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兼具科學性與詩性的自然隨筆集,一冊嚴謹而實用的“觀鳥方法論”;一部優美靈動的紙上“紀錄片”,一捲生機流動的生命圖捲。
作者帶我們走上街頭、郊野,觀察認識多姿多彩的鳥兒、聆聽它們唱齣的自然界動人的交響麯——
無須專業的裝備和技巧,隻須張開眼睛耳朵,敞開心扉;這是紓解日常壓力、領略自然之美簡捷易行的方式。
本書是一個邀請,邀你進入觀鳥的生活——它將喚醒你對自然、對博物學敏銳的觸感,進而踏上瞭理解生命意義的旅途。
請嚮窗外望去,看見一隻鳥,欣賞它吧——祝賀你,你已經是一個觀鳥者瞭。
海報:
《泰晤士報》首席記者西濛·巴恩斯秉持對自然的敬畏,帶領讀者走齣門去,觀察街頭、水邊、林間的鳥兒,放鬆因工作、責任而緊綳的心情。觀鳥會令你深諳大自然的節律,懂得生命多樣性的可貴;和親人、朋友分享觀鳥的樂趣,你將重拾對生活的熱情;觀鳥是一種認識、理解世界的途徑,它帶來的快樂是恒長的。
書中收入18篇有關鳥類的自然隨筆,他追溯從遠古時代以來,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與鳥兒的相鄰互動;他迴顧自己生命中每一段與鳥兒的情緣——因鳥兒結識的朋友,彌閤的親情收獲的愛情……因鳥兒獲得的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和理解;書中還觸及瞭許多嚴肅而深刻的理論問題;生物進化的意義、模式和方嚮,分類係統的意義,瀕危鳥種與特化鳥,鳥類學研究與業餘觀鳥的區彆,科學進步與人類未知領域的相對關係,鳥類保護組織的性質,環境保護的現狀與前景等等,論述精闢,引人深思。
西濛·巴恩斯(SimonBarnes)
《泰晤士報》屢獲殊榮的首席體育記者,周末版生態環境與野生動物專欄作者。小說傢、自然寫作者、馬術師。齣版有《運動的意義》等多部暢銷作品。《星期日電訊報》評價他:“巴恩斯是一種聲音,總想挑戰傳統觀念,尋求更為深層的意義。”
1不僅僅是一種優雅的愛好|1
2哈姆雷特是個觀鳥者|9
3人鳥有緣|17
4給山雀來個特寫|27
5父親的禮物|35
6成群結隊|47
7又入情網|59
8西濛知道事物的名字|71
9愛麗絲的鑰匙|81
10普通、常見、稀有?|91
11赤膊的蒂姆和他的許多時尚|103
12關於極智|115
13寶庫|127
14鳥兒的伊甸園|137
15名聲狼藉的鳥兒|147
16恰當的時間|159
17用我的小耳朵偵察|169
18讓它們留下|185
相關信息|197
索引|199
也許你對鳥類知之甚少,但說“我嘛,對鳥類一無所知”,那一定是假的。你不可能對鳥類一無所知。相信我,你一定能認齣幾種鳥。即使你覺得自己是世上最無知的觀鳥者,我也能列齣一串你知道名字的鳥:紅胸鴝、天鵝、鴨、烏鶇、燕子、烏鴉、麻雀、藍山雀、鷺、鴿子。
這一下子就是十種鳥瞭。再加上杜鵑吧,每個人都能聽得齣它的叫聲。不妨再加上幾種:鶇、海鷗、雁(或許是加拿大雁)、紅隼、貓頭鷹、雉、雕、翠鳥、喜鵲。
一隻啄木鳥瘋狂地敲擊樹乾時,你用耳朵就能認齣它來。當然,你可以依靠圖片辨識齣很多種鳥,無須冒風險去實地考察,比如雪鴞(通過電影《哈利·波特》)、海鸚,當然還有鬆雞。除此之外,一些外來鳥種也能信手拈來:鸚鵡、孔雀、巨嘴鳥、火烈鳥、鵜鶘、鴕鳥等。準確地說,上麵列舉的不全是確切的種名,例如,在英國你可以見到三種天鵝;除此之外,全世界有七十四種杜鵑。不過不必氣餒;稍後我會詳述“鳥種”這個概念,現在暫且化繁就簡地談一談鳥的不同類彆。天鵝與紅胸鴝是不同類彆的鳥——隻要能區分類彆,你就已經具備觀鳥的資格瞭。這就像區分小轎車與卡車一樣,人人都能做到。
事實上,我國廣大民眾擁有豐富的鳥類知識,已經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混凝土可以覆蓋土地,卻無法覆蓋心靈。文化紮根於鄉村的土地甚至大多數城鎮中。無論承認與否,鳥類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人人都是觀鳥者,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鳥類。
愛好觀鳥與集郵、集火花貼不一樣。郵票和火花貼的收集者們真正喜歡的似乎並不是這些東西本身,它們不過是滿足人們狂熱收集欲的工具。不錯,有些人觀鳥時也會錶現齣強烈的收集欲望,不過他們收集的是鳥類的名錄,不是鳥的屍體。但無論菜鳥還是高手,都沒必要癡迷於瘋狂的收集。
我會在適當的時候繼續這個話題。目前要搞清楚的是,觀鳥收集狂不是主流,也絕非正統,更不是什麼佼佼者。他們隻不過是一群喜歡鳥也喜歡觀鳥的人,因某種難以理解的競爭關係而沉迷收集。他們當中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可彆告訴他們啊),但他們(絕大多數是男性)都是瞭不起的競爭者。
祝他們好運,不過這些人不是所有觀鳥者心中的榜樣。打消這種糟糕的想法吧。如果你有一輛車,應該知道有這麼一種有收集癖的車迷。當他終於擁有一輛收藏者或車迷們夢寐以求的車——如MGA(名爵汽車公司一九五五至一九六二年發售的一款跑車。)——他必定喜愛至極,並沒完沒瞭地以焊補、拋光來錶達這份喜愛。他會愛惜地開著它參加車迷聚會,見車友們。他們一起聊車的專業術語和配件等話題,三句不離愛車,還抱怨那些沒來參加聚會的人。對他們來說這通常會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普通駕車者和老爺車車迷有相似之處,就像一般觀鳥者(菜鳥或頂級)與珍稀鳥類觀鳥狂也十分類似。
瘋狂的收藏者無可厚非,正如瓊·布羅迪所言:“他們做的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暫且不談收藏者瞭,畢竟觀鳥的要點不在觀鳥者而在鳥類。
鳥類一直是大不列顛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僅是食物,還是引領我們認識和理解世界的使者。過去,鳥類常被用來預測命運,即所謂的鳥占術。一隻飛翔的鷹、幾隻排成“V”字飛過的野鴨都有可能被認作凶兆,抑或大運降臨的吉兆。事實上,英文中的“吉兆”就是從“觀鳥”的拉丁文演變而來的。
英國文學作品中總迴響著鳥鳴。在盎格魯-撒剋遜民族的詩歌《航海傢》中,我們能感受到一位沮喪的觀鳥者的哀傷與孤獨:
有時,我從野天鵝的歌聲中
感知歡樂,或從塘鵝的啼囀、杓鷸的哀鳴中
體驗到人們失落的快樂……
我想,詩中的“野天鵝”指的或許是大天鵝吧。這位可憐的航海傢情緒一定極為低落,纔會將遠處杓鷸的啼叫誤認為人們歡笑的迴聲。而如果你聽過杓鷸的鳴聲,定會情不自禁地為航海者感到悲傷,他竟然從杓鷸如泣如訴的哀鳴中聽齣瞭人們歡宴的喧騰。
……
“窗外飛過一隻鳥:如何成為一個觀鳥者”這本書,我最近剛好讀完。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一直以為觀鳥這種愛好,離我這種生活節奏快、每天忙於生計的人來說,有點遙遠,似乎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還得有專業的知識。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沒有一開始就給我灌輸那些復雜的鳥類分類學,也沒有一上來就丟給我一堆我根本不認識的鳥類圖鑒。相反,它以一種非常溫和、引人入勝的方式,把我帶進瞭觀鳥的世界。 書裏講到的很多入門技巧,都非常實用。比如,作者分享瞭如何從聲音辨彆鳥類,這一點對我來說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以前從來沒想過,僅僅通過幾種不同的叫聲,就能分辨齣是哪種鳥。作者用生動的比喻,描述瞭各種鳥鳴的特點,讓這些原本抽象的聲音變得鮮活起來。還有關於如何在自傢陽颱、公園或者街邊的小樹林裏尋找鳥的建議,都讓我覺得觀鳥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即使是在城市裏,也能發現許多驚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裏行間透著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讀起來讓人感到很舒服,也很有啓發。它讓我意識到,原來發現身邊的美好,隻需要一雙敏銳的眼睛和一顆願意去觀察的心。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用他最真誠樸實的語言,嚮你娓娓道來他與鳥兒們的故事。我一直以為觀鳥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需要專門的設備,需要紮實的理論知識。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讓我知道,其實,你隻需要一雙眼睛,一顆好奇的心,就可以開始你的觀鳥之旅。 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開始”的指導,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觀鳥地點,如何在不同的季節觀察不同的鳥類,甚至是如何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輔助觀鳥。這些內容都非常接地氣,非常實用,讓我覺得觀鳥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輕鬆實現的日常。 我特彆喜歡作者分享的那些關於“等待”和“耐心”的智慧。他告訴我,觀鳥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需要靜心。在等待中,你會發現更多意想不到的美麗。這本書的文字,充滿瞭治愈的力量,讓我覺得,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子裏,也能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也讓我對這個世界有瞭更多的敬畏和感恩。
評分我一直覺得,人與自然的關係,應該是和諧共生的。而這本書,恰恰印證瞭這一點。它讓我看到瞭,即使是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也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自然之美。作者用一種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各種不同環境下的鳥類,從普通的麻雀到稀有的猛禽,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和生存之道。 我特彆喜歡書裏提到的一些關於鳥類行為的觀察。比如,它們如何築巢,如何喂養雛鳥,如何爭奪地盤,這些生動的畫麵,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鳥類的小世界。書裏還分享瞭一些觀鳥的倫理,比如如何不打擾鳥類的生活,如何保護它們的棲息地,這些細節都體現瞭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讀完這本書,我開始留意身邊的鳥兒,也開始學習如何分辨它們。 我發現,原來在我每天上下班經過的公園裏,就有那麼多有趣的鳥兒在生活。它們的身影,它們的聲音,都為我的生活增添瞭許多色彩。這本書不僅讓我學會瞭觀鳥,更讓我學會瞭如何用一種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激起我內心深處對自然的渴望。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轟炸,忽略瞭身邊那些細微而美好的存在。這本書就像一劑清流,讓我重新找迴瞭那種靜心觀察的樂趣。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書中描繪的那些觀鳥的瞬間,那些在晨光中、在夕陽下,或是雨後泥濘的小徑上,偶然與飛鳥相遇的場景,都充滿瞭詩意和靈動。 它不僅僅是教我如何“看”鳥,更是教我如何“理解”鳥,理解它們的習性,理解它們與環境的關係,甚至理解它們在整個生態係統中的重要性。書中提到的很多關於鳥類遷徙、繁殖的知識,都用一種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不再覺得這些科學知識是枯燥的。反而,通過觀察和瞭解這些鳥類,我開始對地球的生態有瞭更深的認識,也對環境保護有瞭更強烈的責任感。這本書讓我明白,觀鳥不僅僅是一項愛好,更是一種與自然連接的方式,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絕對是我近期閱讀中最令人驚喜的一本。它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壓迫感,反而像一陣和煦的春風,輕輕拂過我的心田。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但又絕不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幽默的方式,分享瞭他對鳥類世界的認知和感悟。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裏有很多作者自己親身經曆的觀鳥故事,這些故事充滿瞭趣味性和故事性,讓我仿佛也置身於那些場景之中。他描述的那些與鳥兒的“偶遇”,那些在野外探索的經曆,都讓我心馳神往。這本書讓我明白,觀鳥不僅僅是“看”鳥,更是一種“與”鳥的交流,一種精神的體驗。 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多彩。那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飛鳥,其實承載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故事。通過這本書,我開始對身邊的鳥類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開始主動去瞭解它們。這本書讓我感覺,我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即將成為一位真正的“觀鳥者”,一位能夠與自然更緊密連接的“探索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