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书籍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使命篇+责任篇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经典 管理学 德鲁克全书(三本套装)

企业管理书籍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使命篇+责任篇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经典 管理学 德鲁克全书(三本套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彼得·德鲁克 著
图书标签: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
  • 彼得德鲁克
  • 德鲁克
  • 管理使命
  • 企业责任
  • 实务
  • 经典
  • 套装
  • 商业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华夏学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80682
商品编码:12555361696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德鲁克管理系列 3本套装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 珍藏版)9787111280682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 珍藏版)9787111280699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 珍藏版)9787111280675






 

编辑推荐

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1人
德鲁克有经典意义的管理学著作!管理大师德鲁克对管理学的系统描述!

集德鲁克思想大成之作!全球管理者的必读经典!  

现代管理学大厦的根基管理学诞生的标志

当今中国一代活跃着的组织zui近的眉睫的问题,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
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
——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管理者永恒的导师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内容简介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 珍藏版)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珍藏版)》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中层经理人的行动和决策对企业的绩效和发展方向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对高层管理者的使命和任务做了宏观的思考和由外而内的洞察,并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探讨高层管理的功能、结构与任务,以及高层管理真正应该做的工作。组织规模的大小无所谓对错,只要规模适当。多角化经营的四种工具和五项原则。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 珍藏版)

 20世纪管理zui重要、独特的贡献就是将体力工作的生产力提高了50倍之多;21世纪管理所能做的贡献是提升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因此,管理是一项崇高的使命。管理需要设立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及利润八个方面的目标。八个目标之间应该达到三种平衡。管理重心是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管理需要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为支柱。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 珍藏版)

经理人的工作必须包括:设定目标、组织安排、激励与沟通、绩效评估、发展人才(包括自己)。组织的目的是使一群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所以组织必须着眼于人的长处。要使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与创新力得到提升。的策略是结构变革。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1909年彼得·德鲁克生于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1937年与他的德国校友多丽丝结婚,并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以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他为非营利领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国际慈善机构“救世军”授予德鲁克救世军zui高奖项“伊万婕琳·布斯奖”。
  他曾连续20年每月为《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文章,一生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共发表38篇文章,至今无人打破这项纪录。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本著作,以30余种文字出版,总销售量超过600万册。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经典。
  他曾7次获得“麦肯锡奖”;2002年6月2013,获得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zui高荣誉。
  20世纪80年代,德鲁克思想被引入中国;2004年,德鲁克管理学全面进入中国的管理教育。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克莱蒙特的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5岁。

精彩书评

  ★《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在这之前,管理似乎只是少数天才能做的事,凡人是无法做到的。我坐下来花了些工夫,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本书出版后,不但在美国一炮走红,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欧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日本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和工业发展的基石。
  ——彼得·德鲁克

  ★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它帮你理清思路,从任何新事变中发掘本质,找到历史渊源。
  ——邵明路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德鲁克百年诞辰全球纪念活动共同主席

  ★德鲁克先生对于管理领域的贡献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注释,但是对于中国的管理者来说,他的价值却难以估量。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可以变得卓有成效;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者释放了自己的价值。
  ——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这样的著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属于每个读者自己。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
  ——赵曙明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 深。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的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安迪·格鲁夫

  ★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
  ——彼得·德鲁克

目录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 珍藏版)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席酉民)
推荐序三(赵曙明)
推荐序四(包政)
推荐序五(詹文明)
推荐序六(冯仑)
译者序
前言
第三篇 高层管理者:任务、组织与战略
第49章 乔治·西门子和德意志银行
第八部分 高层管理者的任务和组织
第50章 高层管理的任务
第51章 高层管理的结构
第52章 需要有效的董事会

第九部分 战略和结构
第53章 论适当的规模
第54章 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管理
第55章 论规模不当
第56章 多角化经营的压力
第57章 多角化的统一性
第58章 多角化的管理
第59章 多国公司
第60章 成长管理
第61章 创新型组织
结论 管理的合法性
主要参考文献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 珍藏版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席酉民)
推荐序三(赵曙明)
推荐序四(包政)
推荐序五(詹文明)
推荐序六(冯仑)
译者序
前言
第二篇 管理者:工作、职务、技能与组织
第29章 为什么需要管理者

第五部分 管理者的工作和职务
第30章 什么是管理者
第31章 管理者及其工作
第32章 管理职务的设计和内容
第33章 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开发
第34章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第35章 从中层管理到知识型组织
第36章 绩效精神

第六部分 管理技能
第37章 有效决策
第38章 管理沟通
第39章 核查、控制和管理
第40章 管理人员和管理科学

第七部分 管理组织
第41章 新需要和新方法
第42章 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
第43章 如何把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连接起来
第44章 组织设计的逻辑和规范
第45章 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职能制结构和团队
第46章 以成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联邦分权制和模拟分权制
第47章 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系统结构
第48章 关于组织的几个结论
管理者与预算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 珍藏版)

绪论 从管理热潮到管理绩效
第1章 管理学的兴起
第2章 管理热潮及其经验与教训
第3章 新的挑战
第1篇 使命
第4章 管理面面观第1部分企业绩效
第5章 管理企业:西尔斯公司的经历
第6章 什么是企业
第7章 企业的宗旨和使命
第8章 目标的力量和宗旨:玛莎公司的经历及其经验教训
第9章 战略、目标、优先次序和工作指派
第10章 战略规划:企业家技能

第二部分 服务机构中的绩效
第11章 多机构社会
第12章 服务机构为什么不能取得杰出绩效
第13章 例外情况及其经验教训
第14章 为取得绩效而管理服务机构

第三部分 富有效率的工作与有成就的工人
第15章 新的现实
第16章 关于工作、从事工作和工人我们知道(不知道)什么
第17章 使工作富有效率:工作与流程
第18章 使工作富有效率:控制与工具
第19章 工人和工作:理论和现实
第20章 成功的经历:日本、蔡斯公司和IBM公司
第21章 承担责任的员工
第22章 雇佣、收入和福利
第23章 人是我们 主要的资产

第四部分 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第24章 管理和生活质量
第25章 社会影响和社会问题
第26章 社会责任的限度
第27章 企业与政府
第28章 绝不明知其害而为之:责任的伦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