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四字结构的表述语和四字结构的描述语的合称。汉语成语往往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更因其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历史内涵,历来为国人所珍重,并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广泛运用。
《成语辞海》共收录成语61000余条,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成语变体。全书立目遵循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原则,参考文献实例和语料库频率,以成语常见的形式为主条,把与主条意义相同而字序或用字不同的形式列为副条。同时,为了给读者阅读古籍提供方便,对古书中部分与当今大众使用成语的习惯和现行规范标准不一致的成语也适当予以收录。在释义、引证方面,因为不出书证和用例,故编纂时着重注意成语的准确性、完善性和通俗性,以便读者快速完全理解。
《成语辞海》的特点是篇幅小、信息量大,而且特别简明实用。它可以供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查检、参考,是常置案头的最佳成语工具书。
前言
凡例
词目首字音序表
正文
词目笔画索引
这本《成语辞海》的定价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比市面上那些动辄上百、动辄精装的同类工具书要亲民得多。我原本以为价格低廉,内容上可能会有所缩水,比如选取的成语不够全面,或者解释过于肤浅。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被它详尽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设计所吸引时,我的疑虑便烟消云散了。首先,它收录的成语数量之庞大,绝对超出了我的预期。即便是那些相对生僻的、在日常交流中鲜少出现的四字格,也都能在这里找到准确的收录。更令人惊喜的是,对于每一个成语的释义部分,它并未采用那种冷冰冰的字典式定义。相反,作者似乎花了大工夫去挖掘每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和历史渊源。比如“画蛇添足”这个词,它不仅给出了“做了多余的事”的现代解释,还详细复述了吴王夫差时期那个画师的故事,读来引人入胜,让人感觉不是在查阅工具书,而是在阅读古代的短篇小说。这种兼顾学术严谨性与阅读趣味性的编纂手法,使得这本书即使是摆在书架上,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我对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程度,表示由衷的赞赏,这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次购书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我对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有着天然的兴趣。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对成语“溯源”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仅停留在解释“什么意思”,而是孜孜不倦地追溯“为什么是这个意思”。很多成语的形成与特定的历史事件、古代人物的轶事紧密相关,这些背景知识往往才是理解成语精髓的关键。在这本《成语辞海》中,对于每一个与历史挂钩的成语,作者都提供了一段简短却信息量极大的背景介绍。例如,关于“卧薪尝胆”,它清晰地勾勒出了越王勾践所处的历史阶段,解释了“薪”和“胆”各自象征的屈辱与警醒。这种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使得成语不再是孤立的词语符号,而是活生生的历史切片。它帮助我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连贯的古代文化知识体系。这本书不仅是查阅成语的工具,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以成语为切入口的中华文化史小读本,对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助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透露着一种沉稳而内敛的古典美学,完全没有市面上很多工具书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堆砌浮夸色彩的俗气感。封面采用的深邃的墨绿色,搭配烫金的标题字体,拿到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和历史的沉淀感。我尤其欣赏它在纸张选择上的考量——内页纸张虽然足够洁白清晰,但又不像劣质纸张那样反光刺眼,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不少。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查阅和参考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这本书的开本设计也非常合理,既保证了版面足够容纳详细的解释和例句,又不会大到让人在阅读时需要双手捧持。它很适合放在案头,需要时随手翻阅,不会占据太大的桌面空间。这种对用户体验的细致关怀,体现在从封面到内页的每一个环节,让我感受到编者对“工具书”这一概念的深度理解:它不仅要有内容,更要有“好用”的物理属性。这种对品质的坚守,使得《成语辞海》在众多出版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书架上一个低调却极具分量的存在。
评分我注意到《成语辞海》在例句的选择上,下足了功夫,这可能是它区别于其他工具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很多成语词典为了追求数量,会罗列一些陈旧、甚至有些生硬的例句,读起来总觉得脱离了现代语境。但这本书的例句却非常贴近生活和时事,仿佛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现代语境下的“样板句”。比如,解析“未雨绸缪”时,它不仅仅引用了古代的经典出处,还设置了一个关于城市防洪预案的现代场景例句,一下子就将这个古老的成语拉回到了我们日常可以理解和感知的层面。更妙的是,对于一些具有较强感情色彩的成语,比如形容悲伤的“肝肠寸断”,书中还收录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片段作为佐证,使得读者对该成语的情感张力和适用范围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种编排思路,打破了工具书的刻板印象,让学习和查阅成语的过程变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探索和使用其他成语的热情。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它的实用性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现在的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太多了,手机APP、在线词典,动动手指就能解决问题,一本厚厚的纸质书,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然而,当我真正开始使用这本《成语辞海》时,我发现它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那种指尖划过书页、墨香扑鼻的阅读体验,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模拟的。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成语后面附带的“近义辨析”和“反义参照”部分。这一点做得极其出色,远胜于许多网络资源的一句话解释。例如,关于“受益匪浅”和“获益良多”的区别,书中给出了细致的语境分析,指出前者更侧重于精神或知识层面的深度影响,而后者则更偏向于实际的物质或直接的利益。这种深入的比较,极大地帮助我提升了对成语在不同语境下使用精度的把握能力。对于一个对中文表达有较高要求的写作者来说,这种精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语感培养体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文字驾驭的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