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猪营养需要
定价:138元
作者: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030409553
页码:444
版次:1
开本:大16开
适读人群 :《猪营养需要(第11次修订版)》的读者将是高校研究所的教授及研究员,本科生,研究生,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的技术人员 《猪营养需要》适合于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老师和学生、养猪业和饲料业的营养专家,以及从事开发和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阅读。 内容提要 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出版已经17年了,这期间全世界乃至我国的养猪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的迅猛发展、猪品种的改良、养殖模式的更新,对猪的营养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广大养殖界朋友的期待中,《猪营养需要》(第十一次修订版)于2012年7月正式出版。《猪营养需要》共17章,更新了上一版中9个章节: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猪营养需要量估测模型,矿物质,维生素,水,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营养对养分排泄和环境的影响,营养需要量表和饲料原料组成;删除了上一版中的第9章“日粮配制”;同时增加了7个章节:脂类,碳水化合物,玉米和大豆加工副产物,饲料污染物,饲料加工,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未来研究方向 营养需要量标准和原料数据库是猪饲料配方的基石,精准的营养需要量和原料数据库的使用不仅能有效促进猪的生产性能,而且可以更加高效和经济地使用饲料原料,从而节约饲料配方成本。《猪营养需要》综述了猪营养和原料营养成分的新信息,这些新知识将优化养猪生产,另外对生产乙醇所产生的新原料与饲料污染物及环保等相关问题都一并进行了描述,所以对维持高效而环保的养猪生产而言,《猪营养需要》是良好的指南。
目录
译者序
前言致谢
总论/1
第1章能量/4
引言/4
术语/4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4
产热的组成/7生理状态/10
能量利用模型——有效代谢能概念/12
参考文献/13
第2章蛋白质和氨基酸/17
引言/17
蛋白质/17
必需、非必需以及条件性必需氨基酸/17
氨基酸来源/18
氨基酸分析测定/19
氨基酸需要量的表示方法/20
日粮氨基酸失衡/21
氨基酸与赖氨酸之比/22
氨基酸需要量的经验估计/23
氨基酸需要量的测定——模型预测法/28
氨基酸利用效率/37
参考文献/44
第3章脂类/51
引言/51
脂类的消化率及能值/51日
粮脂肪和生长性能/52
日粮必需及生物活性脂肪酸/53
日粮脂肪、碘值与猪肉脂肪品质/54
肉毒碱/56
日粮脂肪的质量评价/56
脂类的分析/59
参考文献/59
第4章碳水化合物/65
引言/65
单糖/66
二糖/66
寡糖(低聚糖)/66
多糖/68
碳水化合物的分析/71
参考文献/72
第5章水/74
引言/74
水的功能/74
水的周转/74
水的需要量/75
水的品质/78
参考文献/81
第6章矿物质/84
引言/84
常量元素/84
微量/痕量元素/92
参考文献/100
第7章维生素/116
引言/116
脂溶性维生素/117
水溶性维生素/123
参考文献/131
第8章猪营养需要量估测模型/141
引言/141生长育肥猪模型/142
妊娠母猪模型/152
泌乳母猪模型/156
断奶仔猪/159
矿物质与维生素需要/160
氮、磷和碳沉积效率的估测/161
模型评估/162
参考文献/172
第9章玉米和大豆加工副产物/174
引言/174
玉米副产物/174
大豆制品/177
粗甘油/179
参考文献/179
第10章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183
引言/183
抗菌剂/183
驱虫药/183
酸化剂/184
直接饲喂的微生物添加剂/184
寡糖/185
植物提取物/186
外源酶/186
调味剂/187
霉菌毒素吸附剂/188
抗氧化剂/189
颗粒黏合剂/189
流散剂/190
莱克多巴胺/190
肉毒碱和共轭亚油酸/191
臭味和氨气控制剂/191
参考文献/191
第11章饲料污染物/197
引言/197
化学性污染物/197
生物性污染物/201
物理性污染物/202
将来潜在的问题/202
动物饲料安全体系/202
其他信息来源/203
参考文献/203
第12章饲料加工/205
引言/205
饲料加工对养分利用率的影响/205
其他信息/206
参考文献/206
第13章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208
引言/208
粗蛋白和氨基酸/208
脂类/209
碳水化合物/210
磷/211
能量/212
参考文献/213
第14章营养对养分排泄和环境的影响/215
引言/215
氮/216
钙和磷/216
铜、铁、锰、镁、钾和锌/217
硫/217
碳/217
日粮配方与气体排放/218
综合措施/219
参考文献/219
第15章未来研究方向/225
引言/225
营养需要的评估方法/225
养分的利用和饲料采食量/225
能量/226
氨基酸/226
矿物质/227
脂类/227
维生素/227
饲料原料组成/227
其他领域和重点/228
营养需要、饲料组成及其他表格
第16章营养需要列表/231
引言/231
表格/232
第17章饲料原料成分/262
引言/262
常规成分和碳水化合物/262
氨基酸/262
矿物质/263
维生素/263
脂肪酸/263
能量/263
原料列表/263
参考文献/266
表格/267
附录A模型使用指南/392
概述/392
使用模型/392
附录B委员会的工作声明/403
附录C缩略语和缩写词/404
附录D委员会成员简介/410
附录E美国国家科学院农业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近的出版物/413
政策和资源方面的书籍/413
家畜营养需要量的书籍及相关书籍/414
索引/415
自1944年以来,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已出版了十版《猪营养需要》,这些书一直指导着养猪业和饲料业的营养专家,以及从事开发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自1998年出版第十版以来,养猪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当时设定的营养需要参数和推荐量已不再适用,第十一版将之修订并体现了这些变化。 给予《猪营养需要》(第十一次修订版)修订委员会的任务呈现在附录B中。简言之,要求委员会提供一个关于猪各生长阶段能量和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科学评述依据。其他的任务包括:关于来自生物燃料的饲料原料和其他新原料的信息,可消化磷的需要量和饲料原料中可消化磷的含量,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加工作用效果的评述,提高营养沉积从而降低粪尿排泄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以下单位的资金支持:美国伊利诺伊州玉米市场销售委员会、美国饲料教育和研究所、美国国家猪肉委员会、内布拉斯加州玉米委员会、明尼苏达州玉米种植者协会、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同时也得到了NRC动物营养系列丛书销售收入的资金支持。 为达到本书写作目的,作者努力拓展原有主题并增加了新主题。新的研究成果都已收集在已修订和翻新的营养需要量表内。猪能量和营养需要量的计算机估测模型,经历了大的更新,并在深入细致综述信息的基础上,对饲料营养成分表进行了完全的修订。本书从论述能量和六大营养素开始,紧接着的是用计算机模型估测猪营养需要量。其余章节阐述了营养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而且列出了营养需要量和猪用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表。 第1章阐述了能量。首先描述从总能到净能的经典能量利用图谱及其在猪营养中的应用,讨论了用计算机模型来确定猪的能量需要。有关净能部分,已经大幅修订,以便从消化能、代谢能或用饲料化学组分推算净能值。本章还讨论了免疫去势和添加莱克多巴胺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2章是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从日粮必需氨基酸和日粮非必需氨基酸的区别,以及那些随日粮其他组分和猪特定生理状态而定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开始讨论,而后又对来自整体蛋白质和晶体氨基酸两种来源的氨基酸作了评述。本章还讨论了确定和表示氨基酸需要量的不同方法(包括经验法、理想蛋白质概念法、析因计算法等),并综述了确定生长猪、母猪、种公猪氨基酸需要量的实验。 脂类在第十版中是放在“能量”章节中论述的,本版单独设置了章节(第3章)。第3章首先讨论了脂类作为能量来源及日粮脂肪对猪整个生命周期生产性能的影响,接着论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必需脂肪酸的特殊生理作用,然后讨论了日粮脂肪摄入量对猪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描述了碘价和碘价产物的计算方法。本章后论述了脂肪质量的测定,如氧化程度和脂类分析方法。 上一版本,“碳水化合物”也含在“能量”章节中,本版把它单独列为第4章。虽然猪对日粮碳水化合物或纤维没有特殊的需要,但是猪日粮中大多数能量产自植物源的碳水化合物。本章描述了碳水化合物的大体分类、它们的消化及产能营养素的吸收等。 水,有时候描述为被遗忘的营养素,在第5章进行了论述。本章的主体是讨论不同阶段猪对水的需要量,但也涉及水的功能、水的周转与水的质量。 猪的矿物质营养研究依然是一个活跃的领域。第6章根据新的科研成果对常量和微量矿物质的相关内容都作了更新。其他方面,如某些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及作为药物添加剂的应用效果也作了论述。 第7章更新了1998年版(第十版)对维生素需要量的论述。本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部分,涉及维生素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与在饲料中应用的稳定性。另外,在有数据的情况下讨论了一些维生素的毒性及其大耐受量方面的试验数据。 上一版介绍了应用计算机模型估算能量和氨基酸需要量,那时开发的三个模型(生长育肥猪、怀孕母猪和泌乳母猪)现在已经更新并扩展了。正如第8章所描述的,在代表猪整体水平营养物质和能量利用的生物学理论方面,现在这三个模型是机械的、动态的和确定性的。除了能量和氨基酸,新模型还能估算钙和磷的需要量。生长育肥猪模型中包括了莱克多巴胺及针对公猪臭味进行免疫去势等因子的影响。本章描述了模型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和用于计算的特定基本公式。 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用玉米生产乙醇,导致产生大量的辅产物(也叫副产物),现用于猪饲料中。第9章评述了这些产品对猪饲喂价值的相关信息,重点论述了来自玉米和大豆加工的副产物,同时也涉及了其他植物和动物的副产物。 第10章讨论了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如抗菌剂和外源性酶。本章用多个不同类别添加剂的新信息对上一版作了修订。 由于2007年宠物饲料三聚氰胺掺假而引爆的重大新闻事件,动物饲料无论是意外还是故意的污染都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第11章论述了饲料污染物并把它们分成三大类:化学的、生物学的和物理学的。在美国,动物饲料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是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监管的,本章引用了FDA的一些重要文件。 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可能会受原料的加工方法和日粮配制方式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放在了第12章。本章论述了机械加工,如膨化、粉碎和制粒等对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虽然大多数加工方式,尤其是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原料的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但必须权衡其收益与加工成本。 第13章论述了猪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内容涵盖蛋白质与氨基酸、脂类、碳水化合物、磷和能量。本章描述了测定消化率的理由及主要测定方法。猪饲料原料的消化率列入营养成分表中。 上一版介绍了使营养物质排泄小化的相关饲喂技术,本书第14章扩展了该内容,新增了关于营养影响营养素排泄量与环境污染的相关信息,涉及的营养素有氮、钙、磷、微量元素、硫和碳。本章还论述了日粮组成对气体尤其是温室气体与氨排放的影响。 第15章确定了需要优先研究的课题,包括那些需要通过研究增加新信息或者数据来源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肯定或否定这些数据的特定领域和课题。现已证明,有许多领域需要研究,但重要的是各生理状态猪对氨基酸、钙和磷需要量的研究,重点是母猪。 第16章包含了各阶段猪营养需要的一系列表格。需要量以饲喂状态为基础表示。本委员会认真地综述了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得到了表中的评估值。因此,表中数据是本委员会评估得出的佳值而非文献数据的平均值。与前几版一样,本书评估的营养需要量是没有任何安全阈值的低标准,所以它们不应被认为是建议的供给量。在某种情况下,营养专家可以有选择地提高某些重要营养物质的水平从而起到安全阈值的作用(该建议在美国不适用于硒,因为FDA控制硒的用量)。另外一个重点是,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量的评估值包括了天然饲料中含有的量,而不是日粮中应添加的量。 第17章由猪常用的122种饲料原料的表格组成,包括各种营养成分的平均值。在第十版基础上,我们对这些表格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以每页一个原料的形式呈现。重点综述了过去15年间的文献,得出本书的原料组成数据。如果没有新的数据可用,就搜索更早的文献。有些情况下找不到数据,就拿其他已发表的营养成分表的参数作为数据的信息来源。 所有畜牧产业都需要聚焦在高效、盈利和环保型的产业中,也包括养猪业。营养在养猪生产链条中效率、利润和环保等每一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饲料耗费占养猪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营养物质消化率低会减少获利空间和利用效率,还会污染环境。本书综述了猪营养和原料营养成分的新信息,这些新知识将优化养猪生产。生产乙醇所产生的新原料与饲料污染物及环保等相关问题在本书中也都一并作了描述。对维持高效而环保的养猪生产而言,本书是良好的指南。 第1章能量 引言 能量初的定义是做功的潜力,而动物营养学家对能量的界定是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能量虽有很多种形式,但营养学上涉及的主要是化学能和热能。虽然根据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建立了简单、准确预测猪能量需要的数学模型,但是由于动物能量代谢过程的复杂性、日粮组成和原料来源的多样性,猪能量评价体系仍然非常复杂。因此,本章描述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饲料原料能量价值和猪的能量需要量,其中用于表示猪能量需要量的指标体系从初的总可消化营养(NRC,1971)发展为如今的代谢能(ME)和净能(NE)。此外,除进一步讨论上一版NRC(1998)之前的重要研究发现、综述猪能量代谢利用和能量需要量计算机预测模型(第8章)中引用或发展的相关概念之外,本章重点阐述自上一版(NRC,1998)之后的研究进展。 术语 饲料原料、排泄物及热损耗中的能量含量都可以用cal(卡)、kcal(千卡)或者Mcal(兆卡)来度量。同时,能量也经常用J(焦耳)来表示,它与卡的转换关系是4.184J(焦耳)=1cal(卡)。本版《猪营养需要》对饲料能量在猪体内分配和利用的讨论应用了大量的缩写,这些术语及其缩写的含义和定义可参考NRC(1981)中“饲料能量含量和能量需要量”部分的有关描述。此外,本版描述能量需要和饲料能量含量所用的度量单位将用kcal来表示。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 图1-1表明了饲料总能(GE)在动物体内的经典分配,而猪能量需要评价体系正是根据这一分配图的描述得到发展的。根据图1-1的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是把采食的能量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产热、产品(组织)形成和排泄物。但是,其中的能量分配模式受饲料原料的理化特性和猪生理状态(生长、妊娠、泌乳)的影响,然后再影响饲料成分的能量价值和动物能量需要量。接下来的章节将会具体阐述饲料化学成分、动物生理状态和养殖环境对能量在动物体内分配的影响。虽然在这本书中的能量需要统一采用了ME(有效代谢能,见“能量利用模式——有效代谢能概念”章节)来表示,但在饲料数据库中,饲料原料的能量含量有以下三种常用表示系统,即消化能(DE)、代谢能(ME)、净能(NE)。因此,日粮也用不同的能量基础(如DE、ME或NE)来评估。此外,本章中所述饲料能量值的预测模型都是建立在对经验的总结基础之上,即这些回归方程是在特定情况(参数条件)下形成的,鼓励读者有必要参阅形成这些方程式的原始文献。 总能 总能是物质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总和。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均含有一定量的GE。通过测定饲料、粪便、尿液、气体和各种产品中的GE含量可以计算出饲料中DE、ME、NE的含量(具体见相应章节)。而总能或燃烧热通常可直接用氧弹式测热器测定。另外,GE也可以通过以下这些特定养分含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能值来估计:碳水化合物3.7(葡萄糖和单糖)~4.2kcal/g(淀粉和纤维素),蛋白质5.6kcal/g,脂肪9.4kcal/g(AtwaterandBryant,1900)。此外,Ewan(1989)提出如果知道一种饲料原料或饲料的化学组成,可以用如下的方程来预测GE(kcal/kg): GE=4143+(56%×EE%)+(15%×CP%)–(44×灰分%)(Ewan,1989)(式1-1)式中,EE是醚浸出物,CP是粗蛋白。由于以下原因:即使结构不同,但只要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质元素组成相同,则其GE含量相近,所以测定总能对比较饲料原料或日粮能量价值的意义不大。 图1-1养分/饲粮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 消化能 消化能是日粮总能与粪能之差(图1-1)。由于无法直接把粪便中内源和来源于饲料的总能区分开来,所以未经特别说明,大多文献中DE值指的是表观DE值。DE可以直接用动物试验来测定(Adeola,2001),或通过把饲料化学组成代入预测方程来估算。通过日粮化学组成来估算DE(kcal/kg干物质)的预测方程有以下几种: DE=1161+(0.749×GE)–(4.3×灰分)–(4.1×NDF)(NobletandPerez,1993)(式1-2)DE=4168–(9.1×灰分)+(1.9×CP)+(3.9×EE)–(3.6×NDF)(NobletandPerez,1993) (式1-3)上述式中ND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