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是唐人圖書專營店提供在京東平颱上的圖書基本信息,僅作參考。 | |
圖書名稱: | 晚學盲言(全兩冊)(二版)--高曉鬆《曉說奇談》誠意推薦!錢穆晚年口述完成!欲瞭解錢先生學問之最後進境,《晚學盲言》實為入徑;欲把握國學之精要,本書也是最好的! |
作者或編譯者: | 錢穆 著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齣版社 |
ISBN: | 9787108046987 |
原價: | 99.8元 |
齣版日期[僅參考]: | 2014年1月 |
裝幀及開本: | 平裝32K |
頁數[僅參考]: | 全2冊 |
其他參考信息: | Tangren其他參考信息 |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 |
《晚學盲言(上下冊)》是作者在86歲時患眼疾以緻目盲不能視人、罔論讀寫的情況下,自己口述,夫人筆記,然後口誦耳聽一字一句修改訂定。終迄時已92歲高齡,爰題曰《晚學盲言》。《晚學盲言(套裝上下冊)》共90篇,分上、中、下三部,一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次為政治社會人文之部,三為德性行為修養之部。雖篇各一義,而相貫相承,主旨為討論中西方文化傳統之異同。錢先生每一題皆久存於心,博而返約,緻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學問至晚年臻於化境。欲瞭解錢先生學問之最後進境,《晚學盲言》實為入徑;欲把握國學之精要,《晚學盲言》(上下)也是最好的。 《晚學盲言(套裝上下冊)(第二版)》是作者在八十六歲時患眼疾以緻“目盲不能視人、罔論讀寫”的情況下,自己口述,夫人筆記,然後口誦耳聽一字一句修改訂定。終迄時已九十二歲高齡,故題曰“晚學盲言”。 |
作者簡介 | |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並任教於傢鄉的中小學。1930年經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定居颱灣。著有學術著作六十餘種。 |
目錄 | |
序 中篇 政治社會人文之部 下篇 德性行為修養之部 |
精彩內容及插圖 | |
不僅政治史為然,即學術思想史亦然。中國學術思想即為尋求此一生命總體而加以認識,並求加以充實發揮光大,此之謂道。道亦一體,而有生命性,故能不斷繼續有其生長與變化。此體亦有部分,但各部分仍相會通,非可獨立,更不容相爭。如古代經學,亦文亦史亦哲,有政治有社會有人生,共相會通,《詩》三百首即然。若專以文學或政治視《詩經》,則淺之乎其視《詩經》矣。《詩》然,《易》亦然,《尚書》《春鞦》亦然。倘疑《春鞦》何得稱為文學,則《春鞦》之一辭褒貶即其文學,讀《公羊》《轂梁》兩傳可知。倘疑《易經》何得稱為史學,則《易》言商周之際一語,便可證其為史學。然若謂《春鞦》是文學,《易經》是史學,則又不然。要之,當觀其總體,不就部分論,乃庶得之。其他子史集三部亦然。但未有不誌於道而能成其學者。道即人之總體生命所在。 西方學術又不然。必分彆為各部分,而不成為一總全體。如文學,如哲學,如科學皆然。至如史學,必會通各部分各方麵以成,故於西方學術史上屬最後起。又有政治學社會學,亦各分彆獨立。而中國又不然,寜有不通其他諸學,而可獨立自成為一套政治學與社會學。此可謂之不知道,亦不知學矣。 於是而論為人。人之為人,則是一總體,非部分。西方觀念各治一業,各得謀生,即為一人。中國則認為此隻一小人,非君子,非大人。君者,群也。必通於群道,通於人生總全體之大道,乃得為一君子,一大人。中國人講一切學問思想,亦在求為一君子,不為一小人。如隻為一小人,則亦如一架機器,雖各有其用,隻限於部分之用,各自獨立,無自由,不平等。人為機器所使用,如一電機工人,則其人為電機所使用。如一文學傢,其人即為文學所使用。西方人乃重視此等用,各專一門,互不相通,稱為一專傢。其自由乃為其專門所限。中國人則謂"君子不器",做人不當如一架機器,限於專門一用途。縱謂其有生命,亦僅一小生命,乃生命中之一部分,而不得通於生命之總全體。此則終是人生一大憾事。 中國社會亦是一總體。先秦以下,當稱為四民社會,士農工商各有專業,閤成一總體,乃同為此總體而努力。孟子日:"勞力者食人,勞心者食於人。"勞心者即士,依近代語,乃一無産階級,但實乃勞其心以為人。而勞力者則受勞心者之領導安排。故有産與無産,食人與食於人,乃相互融通和閤,會成一體。或謂中國社會之士,乃從孔子儒傢起。實則孔子以前已有士,如管仲鮑叔牙皆是。其實封建貴族亦即是士。如文王周公,實亦皆如後世之士。前如商代之伊尹,夏代之傳說,亦皆士。孔子同時鄭子産吳季劄亦可謂之皆是士。士與貴族本不易分。亦可謂中國封建時代貴族平民本屬一體,應稱為氏族社會宗法社會。秦漢以下,則為四民社會。政府則成為士人政府,惟士乃得從政。孔子日:"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士不當恥惡衣惡食,而農工商勞力者亦不得錦衣玉食,中國社會之經濟人生,有一適當之安排。要之,重道義,不重功利,不以部分妨害總體為原則。故中國不重物質人生,而重精神人生。西方則古希臘主要為一城市工商社會,郊外有農人,則稱為農奴,兩者大有彆,明其社會之不成一總體。如人身有五官七竅百骸四肢,又孰為主孰為奴。若分主分奴,即不成為一體。 羅馬則軍人為主,而農亦為奴。馬剋思稱希臘羅馬為農奴社會。但謂其社會中有一部分為農奴則可,謂其乃一農奴社會則不可。馬剋思此語,可謂乃屬哲學,非史學。其主唯物史觀曆史演進,乃以物為主,而人亦為之奴。故其分社會為農奴社會、封建社會、資産社會、共産社會,皆主物質經濟條件,不以人與人道分。中國之四民社會,士在上,農工商在下,乃分人生職業為四,而共成一體,非有主奴之彆。則非馬剋思所知。 西方中古時期,除卻封建堡壘貴族騎士之外,又有教堂林立。嚴格言之,可謂有人群,無社會。社會乃人群之總體,無社會,則可謂之有人而無群。近人謂西方乃個人主義是已。人必依於群以為人,個人相彆,則儼如一物。故個人主義實亦與唯物主義相通。西方社會個人唯物,故有部分,無總體。中國社會乃一人群人道之社會,其部分則盡在總體中。 倘稱西方為一宗教社會,或庶得之。人類共信一上帝,乃有其綜閤性。但必死後靈魂上天堂,乃始見此道之真實。方其在人世,則愷撒事愷撒管,其道仍不見。近代歐洲除共信一上帝外,一切不離希臘羅馬兩型。資本主義之工商社會,則不脫希臘型。帝國主義之殖民政策,則不脫羅馬型。資本主義必建基在機器上。苟無種種機器,則近代資本主義亦不得産生。而各項機器則由近代自然科學之發展而形成。故古希臘隻得稱為工商社會,而非資本主義社會。近代之資本主義社會,實應稱之為機器社會。人群集閤在資本之下而有組織,實則乃集閤於機器之下,而始有其組織。然則人之生命,豈不寄托於無生命之機器。 …… |
好書,就是有點小。
評分好書,就是有點小。
評分好書,就是有點小。
評分書質量不錯,非常好,慢慢讀!
評分hao
評分好1。。。。。。。。
評分書質量不錯,非常好,慢慢讀!
評分hao
評分還好,不錯哦,下次繼續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