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 | 作者 | 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ianos |
| 定价 | 12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1271650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830000 | 页码 | 732 |
| 版次 | 1 | 装帧 |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从全球视野出发,将第三世界看成西方世界自身的一部分而非只是其殖民地,考察了第三世界在1400—1980年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作者将第三世界视为一个流动的整体,按照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对其进行解释,细致地勾画出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形成和扩大之间的相应联系,深入地剖析了第三世界的经济依附和地理演变,并从广阔的视角探讨了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 |
| 作者简介 | |
| 斯塔夫里阿诺斯(19*—200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代表作为“全球史观”三部曲:《全球通史》《全球史纲》《全球分裂》。代表作品:《全球通史》《全球分裂》《全球史纲》。 |
| 目录 | |
| 目录 **编 第三世界的出现(1400—1770) **章 导言 第二章 商业资本主义和新大陆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三章 第三世界在东欧的开端 第四章 第三世界在拉丁美洲的开端 第五章 非洲:一个外缘地区 第六章 中东:一个外缘地区 第七章 亚洲:一个外缘以外的区域 第二编 第三世界: 一个全球性体系(1770—1870) 第八章 工业资本主义和渐趋衰落的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九章 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义 第十章 非洲:从奴隶贸易到合法贸易 第十一章 中东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二章 印度进入第三世界 第三编 第三世界:一个全球性体系(1870—1914) 第十三章 垄断资本主义和全球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十四章 非洲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五章 中国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六章 俄国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七章 日本的例外情况 第十八章 第三世界反抗运动(早期阶段—1914年) 第四编 第三世界争取独立的斗争:20世纪 第十九章 防御性垄断资本主义、革命与新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二十章 **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发轫于1917年俄国革命 第二十一章 **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革命在全球范围的展现 第二十二章 第二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1949年中国革命的发端 第二十三章 第二波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全球性革命现象 第二十四章 共同的认识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观代表作 开创性的第三世界历史研究巨著 书评网站Goodreads五星好书 畅销36年 |
| 文摘 | |
| 序言 | |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著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一直认为,理解世界,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更不能被主流叙事所局限。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让我们能够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去倾听那些来自“被边缘化”的声音。书中对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角色、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努力、以及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谈判策略,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独特战略的解读所吸引,比如新加坡的经济腾飞,韩国的“汉江奇迹”,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这些案例都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借鉴外部经验的同时,如何结合自身国情,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作者在分析这些成功案例时,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客观地指出了其中的挑战与局限,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深感敬佩。
评分阅读《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是一场关于理解与共情的学习过程。我过去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媒体的片面报道,这本书则帮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书中对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内部政治斗争、社会改革的尝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博弈,都进行了详尽的描绘。我发现,很多国家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迷茫、探索和反复。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曲折,而是坦诚地展示了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结盟运动”的讨论印象深刻,它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冷战时期,如何试图在两大阵营之间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这种智慧和勇气,令人钦佩。
评分《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作者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具体的微观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普通人命运的描写,他们或许不是历史的焦点,但却是历史的亲历者。通过这些个体的视角,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力量。比如,书中对一些独立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农民、工人以及知识分子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是如何汇聚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洪流。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描绘成英雄,而是展现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下,所经历的困惑、挣扎与坚持。这种对历史人物的真实还原,使得整本书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读完之后,我不仅对历史进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那些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人,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作者在梳理第三世界国家历史进程的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维度。我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全球格局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漫长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书中对后殖民时期,第三世界国家与前殖民国家之间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以及它们在国际援助、债务危机、贸易壁垒等问题上的困境,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南北关系。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为何一些国家依然贫穷落后,为何一些地区依然战乱频发,为何全球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难以改变。这种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让我对现实问题有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历史世界的大门。在阅读之前,我可能更多地关注本国或者西方世界的历史,而这本书则将我的目光引向了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角落。我深深地被书中对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它们在争取国际话语权上的努力,以及它们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作用所吸引。作者通过对大量史实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并非被动地接受历史的安排,而是积极地参与塑造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启示。它提醒我们,理解世界,必须关注每一个角落的声音,尊重每一个民族的尊严,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未来。
评分《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可能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个经济上的标签,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进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丰富得多。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更关乎民族的身份认同、国家的主权独立以及在全球秩序中的定位。作者在书中对不同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比如一些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另一些国家则倾向于市场经济,还有一些国家则试图融合两者。这种多元化的探索,正是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这些不同发展道路时,所持有的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他并没有试图去评判哪种道路更好,而是致力于去理解和解释它们为何会发生,以及在实践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评分阅读《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册)这本书,确实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旅程。我一直对20世纪下半叶的全球格局变化,特别是那些曾经被西方强权忽视的角落,充满了好奇。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探索欲。作者以宏大的视角,将第三世界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的觉醒、独立运动的波澜壮阔,到后殖民时代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挣扎与崛起,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展道路的详细剖析所吸引。例如,书中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揭示了这些地区在冷战大背景下所面临的复杂地缘政治、内部矛盾以及外部干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第三世界视为一个同质化的整体,而是深刻理解了每个国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源禀赋以及发展模式的差异性,从而展现了它们各自丰富多彩的命运轨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全球南方”的认知,从模糊的概念变成了清晰的图景,那些曾经被“中心”叙事所遮蔽的“边缘”故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重新审视世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一直认为,我们对20世纪历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叙事的影响。而《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它将那些曾经被遮蔽的声音,重新带回到历史的舞台中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各个地区历史进程时,所展现出的学术严谨性和批判性思维。他并没有全盘否定西方的影响,而是深刻地分析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所带来的复杂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方面。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深感信服。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我对世界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和多元。
评分这本书的史料之扎实,逻辑之严谨,令我叹为观止。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显然是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书中的每一个论断,都建立在确凿的历史证据之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不回避复杂性,不简单化问题。例如,书中在探讨第三世界国家在独立后如何进行国家建设时,详细阐述了民族主义的兴起、单一政党制的实践、以及军事政变频发的根源。作者并没有将这些现象简单地归结于“落后”或“愚昧”,而是深入分析了殖民遗留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矛盾等深层原因。我个人对书中关于“发展困境”的讨论印象深刻,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独立初期,虽然摆脱了殖民统治,却依然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技术落后、资本缺乏等严峻挑战。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如非洲国家在农产品出口上的依赖、拉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曲折,揭示了这些国家是如何在不平等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艰难前行的。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进程有了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亲眼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作者的叙事语言生动流畅,将枯燥的历史事实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刻画,比如甘地、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作者通过对他们思想、行动以及决策的深入剖析,展现了那个时代领袖们的智慧、勇气与局限。这些人物不仅仅是历史的符号,更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命运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感触最深的是,在那个殖民主义尚未完全退潮、冷战格局刚刚形成的时代,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下,为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他们所面临的选择,往往是艰难而痛苦的,但他们却从未放弃过对独立和发展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