結瞭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在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深化國際閤作方麵取得的進展。 擴大金融業開放: 報告詳細介紹瞭2018年中國在放寬外資股比限製、擴大業務範圍、簡化準入程序等方麵的具體措施。例如,對外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設立和運營的限製取消或大幅放寬。 參與全球金融治理: 報告迴顧瞭中國在國際金融組織、 G20、 FSB等平颱上的積極作用,以及在推動全球金融監管規則協調、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麵的貢獻。 跨境監管閤作: 報告強調瞭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閤作,共同打擊跨境金融犯罪,防範跨境金融風險。 五、 挑戰與未來展望 報告在總結成就的同時,也客觀分析瞭當前中國金融監管所麵臨的挑戰,包括但不限於: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地緣政治風險等對中國金融穩定帶來的潛在影響。 新業態、新風險的齣現: 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新的監管難題,如數據壟斷、算法偏見等。 監管能力與手段的提升: 應對日益復雜的金融市場和風險,需要不斷提升監管的專業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報告最後對未來中國金融監管工作進行瞭展望,強調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綫,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穩步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構建更高水平的金融監管體係,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用戶評價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好的年度報告,不僅僅是過去的記錄,更是未來的風嚮標。《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的標題本身就充滿瞭權威性和專業性,預示著它將為我們提供一份關於中國金融監管領域最前沿、最深刻的解讀。我期待這份報告能夠詳細描繪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的“全景圖”。它是否能清晰地展現不同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與聯動?例如,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在麵對同一類金融風險時,是如何進行分工與協作的?我特彆關注報告中對“一行兩會”改革(即中國人民銀行、國傢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整閤)進程的披露。這次改革無疑是中國金融監管體係的一次重大調整,我希望報告能夠深入分析其背後的動因、改革的具體內容以及預期的成效。此外,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給金融監管帶來瞭新的挑戰,我非常期待報告能夠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提升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以及如何應對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監管套利問題。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中國金融體係的演進及其背後的政策邏輯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的齣現,對我而言無疑是一份極具吸引力的讀物。我把它看作是一份“操作手冊”,能夠幫助我理解中國金融監管部門是如何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進行“導航”的。我希望報告能夠細緻地闡述2018年各項監管政策的齣颱背景、核心內容以及預期達成的效果。例如,在金融去杠杆的過程中,監管層是如何兼顧金融穩定與實體經濟發展的?對於一些新興金融業態,如區塊鏈、數字貨幣等,監管的態度和應對措施是怎樣的?報告中是否會披露一些關於監管科技(RegTech)應用的實踐案例?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此外,考慮到金融監管的國際化趨勢,報告中對中國金融監管體係與國際接軌、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等方麵的論述,也同樣吸引我。我期待這份報告能夠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金融監管的“中國特色”與“世界視野”,並從中汲取有價值的經驗和啓示。

評分

作為一名金融行業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剖析中國金融市場運作機製的權威讀物。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時,眼前一亮。盡管我尚未仔細研讀其中的具體內容,但我對這份報告的預期是極高的。首先,它以“年度報告”的形式齣現,這本身就意味著它會對過去一年中國金融監管領域的重要事件、政策變動、風險挑戰以及未來趨勢進行係統性的梳理和總結。這種年度性的迴顧,對於我們這些需要緊跟政策導嚮、理解宏觀經濟動嚮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我尤其關注的是,報告是否能夠清晰地勾勒齣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政策的演進脈絡,例如,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這一核心任務下,各項監管措施是如何協同推進的?信貸、債券、股票、保險、基金等不同細分領域的監管重點又有哪些變化?我期待報告能夠提供詳實的數據和案例分析,而不僅僅是政策條文的羅列。此外,鑒於2018年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的一年,報告中對引入外資、擴大金融業開放的監管考量和配套措施的論述,對我來說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能否揭示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在平衡開放與風險控製之間所做的努力和權衡?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報告中找到答案的問題,我相信這份報告的齣版,將為理解中國金融市場的復雜生態提供一個堅實的起點。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金融科技發展及其監管動態的觀察者,我對《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抱有非常高的期待。2018年,無疑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中國作為金融科技的重鎮,其監管政策的走嚮,對行業發展具有風嚮標式的意義。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深入剖析2018年中國在發展和規範金融科技方麵的具體舉措。例如,對於第三方支付、網絡藉貸、智能投顧等新興業態,監管部門是如何製定並調整相關政策的?報告是否會披露一些關於金融科技公司閤規經營的案例分析,以及監管機構在防範金融科技風險方麵的具體策略?我尤其關注監管機構如何在鼓勵金融科技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同時,有效防範係統性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此外,隨著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希望報告中能就數據監管、信息安全等議題進行專門的討論,並闡述相關的監管要求和發展方嚮。我相信,這份報告將為我理解中國金融科技監管的復雜性提供一個重要的窗口。

評分

對我而言,金融監管不僅僅是限製,更是引導和規範。因此,《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在我眼中,是一份指引未來發展方嚮的“航海圖”。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詳細闡述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政策在優化金融結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方麵的具體實踐。例如,在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監管部門是如何通過創新監管工具或優化信貸政策來發揮作用的?報告中是否會披露一些關於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的最新監管進展和發展規劃?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同時,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度發展,投資者保護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我希望報告中能夠深入探討2018年中國在加強投資者教育、規範信息披露、打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等方麵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這些措施所取得的成效。一份能夠兼顧發展與風險、創新與穩定的監管報告,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評分

當我在書店注意到《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過去一年中國金融領域的一係列重要事件。作為一名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者,我深知信息對投資決策的重要性,而一份權威的監管報告,無疑能為我提供最直接、最翔實的信息來源。我尤其好奇報告中對2018年資本市場監管重點的闡述。例如,在科創闆尚未推齣、但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現有資本市場的監管體係是如何應對的?對IPO審核、退市製度、並購重組的監管思路有何變化?這些都直接關係到投資者的權益和市場的健康發展。另外,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麵,報告是否會對P2P網絡藉貸行業的整治、地方性金融機構的風險處置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我期待報告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未來監管方嚮的信號,例如,是否會有新的監管工具或科技手段被引入?對於監管政策的透明度、可預見性,以及其對市場預期的影響,報告能否給齣一些深刻的見解?我相信,這份報告將成為我分析市場趨勢、規避投資風險的重要參考。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及其影響有長期關注的研究者,我對《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的齣現感到由衷的興奮。我認為,金融監管的成效,往往是衡量一個國傢宏觀調控能力的重要標誌。2018年,中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轉嚮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脈,其監管的有效性對經濟的平穩運行至關重要。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去審視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政策的總方嚮和主要目標。它是否清晰地闡述瞭“一行兩會”(盡管已閤並為“一行兩部”)在這一年內的主要職責和協同機製?在去杠杆、抑泡沫、防風險的總基調下,各項監管措施是如何相互配閤,共同構建一個穩健的金融生態係統的?報告中對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論述,以及如何通過監管手段引導金融資源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也是我關注的重點。此外,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的背景下,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是如何應對外部風險衝擊,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我期待報告能夠提供深入的分析和案例,幫助我理解中國金融監管的韌性和應對能力。

評分

這份《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在我眼中,不單單是一份記錄,更像是一麵鏡子,能夠映照齣中國金融體係在過去一年中所經曆的風雨與變革。我之所以對其抱有濃厚的興趣,是因為我深信,對於任何一個國傢的金融健康而言,有效的監管體係是其基石。2018年,在全球經濟格局動蕩、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金融監管無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這些挑戰,比如,在影子銀行治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房地産金融風險防範等關鍵領域,監管部門是如何采取措施的?報告中對這些“硬骨頭”的啃食過程,以及其背後所蘊含的監管智慧,是我非常渴望瞭解的。同時,我也關注到,隨著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監管機構如何在鼓勵創新與防範技術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點。支付、藉貸、徵信等領域的創新,對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提齣瞭新的要求,我想知道報告是否能夠對這些新業態的監管框架進行前瞻性的探討,並提供相關的政策解讀。一份詳實且具有前瞻性的報告,能夠幫助我們這些身處市場前沿的從業者,更好地把握風險,抓住機遇,從而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並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評分

我把《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視作一份“診斷書”,它將幫助我深刻理解中國金融體係在2018年所麵臨的“健康狀況”以及監管部門所采取的“治療方案”。我期待報告能夠以嚴謹的邏輯和翔實的證據,對2018年中國金融風險的成因、錶現形式以及演變趨勢進行全麵的分析。例如,報告是否能夠深入剖析影子銀行、高杠杆、房地産泡沫、地方政府債務等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並詳細介紹監管部門是如何通過一係列“組閤拳”來加以化解的?我尤其關注報告中關於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內部控製和風險管理體係建設的論述,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金融機構自身的穩健運營。此外,在應對外部風險衝擊方麵,報告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匯率風險防範等方麵的具體措施和成效的分析?一份客觀、全麵、具有前瞻性的監管報告,不僅能夠幫助我理解過去的挑戰,更能為我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評分

這份《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8)》在我看來,更像是一部中國金融市場“年度大戲”的“導演手記”。我對其的期待,在於它能否以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揭示齣2018年中國金融監管政策的“幕後故事”和“決策邏輯”。我非常好奇報告中對於“強監管、防風險、促發展”這一核心主綫的具體闡釋。在這一主綫下,各項具體的監管措施,例如對資管新規的落地、對信托、基金、保險等行業的監管細化,以及對地方性金融機構的風險排查,其背後的考量和權衡是什麼?報告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監管政策製定過程中的數據支撐和模型分析?我期待它能夠從宏觀審慎監管的視角,審視金融體係的整體風險狀況,並闡述監管機構是如何通過跨部門、跨市場的協同,構建起一張風險“防火牆”。此外,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中國金融機構“走齣去”麵臨的監管挑戰,以及監管機構如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規範,也是我非常關注的內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