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典,是现代人眼中
*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四部书。
《论语》是儒家的代表,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
讲人文,这两本具有代表性。
《孙子》讲行为哲学,
《周易》经传讲自然哲学。
讲技术,这两本具有代表性。
这四本书年代早,篇幅小,
比其他古书更能代表中国文化,
也更容易融入世界文化。
作者简介李零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主要著有《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郭店楚简校读记》、《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丧家狗——我读〈论语〉》、《中国方术考》、《花间一壶酒》、《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等。
目录去圣乃得真孔子
——《论语》纵横读
人往低处走
——《老子》天下第*
*一的规则
——《孙子》的斗争哲学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周易》的自然哲学
这套书真是太棒了!读完之后,我感觉对“中国”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算是有一定了解的,但读了《我们的中国》之后,才发现之前那些认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又充满智慧的方式,串联起中国从古至今的演变,从地理环境讲到社会结构,从政治制度说到思想文化,每一个部分都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比如,书中对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分析,我以前从未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过,它不仅仅是政治上的统一,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和心理认同的塑造。还有作者对中国农村和城市变迁的描绘,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时代洪流下人们生活的真实轨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中国历史上的黑暗面和复杂性,而是以一种非常客观和深刻的笔触去探讨,这让我觉得特别可贵。不像很多宣传式的读物,这套书展现的是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中国。它让我思考,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又将如何指导我们走向未来。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的启发,它让我学会了从更宏大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让我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评分在阅读“我们的经典”这部分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古代的智慧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古人的思想太过高深,或者已经过时,但这本书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以一种非常轻松和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古代的那些经典著作,比如《道德经》、《庄子》等等。我之前对这些经典都只是听说过,真正去读的时候,总感觉云里雾里,但作者的解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些晦涩的文字。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例子,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思想,变得具体可感。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道”的阐释,他没有把它说成是玄之又玄的概念,而是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道理联系起来,比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等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人生的很多困惑,都有了新的启示。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经典的文字,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它让我意识到,很多在现代社会看似复杂的问题,在古代的智慧中,其实早有答案。
评分“我们的经典”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智慧”的系统学习。我之前零散地读过一些古籍,但总感觉不成体系,而且很多道理也只是似懂非懂。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解读。作者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我们一层层地剥开这些经典的奥秘。我特别欣赏他对“中庸之道”的阐释,他不仅仅是解释了“不偏不倚”这个简单的概念,而是深入分析了“中庸”在为人处世、政治治理等各个层面的重要意义。他让我明白,所谓的“中庸”,并非是平庸,而是一种高明的智慧,一种在复杂世界中找到平衡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思维方式,也让我认识到,很多看似是“新”的理念,其实在古代的智慧中,早有根源。它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以为,阅读历史类的书籍,就一定是在背诵年代和事件,但“我们的中国”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想法。它更像是一篇篇精彩的散文,用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这片土地的变迁和发展。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宏大叙事的方式,而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一点一点地勾勒出中国的整体面貌。我尤其喜欢他关于“中国人的精神角落”的描写,他探讨了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看待生死、命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思考,让我觉得非常深刻,也很有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中国的历史,更是在探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以及这种精神世界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塑造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人性化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历史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更是无数鲜活生命的集合。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这个概念。我之前对中国的理解,可能更多地停留在地理、政治、经济层面,但“我们的中国”和“我们的经典”这两部分内容,则从更深层次,挖掘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神。在读“我们的中国”时,我看到了中国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如何孕育了独特的中国人。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他不仅仅是讲述历史,更是在讲述人的故事,讲述情感的故事,讲述思想的故事。在读“我们的经典”时,我则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启示。作者的解读非常精彩,他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古老的智慧。这套书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国家,也更加热爱我的文化。
评分“我们的经典”这部分,对我来说,是一次重拾传统文化信心的过程。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但有时又觉得,现代社会的发展,似乎让一些美好的传统正在慢慢淡去。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重新唤醒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热爱。作者挑选的经典,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精华,他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和解释,更是深入挖掘了这些经典背后的精神内涵。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对《诗经》的解读,他不仅仅分析了诗歌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从中看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这让我觉得,古代的诗歌,并不只是文人的雅趣,而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作者的解读方式非常巧妙,他会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惯,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境。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我开始尝试去阅读一些原著,也更加愿意去传承和发扬那些美好的传统。
评分这套书简直就是一本“中国人成长指南”!在“我们的中国”部分,我看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关注宏大的历史事件,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以及这些生活如何被历史所影响。我尤其喜欢他对中国古代的“乡愁”的描写,以及这种乡愁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这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人对故土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在“我们的经典”部分,我则看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作者并没有把那些经典写得高高在上,而是将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常常在读完一段话之后,就会觉得,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答案吗?这套书让我觉得,我们不仅仅是生活在当下,我们更是承载着历史,也肩负着未来。它让我对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中国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的根基。而“我们的中国”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历史教科书,也不是宏大叙事的史诗,而是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有温度的讲述。作者从地理环境出发,解读了中国这片土地的特殊性,以及它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书中关于“中国河流”的部分,详细阐述了黄河、长江等河流在中国文明起源、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象。这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竟然对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此外,作者还对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古代的宗法制度,到现代的民族主义,都做了详尽的梳理。他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试图去解释这种情怀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人”这个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身上究竟有哪些是源自这片土地,又有哪些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评分这套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在讲“中国”,更是在讲述“我们”的故事。无论是“我们的中国”还是“我们的经典”,都透着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在读“我们的中国”时,我常常会有“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作者从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的过去,但他的叙述方式却一点也不枯燥。他会穿插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他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描写,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变迁。他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在探讨这些变化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发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习惯,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评分《我们的经典》这部分内容,简直就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我一直觉得,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着其穿越时空的魅力,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那些古籍,要么觉得艰涩难懂,要么觉得与现代生活脱节,所以往往望而却步。《我们的经典》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顾虑。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们走进古代中国的智慧宝库。他不是简单地罗列经典,而是深入浅出地解读,把那些看似遥远的思想,用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他对《论语》的解读,以前读《论语》,总觉得孔子说的那些话,离我们太远,有些道理也摸不着头脑。但通过作者的梳理和解释,我才明白,原来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君子之道,对我们今天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作者不仅仅是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他还结合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生活实例,让那些古老的智慧焕发出生机。读这本书,我感觉不是在“被动”学习,而是在和古圣先贤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那些美好的品德。而且,作者对经典的挑选也很有讲究,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让我能够更全面地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