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 朱成玉最美散文集全四册 心有余温,尚可暖秋+落叶是冬天的请柬+我*一的翅膀在你

正版包邮 朱成玉最美散文集全四册 心有余温,尚可暖秋+落叶是冬天的请柬+我*一的翅膀在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散文集
  • 朱成玉
  • 文学
  • 情感
  • 治愈
  • 人生
  • 爱情
  • 散文
  • 现当代文学
  • 包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蔚蓝书店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90194
商品编码:13642145003
包装:平装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海报: 


内容简介

  《朱成玉精选散文集:心有余温,尚可暖秋》分为七辑,一百余篇暖心美文,生活中的幸福、遗憾、希望、失去,发人深省的和催人泪下的,都被用心地记录下来。 
  快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拥有了发现美好的眼睛,静心的理由也许是能够让美好从心灵穿过。 
  从纷繁的俗事中脱身,在灵魂追不上脚步的世界里沉静下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成生命本来应该拥有的样子。 

作者简介

  朱成玉,《读者》《特别关注》签约作家,先后获得过“百花文学奖·散文奖”“意林杯”龙源国际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有近百篇文章被译为英文。其作品文风淡雅清新,善用隽永唯美的语言,描绘蕴含哲理的故事,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有《落叶是冬天的请柬》等十余部作品。
  朱成玉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语文课题组专家,其作品备受中、高考语文阅读题青睐。自2007年至今,近二十篇文章入选福建、湖北、西安、四川、重庆等多地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二百余篇佳作被选为各地模拟试题,其系列丛书也被山东淄博、江苏苏州、常州等地数十所学校语文老师推崇为教材延伸阅读范本。

目录

第一辑:落在纸上的星星 / 001 
灌木丛上会落下星星 / 002 
天堂的颜色 / 005 
饭碗是我们一生的窝 / 008 
我们相遇,难道只为一次争吵吗 / 010 
每个朋友都是一棵树 / 012 
爱让我生命轻盈 / 014 
拥抱里的暖 / 016 
娶一朵云回家 / 018 
为美丽补补钙 / 020 
你的扣子会在什么时候掉落 / 022 
我一直在竖着耳朵等待你的脚步声 / 024 
去追逐一只叫洛丽塔的蝴蝶 / 027 
一块糖的甜蜜与哀愁 / 029 
落在纸上的星星 / 032 
第二辑:与一只鸟共叙桑麻 / 035 
清晨5点的喜悦 / 036 
脚步是不变的方向 / 038 
爱上一盏灯 / 040 
与一只鸟共叙桑麻 / 043 
雪是善良的骨 / 046 
没有一种善良是微不足道的 / 049 
别让一根鱼刺扎疼你的岁月 / 051 
丁香绕 / 053 
跟随一颗善心的/ 055 
用呼吸为爱伴奏 / 058 
蠢蠢欲动的春天 / 060 
童话秋千 / 063 
第三辑:生命初的和弦 / 067 
对平凡的生活充满敬意 / 068 
热度,适量好 / 070 
有些心愿,追不上流星 / 072 
日子里的味道 / 074 
只要花相似,随意人不同 / 076 
向过去的自己辞行 / 078 
以善为梯攀登生命 / 080 
生命初的和弦 / 082 
别被蚊子咬瘦了岁月 / 084 
延续 / 086 
孩子,请帮帮我的忙 / 088 
塞林格的天堂里没有悬崖 / 090 
一朵花在监狱里盛开 / 092 
孩子是落到地面的云 / 094 
我打扫天空,你邀请太阳 / 097 
第四辑:生机勃勃的糖 / 099 
人间自有福气在 / 100 
让每一粒米都回家 / 102 
节日是壁虎的尾巴 / 105 
两辈子那么长的一辈子 / 107 
美人间四月天 / 110 
安徒生的信使 / 112 
无争的轻盈之美 / 114 
奔跑的毛线,前赴后继的爱 / 116 
你的疼痛,几克拉重 / 118 
凌晨两点的烟花 / 120 
生机勃勃的糖 / 122 
落 / 124 
第五辑:为灵魂做一场瑜伽 / 127 
花鸟鱼虫的哲学 / 128 
唯有高贵的灵魂可以让世界发光 / 130 
一直未曾离去 / 132 
托付一颗简单的心 / 134 
与世无争的香 / 136 
小事物中有大境界 / 138 
在心底磨砺一颗珍珠 / 140 
太师椅里的上帝 / 142 
剥开母爱的圆葱 / 145 
怀念一只叫球球的狗 / 147 
誓言是一闪而过的电 / 149 
一根叫父亲的骨头 / 151 
为灵魂做一场瑜伽 / 154 
我在秋天垂下眼帘 / 156 
乡愁的二次方 / 159 
第六辑:心爱的罪魁祸首 / 163 
托尔斯泰的镜子 / 164 
心爱的罪魁祸首 / 167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 169 
在你的心上放什么 / 172 
浪漫的心灵 / 174 
恨是爱的悬崖 / 176 
冬天过去,春天将至 / 178 
爱之寻 / 179 
做一块弥补世界的良石 / 182 
被骗的父亲 / 184 
一朵云,穿着体面的裤子 / 186 
在冬天里养几只鸽子取暖 / 190 
山路上的小雏菊,请你在重阳等我 / 193 
品德美好的人,是大地的精华 / 195 
第七辑:为你摘七颗星星的人 / 197 
用一首诗去清洗这个世界 / 198 
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 / 201 
用半个身体去爱 / 204 
你借的不是钱,是信任 / 206 
木兰的另一张脸 / 209 
为你摘七颗星星的人 / 210 
要浪漫,不要慢慢地浪 / 212 
年轻的四滴眼泪 / 215 
日期定在,不期而遇 / 218 
寻找美的声音 / 221 
我只想配得上这春天 / 224 
心有余温,尚可暖秋 / 227 


精彩书摘

  灌木丛上会落下星星 
  生命中有太多的刺痛和悲伤,使得那些美好更为深重。你是否依然愿意相信那些美好,并且等? 
  我愿意。 
  我愿意,我相信,灌木丛上会落下星星,冬天,穷人的房檐上,会铺满钻石。 
  我相信岁月,相信时针、分针和秒针,顺着同一个方向,分别如蜗牛、乌龟和梅花鹿的步子,追赶着看不见的美好。 
  我相信爱的存在,它温暖的是你日渐凋落的灵魂,也温暖着他人疑虑重重的眼神。 
  我愿意相信一个承诺,并且等。等待,使所有的冬天和生命温暖。 
  如果可以选择,身体的其余部分都可以老去,都可以被收割,唯有一颗心,请让我保持童真。我只想用这样的心,去贴紧世界,哪怕世界对我薄情,我亦不会寡义。世界广阔无边,但命运给予我的,是一条窄窄的小道。我不抱怨,容得下我的双脚即可,我一样可以漫步或者小跑。 
  这样,我会爱上一只鸟。死心塌地地爱上一只鸟。黑洞洞的枪口,通着地狱,我不怕;黑压压的暴风雪,会压垮森林,我不躲。我只想,在它的翅膀下安家,在它的瞳孔里,在它的喙里,睡下。一只鸟,从来都不会那么复杂。能飞多高就多高,它的歌声,不必穿过云霄,不必抵达殿堂。它们不会翻你白眼,它们不会泼你冷水,它们不会勾心斗角,它们不会落井下石。它们不会伤害你,除非你是一只虫子,挑衅一般,从它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爬过。 
  这样,我会心无旁骛地坐在窗边,看漫天的乌云黑压压卷过来。捉到闪电的一刻,我闭上眼,但绝不捂上耳朵,我把随之而来的炸雷,当成是我,迎接美好归来的礼炮。而之前的闪电,被我囚禁于内心的牢笼,那是独属于我自己的烟花。 
  这样,我会安安静静读完一首诗,听完一首曲子;拿一块干净的手帕,擦拭所有花的叶子;会给蚂蚁搭一个过街天桥,让它们畅通无阻地搬运食物和光阴。 
  尽管通向美好的路,并非坦途,“匪患猖獗”,枝节横生。有人说现在的我没那么执着了,是件好事。我可以安然放下许多,一颗心好像也结了痂,看到一幕幕悲欢离合不再感叹唏嘘,不再为掉光了叶子的光秃秃的树杈而感到悲凉,不再为听到和看到各种天灾人祸而乍然心疼。练就了火眼金睛,一眼就能戳破煽情者戴的面具。也不再在沿街乞讨的流浪儿童面前驻足不前,而是如风一般旋过,给那些可怜人的心头捎去一场不小的风暴。去火车站买票,一个抱着小孩的中年妇女满头大汗,想要插进排队的人群。孩子哭闹得厉害,排队的人置若罔闻。几次插队未果,中年女人略显尴尬,但我心里知道,该尴尬的不是她,而是我们。 
  一条毛毛虫,惹来一个女人的尖叫。毛毛虫就那么可怕吗?你可以穿着貂皮,戴着狐狸围脖,那么多毛茸茸的死去的动物皮毛穿在你身上,你就没有害怕过吗? 
  尽管如此,我依然相信,美好的列车,终会徐徐驶来。 
  你看,谁说交警只会开罚单,他们也会蹲下身,帮一个孩子把鞋带系上;你看,扫大街的阿姨,离老远就停下,等我们走远,再挥动扫把,她在扫去我们心上的尘灰;你看,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帮一个骑三轮的老人推着车,我则牵着一个陌生孩子的手,走过马路。“朋友,你好!”我们擦身而过,互致问候。爱是可以产生对流的,善意是可以抱成团的。那个冬天,我们都不冷。 
  爱和信仰一样,相信,才能看得见。三叔家“二师兄”的爱是尽量将自己吃得白白胖胖,以便年关它的主人能多得几斤鲜肉多换几锭银子;二婶家芦花鸡的爱是挤兑别的小母鸡多吃多占多下蛋;狗剩儿的爱,是可以为了祖母弄一副上好的棺木而将他老爸的绵羊皮袄偷偷卖掉;老妻的爱,是每日里不厌其烦地为她的男人炮制一顿可口饭菜外加一壶老酒;老夫的爱,是从不做饭也从不忘记对老妻的饭点赞…… 
  能说出来的都不够美好,言语是情绪,有风波才会大声。真正的美好,都是无言的。像睡眠。我看着过去,也是无言的,像睡着了的过去。 
  那么,为了美好,此刻,请让我暂且闭上嘴巴。我去看望我的灌木丛,看看上面是否落下了星星! 
沉淀心灵的微光:一份关于生命、自然与哲思的阅读邀约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总有一些文字如同清泉,能洗涤尘世的喧嚣,让久违的宁静与深思重新浮现。我们为您精心挑选的这套精装典籍,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散文家的作品集,而是汇聚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优秀散文精华,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供您在字里行间徜徉,感受生命的多重维度。 主题聚焦:寻常中的不凡,瞬间里的永恒 这套书的选篇,恪守一个核心标准:以小见大,以微观折射宏观。我们摒弃了宏大叙事的框架,转而关注那些被日常琐碎轻易忽略的美好与哲理。 第一卷:都市的呼吸与自然的低语 本卷聚焦于现代人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心灵景观。收录的文章,有的细腻描摹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高楼缝隙时的光影变幻,有的则深入探讨了“疏离感”与“连接感”在现代社交网络中的悖论。 (一)城市纹理的诗性解读: 我们精选了数篇关于城市空间叙事的文本。这些文字不再将城市视为冰冷的数据和拥堵的交通,而是赋予其生命与情感。例如,一篇名为《站台上的等待者》的篇章,通过对不同面孔的观察,串联起人与人之间看似无声却深刻的共鸣;另一篇《霓虹下的露水痕迹》,则以充满张力的笔触,捕捉了夜晚临时摊贩的坚韧与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作者们用散文的笔法,解构了城市速度背后的慢镜头,让读者在熟悉的街景中,重新发现一种诗意的栖居。 (二)自然元素的精神投射: 本卷的另一核心在于“城市边缘的自然回声”。文章不再描绘宏伟的自然奇观,而是聚焦于城市公园里一株老树的年轮、阳台上偶然落下的雨滴,或是地铁口忽闻的一声鸟鸣。这些自然片段,被赋予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们是城市人逃离焦虑的“精神庇护所”。例如,有作者通过观察一只在水泥缝隙中顽强生长的苔藓,探讨了生命力的不屈与坚韧,其深意远超植物本身,触及了人类面对逆境时的自我救赎。 第二卷:时光的计量与记忆的重量 第二卷深入挖掘了“时间”这一永恒的主题,关注记忆的不可靠性、怀旧情绪的本质,以及个体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 (一)记忆的碎片与重构: 此部分探讨了记忆如何影响我们对当下的感知。文章多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模仿人类大脑处理往事的方式——跳跃、模糊、突然清晰。收录的散文名篇,如《旧相册的尘埃味道》,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触摸老照片时指尖的触感与随之而来的气味联想,引导读者反思:我们珍视的究竟是事件本身,还是事件被时间美化后的“滤镜效果”? (二)岁月的痕迹与物品的哲学: 许多文章将目光投向了旧物。一件褪色的旧家具、一本被翻烂的旧书、一枚被遗忘的钥匙,它们不再是单纯的物品,而是凝固了特定时间点的“时间胶囊”。通过对这些物件的描摹与追溯,作者们探讨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及如何通过物质载体来对抗时间带来的遗忘。这部分内容,旨在提醒读者,每一次告别,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确认。 第三卷:人性的幽微与情感的辩证 本卷是关于人际关系、情感张力和内心冲突的深度探索,笔触细腻,直抵人性深处。 (一)孤独的艺术与相处的边界: 此卷对“孤独”进行了多维度的审视。它并非仅仅指向物理上的独处,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不可被完全理解”的个体经验。文章探讨了如何在保持自我独立性的同时,与他人建立有质量的联结。其中一篇关于“沉默的对话”的论述尤其精妙,它描绘了两个相爱的人,在无需言语的情况下,通过眼神、姿态所传递的复杂信息,揭示了沟通的真正深度。 (二)宽恕与和解的漫长旅程: 本卷的另一高峰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难以磨灭的伤害与最终的和解。这些文章拒绝廉价的“大团圆”结局,而是真实地呈现了宽恕过程中的挣扎、反复与不完美。它们邀请读者思考:真正的放下,是遗忘过去,还是学会与过去的伤痕共存?这些作品以其深沉的同理心,为读者提供了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参照系。 第四卷:哲思的漫步与精神的远行 最后一部分,将笔触从日常拉升至对生命本质、存在意义的追问,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一)行走中的思考与地理的隐喻: 收录了大量关于“旅行”的散文。但这里的旅行,并非观光打卡,而是一种主动的“出走”与“在路上”的哲学实践。作者们通过对异域风土、不同文化习俗的观察,反观自身文化的局限性与精神的渴望。例如,一篇关于徒步穿越荒漠的记录,将物理上的疲惫转化为对“存在目的”的探寻,将环境的极端性作为磨砺心智的工具。 (二)对“意义”的谦卑追问: 本卷的收尾,回归到对终极问题的探讨。这些文章充满了对世界秩序的敬畏,对知识的审慎态度,以及对“已知”之外的广阔空间的向往。它们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种“提问的方式”。作者们以一种沉静而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去拥抱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认识到追寻过程本身,或许就是意义的最佳体现。 总结:一套跨越界限的心灵地图 这套精选散文集,是一份献给所有珍视文字力量的读者的礼物。它汇集了对城市、自然、时间、人性和存在的深沉洞察。每一篇文章都如同一个精心打磨的棱镜,折射出我们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却至关重要的微光。阅读它,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为了更深刻地占有时间,让心灵在文字的滋养下,获得片刻的宁静与长久的力量。它期待与您一同,在文字的海洋中,构建属于您自己的、丰富而有温度的内在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向来对散文这种体裁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它太容易流于矫饰或空泛。然而,这套作品却展现出一种难得的节制与力量。作者似乎深谙“大道至简”的道理,他用最朴素的词汇,去触碰最深奥的人性主题。比如,对于“等待”的阐述,没有使用冗长华丽的比喻,而是聚焦于等待过程中,光线如何一点点地改变房间的陈设,窗外声音如何逐渐清晰,这种具象化的书写,比任何抽象的论述都更具说服力。它让人意识到,真正的深刻,往往藏匿在最日常的表象之下。翻阅这些篇章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望向窗外,去比对作者笔下的世界与我眼前的世界,试图找出那条连接现实与文字的隐秘通道。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许多刻意营造的“心灵鸡汤”所无法企及的,它提供的是一种可供个体消化的营养,而非一剂立竿见影的兴奋剂。

评分

我发现,这套书有一种奇妙的“陪伴感”。它们不像小说那样需要我全神贯注地追随情节,而是更像一本可以随时翻开,随时合上的日记本。无论是在通勤的颠簸中,还是在深夜辗转反侧时,随意翻开其中一篇,总能找到一句能够击中内心深处的句子。例如,有一篇关于“记忆的形状”的探讨,作者将记忆比作一块在水中被冲刷多年的鹅卵石,棱角被磨平,但内里的纹理却更加清晰可见。这句话对我触动极深,因为它精准地概括了时间对我们情感处理的影响。这套书的语言风格极其统一而成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仿佛是一位阅历丰富的前辈,以一种近乎告白的姿态,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盘托出。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生活,而是如何更好地“感受”生活,如何珍视每一个存在过的瞬间,无论好坏,都值得被记录和铭记。

评分

初读这套散文集,脑海里便浮现出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温暖。作者的笔触如同清晨的微风,轻柔地拂过心田,不着痕迹,却又余韵悠长。那些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生命感悟的片段,并非宏大叙事,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的捕捉与提炼。记得其中一篇,描绘了在一个老旧茶馆里,看窗外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的情景,寥寥数语,却将那份湿润的凉意与茶香交织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连带着心绪也沉静了下来。这种将“寻常”写出“不凡”的功力,着实令人佩服。它不像那些故作深沉的文字,而是带着一种真诚的温度,仿佛一位老友在耳边低语,分享着他走过的路,遇见的人,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波澜。读完后,心中总会留下一个空灵的位置,用来安放那些被文字触动的美好与哀愁,那种感觉,就像冬日里捧起一杯热茶,暖的不是手,而是更深处的地方。

评分

这几册书的装帧设计,首先就给人一种典雅脱俗之感,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中便知是用心挑选过的。而内页的排版,更是体现了对阅读体验的极致尊重。字里行间,留白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就富有诗意的文字,拥有了呼吸的空间,不至于拥挤而让人产生阅读的疲倦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景物描写的细腻入微。他似乎拥有一种将无形的情感赋予有形物体的魔力。比如写一片飘落的叶子,不单单是描述它的颜色和轨迹,而是赋予它一种“告别”的庄重与“归宿”的释然,这种哲学层面的渗透,让普通的景物瞬间拥有了生命和故事。阅读过程,与其说是阅读文字,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与自然和心灵的深度对话。每一篇文章的节奏把握得极佳,时而舒缓如慢板乐章,时而又在关键处陡然拔高,牵引着读者的情绪,让人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对某种人生哲理的领悟。

评分

阅读这几卷散文,最大的收获在于它重新校准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裹挟着去追求那些被社会标签化的“成功”和“幸福”。但朱成玉先生的文字,却像是一股清流,提醒着我们慢下来,去关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薄雾时的那种圣洁感,或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过后,泥土散发出的那种原始的芬芳。他笔下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日常中一个眼神的交汇,一次默默的陪伴。这种细腻到近乎透明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反思自己是否也错过了身边那些微小却确切的幸福。读罢,我感觉自己的感知力被重新擦亮了,对周遭的一切都多了一层温柔的滤镜,不再急躁,而是愿意花时间去品味每一口呼吸、每一道风景。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净化过程,非常宝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