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

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管道绝热
  • 设备绝热
  • 国标图集
  • K507
  • R418
  • 建筑工程
  • 暖通空调
  • 绝热材料
  • 施工图集
  • 2008年版
  • 工业管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2421882
商品编码:1236611627

具体描述










《工程技术系列标准图集——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 核心内容概览: 本图集汇集了2008年版国家标准图集K507-1~2和R418-1~2,专注于建筑工程、工业设备及管道系统的绝热设计与施工。其核心目的是提供一套系统、规范、实用的技术指导,涵盖从保温材料的选择、设计计算、构造节点到施工验收的全过程,旨在提高工程的能源效率,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和节能要求。图集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既有理论依据,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是从事相关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造价以及咨询等专业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详细内容解读: 第一部分:K507系列图集(管道绝热) K507系列图集是针对各类工业及民用管道系统绝热设计与施工的专项图集。其内容深度和广度均有体现: 保温材料的选用与性能要求: 详细介绍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管道保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棉、岩棉、硅酸铝纤维、橡塑海绵、聚氨酯泡沫、珍珠岩等。 针对不同材料,逐一列出了其关键性能指标,例如:导热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数值)、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憎水率、耐温范围、防火等级、吸声系数、环保等级(如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等。 强调了根据管道输送介质的温度、压力、腐蚀性、环境条件(如室内外、潮湿程度、腐蚀性气体存在与否)以及防火要求,来科学选择最适宜的保温材料。例如,对于高温管道,需要选择耐温等级高且不易分解的材料;对于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或附加防腐层。 对于特定用途的管道,如蒸汽管道、冷冻水管道、工艺流程管道等,图集会给出推荐的材料类型和厚度计算依据。 绝热层设计计算依据与方法: 提供了基于热传导基本原理的保温层厚度计算方法。详细阐述了传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等效热阻等概念在保温计算中的应用。 针对不同工况,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图表,帮助工程师快速进行保温层厚度的设计。例如,计算公式会考虑到管道内介质温度、环境温度、管道材质、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保温层厚度等因素。 重点强调了能源效率的考量,通过计算保温层的经济厚度,在保证保温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能耗,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纳入了防结露设计的考量。详细解释了水蒸气在保温层内迁移和凝结的机理,以及结露对保温材料性能、管道腐蚀以及结构安全的影响。图集提供了防止结露的构造措施,如设置蒸汽隔离层、透汽层、合适的憎水性材料选择以及合理的保温层厚度等。 绝热构造节点详图: 这是本图集的核心价值之一。提供了大量精细化的绝热构造节点图,涵盖了各种典型连接部位的处理方式。 直管段保温: 各种材料的缠绕、分块、搭接方式,固定件(如金属带、绑扎带)的使用说明。 管件保温: 弯头、三通、四通、法兰、阀门、补偿器、过滤器等特殊管件的保温罩制作与安装详图。详细展示了如何对这些复杂形状的构件进行有效的保温,避免热桥的产生。 管道支架保温: 如何在管道支架部位进行有效保温,防止支架成为热桥,影响整体保温效果。例如,提供支架包覆的构造方式,以及在支架处设置保温垫块等。 穿墙、穿楼板保温: 管道穿越墙体、楼板时的防火、防腐、防结露及结构连接的保温构造。 变径连接保温: 如何处理不同直径管道连接处的保温过渡。 防腐与防水处理: 在保温层外侧,根据环境条件,如何设置防腐层(如铝皮、不锈钢皮、PVC保护层等)和防水层,以及这些保护层的搭接、密封方式。 金属保护层(外护层)的细节: 包括金属板的展开、折边、铆接、密封等技术要求,确保外护层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详细阐述了各种保温材料的施工方法,包括切割、粘贴、缠绕、填塞、固定等。 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如材料的清洁度、搭接的严密度、缝隙的填塞饱满度、保护层的密封性等。 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提供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和方法,指导如何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第二部分:R418系列图集(设备绝热) R418系列图集则侧重于各类工业及民用设备的绝热设计与施工。这些设备可能包括: 锅炉、塔器、储罐、换热器等工业设备: 设备外壳保温: 针对不同形状(如圆柱形、球形、矩形)和尺寸的设备,提供相应的保温构造方案。 法兰、人孔、视镜等连接部位的保温: 如何对设备的附件进行有效的保温,使其与设备主体保温效果相匹配。 高温设备、低温设备(如冷箱)的特种保温: 针对极端温度条件下的设备,提供专门的保温材料选择和构造设计。例如,高温设备可能需要多层复合保温,低温设备则需要考虑隔热、防潮等特殊要求。 设备检修口(如人孔、手孔)的处理: 如何设计便于拆卸和检修的保温结构,同时保证保温的连续性。 工艺管道与设备集中的区域(如泵房、压缩机房、换热站): 空间围护结构的保温: 对机房的墙体、屋顶、地面进行保温设计,以维持内部温度稳定,降低能耗,并可能兼具隔声降噪功能。 集中布置的管道和设备的整体保温: 提供如何对密集布置的设备和管道进行整体包覆的方案,简化施工,提高效率。 设备基础及支撑结构的绝热: 对可能产生热桥的设备基础和支撑结构进行保温处理。 其他相关设备: 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可能还包含对风机、水泵、电机、电缆桥架等其他设备辅助系统的绝热或隔热考虑。 图集的使用价值与意义: 规范性与标准化: K507和R418系列图集遵循国家标准,为绝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依据,确保了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指导性: 图集内容全面,从理论到实践,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详细的设计计算方法、材料选择指南和施工工艺流程,有助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难题。 经济效益: 科学的绝热设计能够显著降低设备的运行能耗(如减少热量损失),节约能源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同时,有效的保温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 安全与环保: 合理的绝热设计有助于防止设备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引发的安全隐患(如烫伤、冻裂),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或冷负荷。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 提高工程效率: 图集提供的标准化节点和施工方法,可以指导施工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绝热工程,减少返工,提高施工效率。 减少设计错误: 对于经验不足的设计人员,本图集是重要的参考工具,能够帮助其避免常见的设计疏漏和错误。 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涉及管道与设备绝热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及造价估算等环节,涵盖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如集中供热系统、空调系统)、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制药、食品等多个行业领域。 总结: 《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于一体的工程技术标准图集。它系统地阐述了管道与设备绝热的设计理念、材料性能、计算方法、构造节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是确保工程项目高效、安全、经济、环保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学习和应用本图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绝热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为推动我国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沉甸甸的分量,这本身就预示着内容定然丰富详实。封面设计虽然朴实,却透露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气质。我是一名从事建筑工程技术支持的工程师,平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查询标准图集的情况,尤其是在涉及到节能减排和保温隔热的工程项目时,对于管道和设备的绝热处理更是至关重要。我一直认为,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细节的处理是否到位。绝热工程做得好,不仅能显著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能为使用者创造一个更舒适、更安全的环境。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比如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绝热的要求甚至更加严苛,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我翻阅了前几页,初步印象是图文并茂,许多图例清晰直观,这对于理解复杂的施工工艺非常有帮助。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各种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管道和设备绝热的详细解决方案,例如,针对高温蒸汽管道,需要什么样的耐高温绝热材料?针对低温冷冻管道,又需要注意哪些防潮和防冻措施?书中是否有关于不同绝热材料的性能对比分析,比如导热系数、耐火性、吸湿性等?还有,对于一些关键的节点处理,比如管道穿墙、阀门、法兰处的绝热,书中是否有详细的节点构造图?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点。

评分

作为一名在工程建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对各种技术规范和图集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本《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查阅相关知识的绝佳机会。我始终认为,工程的根基在于规范,而图集则是规范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管道和设备的绝热,看似不起眼,实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能效、安全和舒适度。一个良好的绝热层,不仅能减少热量损失,节省能源,还能有效防止冷凝水产生,避免设备腐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音、防火的作用。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尽的施工图例,以及各种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管道和设备绝热的构造方式。例如,对于大型的储罐,如何进行有效的顶部、侧壁和底部的绝热?对于复杂的阀门和法兰连接处,如何进行细节的保温处理,以避免热桥的产生?书中是否有关于不同绝热材料的厚度计算依据和方法?是否有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绝热要求,比如食品级管道的绝热,或者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特殊绝热要求?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并且需要精确处理的问题。

评分

我是一名从事暖通工程的技术员,平时的工作中,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的出现,对我来说如获至宝。我一直认为,绝热工程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能效和运行成本。一个好的绝热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防止管道结露,避免设备腐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非常详尽的图例和施工步骤,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各种绝热技术的应用。比如,对于不同直径的管道,保温材料的厚度应该如何计算?针对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保温材料的选择又有什么讲究?我尤其关心书中关于复杂节点处理的图示,比如管道的弯头、三通、阀门、法兰等部位,这些地方往往是保温的难点,需要精细化的处理。书中是否有介绍一些常用的保温材料,如玻璃棉、岩棉、聚氨酯泡沫、橡塑保温材料等,并对其性能和适用范围进行详细的说明?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掌握更专业的绝热技术,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本厚重的合订本,给人一种专业、权威的感觉。翻开书页,厚实的纸张印刷清晰,文字排版工整,虽然是一本技术图集,但整体的阅读体验还是不错的。我一直对建筑工程中的细节处理很感兴趣,特别是像管道和设备绝热这样的隐蔽工程,更是深感其重要性。这类工程不仅关系到能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更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舒适度。比如在寒冷地区,良好的绝热可以有效防止管道冻裂,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在高温环境下,它又能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但很多都比较零散,或者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指导。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书,从名称上看,它包含了国标图集,这让我对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尤其关注的是它所涵盖的范围,包括了“管道与设备绝热”,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工程范畴。不知道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管道(如蒸汽管道、冷凝水管道、制冷管道等)和不同设备(如锅炉、储罐、风机盘管等)的绝热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节点处理等方面,是否有详尽的图示和说明。毕竟,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环境,对绝热的要求和处理方式都会有很大差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设计参数、施工要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能够真正帮助到像我这样的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所借鉴和指导。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的建筑施工员,对于很多专业知识还在学习摸索阶段。这本《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是我师傅推荐给我的,他说这是我们工作中必备的参考资料。拿到书后,我被它厚实的体积和严谨的封面所吸引,感觉里面一定包含了很多实用的信息。我一直觉得,工程的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像管道和设备绝热这样的工作,虽然不是最显眼的部分,但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管道保温没做好,冬天就容易结冰爆裂,夏天就会浪费能源。设备保温不好,也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示各种管道和设备是如何进行绝热的,最好能有详细的图纸和步骤说明。比如,针对不同直径的管道,绝热层的厚度应该怎么确定?不同的保温材料(像岩棉、玻璃棉、聚氨酯等)在施工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对于一些弯头、三通、阀门这些复杂部位,应该如何进行保温?书中是否有介绍一些常用的保温工具和施工方法?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掌握扎实的绝热施工技能,能够独立地完成各种类型的绝热工程,成为一名合格的施工员。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透着一股老派的严谨,而“正版国标图集”这几个字,对我来说就像是金字招牌,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信心。我之前参与过一些大型工业厂房的建设,其中涉及到大量的工艺管道和设备。在这些项目中,绝热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能源的输送效率、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甚至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设计依据和施工指导,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工况下的绝热处理。比如,对于高温高压的蒸汽管道,如何选择既能承受高温又能保证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对于一些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和设备,绝热材料的防火性能又需要达到什么标准?书中是否有涉及到一些关于绝热层结构设计的内容,例如,是否需要考虑防潮层、保护层等?另外,对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管道穿过不同温区的部位,或者设备连接处的密封性处理,书中是否有详细的图解说明,指导如何避免热损失和冷凝水的产生?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风格虽然朴实无华,但“正版国标图集”的字样,却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信任。作为一名工程监理,我深知每一个工程项目都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而像管道和设备绝热这样的工程,更是需要严谨对待。如果绝热处理不到位,不仅会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例如管道冻裂、设备过热、甚至火灾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类型管道和设备绝热的详细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例如,对于不同介质温度的管道(如高温蒸汽、低温冷媒),需要选择哪些绝热材料?施工时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对于大型设备,如锅炉、冷凝器、储罐等,其绝热构造又有哪些特殊的要求?书中是否有关于绝热材料的防火性能、防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说明?此外,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关于绝热工程的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例如,如何检测绝热层的密实度、完整性,如何测试其保温效果,以及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显得非常专业且庄重,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本技术性很强的参考书。我是一名在设备安装行业工作多年的老技师,我深知管道和设备绝热工程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能源的节约,更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例如,在寒冷地区,管道保温不当会导致冻裂,造成巨大的损失;在高温环境下,设备绝热不良会增加运行负荷,降低效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施工指导,特别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管道及设备。例如,对于大型储罐的绝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对于连接复杂、形状不规则的设备,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温?书中是否有关于不同绝热材料的性能对比,比如导热系数、耐温范围、防火等级等,并能给出相应的选择建议?此外,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节点处理的介绍,如管道的穿墙、支架、阀门、法兰等部位的保温,这些地方往往是保温工程的薄弱环节,处理不好容易产生热桥或冷凝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施工说明,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这些难题。

评分

我是一名对建筑节能技术非常感兴趣的设计师,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切实提升建筑性能的细节处理。这本《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从书名上看,就涵盖了国标图集,这让我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给予了高度肯定。在我看来,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供暖、制冷效果,以及能源消耗的多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不同绝热材料性能的详细对比和分析,例如,它们的导热系数、耐火性、吸湿性、机械强度、使用寿命等等,并能给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建议。此外,对于一些关键的节点构造,比如管道的伸缩缝、阀门、法兰、支架处的绝热处理,是绝热工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详细的节点构造图,指导如何做到严密、可靠的绝热。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绝热层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绝热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评分

我对于这本《正版国标图集K507-1~2 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2008年合订本)》抱有极大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我所在的公司正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理念,而绝热工程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为客户提供关于节能改造的方案,其中就包括对现有建筑中管道和设备的绝热进行优化。我深知,一个好的绝热设计和施工,能够为用户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减少运行成本,并且对环境保护也意义重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绝热材料信息,以及最新的施工技术和规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不同类型绝热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性能指标的介绍。例如,在选择用于高温设备的绝热材料时,除了考虑其导热系数,还需要关注其耐高温性能、机械强度以及防火等级。而在选择用于低温冷冻管道的绝热材料时,则需要重点关注其憎水性、抗湿收缩性和低温柔韧性。书中是否有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给出详细的材料选型指南?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管道和设备,比如大型储罐、反应釜、以及一些不规则形状的设备,其绝热施工往往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实用方法和案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