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第11屆“文津圖書奬”科普類推薦圖書。
「未讀·探索傢」重磅推齣,2015年非常有趣的書!
再荒誕的問題都可能有一個科學答案!
牛排從多高的地方掉下來正好能烤熟?
哭多瞭會脫水嗎?
如果把一輩子親吻所用的力氣用在一個親吻,會産生多大引力?
全人類搬離地球需要幾步?
所有好奇心都值得被滿足
2014年全美暢銷趣味科普書:美國暢銷書榜前列持續2周,上市後橫掃《紐約時報》《齣版人周刊》《華爾街時報》等各大圖書榜,迄今穩居各大排行榜前列!
天纔作者,前NASA員工、網絡火爆普專欄WhatIf閤集:作者曾在NASA製造機器人,後來成為科普漫畫傢,玩轉物理、天文、生物、化學、數學各學科知識,輕鬆接招粉絲們提齣的腦洞大開的問題,配上xkcd風格的火柴人漫畫,幽默機智的答案讓人拍案叫絕!
國內外人氣爆棚,粉絲眾多:國外諸多一綫媒體、TED演講人、天文學傢、科普作傢聯手點贊。國內果殼網、譯言網持續2年自發翻譯連載百餘篇,粉絲眾多,在中國年輕讀者中具有極高人氣。
讓科學流行起來:機智問答+幽默漫畫,全書超過1/3內容首次發錶,不怕你敢問,隻怕你腦洞不夠大!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whatif?》是前NASA員工、超熱門科普漫畫“xkcd”作傢蘭德爾·門羅的新作,內容來自他的“WhatIf”科學問答專欄,輔以“xkcd”經典火柴人漫畫,輕鬆幽默地將各學科知識躍然紙上。
如果人體內的DNA瞬間消失瞭會怎樣?如果把海水抽乾會怎樣?如果地球膨脹得像太陽一樣大會怎樣?牛排從多高的地方掉下來正好烤熟?全人類搬離地球需要幾步?這不是中規中矩的《十萬個為什麼》,而是腦洞大開的科學真相,小時候萌生的異想天開,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機智幽默的科學答案!
蘭道爾·門羅(RandallMunroe),曾在NASA工作,製造機器人。2006年成為全職網絡漫畫傢,是美國熱門科普漫畫網站xkcd的創立者。本書就是他的WhatIf科普問答專欄閤集。國際天文學聯閤會將小行星4942命名為“門羅”。如果“門羅小行星”撞上地球,很可能會導緻大滅絕。
★WHAT IF是我的網絡必讀之選,我一直期待每一個新答案,並永遠得到驚喜。
——科利·多剋托羅,科幻小說傢
★蘭道爾·門羅是我們的國寶。
——菲爾·普萊,天文學傢,TED演講者,探索頻道天文節目主持人
★xkcd是全世界科技迷的必備讀物。從門羅的解答中,他們讀者可以在真實生活中再現這些奇思妙想。
——紐約時報
★對科學門外漢來說,那些看似無解的、古怪又重要的問題,在門羅這裏都能找到答案。
——華爾街日報
★從哲學到科學,門羅實現瞭我們小時候腦袋中那些一直沒想明白的超酷點子,雖然很荒誕,但絕對真實。這是本絕對少有的寓教於樂的書。
——美國2014年好書推薦
免責聲明
簡介
No.1 全球風暴
No.2相對論棒球
No.3乏燃料遊泳池
No.4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一
No.5紐約式時間機器
No.6隨機伴侶
No.7激光筆
No.8元素周期牆
No.9大傢一起跳
No.10一摩爾鼴鼠
No.11瘋狂電吹風
No.12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二
No.13最後的人類之光
No.14機槍飛行背包
No.15勻速上升
No.16 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三
No.17太空潛水艇
No.18短迴答環節
No.19閃電
No.20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四
No.21人力計算機
No.22小世界
No.23牛排墜落
No.24冰球一擊
No. 25普通感冒
No.26半空的杯子
No.27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五
No.28外星天文學傢
No.29消失的DNA
No.30星級塞斯納
No.31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六
No.32尤達大師
No.33飛越州
No.34氦氣球降落傘
No.35人類大遷徙
No.36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七
No.37自體繁殖
No.38高擲比賽
No.39緻命中微子
No.40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八
No.41飛越減速帶
No.42走失的人
No.43軌道速度
No.44聯邦快遞VS互聯網
No.45自由落體
No.46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九
No.47斯巴達勇士
No.48把海水抽乾
No.49把海水抽乾(續集)
No.50論Twitter的無窮性
No.51樂高大橋
No.52最長的落日
No.53隨機祝福電話
No.54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十
No.55地球擴張
No.56無重力射箭
No.57太陽熄滅之日
No.58紙質版維基百科
No.59 Facebook之死亡國
No.60日不落帝國的日落
No.61攪拌加熱
No.62匯聚閃電
No.63最孤獨的人
No.64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十一
No.65雨滴
No.66 SAT靠猜
No.67中子子彈
No.68那些古怪而又讓人憂心的問題閤集 十二
No.69裏氏15級地震
緻謝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找到一本真正引人入勝、又能啓迪思考的書並不容易。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讀物。它不僅僅滿足瞭我的好奇心,更激發瞭我對未知世界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 我記得有一段內容是關於“如果聲音突然消失會怎樣”的。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很具象化的問題,但作者卻從中挖掘齣瞭很多意想不到的思考。他不僅僅談論瞭音樂、交流的睏境,更深入到物理學中聲音的傳播原理,以及聲音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他甚至探討瞭在沒有聲音的世界裏,人類的感知方式會如何改變,視覺、觸覺是否會變得更加重要。讀到這裏,我仿佛能夠“聽”到無聲世界的寂靜,也更加深刻地理解瞭聲音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這種將生活中的常識與科學原理巧妙結閤的能力,讓這本書充滿瞭智慧的光芒。
評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對科學不太感冒的人,尤其是一些偏嚮理論的科普書籍,常常讓我望而卻步。但這本書,真的讓我重新認識瞭“學習”這件事的樂趣。它沒有強迫你去死記硬背公式,也沒有讓你沉浸在晦澀的專業術語裏,而是像一位溫和的嚮導,引領你一步步走進科學的世界。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如果人類不需要睡覺會怎樣”的思考。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睡眠剝奪的簡單推論,它觸及瞭生命的基本需求、時間管理、社會運轉模式,甚至是人類的心理和情感。作者分析瞭多齣來的時間可以被如何利用,對工作、學習、娛樂、社交會産生什麼影響。他甚至探討瞭可能齣現的新的社會問題,比如“時間焦慮”或者“過度工作”,讓我意識到,看似美好的“多齣來的時間”,背後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復雜性。這種對事物多重維度的深入挖掘,讓我深深地佩服作者的洞察力。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像是一個“思維的放大器”。它將那些我們平時可能隻是偶爾閃過念頭,但又來不及深入思考的問題,進行瞭詳盡而有趣的剖析。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科學人士,但我在閱讀過程中,卻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清晰和豁然開朗。 書中有一個章節,詳細探討瞭“如果人類能夠瞬間移動會怎樣”。這是一個充滿科幻色彩的設想,但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麵。他深入分析瞭瞬間移動可能帶來的社會變革:交通運輸行業會如何被顛覆?城市規劃會麵臨哪些挑戰?甚至是個人的隱私權和安全問題又該如何保障?他甚至還從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角度,探討瞭這種能力對全球經濟格局和社會結構可能産生的影響。這種將科學幻想與現實邏輯相結閤的分析,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復雜的世界,也讓我對“可能性”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科普讀物,應該能夠激發讀者的想象力,同時又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這本書,完全符閤我的期待。它以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將科學的奧秘展現在我們麵前,讓我們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得知識的滋養。 書中有一個章節,詳細探討瞭“如果地球的引力突然減半會怎樣”。這在我看來是一個極其有趣的設想。作者不僅僅描述瞭物體會變得輕飄飄的景象,更深入分析瞭對人類生理、建築結構、交通運輸,乃至地球自身形態可能産生的改變。他解釋瞭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定的引力來維持身體的結構,為什麼高樓大廈需要特殊的加固,甚至是對大氣層厚度和地貌特徵的影響。讀到這裏,我仿佛在失重邊緣體驗瞭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更加深刻地理解瞭引力對於我們生存的根本性意義。
評分我很少主動去購買這類“問題導嚮”的科普書,但這次的嘗試,絕對是值得的。它沒有給我帶來任何的閱讀壓力,反而讓我沉浸在一個又一個奇妙的“如果”之中,感受到瞭知識的無窮魅力。 書中有一個關於“如果人類突然獲得超能力會怎樣”的章節,讓我印象深刻。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超級英雄的幻想,作者以嚴謹的態度,探討瞭不同超能力對社會秩序、倫理道德,乃至人類自身發展的潛在影響。比如,如果一個人擁有讀心術,那麼隱私將不復存在;如果一個人擁有瞬間愈閤的能力,那麼對生死的觀念又會如何改變?他深入剖析瞭這些能力可能帶來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類社會將如何去適應和規範它們。這種對科學可能性與人文關懷的深度融閤,讓我對“問題”的思考,不再局限於科學本身,而是延伸到瞭更廣闊的社會和哲學領域。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個充滿驚喜的寶箱,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思考和感悟。作者的文字功底和知識儲備,讓我由衷地感到敬佩。他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清楚,同時又不失其科學的嚴謹性。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果地球變成一個巨大的磁鐵會怎樣”的探討。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作者卻從物理學的角度,冷靜而細緻地分析瞭其可能帶來的後果。他解釋瞭磁場對地球生命、大氣層,甚至是人類科技的深遠影響。他分析瞭指南針會失效,電子設備可能失靈,甚至是對生物導航係統的乾擾。讀到這裏,我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在重塑我們熟悉的世界,也讓我對我們所處環境的微妙平衡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種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與具象化的世界變化聯係起來的能力,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
評分我必須承認,在拿起這本書之前,我對“科普”這個詞的印象還停留在教科書式的知識灌輸。然而,《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以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將科學的魅力展現在我麵前。作者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探險傢,帶著我們深入到科學世界的各個角落,解開那些隱藏在日常現象背後的秘密。 其中關於“如果人類的平均身高突然翻倍會怎樣”的討論,更是讓我腦洞大開。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過身高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但作者卻列舉瞭一係列連鎖反應:建築結構需要如何改變?交通工具會麵臨哪些挑戰?甚至是我們日常穿衣、吃飯、睡覺的習慣都需要調整。他不僅關注物理層麵的影響,還探討瞭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麵的變化,仿佛預見到一個全新的、因身高而異的世界。這種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方式,讓我對“問題”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麵,也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問題,也可能牽引齣無數的未知和可能性。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科普書,不應該是枯燥的知識堆砌,而應該是點燃讀者好奇心的火種。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用一種極其友好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科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甚至是引人入勝。 其中關於“如果地球上的所有水瞬間蒸發會怎樣”的討論,著實讓我震驚。我之前從未想過,失去水這樣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存在,會對地球産生如此毀滅性的影響。作者從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個角度,詳細描繪瞭地球環境的劇變。他解釋瞭大氣層的改變,土壤的乾裂,生物圈的崩塌,甚至是對地質結構的潛在影響。讀到這裏,我仿佛看到瞭一個荒涼、死寂的地球,而我則深深地體會到瞭水對生命的意義,對地球健康的至關重要。這種將宏大敘事與個體感悟相結閤的寫作方式,讓科學的探討充滿瞭人性的溫度。
評分這本書確實給我帶來瞭很多驚喜,雖然我不是那種一開始就會被“古怪”和“憂心”這些詞語吸引的讀者,但當我翻開它之後,立刻就被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入淺齣的講解所摺服。它不是那種堆砌大量晦澀術語的科普讀物,也不是那種故弄玄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哲學思辨。相反,它像是與一位博學而又充滿好奇心的朋友進行著一場流暢的對話。作者似乎總能抓住人們內心深處那些細微的、被遺忘的疑問,然後用一種既嚴謹又有趣的方式去探索答案。 例如,書中對“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轉會怎樣”的探討,就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我原以為隻是簡單地描述一下慣性帶來的災難,但作者卻細緻入微地分析瞭大氣層、海洋、地殼的運動,甚至是生物圈的劇變。他沒有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到物理學的基本原理,解釋瞭為什麼會齣現那樣的結果,並且還用生動的比喻來幫助讀者理解那些復雜的概念。讀到這裏,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由慣性驅動的混亂世界,深刻體會到地球自轉對我們生存環境的根本性意義。這種將抽象概念具象化,並將科學知識與讀者生活體驗相結閤的能力,是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優秀的科普書,不應該隻滿足於“告訴”讀者是什麼,更應該能夠“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和“會怎樣”。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能夠引導思考的佳作。它將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問題,挖掘齣其背後深層的科學原理和潛在影響。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如果人類的壽命突然翻倍會怎樣”的討論。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延長生命的問題,它觸及瞭社會結構、經濟發展、資源分配,甚至是人類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作者深入分析瞭社會保障體係的壓力,教育和職業規劃的重塑,以及人類心理和情感可能發生的變化。他甚至探討瞭“永生”帶來的倫理睏境,以及人類文明在漫長歲月裏可能麵臨的挑戰。這種將科學設想與人文思考相結閤的視角,讓我對“時間”和“生命”有瞭更加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