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空地下室图集(共八本) | ||
| 定价 | 361.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0年10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套装暂无 | |
| 字数 | 套装暂无 | |
| ISBN编码 | 2150000056632 | |
| 05SFD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 电气专业 | ||
| 定价 | 28.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06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89 | |
| 字数 | 23000 | |
| ISBN编码 | 05SFD10 | |
| 05SFJ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建筑专业 | ||
| 定价 | 33.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1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08 | |
| 字数 | 27000 | |
| ISBN编码 | 9787802422100 | |
| 05SFK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通风专业 | ||
| 定价 | 23.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0年04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73 | |
| 字数 | 18500 | |
| ISBN编码 | 9787802425125 | |
| 05SFS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 给水排水专业 | ||
| 定价 | 21.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0年0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65 | |
| 字数 | 16000 | |
| ISBN编码 | 9787802424791 | |
| FD01-02 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2007年合订本) | ||
| 定价 | 28.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5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77 | |
| 字数 | 19000 | |
| ISBN编码 | 9787801778178 | |
| FG01-05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2007年合订本) | ||
| 定价 | 127.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7年10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国家标准设计研究院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443 | |
| 字数 | 106000 | |
| ISBN编码 | 9787801778031 | |
| FJ01-03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合订本) | ||
| 定价 | 78.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4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
我对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精确,尤其是在人防工程这样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领域。这次购买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主要研究了其中的05SFJ10建筑专业部分。书中关于人防结构的抗爆、防冲击、以及防化学、生物、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的设计要求,都通过精美的图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特别注意了书中关于人防门、风管、以及各种穿墙构件的密闭性设计和安装细节。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人防地下室的防护效能。例如,书中对于人防门门框与墙体的密实度要求,以及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条设计,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图示。这让我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设计背后的逻辑,并且能够在设计中避免一些常见的疏漏。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人防地下室的通风、排水、以及消防系统的设计图示,这些内容对于我进行整体性的人防工程设计非常有帮助。可以说,这套图示规范的出版,极大地提升了人防工程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精确性,为我这样的设计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评分这次购买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真的是太及时了!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建筑设计新人,对于人防工程的设计规范一直感到有些晦涩难懂,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细节和图示化的解释。拿到这套书,我简直如获至宝。它将原本枯燥的条文规范,通过丰富的图例和清晰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电气专业的05SFD10这本里,对于各种防护等级的配电系统、电缆敷设方式、接地要求等等,都配有详细的图纸,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点。过去看纯文字规范,脑海里总是一片模糊,现在有了图示,我仿佛可以直接走进地下室,亲身感受设计的逻辑和细节。而且,这套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结合,它还在图示旁边附带了相关的规范条文解释,以及一些设计中常见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总结。这对于我们这些缺乏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可以一边对照图纸理解设计,一边回顾规范条文加深记忆,还能学习到前辈们宝贵的设计经验。这套书的出版,无疑大大降低了人防工程设计的学习门槛,让更多有志于此的专业人士能够快速上手,并且做出高质量的设计。我尤其欣赏它对于细节的抠抓,比如不同类型的电缆桥架如何选择,不同穿墙套管的安装要求,不同区域的防爆门的选型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直接关系到人防工程的整体防护能力和安全性。这套书的出现,让我在面对复杂的人防设计项目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充满了信心。
评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不少人防工程项目,深知其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过去,我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厚重的规范条文,才能理解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点。这次购入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特别是05SFD10电气专业,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工作视角。书中将复杂的电气防护设计,通过大量的图示和表格,变得直观而易于理解。例如,在关于人防工程的防电磁脉冲(EMP)设计方面,书中提供了不同防护等级下,屏蔽措施的实施图示,以及对线路、设备的要求。这对于理解和设计高等级人防工程的电气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应急照明、火灾报警系统、以及通信传输系统的设计示例,这些示例不仅符合规范要求,还兼顾了实际施工的便捷性和经济性。这套图示规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规范条文转化为生动的设计图例,极大地缩短了设计人员的学习周期,也减少了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评分我是一名专注于人防工程设计咨询的顾问,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接触过无数的人防设计项目,也阅读过大量的相关规范。说实话,很多规范条文都写得非常精炼,虽然专业但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对于初学者或者非核心专业的设计人员来说,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次购入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特别是其中的电气专业05SFD10,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图示化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设计概念和技术要求,变得具象化,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条文,瞬间鲜活起来。例如,在讨论人防工程的防雷接地设计时,05SFD10给出了不同结构形式下的接地网布置图,以及接地极的选择和施工要求,这些都是在实际项目中至关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通过这些图示,我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规范的要求,并且能够指导我的团队成员更好地进行设计。另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针对不同防护等级和使用功能的人防地下室的典型电气设计示例,这些示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还附带了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对于我们进行个性化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套图示规范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传统规范的文字障碍,用一种更加直观、高效的方式,传递了重要的设计知识和技术要点,极大地提升了人防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评分我一直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相关规范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人防工程领域,其设计和施工的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次购入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主要研究了其中的05SFD10电气专业和05SFJ10建筑专业。05SFJ10建筑专业部分,对于人防门、通风口、以及各种穿墙构件的设计和安装,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图示。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人防门槛石的设置、门框与墙体之间的密闭处理,以及通风管道与主体结构连接处的防水密封等细节。这些细节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是影响人防效果的关键点,但文字规范往往难以面面俱到。图示化的呈现,让这些关键点一目了然。而05SFD10电气专业部分,更是让我对人防工程的电气防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中关于电缆防火封堵、电源线路的抗冲击设计、以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配置,都有详细的图示和说明。我曾经参与过一些应急设施的建设,深知在紧急情况下,电气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多么重要。这套图示规范,无疑为保障人防工程的电气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可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手册,对于关心国家安全和民防建设的普通读者来说,也能从中窥见人防工程设计的一斑,理解其重要性和复杂性。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套《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主要还是出于工作需要。我所在的单位经常会接触到民用建筑中的人防工程部分,但限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过去在处理这类项目时,总是感觉有些吃力。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细节性的设计要求,纯文字的规范条文读起来总是让人云里雾里。这次购买的这套图示规范,绝对是一次明智的投资。我主要翻阅了其中的电气专业05SFD10和建筑专业05SFJ10,感觉收获颇丰。05SFD10这本书,将复杂的电气防护设计,通过大量的图例和表格,变得清晰易懂。比如,不同防护等级下,电源线路、控制线路的敷设方式,电缆的防火防爆要求,以及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都有非常详细的图示说明。这让我能够快速掌握核心要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而05SFJ10建筑部分,则更侧重于结构的防护和空间的利用。它对于人防门的尺寸、安装位置、密闭措施,以及墙体、顶板、楼板的防护要求,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图示和数据。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出身的设计人员来说,极大地节省了查找和理解规范的时间,也减少了因理解偏差而带来的设计风险。总而言之,这套图示规范的出版,极大地提升了人防工程设计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掌握和应用相关技术的设计人员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民用建筑设计的工程师,人防工程的设计一直是我的一个重要业务领域。虽然我熟悉相关规范,但面对一些特殊的设计要求和复杂的计算,我总是希望有更直观、更具指导性的参考资料。这次购入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特别是05SFD10电气专业,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关于人防工程的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信号系统的设计,都有非常详细的图示和计算示例。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应急电源的配置、自动切换装置的选型、以及配电线路的抗干扰和防护措施的图解印象深刻。这些都是确保人防工程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而且,书中还针对不同等级的人防地下室,提供了具体的电气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不仅符合规范要求,还考虑到了实际施工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我快速完成复杂的人防工程电气设计,并且保证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总的来说,这套图示规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规范条文转化为直观的设计图示,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为我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评分作为一名对建筑工程细节有着极高追求的设计师,我对《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感到非常满意。我主要关注的是05SFJ10建筑专业部分,它为我提供了关于人防地下室设计各个环节的清晰指引。书中关于人防结构构件的配筋、模板、以及施工缝的处理,都有非常详细的图示说明。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顶板、侧墙、以及底板的防水构造和密闭处理的图解印象深刻。这些细节的处理,对于确保人防地下室的整体防护性能至关重要,而往往是文字规范难以详尽描述的。图示化的呈现,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并且能够在实际设计中避免一些常见的疏漏。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人防门窗的安装、密闭试验,以及通风口、排气口等构件的防护设计图示。这些内容对于我进行全面的人防工程设计非常有帮助。可以说,这套图示规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防工程设计的可操作性和精确性,为我这样的设计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也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去应对复杂的人防工程项目。
评分当我拿到这套《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时,第一感觉就是“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我主要关注的是05SFJ10建筑专业部分,因为我在实际的项目中,经常需要处理与人防地下室的结构、构件相关的问题。书中关于混凝土结构防护要求、钢筋构造、以及不同类型的人防墙体、顶板、楼板的设计,都有非常细致的图示。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泄爆墙、密闭门窗的构造和安装细节的阐述印象深刻。这些都是确保人防工程能够承受冲击波和防护毒气渗透的关键。以往阅读规范,常常需要反复对照不同章节,才能理解一个构件的完整设计要求,而现在,通过图示,我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个构件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理解效率。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地下室防水、排水的设计图示,以及常见的施工技术要点。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可以说,这套图示规范的出现,弥补了过去纯文字规范在直观性和易理解性上的不足,为提升人防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评分这套《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图示》系列,尤其是其中的05SFJ10建,着实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我是一名多年的建筑施工项目经理,在人防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或者规范条文理解不够到位的情况。而这套图示化的规范,恰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不仅仅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还兼顾了施工的可行性和实际操作中的难点。比如,在关于地下室结构构件的加固、防水处理、以及一些关键部位的施工顺序上,图示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人防门窗安装、密闭性检查以及防爆墙体的砌筑施工给出的详细图解印象深刻。这些都是施工现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标准化操作的环节。有了这套图示,我可以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对每一个步骤都有直观的认识,避免了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返工和质量隐患。同时,书中的一些施工工艺的推荐,也为我们提供了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的思路。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新型防水材料在人防地下室的应用,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尝试。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设计阶段,更在施工阶段体现出了它强大的实用性。它就像是施工现场的“万能手册”,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确保人防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