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302397922 9787121313554 9787121311048
《视觉机器学习20讲》是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电子与通信学科方向的专著,详尽地介绍了K-Means、KNN学习、回归学习、决策树学习、RandomForest、贝叶斯学习、EM算法、Adaboost、SVM方法、增强学习、流形学习、RBF学习、稀疏表示、字典学习、BP学习、CNN学习、RBM学习、深度学习、遗传算法、蚁群方法等基本理论;深入阐述了视觉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方法和实验仿真;系统地总结了其优点和不足。
  本书特别重视如何将视觉机器学习算法的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解决视觉机器学习领域中的诸多基础问题,可应用于医学图像分析、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无人车、人脸检测与识别、车辆信息识别、行为检测与识别、智能视频监控等。本书特别重视算法的典型性和可实现性,既包含本领域的**算法,也包含本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教材,而且也是从事视觉机器学习领域研发极为有用的参考资料。
绪论
第1讲 K-means
1.1 基本原理
1.2 算法改进
1.3 仿真实验
1.4 算法特点
第 2 讲 KNN学习
2.1 基本原理
2.2 算法改进
2.3 仿真实验
2.4 算法特点
第 3 讲 回归学习
3.1 基本原理
3.1.1 参数回归
3.1.2 非参数回归
3.1.3 半参数回归
3.2 算法改进
3.2.1 线性回归模型
3.2.2 多项式回归模型
3.2.3 主成分回归模型
3.2.4 自回归模型
......
这套人工智能系列书籍,尤其是《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绝对是那种能让你“悟”到东西的书。我之前也看过一些SLAM相关的资料,但总是觉得碎片化,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而《十四讲》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以一种非常有逻辑的方式,将SLAM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前端的视觉里程计到后端优化,再到地图管理,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回避那些关键的数学推导,但又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你既能理解背后的原理,又不会被复杂的公式吓倒。书中穿插的许多图示和比喻,更是神来之笔,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比如,对于李群李代数的讲解,如果不是读了这本书,我可能永远也绕不进那个弯。而《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则像是为你打开了无人驾驶这扇大门,让你看到了SLA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价值和广阔前景。至于《视觉机器学习20讲》,我想它会为我提供更多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LAM等技术。这三本书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入的人工智能学习路径,我非常看好它们为我带来的知识飞跃。
评分这本书的选书眼光我非常赞赏,简直是为我这类希望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扎实基础的读者精心挑选的。《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这本书,它并没有满足于仅仅介绍算法,而是深入探讨了每一个技术点背后的原理,甚至会追溯到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我曾苦恼于无法理解一些SLAM算法中的数学推导,但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和图示,将这些复杂的内容变得触手可及。它就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一步步揭开SLAM的神秘面纱,让我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的加入,更是让我看到了这些前沿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潜力,让我对未来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清晰的规划。而《视觉机器学习20讲》则为我提供了更广泛的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尤其是其在视觉领域的应用,我相信这将与SLAM技术形成强大的互补,帮助我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这套书的组合,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门,让我充满了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我一直对人工智能的“眼睛”——视觉感知技术——非常着迷,而这套书的组合《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视觉机器学习20讲》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技术爱好者准备的。尤其是《视觉SLAM十四讲》,它将SLAM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拆解成了20个通俗易懂的讲座。从最基本的POV-SLAM,到更复杂的图优化SLAM,这本书几乎涵盖了视觉SLAM的所有核心技术点。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幽默且富有感染力,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彩蛋”部分,比如关于“概率机器人”的一些介绍,以及对开源库的讲解,这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理论,更是在与这个领域的前辈们进行交流。而《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则让我看到了这些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那些无人车在道路上自主行驶的画面,让我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最后,《视觉机器学习20讲》则是一本强大的理论工具箱,相信它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视觉SLAM算法,从而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得更远。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一定编程基础,但对人工智能领域还相对陌生的开发者,我发现这套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这本书,我最欣赏它的就是那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节奏。它不会上来就抛出高深的算法,而是先从最基础的相机模型、图像采集开始,一步一步引导你进入SLAM的世界。书中对于特征点提取、描述、匹配等关键环节的讲解,都非常细致,甚至会提到不同算法的优缺点,这对于理解技术演进非常有帮助。而“从理论到实践”的副标题更是点睛之笔,作者鼓励读者去动手实现,这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动手派”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能在书中找到代码片段,这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配合《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我能够更直观地看到SLAM技术在实际的自动驾驶场景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让我对技术的理解更加立体。而《视觉机器学习20讲》则为我提供了更深厚的机器学习理论支撑,我相信,掌握了这套书,我将能更自信地投身到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中去。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对人工智能领域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初学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带我入门的书籍。当我看到这套书的组合——《一本无人驾驶技术书》、《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以及《视觉机器学习20讲》——我立刻被吸引了。特别是《视觉SLAM十四讲》,它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之前对SLAM一无所知的人,也能逐步理解其核心概念和技术原理。作者并没有直接丢给我一堆复杂的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相机模型、图像处理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特征提取、匹配、姿态估计,最后是地图构建和回环检测。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透彻,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伪代码和实际案例,让我能够边学边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定位非常精准,它不会让你停留在纯粹的理论层面,而是鼓励你去动手实现,去感受算法的魅力。在我看来,这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点燃了我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的激情。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学习剩下的两本书,相信它们也能给我带来同样精彩的学习体验,让我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