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4冊】在最美的年華遇見最美的愛情 現代言情校園都市耽美愛情小說 青春文學言情小說書籍

【全套4冊】在最美的年華遇見最美的愛情 現代言情校園都市耽美愛情小說 青春文學言情小說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言情
  • 耽美
  • 校園
  • 都市
  • 愛情
  • 青春文學
  • 小說
  • 現代
  • 全套
  • 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企全媒圖書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鷺江齣版社
ISBN:9787545911664
商品編碼:1315610733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在最美的年華,遇見最美的愛情
齣版時間:2017-05-01

具體描述


 

 

 

 

由愛情到婚姻,看似一步之遙,有些人卻走瞭大半生甚至一輩子。

——《讀者》簽約作傢包利民

 

愛情是一場冒險大賭博,輸瞭,說不定哪他將那副可怕無情的麵孔拿來對付我。贏瞭,我得到與我鍾愛的人共度一生。
——亦舒


得到,你的愛情,還要再得到你任性。一切,原是注定,因我跟你都任性。
——林夕

 

 

序 言絕美的風景,就是你和我一起齣現的地方/1

 

輯在*美的年華遇見*美的愛情

留我的眼睛給你看世界/003

你是我心裏的那棵蔥/013

係在安全帶上的幸福/024

180個愛戀等你來/035

“市儈”白領和“貧窮”貴族的愛情故事/045

煙花和豆沙粽的愛情/054

雨後彩虹/062

 

第二輯往事已然隨風,再迴首前塵如夢

沉迷在月色中的愛戀/075

情人的背,愛人的背/086

讓婚姻起死迴生的“保險單”/094

八年青春啊,隻為報那滴水之恩/104

那夜沉淪,隻為拯救你悲痛的靈魂/118

一夜情後,我們的永遠到底有多遠?/128

另類“緻富”:被“閤同”包養的日子裏,內院也失火/137

 

第三輯好景不常有,珍惜你我一起走過的點滴歲月

 “哭泣”的木棉花/149

愛你沒商量/159

雪花飄落/169

等不到的季節:我與你的愛情是耐不住春寒的落葉/182

藍色癡蝶戀/192

現代版“鬼妻子”:牽手25年,“麵目猙獰”的妻子是我心中*美麗的西施/204

相約來世,我的生命裏沒有“月光寶盒”/219

 

 

本書講述瞭很多真實的動人故事,平凡人物的愛情,未必不刻骨銘心,未必不會動人心扉。如果那年我沒有遇見你,可能不會奮不顧身;感謝那年恰好遇見你,纔知道生命有你剛剛好。


 

 

雷智華

筆名:田雨。

女,經濟師。70年代末齣生,中國散文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傢協會會員、福建省音樂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18期民族班學生,在全國各大知名期刊發錶文學作品百萬餘字,言辭細膩感人,文風時尚,擅長都市情感小說,獲得過省市數十個奬項。曾主編《古豐州的故事與傳說》(中國文史齣版社齣版)

精彩文摘

 

留我的眼睛給你看世界

文衣的故事可歌可泣。從她開口講述到故事的*後,她的淚水都控製不住。我想,我一定要用心寫這篇愛情故事,因為,它的偉大讓人如此動容,讓人可歌可泣……

 

至今為止,我的眼睛能看到這個美麗世界已經是第三個月瞭。每當想起王偉的時候,我的心中便掠過一陣陣的痛楚。我想哭,但是眼中卻不能有淚水,因為現在王偉的生命就在我的眼睛裏,我不能讓他傷心,於是我將淚水無聲地流進心裏,一滴滴、一串串……

 (一)

十五歲的一個下雨天,我上完晚自習騎著自行車迴傢,下坡時自行車的刹車突然失靈,我一頭紮進一個沒有蓋子的下水道裏……

當我醒來時,發現自己的世界一片黑暗,沒有白晝。醫生告訴我,我的雙眼內血管斷裂,眼角膜嚴重受損,我已經失去用眼睛看世界的權力。在沒有陽光的日子裏,我哭纍瞭就睡,睡醒再哭,日子過得渾渾噩噩,毫無生氣。

不知不覺就這樣過瞭十年,頗有經濟基礎的父母給我請瞭一個二鬍傢教。我感覺自己的生命猶如二鬍上的弦,縴細而柔弱。日復一日的黑暗裏,我不斷用悲婉動人的音樂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喜歡阿炳的《二泉映月》,在那淒切哀怨的迴響中,我渴望自己的心情能像一泓映月清泉那樣平靜,雖然我心底是如深淵般的孤寂和蒼涼。

閑著無事時,我總會到離傢不遠的小學裏義務教小朋友拉二鬍,當我撫摸著微微發顫的琴弦時,總是告訴自己:必須快樂!隻有自己快樂,那兩根堅硬冰涼的鐵絲纔能被自己柔化。於是,我就自欺欺人地挑一些歡快的麯子來濛騙自己。

雖然看不到那些如花的小臉蛋,但是,我卻可以感受到那些天使般的童真,在他們快迴傢的時候,總會用稚嫩的小嘴唇吻我的臉。他們說,老師,這樣你就會把我們的快樂也帶迴傢瞭。在他們輕柔的撫中,我顛沛流離的內心纔有一絲絲安定。

有,我和往常一樣教小朋友怎樣調二鬍的弦,突然我周身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用觸覺不斷地找尋來源,但是卻沒有結果。當小朋友們逐漸散去時,突然一個聲音響起:“你的二鬍拉得真好,可惜歡快的鏇律中夾雜著讓人不易察覺的悲傷。”對方輕輕地嘆瞭一口氣,年輕而又無奈。

我將頭轉嚮聲音的來源,我憎恨彆人看透我嚴嚴實實包裝起來的苦楚,我想狠狠地瞪對方一眼,但是我做不到,我恨自己空洞的眼神。

我恨恨地站起來,雙手急促地找尋自己的拐杖。當我踉踉蹌蹌地走齣學校時,突然聽到摩托車喇叭聲急促地響起,身邊一隻小手抓住我的手喊道:“老師,有車……”我呆住瞭,周邊的雜亂讓我失去瞭對聲音來源的判斷,我知道有危險,卻不知道它在哪裏。腦子 一片空白的我急忙低下身子摟抱著旁邊的小朋友,企圖用身子擋著 那不明的危險,那時我隻有一個念頭 :不能讓他(她)受傷。

突然之間我感覺一雙大手用力地拉住我們,一陣疾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後,“砰”的一聲,我們已經和另外一個人同時摔倒在地, 而我摔倒在他的懷中,安然無恙。

那時,我從對方身上聞到瞭一種男性特有的氣息,安全而又舒適。

 “叔叔你的腳齣血瞭!”我聽到一個稚嫩的童聲驚慌地叫道。 我慌亂地扶著小朋友站瞭起來,拉瞭拉自己的衣服對來人道謝,並詢問他的傷勢。

 “沒事的,一點小傷!下次你走路要小心一點,現在的人騎車個個都橫衝直撞,幸好他沒有傷到你。”

這個聲音不就是剛纔那個人的聲音嗎?我遲疑地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123456



基本信息

●書名:《唯有相思不曾閑·閨閣女子的愛情信物》

●分類:暢銷書·散文集

● ISBN:978-7-5396-5969-5

●開本:32開

●定價:39.80元

● 齣版社:安徽文藝齣版社

● 頁數:336頁

●發貨日期:2017年4月

● 目標讀者:大眾讀者

● 關鍵詞:文學、中國古詩詞、散文、散文集、愛情、女子

內容簡介

《唯有相思不曾閑》包攬瞭各個朝代各個階層的抒情詩詞,通過解析每首詩詞所處的曆史場景,不同女子的性情稟賦,以及各朝女子的妝飾之物,道盡瞭舊時女子的深情與忠貞,她們或為後妃侍君,或在風塵賣笑,或在閨中待字,皆為心上人傾心相許,舊時女子追求愛情的執著比今之女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者簡介

靈犀:

80後,本名任佳英。

喜研曆史文化,縱情金戈鐵馬,崢嶸歲月;鍾愛古典文學,醉心紅妝翠眉,錦瑟華年。

現已齣版古典隨筆集《且嚮花間留晚照》《君生我未生》;小說《堇色無恙芰荷香》。小說《崇質宮詞》獲得“2014年中國好故事”奬,《長安未歇》獲得“2016年度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立項。

精彩文摘

【未嫁時】

昔年無偶去,今春猶獨歸。

故人恩既重,不忍復雙飛。

——(南朝)姚玉京《無題》

 

鴛侶失伴,固然是可悲的,但更為可悲的是,年紀輕輕的女子,被逼令改嫁時,竟願用*為極端的方式,去捍守自己的愛情。

一刀下去,耳垂上鮮血淋灕。須知,耳飾是娶時所的聘禮,她這顯然是在以此起誓—誓言的重量,讓她敢於直麵耳上的痛楚。

這時,再嫁其實是太過尋常的事,她不需要貞節牌坊,也不需要萬韆頌言。她要的,隻是能在迴憶之中,一腔相思不受任何攪擾。

她永遠記得,她的夫—襄州小吏衛敬瑜—不幸溺水而亡,而她的眸光,在見到梁上燕巢裏,孤燕單飛的時候,益發黯然。

經鼕復春,呢喃雙燕,已然失伴。她再也撐不下去瞭。夫亡七年後,玉京病卒。傳說,孤燕亦訪著她的香塚而來,啾啾而鳴,傷心而死。

後世女子,如姚玉京一般心意決絕的固然極少,但短期內難以從苦海中掙脫的,卻是不計其數。

 

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郎畫眉。

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

——(元)張惠蓮《竹枝詞》

 

睹物思人,亡夫的麵容,依然清晰得讓她心痛。

當初,他以明珠為聘,真心相付。婚後的時光,靜緩而悠長,她曾一度以為,她的畫眉郎,將與她一道從韶華正好,行至黃泉碧落。

一路走來,人生雖終不免紅粉成灰,鮮衣不復,但至少,他們一直在一起。耳上的明珠,依然碩碩瑩亮,而她身前,卻再無摺腰畫眉的男子,笑意粲然地凝注著她。

“何以緻區區,耳中雙明珠”,經年深情,映著明珠之輝,織成瞭她餘生也無法掙脫的網。而她未必以為那是縲紲,有一種苦,叫作甘之如飴。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係在紅羅襦。

妾傢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唐)張籍《節婦吟》

 

有夫之婦,若是對追求者心生拒意,欲要婉轉相謝,大概將此“雙明珠”直接還與對方,便已能錶明心跡瞭吧。

若要深究詩意,其實還是擅寫“僞情詩”的張籍,以之暗喻自己不願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收買的決心。不過,這並不妨礙人們把這詩往淺裏讀。

因為,人生百年,“還君明珠”以錶辭謝,“恨不早逢”以成佳偶的憾事,一點都不少。“恨不相逢未嫁時”,在對的時間不曾遇上對的人,說什麼都晚瞭,隻怕,唯能以詩寄意,以詩療傷,方纔能讓自己好過一些。

明珠,其實是“明月璫”的另一個彆稱。

漢魏時的明月璫,到瞭唐代時,便沉寂瞭很長一段時間。詩文裏對此雖多有渲染,但雙明珠卻不是主流。“金環耳際搖”,彼時的遊春女子,已有戴耳環的習慣瞭。

“胸前如雪臉如蓮,耳墜金環穿瑟瑟”,耳墜這種下懸墜子的耳飾,齣現的時間較耳環而言,更早一些。將珍珠、寶石、琉璃珠子,串作一處,光華便隨著螓首輕揚的瞬間,流轉於耳畔,俏麗可愛之處,當不減於明月璫。

不過,大概是唐人不喜受拘束,故而習慣歸習慣,耳環與耳墜,都不是她們裝扮自己的必須之品。很多女子甚至不用耳飾,倒是對梳篦等物頗感興趣。

宋明時期,禮教思想在女子們的耳上,麯摺地反映瞭齣來,連皇後、嬪妃也不例外。這麼一來,年深月久的,穿耳戴環的時風,自然流行瞭起來。那種富麗精巧的耳墜,在明代有“絡索”之稱。

 

飾耳之環,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銀一點,此傢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

——(明)李漁《閑情偶記》

 

明末清初時,流行一種名為“丁香”的耳飾。這是說日常所用的耳飾不需做得太

大,小巧精緻,如橢圓形的丁香一般,點綴於女子淡妝之下,便已足夠。

至於說,丁香所用的質料,還需視傢境而定,金銀珍寶、銅锡玉石,都是使得的。

當然,丁香隻適用於日常,有明一代,正式場閤所用的耳飾大多較為奢華。以金銀橫壓齣花瓣、花葉,中嵌寶、珍珠的做法,極為盛行。

當年,嚴嵩被籍沒的傢産中,僅耳環就有幾十種。金點翠珠寶耳環、金廂玉燈籠耳環、金纍絲燈籠耳環……光是這名頭,都聽得人不由咋舌。

更令人稱奇的是,此奸臣竟終生未納小妾,始終對發妻不離不棄。

寫至此,想起李漁所說的“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心裏已是五味雜陳,欲辯而忘言瞭。

 

處處是相思。

——(宋)嚮子諲《浣溪沙》

 

雨打桃花,點點殤。

這殤,落在男子眼前,依稀是兩淚潸潸,胭脂盡染。

他們總是這樣的,見著芳草地,便憶綠羅裙;見著桃花雨,便憶胭脂淚。大抵是被離愁深鎖太久瞭吧,想要遣去相思,但這思情卻是,處處縈繞,催人斷腸。

從廣義上說,胭脂是麵脂和口脂的統稱。

古來,女子所用的麵脂,是用牛髓或牛脂熬成的。少許丁香、藿香,浸於溫酒之中,以閤澤之法為煎,青蒿之液發色,末瞭濾一濾,置在瓷器或是漆盞中,耐心候它冷凝,這便成瞭。

若要熬製口脂,也不難,在此基礎上,加上硃砂與青油即成。

 

我情已鬱紆,何用錶崎嶇。

托意眉間黛,中心口上硃。

——(南朝梁)瀋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

 

喜色漾動,在眉間,亦在唇上。

這時,沒有什麼紅蓋頭,也不興什麼鴛鴦燭,但新婦的美麗,卻同樣可以經由眉黛和口脂來點染。

因為製作工藝的接近,麵脂與口脂很難截然分開,於是,閤用、混用的情況並不少見。應該是在北周前後,製作口脂的方子,纔有所改變。

“脂和甲煎,澤漬香蘭”,這說的是,以甲煎為主料,再調以其他香料。值得注意的是,約莫是在唐代,口脂的配方裏,便沒瞭牛髓、牛脂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蠟。

熔蠟為液,加入紫草,煮至一定程度,在蠟液將凝未凝之時,加入甲煎拌勻。五寸長的竹筒原本暗蘊清香,在冷凝過程中,漸漸發散齣來,一筒兒好口脂,就做瞭齣來。

若是摻入甲煎,是為瞭增香,那麼,添加紫草,則是為瞭上色。煎煮之後,口脂自然帶有紫紅顔色,點在唇上,僅僅是瞥上一眼,都讓人覺得芳甜旖旎。

 

瑟瑟羅裙金綫縷,輕透鵝黃香畫袴。垂交帶,盤鸚鵡,裊裊翠翹移玉步。

背人勻檀注,慢轉嬌波偷覷。斂黛春情暗許,倚屏慵不語。

—(唐)顧夐《應天長》

 

舉凡口脂,便沒有不掉色的,縱是不言不語,不吃不喝,唇色也是會消融些許的。在此時此刻,補妝便很有必要瞭。

鏡前化妝,與人前補妝,到底是不同的。一個是從無到有,一個是收拾殘局。

既是從無到有,讓男子陪在一側,遞上黛硯,呈上口脂,

都是使得的。麗妝新成的那刻,是很有成就感的,而這感受需要與人分享,方纔喜悅倍增。

可收拾殘局卻不同,不可示之人前,故而,她要背過身去,悄悄地染,偷偷地點。這其實也是一種教養,女子自小就明白。

不知是因怕彆人覷著,還是有意逗引約會的幽趣,女子轉身而去時,眼底鞦波卻是盈盈一閃。待至補妝畢瞭,再次看嚮檀郎,已是嬌慵無限,雖一語不發,已將幾許春情,暗送瞭齣去。

檀,是一個很美的字眼。

檀郎潘安,世所稱美。女子補妝的口脂,大可用“檀” 字來代指,這是因著,到瞭唐朝極盛之時,有瞭一個“甲煎唇脂治唇裂口臭方”。

臭,是說氣味,而不是香臭。

甲煎依然是口脂的主料,但這裏頭卻還要摻入甘鬆香、艾納香、苜蓿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頭香、蘇閤香、白檀香、丁香、麝香這十三味名貴香料。

念著香料之名,未曾接近,已覺香氣縈迴,不知,寫下“硃唇未動,先覺口脂香”的男子,心底已漾起瞭多少漣漪……

目錄

輯 憶柔荑

章 同誰更倚閑窗綉,落日紅扉小院深/003

第二章 幾擬情人,付與蘭香鞦羅帕/019

第三章 羅帶綰同心,誰信愁韆結/035

第四章 寄君作香囊,長得係肘腋/052

第五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069

 

第二輯 風月閑

第六章 連教貯嚮鴛鴦枕,猶有餘香入夢清/087

第七章 羅帳罷爐熏,近來心更切,為思君/102

第八章 雙燕歸來後,相思葉底尋紅豆/118

第九章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133

第十章 玉縴倒把羅紈扇,屏山半倚羞人見/148

 

第三輯 飾幽情

第十一章 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167

第十二章 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182

第十三章 宿處留嬌墮黃珥,鏡前含笑弄明璫/197

第十四章 調硃弄粉總無心,瘦覺寒餘纏臂金/212

第十五章 約指金環瘦不持,羅衣寬盡減腰圍/226

 

第四輯 時世妝

第十六章 憶昔君彆妾,分破青鸞鏡/243

第十七章 宿夕不梳頭,絲發披兩肩/259

第十八章 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273

第十九章 日日樓心與畫眉,鬆分蟬翅黛雲低/286

第二十章 寶奩常見曉妝時,麵藥香融傅口脂/299

附錄/315

 

基本信息

●書名:《如果深情與戲不曾老去》

●分類:暢銷書·散文

● ISBN:978-7-5396-5910-7

●開本:32開

●定價:35.00元

● 齣版社:安徽文藝齣版社

● 頁數:256頁

●發貨日期:2017年4月

 

內容簡介

通過中國傳統戲劇京劇來描繪人間深情,一種另類的文學文集,寫的是戲劇,講的卻是愛情故事,每一段戲麯背後都有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傳奇或者一段絕世愛戀,如同在*美的戲麯裏,邂逅*美的愛情,邂逅一段驚世奇戀

作者簡介

顧素玄:巴蜀纔女。隱居北京,好山樂水。愛紅塵,喜文學。煮字慰一夢,天涯覓知音。已齣版《隻若初見,似已相知》。

精彩文摘

《梅妃》

幾生修得到梅花

 

聽宣呼驚動瞭宮樹棲鴉,因此上冒輕寒快移蓮駕,經上林又隻見香霧籠花;來到瞭上陽宮盈門車馬,我隻得忍嬌羞叩見天傢。

 

讀到宋時張道洽詩:“描來月地前生瘦,吹落風簷到死香。”寫梅*是羅羅清疏,水痕香瘦,寡獨之中謝盡穠華。情述裏醞釀著生命幾多真意。

寒冷的天,道路旁有花農擔著梅枝售販。我無意路過,嗅得香美雋好,於是挑選柯骨清奇的幾枝,帶迴傢。

人世間的買賣,賣衣與買衣,賣書與買書,賣酒與買酒,都隱約有種俗氣在。唯獨賣花與買花沒有。他賣的,是天地間朗朗一脈香;你買的,是難斂的影縵嬌矜喜不自禁。一番清淡如水的君子往來。且花並非買來就可閑置一處的,你要憐它賞它,護它愛它,要展開一捲心思,謙遜又深戀地供養。

梅,是單枝插瓶中*見姿態的。

剪枝插瓶的花,沒有根須,不像依傍著泥土而生長的植株有著朝暮開閤,枯榮更替。它的新生太短,一休憩便是辭世。因而所有盛大的美都要在極緊湊的時間裏於泓泓清水中飽綻。若不能於此間挽固住一個眼神,便隻能寂寥死去,永無紀念。

梅花則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姣好優勢。它枝丫臒勁卻又不乾癟,貧瘠而不緻膚淺,無法復述的神秘與遺世。花亦美,香亦幽濃,絳紅為丹,梨白作雪,稀星跌落於情絲如織間。恩愛,澹泊。而嗅味之清絕,韆鞦萬世以“暗香”標贊,兩字裏抒盡風雅。

找來透淨的玻璃瓶,將買來的梅枝翼翼放入。我嗬護愛綣,常常為它換水,時而陽光溫厚,安

坐其側吟讀秀麗詞句。相伴的好,隻有置身其中纔能懂。

隻是光陰無常,花終圓寂。

凋萎時,一瓣一瓣失墜地辭謝在案幾之上。不能撣落,怕疼瞭一腔情懷。要閤集清掃,抑或束攏存放。心思深些的,便立丘堆壟,兌淚安葬。譬如一抔淨土掩風流,韆古縴敏林黛玉。

荏苒來去,世間蕪雜,愛花之人何其多,難得的,卻是一個“*”字。

要聽的這齣戲裏的她,未必是*愛花的那一個,但大抵能算得上*愛梅的那一個。

她在傢時的閨名喚作采蘋,清雅詩秀,卻不是江南人,而齣生在閩地莆田。父江仲遜是當地儒醫,教齣的女兒自然也是書香知禮。

這些過往,是從史書中讀得的。戲裏隻粗略一提,因為不重要,不論她之前身份如何,重要的是,現在她成為瞭唐明皇李隆基的妃子。

高力士奉使閩粵,李隆基囑他暗中留意,倘有絕色女子,即選來進奉。美貌的江采蘋便這樣被采選入瞭宮。

她的次齣場,是在皇帝於上陽宮舉行的傢宴上,他存瞭炫耀之心,將幾個王爺弟弟聚集,想嚮他們顯示自己新得的美人是怎樣絕世無雙。

她自是不知情的,曉妝初罷,來時的路上還有些好奇和羞意:

(西皮散闆)聽宣呼驚動瞭宮樹棲鴉,

因此上冒輕寒快移蓮駕,

經上林又隻見香霧籠花;

來到瞭上陽宮盈門車馬,

我隻得忍嬌羞叩見天傢。

江采蘋叩拜皇帝,依命見過諸王,李隆基心情大好。他顯然是喜愛她的,隻是這喜愛有些像賞玩奇珍異寶,恨不得戴著,嚮所有人展示。主人愉悅瞭,看客被取悅瞭,唯獨,顧不上她的心情。

目錄

京·梨韻留聲
《梅妃》幾生修得到梅花003
《白蛇傳》風雨湖心醉一迴013
《秦香蓮》破鏡不曾望重圓023
《遊龍戲鳳》不該斜插海棠花031
《霸王彆姬》妾願得生墳土上041
《玉堂春》休為身世人悲傷 049
《紅鬃烈馬》豈知由人不由天056
《鎖麟囊》迴首繁華如夢渺065
《霍小玉》為郎憔悴卻羞郎074

 

越·隔簾寫意
《孔雀東南飛》生死同心當共逝087
《玉蜻蜓》人生在世若浮雲095
《沉香扇》牛郎織女鵲橋會105
《柳毅傳書》滄桑易改情難變116
《碧玉簪》莫記前仇莫記冤126
《陸遊與唐婉》瀋園偏多無情柳136
《杜十娘》山盟海誓盡虛假145
《救風塵》莫學弱者空淚漣154
《追魚》情字能彆人與妖161

昆·麯水磨色

《玉簪記》弦上心事誰能識173

《爛柯山》隻有殘燈零碎月181

《思凡》光陰易過催人老190

《綉襦記》歸來必定蓮花落194

《風箏誤》好事從來由錯誤201

《白羅衫》風裏雨前一盞燈209

《荊釵記》佩珠鸞鳴不漫誇217

《占花魁》從今收拾閑留戀225

《牆頭馬上》隔牆傳詩拋紅豆234

 

 

基本信息

定價:32.80元

版次:1

頁數:272

字數:212韆字

印刷時間:2016-2-1

開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書號ISBN:9787545910988

所屬分類:文學>中*現當代隨筆

 

內容介紹

 愛情裏*美的事情就是:願得*人心,白*不相離。而大多數時候我們失去瞭*顆心,卻要忍受*生*世的分離。我們守著*顆愛情樹,卻等不到它發芽、等不到它開花、隻等來瞭時光盡頭的*頭白發。

 

 

目錄

PART1 在愛的時光裏

在愛的時光裏
愛情有時是我們*廂情願的夢境

守望
等待太久,會辜負緣分
愛情,隻是自己的事情
阿六的春天
我用美好感動你
愛情是**寂寞的歌
你不需要這麼笨
窮**生,仍做不完*場夢
左手玫瑰
愛情雨
*愛的人
你在懷念誰?
愛情魚
如果當初
消失的浪漫
藍色的蝴蝶發夾
走齣舊時光
交錯地平綫
PART2 以夢為馬

以夢為馬
你是我窮**生做不完的*場夢

好久不見
我本來就是這麼好
為愛癡狂
追不迴的愛情
夢過境遷
女朋友
有人在等我
她比你漂亮,比你有錢
念念
心心相依
彆讓握花的手在風中顫抖
全世界都知道她愛我
愛在*九七五
鄰*有女顔如玉
百分之百男孩
幸福,莫過於相濡以沫
*美的擁抱
PART3 此生惟願不相見

你說伊人如花,願許迴*
後來滿頭白發,*身風沙

愛,不是愛情華麗的嫁衣
十分
愛情不在這條街
你過得好嗎
舊情有毒
此生惟願不相見
愛情不在那個地方
愛情消失在流年裏
愛之謎
如果愛情欺騙瞭你
小米的猜想
戒愛
你還是我的驕傲
帶上你的故事跟我走
且行且珍惜
我的寶馬車,你不能坐
你的裙子真漂亮
世間真有這樣的愛情嗎?
PART4 曾路過你的心

追逐著迴憶
我們漸行漸遠漸無書


有些愛情,沒有花前月下
阿爾卑斯山之戀
失足
城裏城外
閤同夫妻
如果不愛
紅梅
愛情就像*條河
胭脂的眼淚
酸棗樹的棗
永遠的失去
在我心中,你*美
為愛情打*份工
蘋果的眼淚
吃貨的愛情
忘不瞭它,就忘掉他
等不起
遲到的愛情
PART5 等不到花開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 
我聽聞 你始終*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石闆上迴蕩的是 再等

愛丟瞭自己
被偷走的夢
該打誰的耳光
癡心
閤適的泥土
戒不瞭的賭癮
不*樣的蘆薈
愛情飢渴癥
七年之癢
彆人的*好
*傻的愛情
要麼忍,要麼狠
轉彎,低頭,忘記
隻想離開她
從此,他們不再後悔
雷區勿入
等不到花開
花愛花,樹愛樹
彆為他的齣軌買單
悄悄地濛上你的眼睛
我的眼裏隻有你 

 

 

基本信息

●書名:《唯有相思不曾閑·閨閣女子的愛情信物》

●分類:暢銷書·散文集

● ISBN:978-7-5396-5969-5

●開本:32開

●定價:39.80元

● 齣版社:安徽文藝齣版社

● 頁數:336頁

●發貨日期:2017年4月

● 目標讀者:大眾讀者

● 關鍵詞:文學、中國古詩詞、散文、散文集、愛情、女子

內容簡介

《唯有相思不曾閑》包攬瞭各個朝代各個階層的抒情詩詞,通過解析每首詩詞所處的曆史場景,不同女子的性情稟賦,以及各朝女子的妝飾之物,道盡瞭舊時女子的深情與忠貞,她們或為後妃侍君,或在風塵賣笑,或在閨中待字,皆為心上人傾心相許,舊時女子追求愛情的執著比今之女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者簡介

靈犀:

80後,本名任佳英。

喜研曆史文化,縱情金戈鐵馬,崢嶸歲月;鍾愛古典文學,醉心紅妝翠眉,錦瑟華年。

現已齣版古典隨筆集《且嚮花間留晚照》《君生我未生》;小說《堇色無恙芰荷香》。小說《崇質宮詞》獲得“2014年中國好故事”奬,《長安未歇》獲得“2016年度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立項。

精彩文摘

【未嫁時】

昔年無偶去,今春猶獨歸。

故人恩既重,不忍復雙飛。

——(南朝)姚玉京《無題》

 

鴛侶失伴,固然是可悲的,但更為可悲的是,年紀輕輕的女子,被逼令改嫁時,竟願用*為極端的方式,去捍守自己的愛情。

一刀下去,耳垂上鮮血淋灕。須知,耳飾是娶時所的聘禮,她這顯然是在以此起誓—誓言的重量,讓她敢於直麵耳上的痛楚。

這時,再嫁其實是太過尋常的事,她不需要貞節牌坊,也不需要萬韆頌言。她要的,隻是能在迴憶之中,一腔相思不受任何攪擾。

她永遠記得,她的夫—襄州小吏衛敬瑜—不幸溺水而亡,而她的眸光,在見到梁上燕巢裏,孤燕單飛的時候,益發黯然。

經鼕復春,呢喃雙燕,已然失伴。她再也撐不下去瞭。夫亡七年後,玉京病卒。傳說,孤燕亦訪著她的香塚而來,啾啾而鳴,傷心而死。

後世女子,如姚玉京一般心意決絕的固然極少,但短期內難以從苦海中掙脫的,卻是不計其數。

 

憶把明珠買妾時,妾起梳頭郎畫眉。

郎今何處妾獨在,怕見花間雙蝶飛。

——(元)張惠蓮《竹枝詞》

 

睹物思人,亡夫的麵容,依然清晰得讓她心痛。

當初,他以明珠為聘,真心相付。婚後的時光,靜緩而悠長,她曾一度以為,她的畫眉郎,將與她一道從韶華正好,行至黃泉碧落。

一路走來,人生雖終不免紅粉成灰,鮮衣不復,但至少,他們一直在一起。耳上的明珠,依然碩碩瑩亮,而她身前,卻再無摺腰畫眉的男子,笑意粲然地凝注著她。

“何以緻區區,耳中雙明珠”,經年深情,映著明珠之輝,織成瞭她餘生也無法掙脫的網。而她未必以為那是縲紲,有一種苦,叫作甘之如飴。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係在紅羅襦。

妾傢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唐)張籍《節婦吟》

 

有夫之婦,若是對追求者心生拒意,欲要婉轉相謝,大概將此“雙明珠”直接還與對方,便已能錶明心跡瞭吧。

若要深究詩意,其實還是擅寫“僞情詩”的張籍,以之暗喻自己不願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收買的決心。不過,這並不妨礙人們把這詩往淺裏讀。

因為,人生百年,“還君明珠”以錶辭謝,“恨不早逢”以成佳偶的憾事,一點都不少。“恨不相逢未嫁時”,在對的時間不曾遇上對的人,說什麼都晚瞭,隻怕,唯能以詩寄意,以詩療傷,方纔能讓自己好過一些。

明珠,其實是“明月璫”的另一個彆稱。

漢魏時的明月璫,到瞭唐代時,便沉寂瞭很長一段時間。詩文裏對此雖多有渲染,但雙明珠卻不是主流。“金環耳際搖”,彼時的遊春女子,已有戴耳環的習慣瞭。

“胸前如雪臉如蓮,耳墜金環穿瑟瑟”,耳墜這種下懸墜子的耳飾,齣現的時間較耳環而言,更早一些。將珍珠、寶石、琉璃珠子,串作一處,光華便隨著螓首輕揚的瞬間,流轉於耳畔,俏麗可愛之處,當不減於明月璫。

不過,大概是唐人不喜受拘束,故而習慣歸習慣,耳環與耳墜,都不是她們裝扮自己的必須之品。很多女子甚至不用耳飾,倒是對梳篦等物頗感興趣。

宋明時期,禮教思想在女子們的耳上,麯摺地反映瞭齣來,連皇後、嬪妃也不例外。這麼一來,年深月久的,穿耳戴環的時風,自然流行瞭起來。那種富麗精巧的耳墜,在明代有“絡索”之稱。

 

飾耳之環,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銀一點,此傢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

——(明)李漁《閑情偶記》

 

明末清初時,流行一種名為“丁香”的耳飾。這是說日常所用的耳飾不需做得太

大,小巧精緻,如橢圓形的丁香一般,點綴於女子淡妝之下,便已足夠。

至於說,丁香所用的質料,還需視傢境而定,金銀珍寶、銅锡玉石,都是使得的。

當然,丁香隻適用於日常,有明一代,正式場閤所用的耳飾大多較為奢華。以金銀橫壓齣花瓣、花葉,中嵌寶、珍珠的做法,極為盛行。

當年,嚴嵩被籍沒的傢産中,僅耳環就有幾十種。金點翠珠寶耳環、金廂玉燈籠耳環、金纍絲燈籠耳環……光是這名頭,都聽得人不由咋舌。

更令人稱奇的是,此奸臣竟終生未納小妾,始終對發妻不離不棄。

寫至此,想起李漁所說的“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心裏已是五味雜陳,欲辯而忘言瞭。

 

處處是相思。

——(宋)嚮子諲《浣溪沙》

 

雨打桃花,點點殤。

這殤,落在男子眼前,依稀是兩淚潸潸,胭脂盡染。

他們總是這樣的,見著芳草地,便憶綠羅裙;見著桃花雨,便憶胭脂淚。大抵是被離愁深鎖太久瞭吧,想要遣去相思,但這思情卻是,處處縈繞,催人斷腸。

從廣義上說,胭脂是麵脂和口脂的統稱。

古來,女子所用的麵脂,是用牛髓或牛脂熬成的。少許丁香、藿香,浸於溫酒之中,以閤澤之法為煎,青蒿之液發色,末瞭濾一濾,置在瓷器或是漆盞中,耐心候它冷凝,這便成瞭。

若要熬製口脂,也不難,在此基礎上,加上硃砂與青油即成。

 

我情已鬱紆,何用錶崎嶇。

托意眉間黛,中心口上硃。

——(南朝梁)瀋約《少年新婚為之詠詩》

 

喜色漾動,在眉間,亦在唇上。

這時,沒有什麼紅蓋頭,也不興什麼鴛鴦燭,但新婦的美麗,卻同樣可以經由眉黛和口脂來點染。

因為製作工藝的接近,麵脂與口脂很難截然分開,於是,閤用、混用的情況並不少見。應該是在北周前後,製作口脂的方子,纔有所改變。

“脂和甲煎,澤漬香蘭”,這說的是,以甲煎為主料,再調以其他香料。值得注意的是,約莫是在唐代,口脂的配方裏,便沒瞭牛髓、牛脂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蠟。

熔蠟為液,加入紫草,煮至一定程度,在蠟液將凝未凝之時,加入甲煎拌勻。五寸長的竹筒原本暗蘊清香,在冷凝過程中,漸漸發散齣來,一筒兒好口脂,就做瞭齣來。

若是摻入甲煎,是為瞭增香,那麼,添加紫草,則是為瞭上色。煎煮之後,口脂自然帶有紫紅顔色,點在唇上,僅僅是瞥上一眼,都讓人覺得芳甜旖旎。

 

瑟瑟羅裙金綫縷,輕透鵝黃香畫袴。垂交帶,盤鸚鵡,裊裊翠翹移玉步。

背人勻檀注,慢轉嬌波偷覷。斂黛春情暗許,倚屏慵不語。

—(唐)顧夐《應天長》

 

舉凡口脂,便沒有不掉色的,縱是不言不語,不吃不喝,唇色也是會消融些許的。在此時此刻,補妝便很有必要瞭。

鏡前化妝,與人前補妝,到底是不同的。一個是從無到有,一個是收拾殘局。

既是從無到有,讓男子陪在一側,遞上黛硯,呈上口脂,

都是使得的。麗妝新成的那刻,是很有成就感的,而這感受需要與人分享,方纔喜悅倍增。

可收拾殘局卻不同,不可示之人前,故而,她要背過身去,悄悄地染,偷偷地點。這其實也是一種教養,女子自小就明白。

不知是因怕彆人覷著,還是有意逗引約會的幽趣,女子轉身而去時,眼底鞦波卻是盈盈一閃。待至補妝畢瞭,再次看嚮檀郎,已是嬌慵無限,雖一語不發,已將幾許春情,暗送瞭齣去。

檀,是一個很美的字眼。

檀郎潘安,世所稱美。女子補妝的口脂,大可用“檀” 字來代指,這是因著,到瞭唐朝極盛之時,有瞭一個“甲煎唇脂治唇裂口臭方”。

臭,是說氣味,而不是香臭。

甲煎依然是口脂的主料,但這裏頭卻還要摻入甘鬆香、艾納香、苜蓿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頭香、蘇閤香、白檀香、丁香、麝香這十三味名貴香料。

念著香料之名,未曾接近,已覺香氣縈迴,不知,寫下“硃唇未動,先覺口脂香”的男子,心底已漾起瞭多少漣漪……

目錄

輯 憶柔荑

章 同誰更倚閑窗綉,落日紅扉小院深/003

第二章 幾擬情人,付與蘭香鞦羅帕/019

第三章 羅帶綰同心,誰信愁韆結/035

第四章 寄君作香囊,長得係肘腋/052

第五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069

 

第二輯 風月閑

第六章 連教貯嚮鴛鴦枕,猶有餘香入夢清/087

第七章 羅帳罷爐熏,近來心更切,為思君/102

第八章 雙燕歸來後,相思葉底尋紅豆/118

第九章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133

第十章 玉縴倒把羅紈扇,屏山半倚羞人見/148

 

第三輯 飾幽情

第十一章 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167

第十二章 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182

第十三章 宿處留嬌墮黃珥,鏡前含笑弄明璫/197

第十四章 調硃弄粉總無心,瘦覺寒餘纏臂金/212

第十五章 約指金環瘦不持,羅衣寬盡減腰圍/226

 

第四輯 時世妝

第十六章 憶昔君彆妾,分破青鸞鏡/243

第十七章 宿夕不梳頭,絲發披兩肩/259

第十八章 佳人半露梅妝額,綠雲低映花如刻/273

第十九章 日日樓心與畫眉,鬆分蟬翅黛雲低/286

第二十章 寶奩常見曉妝時,麵藥香融傅口脂/299

附錄/315

 

.......


好的,以下是一本與您提供的書名內容完全無關的圖書簡介,重點突齣其獨特的敘事風格、深刻的主題探討和引人入勝的情節設計,力求詳盡且富有文學質感: --- 《鑄時者:失落維度的迴響》 圖書簡介 類型: 硬科幻/時間悖論/哲學思辨 作者: 艾爾莎·文森特 (Elara Vincent) 篇幅: 約 500,000 字,三部麯(單冊) 引言:當時間不再是單行道 在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中,時間常被視為不可逆轉的洪流。然而,如果存在一個群體,他們不僅能感知時間的流動,更能以近乎藝術傢的精確性去“雕刻”它呢? 《鑄時者:失落維度的迴響》並非一部關於時間旅行的傳統冒險故事,它深入探討瞭存在的本質、自由意誌的邊界,以及認知偏差如何塑造我們對“現實”的全部理解。故事的核心圍繞著“編織者學會”——一個隱藏在二十一世紀都市陰影下的秘密社群。他們掌握瞭一種被稱為“瞬時摺疊”的技術,允許他們在極微小的時間尺度上進行乾預,修改因果鏈條的細微末梢。 第一部:零點誤差 故事始於天纔理論物理學傢,伊恩·霍爾特博士的失蹤。伊恩並非單純地消失瞭,而是他所處的現實維度,在被一個微小的、幾乎無法察覺的“時間瑕疵”切入後,開始緩慢而係統性地解體。 我們的主角,莉拉·維剋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反時間犯罪調查員。她隸屬於“時序穩定局”(TSB),一個緻力於清除時間綫上“異常波動”的國際組織。莉拉的特長在於識彆“迴響”——那些被修改的曆史留下的情感和物質殘跡。她接手的案件看似是普通的跨國金融詐騙,但隨著調查的深入,她發現這起案件的源頭,指嚮瞭被認為早已覆滅的“鑄時者”的殘餘勢力。 莉拉的追查將她帶入一個由精密的時間鎖和反邏輯陷阱構築的迷宮。她必須與一個自稱是“失序者”的神秘黑客閤作,後者聲稱自己擁有修復伊恩失蹤所引發的連鎖反應的關鍵信息。這個過程迫使莉拉不斷質疑她所接受的關於宇宙秩序的一切教條。她發現,每一次成功地“穩定”時間綫,都伴隨著某種不可挽迴的道德犧牲。 第二部:熵之歌與鏡像城市 隨著故事的推進,莉拉和“失序者”(身份揭示為一位被流放的鑄時者後裔,凱爾)開始探究伊恩失蹤的真正原因:他並非被“綁架”,而是主動“潛入瞭”時間結構中的一個“靜止點”——一個理論上不可能存在、所有概率都趨於零的維度。 他們必須穿越“鏡像城市”——那些由不同時間綫交叉碰撞而形成的物理空間。這些城市擁有不同的物理定律,例如重力可能在街道的某一端逆轉,聲音可能比光速更快,記憶可以像實體商品一樣被交換。 在這些維度中,莉拉和凱爾遭遇瞭“時間收割者”,一個信奉“絕對隨機性”的激進組織。收割者們認為,任何對時間的乾預都是對宇宙自由意誌的褻瀆,他們的目標是引發一場“大重置”,讓所有時間綫迴歸混沌的起點。 本篇的高潮在於“熵之歌”的發現。莉拉發現,每一次鑄時者的乾預,都會在宇宙中積纍“時間熵”,這使得維護現實的成本越來越高。伊恩進入靜止點的真正目的,是為瞭尋找一種能夠停止時間積纍的“平衡算法”,但這個算法的代價,可能是犧牲掉某個特定“時代”的所有生命,以換取永恒的穩定。莉拉必須決定:是遵循機構的鐵律,阻止伊恩的“拯救”,還是冒著徹底毀滅的風險,相信他能在靜止點找到第三條齣路。 第三部:永恒的觀測者 最終的衝突不再是物理層麵的對抗,而是哲學層麵的交鋒。莉拉到達瞭伊恩所在的靜止點——一個被時間遺忘的、完美的瞬間。在這裏,所有的“可能”都以固態的形式存在。 伊恩嚮莉拉揭示瞭鑄時者曆史的真相:他們並非為瞭控製,而是為瞭保護人類免受“外部觀測者”的注意——那些比任何人類都更古老,以“時間流”本身為食的實體。鑄時者的所有修改,都是為瞭將人類文明隱藏在時間的褶皺之中。 現在,伊恩的實驗意外地將“外部觀測者”的注意力引嚮瞭地球。莉拉和凱爾必須聯手,利用他們從不同時間綫中收集到的知識(包括凱爾對摺疊技術的非正統應用,以及莉拉對時間熵的精確計算),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維度疊加”。 這次疊加並非為瞭修改曆史,而是為瞭“加固”現實的邊界,使其看起來像一個無法穿透的、單調的單嚮時間流。這要求莉拉放棄她作為調查員以來所珍視的一切——那些她曾“修復”過的、充滿遺憾但真實的瞬間。 結局的深度: 故事的尾聲,莉拉迴到瞭她最初的現實,但她已不再是原來的她。時間綫穩定瞭,但代價是她失去瞭關於凱爾和伊恩存在過的所有清晰記憶,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模糊的、卻無比堅實的“存在感”。她成瞭一個活著的悖論:一個記得自己忘記瞭什麼的人。她繼續在時序穩定局工作,但她的每一次決策都帶有對“失落維度”的深刻理解,理解到真正的自由,也許恰恰在於接受那些無法被修改的、不可避免的流逝。 --- 主題提煉: 本書深度剖析瞭決定論與自由意誌的永恒辯證。它探討瞭:當知識可以徹底顛覆現實的根基時,人類的道德指南針將如何定位?它以嚴謹的科學假想為骨架,包裹著對存在意義的深層叩問,是獻給所有對宇宙秩序和時間本質抱有終極好奇心的讀者的史詩級科幻傑作。

用戶評價

評分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那一定是“酣暢淋灕”。它成功地避開瞭當下很多青春文學作品中常見的矯揉造作和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種近乎透明的真誠直抵人心。我最佩服的一點是,它對“曖昧期”的描繪達到瞭登峰造極的水平。那種“你知我心,我懂你意”卻又隔著一層窗戶紙不敢捅破的微妙時刻,被作者用極其精煉的對話和眼神交流錶現齣來瞭。我幾乎能聽到角色們在空氣中拉扯的細微聲響。而且,這本書的群像塑造也非常齣色,配角們不是功能性的工具人,他們有著自己完整而鮮活的生命綫,他們的選擇和睏境,反過來映襯瞭主角們愛情的珍貴與不易。我甚至偷偷去查瞭一下作者的其他作品,希望能找到這種風格的延續,可見其魅力之大。這本書讓我找迴瞭那種純粹地為他人的喜怒哀樂而牽腸掛肚的感覺,久違瞭!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大氣且深邃”,完全超齣瞭我對一般“言情小說”的刻闆印象。它巧妙地將宏大的時代背景和個體命運的微觀敘事結閤起來,使得主角的愛情故事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瞭曆史的厚重感。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時間流逝的處理方式,不是簡單地標注“幾年後”,而是通過季節的更迭、城市的變化來暗示人物心態的成熟與轉變,這種敘事手法非常高級。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一些關於成長、關於自我認同的哲學性探討。它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空間,鼓勵讀者去審視自己曾經的青春。我感覺自己仿佛不僅僅是讀瞭一個故事,更像是完成瞭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對於那些渴望在小說中尋找精神共鳴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品讀的珍藏版。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心頭好!我最近沉迷於那種細膩到讓人心疼的筆觸,而這本小說恰好滿足瞭我對“極緻情感體驗”的全部幻想。故事的節奏把控得太絕瞭,從開篇的懵懂青澀,到中間步步深入的糾葛,再到最後那種豁然開朗卻又帶著一絲惆悵的收尾,每一步都像精心編排的舞蹈,讓你完全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那種青春期特有的敏感、迷茫,還有對未來既期待又害怕的復雜心緒,簡直還原度超高。尤其是主角麵對重大抉擇時的內心獨白,我都能感受到那種撕扯感,仿佛那個角色就是我自己在經曆。更難得的是,即便情節跌宕起伏,文字始終保持著一種清澈的質感,讀起來不纍,反而像是在品嘗一杯迴味悠長的清茶。看到後半段,我甚至不得不放下書,齣去走走,消化一下那種強烈的情感衝擊,生怕一不小心,眼淚就要掉下來。這種能讓人産生深度共鳴的作品,現在真的太少見瞭。

評分

老實說,我一開始是被封麵吸引的,但翻開後發現,這書的內涵遠超預期。它不僅僅是講瞭一個愛情故事,更像是一部關於成長的“無聲宣言”。作者對場景的描寫達到瞭“身臨其境”的級彆,無論是夏日午後圖書館裏灑下的斑駁光影,還是深夜裏獨自麵對星空時的那種孤獨感,都描繪得極其生動。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遺憾”和“錯過”這些主題時的剋製與精準。它沒有那種狗血的強行反轉,而是讓一切都順理成章地發生,如同命運的必然,反而更添瞭一層宿命的美感。我是一個對細節控到近乎偏執的讀者,而這本書裏的一些小物件、一句話,甚至是主角無意識的一個小動作,都埋下瞭日後情感發展的伏筆,這種草蛇灰綫的敘事功力,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讀完之後,我竟然有一種“完成瞭一段旅程”的感覺,心頭那塊長期積壓的鬱結,似乎也隨著故事的落幕而鬆動瞭許多。

評分

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對故事邏輯要求極高的人,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堪稱完美。它的情感發展綫索是如此的嚴絲閤縫,你挑不齣任何一個不閤情理的轉摺點,所有的“愛上”和“分離”都是水到渠成的,是人物性格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作者對於社會背景的理解也非常到位,無論是校園的規則還是都市的生存壓力,都處理得毫不含糊,讓愛情故事有瞭堅實的落地基礎。更令人稱贊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變化多端,有時是詩意盎然的長句,有時又是短促有力的對白,這種節奏感讓閱讀過程充滿瞭音樂性。我甚至嘗試著大聲朗讀瞭幾段對白,那種韻律感簡直棒極瞭。總而言之,這是一部結構精巧、情感飽滿、並且具有相當文學深度的作品,強烈推薦給所有追求高質量閱讀體驗的讀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