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寝四年+同住三年 小荷花与Z的兄弟日常
——————————————
我好像就这样被困在了原地,连半个出口都找不到。
唯1庆幸的是,我并没有急于找到出口。
豆瓣热帖《我觉得我可能弯了》 2018年5月全国上市
同寝四年+同住三年 小荷花与Z的兄弟日常
——————————————
我好像就这样被困在了原地,连半个出口都找不到。
唯1庆幸的是,我并没有急于找到出口。
何以解忧 豆瓣热帖楼主,因缘巧合之下出了书,成为了作者。
Chapter 1
如果我说我没有窃喜,那一定是假的。
Chapter 2
我想,现在的我是不可能再跟Z玩这种游戏了。
我可能,不是或许心虚,而是真的心虚了。
Chapter 3
Z曾问过我,为什么我们可以混在一起这么多年?
Chapter 4
“我可能喜欢Z了”这句话里要去掉“可能”这两个字了。
Chapter 5
Z跟我之间,我跟Z之间,好像的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如我所说,Z跟我之间只有单纯的兄弟情,可我跟Z之间却不是。
Chapter 6
我觉得,这样的Z,这样的魅力,没有人能逃过,无论男女。
Chapter 7
因为对你而言,我肯定比鱼重要啊。
Chapter 8
01:还记得你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吗?
Z:记得,他左边鞋带比右边鞋带干净。
Chapter 9
养猫?兄弟?我还是选兄弟好了。
Chapter 10
你们这是在秀恩爱吗?
Chapter 11
虽然这句话我可能说了很多遍,但我还是得说,我很庆幸有Z这个兄弟。
Chapter 12
幸好章鱼丸子还挺好吃的。
Chapter 13
幸好,老大跟他女朋友的爱情没有遗憾。
Chapter 1
如果我说我没有窃喜,那一定是假的。
01
我可能,也许,大概……真的喜欢上我大学同学兼室友了……
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发酵了近两个月后,我无意间搜到《我觉得我室友喜欢我》这个帖子。开始我只是想搜搜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后来想想在不能向任何人宣泄的现实生活中,选择到网上把自己的故事跟陌生人说出来,是个挺能减压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再不倾诉的话,我觉得我会憋死,或者直接得抑郁症。
但是真正让我决定发帖的原因是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
我没忍住,隐晦地告诉他了……
昨天晚上,他在的小组聚餐,半夜十二点多,给我打电话,说他喝醉了,让我去接他。
我到酒吧的时候,他就已经明显不胜酒力了,但是其他同事却还在连番灌他酒。
我走过去跟大家打了声招呼,就扶起他,准备带他离开。结果那些同事起哄不让走,说什么人(家)妹子鼓起勇气跟他表白,他好歹给个答复再走吧。
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他曾经跟我提过对他有好感的那个妹子就坐在他旁边,虽然低着头,但是眼睛一直在瞄他。
我若无其事地哦了一声,就跟他说赶紧给答复,给完才能走。
其实那个时候我心里很紧张,紧张到手心都微微冒汗了。因为从我们大一同寝开始,我就知道他是直男。我甚至都怕自己还没理清思绪,就已经来不及了。
所有人,包括那个妹子都在等他答复。但是他闭着眼睛靠在我身上,硬是一个字都没说。
我就跟大家说,他都醉成这样了,要不明天去公司再让他给答复(我跟他同一个公司,但是不同组)。
大家见没热闹可看,也就随意了。
说实话,走出酒吧的那一瞬间,我是松了口气的。可能人都一样吧,有些时候不愿意直接面对答案,哪怕总有一天会知道。
让我意外的是,等我扶着他走到车边的时候,他突然就清醒了……还挺得意地问我,他聪不聪明,靠装醉躲过一劫。
我就问他为什么要装醉。
他说那个妹子之前就表白过一次,被他拒绝了,他也没想到她这次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再表白。他装醉不回答,其实是为了那个妹子好。
我没回话,笑笑之后就坐进车里了。他坐进副驾驶座后就往我身上靠,基本上等于整个人都压我身上了。他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靠耍贱来调戏我,所以在我没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之前,我早就习惯了,甚至可以做到完全无视。
但是现在,我做不到……我想了想,就开玩笑地问他,这样靠近我,难道不怕我喜欢上他吗。
他说他才不怕,他知道我不是同性恋。
我就说,直男也会被掰弯。
他一听忽然来了兴致,一把抓住我的手,放在他胸口处,学电视剧里说,其实他早就喜欢上我了。
我就跟触电一样,想也没想,就直接甩开他的手了。估计是我甩开的动作太认真,他愣了一下,就坐直了身体,没说话了。
沉默了大概十来分钟吧,他突然问我有没有喜欢的人。
我盯着反光镜嗯了一声,在心里挣扎了很久之后说,我可能喜欢上一个认识了七年的人。
我知道他能听懂的,因为大学毕业之后,我跟其他人就没了联系(除了同寝的老大、老二),我唯一认识了七年的人只有他,四年大学加三年合租同事。
后面直到我开车回家,各自洗漱回房间睡觉的时候,他都没再跟我说过一句话。我昨天晚上几乎通宵没睡,一直在想这件事。
后来我想通了,不管是他说也喜欢我,或是拒绝我,我都没想得到他的任何回应。因为前者我连自己的心思都没弄清楚,若他说了喜欢我,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至于能否大胆出柜在一起,又是另一回事了。后者,至少我可以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最重要的是,我不想失去这个兄弟。哪怕我现在并不知道,在未来不久之后,我还能不能单纯地把他当兄弟看待,我也依旧不想失去。
02
以前上班,我跟他大多数时候是一起出门的。但是今天,我起床的时候,他就已经出门了,连中午吃饭都没来叫我。
反正我也没什么胃口,就说说以前的事吧。
他姓的第一个字母是Z,姑且就叫他Z。他虽然爱耍贱,但是为人不错,对兄弟特仗义,属于两肋插刀类型的,家境不错,算得上是个富二代。
毕业的时候,我本来打算回老家的,但是老家那边一直没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最后还是留在了湖南。
他知道之后,就一直想说服我跟他进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规模很大,也不缺人才,所以实习生是完全没有工资的那种(我们这个行业很少会有实习工资,就算有,也是少量),但是发展前途特好。只是我又要生活,又要租房子,如果第一个月完全没有工资的话,我根本解决不了这两个问题。
我属于脸皮比较薄的那种人,连家里人都不好意思开口,就更不会跟他说我的难处了。结果让我很诧异的是,那个时候,他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我的情况(后来才知道是我有次无意间跟我一个女性朋友提过一两句,然后她跟他说了),然后他一句话都没说,甚至都没问我任何问题,就自己一个人默默找好了房子,交了全年的房租,把只带了行李箱的我拉了进去。
搬进租房的那天,我问他说,他爸妈不是打算给买套房子吗,干吗跑来租房子住。
他很不在乎地回了一句,现在买也不能现在住啊,装修不要时间啊。他也不想跟他们住,没自由。
但是我知道,他父母忙于工作,基本上很少回家,他一直都是有自由的。我也知道,他开始的打算是先暂时住他父母家,然后等新房子装修好了,再搬过去。
所以那天我怀着感恩的心,帮他整理了所有的行李。
当时唯一让我犹豫不决的是,他很喜欢调戏人,是那种耍贱似的调戏人,重点是还只调戏我。
我曾问过他,干吗每次都只调戏我?
他说,没有为什么,就是喜欢看我手足无措的样子。末了,还伸手在我脸上掐了一下,说,谁叫我脸皮薄,反应有趣……
大学时期,有一次学校举办篮球比赛,我跟他都作为系代表上场了。
刚开始都很好,我们的分数也一路领先。但是到了下半场,对方队见分数迟迟追不上,明显就急了,开始不管不顾地撞人。
我正好就是那个倒霉的人。
具体细节我现在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是在篮板下被人带着球直接撞倒了,腿磕到墩子上,冒了大量的鲜血,当场就站不起来了。
他看到之后,二话不说,冲上去就给了那人一拳,骂道,妈的,打篮球不带眼睛打什么篮球?
然后一把抱起我,把我送去了医务室。怎么说呢,我虽然看起来瘦,但其实是有肌肉的,算是现在网上说的那种“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人。他一路抱着我,气都不带喘的,直接送到医务室的病床上。
包扎完之后,又扶着我回了寝室,还给我买了吃的。
在这之前我都挺感动的,毕竟人生得一兄弟,还是一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是一大乐事。
结果到了晚上,他就开始犯贱了。
那时是夏天,运动之后不洗澡的话,就可以直接变成臭豆腐了。加上我是那种有点小洁癖的人,所以尽管校医再三嘱咐说伤口不能沾水,我还是决定洗个澡。
平时在寝室里洗澡的时候,都不拘小节,直接脱光衣服赤条条的进厕所。我也没多想,脱完衣服拿了毛巾就准备进厕所……
结果他刚好这个时间回寝室!一见我准备洗澡,就立即冲了上来说,小荷花,你腿不能沾水,我来帮你洗澡。
他一直叫我荷花,因为我名字的谐音正好是这个,我反抗过,但是没用。等他在前面加了个“小”字的时候,我已经无动于衷了。
我深知他喜欢调戏我的毛病,怎么可能让他帮我洗澡。我牢牢拽着可以勉强遮住胸膛跟重点部位的毛巾,死活不撒手。
但是我一没他力气大,二是因为腿伤我连站都站不稳,几乎只有几秒钟,我的毛巾就不属于我了……接着,他就硬挤进了厕所……
我看他那个真的打算帮我洗澡的架势,有些慌了。厕所又小,我跟他挨得很近,近到他基本上是贴着我了。慌乱之下,我说了一句到现在想起来都还想一头撞死的话……
我说,你再过来我就要叫了!
这句话,被他拿来嘲笑我,长达整整四年时间……
他一听更加兴奋了,还伸手往我胸膛上摸了一把。我一惊,就彻底不管了,大喊说,XX(他名字),你不要闹了!
我得说,这本书在结构上的创新非常大胆,它似乎不太在意传统的线性叙事,反而更像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各种时间线、不同的视角交织在一起,初读时可能会感到有些眩晕,但这恰恰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作者似乎很擅长玩弄读者的记忆和认知,时不时地抛出一个新的线索,让你不得不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之前读到的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这种阅读体验非常“主动”,你不是被动地接受故事,而是在积极地参与解谜。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它不是为了炫技而炫技,而是紧密服务于主题——关于记忆的碎片化和真相的多重性。那些穿插在主要情节中的小故事或插叙,起初看起来像是一些零散的片段,但当你读到后半段时,猛然发现它们是如何精确地契合在主线的某个关键节点上,那种恍然大悟的愉悦感是无与伦比的。这种层次感,让这本书具有很高的重读价值,因为每次重读,你都会发现一些上次错过的、被隐藏得很好的“彩蛋”。
评分这本书的细节处理达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它让我开始怀疑作者是不是对生活有着超乎寻常的观察力。不仅仅是物品的摆放,甚至是那些特定的气味、光线的角度、某个季节特有的声音,都被精确地捕捉并融入文本。比如,关于一个旧钢琴的描写,作者不仅写了它的外观磨损,还写出了琴键按下后那种特有的、略带沙哑的共鸣声,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钢琴的“年岁”。这种对感官细节的极致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沉浸感,让你仿佛置身于故事发生的那个时空之中。而且,作者在处理复杂的情感纠葛时,展现出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它拒绝给出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将所有角色的动机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去自行判断对错。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它迫使读者跳出自己的预设框架,去理解那些“不合常理”的行为背后的逻辑,非常考验读者的共情能力和分析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一场华丽的文字盛宴,用词考究却又绝不晦涩,充满了古典韵味和现代的锐利感。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绘人物对话时的那种微妙的张力。它不是那种直来直去的争吵或表白,而是充满了试探、反讽和那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那些潜台词比实际说出来的话语份量重得多,你得仔细辨别每一个词语的选择和停顿的位置,才能捕捉到角色之间真实的情感流动。比如,有几段场景,作者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而人物的对话却少得可怜,但你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波涛汹涌,这是一种极高的写作技巧。此外,这本书在处理哲思议题时也显得非常高明,它没有直接灌输观点,而是通过角色的困境和选择,将一些关于存在、选择和宿命的深刻问题,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的琐碎叙事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拉入对这些宏大命题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真是绝了,开篇就像是老电影里那种慢悠悠拉近镜头的镜头,一下子就把你拽进了那个故事的氛围里。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作者对环境描写的细腻程度,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罗列,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投射。比如主角第一次踏入那个老旧的图书馆,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特有的陈旧香气,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洒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束,照亮了漂浮在空中的微尘,这种画面感,让我几乎能闻到那种味道。而且,作者在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上也非常到位,那种难以言说的挣扎、犹豫和最终的释然,都不是通过大段的独白来完成的,而是隐藏在那些微小的动作和眼神交流中,需要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读到中间部分的时候,情节开始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那种感觉就像是看魔术表演,你以为你猜到了下一步,但作者总能用一种看似随意却又精心铺垫的方式,把你的预期完全打乱,然后引导你走向一个全新的理解层面。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留白”,很多事情没有说透,但你明白,那种未尽之意比完全揭示出来更具有力量,让人读完之后还能在脑海里回味很久,不断地去填充那些空白。
评分从整体感觉来说,这本书带给我一种非常深沉的“疏离感”,但这种疏离感却并不让人感到冷漠,反而是一种带有美感的孤独。故事的主角群像塑造得非常成功,他们都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但同时又被某种看不见的宿命感所牵引着,显得既独立又相互依赖。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配角的命运线,他看似只是一个背景人物,但作者却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了他一生中关键的几次选择,那些选择的代价沉重得让人心惊,却又在情理之中。这本书的节奏是缓慢而有力的,它不急于推动情节,而是专注于打磨每一个瞬间,让读者充分体验到时间在角色身上留下的痕迹。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跟随着这群人经历了一段漫长而真实的旅程,那种疲惫而满足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它不是那种读完后会让你兴奋尖叫的“爽文”,而是一种能沉淀在心底、时不时会拿出来咀嚼回味的“醇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