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S 151-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
| 定价 | 65.00 |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2年0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78 | |
| 字数 | 243000 | |
| ISBN编码 | 151141633 | |
图书书名:《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书籍定价:65元
出 版 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号码:15114.1633
出版日期:2011-11-1
书本页数:178页
书本开数:16开(大)
尺寸重量:0.55kg
本规范适用于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素混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和通航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设计。2012-01-01实施。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材料
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7 构造
8 构件
这本书的实操性非常强,对于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具有极高的价值。我最近参与的一个项目,需要对一个老旧的码头进行加固改造,在进行结构评估和设计时,就遇到了不少难题。这时,《JTS 151-2011》就成为了我的案头必备。我重点研究了书中关于既有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评估和加固设计的相关章节。规范提供了详细的评估步骤和验算方法,指导我们如何根据现有的结构状况、材料性能和使用荷载,准确判断结构的剩余承载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加固方案。例如,对于混凝土构件的裂缝修补、构件加厚、增设支撑等加固措施,规范都给出了明确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混凝土构件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这对于评估长期服役的码头结构尤为重要。另外,规范中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抗冲磨性、抗擦伤性的设计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对于一些受水流冲刷或船舶摩擦的构件尤为重要。这本书的条文都很具体,而且配有大量图表和计算示例,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和应用。它不仅解决了我们项目中的技术难题,也让我们在面对类似工程时更加自信。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奋战在水运工程一线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特别看重它在设计方法上的系统性。以往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水运工程结构时,我们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和标准,有时候甚至会遇到标准之间的冲突和不一致。而这本《JTS 151-2011》的出现,就像是在众多信息洪流中竖起的一座灯塔,为我们提供了统一、权威的设计依据。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其中的荷载与组合部分,对于风、浪、流、冰、船舶撞击等作用的取值和组合原则,规范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这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另外,关于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验算,规范也提供了更为精细化的方法,不再是简单的经验值,而是基于力学原理和工程实践的科学推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结构抗震设计的章节,结合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震风险,对水运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等级和设计参数进行了明确规定。此外,对于一些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和施工技术,比如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规范也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技术支持。这些内容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设计思路,也为我们引入更先进、更经济的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撑。总而言之,这本书在体系上非常完整,在内容上也非常前沿,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水运工程专业研究生,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我所学知识,并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教材。这本《JTS 151-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从基础的混凝土设计原理开始,逐步深入到结构构件的设计和验算。书中对于混凝土耐久性设计部分,详细介绍了环境侵蚀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保护层厚度等措施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这让我对“百年工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结构分析方面,规范提供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线弹性分析、塑性分析以及非线性分析等,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了说明。这让我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法。我尤其关注了关于码头结构设计的部分,包括系船柱、防撞设施、面板等的设计要求,以及它们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书中还涉及了港口机械荷载、船舶停泊荷载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非常贴近实际工程的内容。此外,规范还对一些特殊工程,如通航建筑物、水工隧洞等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规定,这对于我未来的研究方向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涵盖了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方面面,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JTS 151-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技术书籍之一。我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它不仅提供了前沿的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书中关于混凝土结构抗裂性的设计部分,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规范提供了多种减少温差裂缝的措施,如优化配合比、合理分层浇筑、加强养护等。这些措施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我之所以对这些细节如此关注,是因为混凝土裂缝是水运工程结构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书中还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如何根据工程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延缓混凝土的劣化。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评估的详细说明,这对于一些承受重复性荷载的水运工程结构,如桥梁、码头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条文清晰,逻辑性强,并且配有大量的图表和计算示例,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和应用。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技术规范,不仅要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更要能够体现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JTS 151-2011》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之所以对它如此认可,是因为它不仅关注了传统的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更积极地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理念。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章节,规范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设计要求以及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这让我看到了混凝土材料在水运工程领域未来的发展潜力。此外,书中还提及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这对于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之所以对这些新技术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经济、更高效、更环保的水运工程结构。规范中还对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设计进行了探讨,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不谋而合。这本书的出现,为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分在阅读《JTS 151-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规范编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书在结构安全等级划分、重要性系数的确定上,考虑了水运工程的特殊性,并结合了我国国情,为不同等级的工程提供了差异化的设计要求。例如,对于重要的港口设施,其安全等级的要求就明显高于一般性的内河码头。我详细研究了书中关于结构构件抗裂设计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受温度应力影响较大的构件,规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如限制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或矿渣、加强养护等,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此外,书中对于混凝土结构在极端环境下的设计,如在寒冷地区、高温地区、强腐蚀性介质环境下,都有专门的规定,这对于保证工程的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混凝土结构抗风化、抗冻融性能的设计要求,这对于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水运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范还对一些特殊构件,如抛石混凝土、沉箱等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是指导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技术文件。
评分我最近在进行一个水运工程项目,需要一些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参考资料,所以就入手了这本《JTS 151-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拿到书的第一感觉是厚重,纸张质量不错,排版也清晰。我最开始翻阅的是关于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部分,想了解一下最新规范对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抗裂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书中详细列出了不同水运工程环境下(如海港、内河)对混凝土性能的细化指标,比如抗氯离子渗透、抗硫酸盐侵蚀等等。这些内容对我理解不同工况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至关重要。接着,我关注了结构构件的设计部分,比如码头、防波堤、桥墩等。规范中对于这些构件的荷载组合、受力分析、配筋计算都有详细的条文说明,并附带了一些计算示例,虽然有些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但条理清晰,可以帮助我逐步理解设计思路。特别是关于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控制,规范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措施和验算方法,这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非常有益。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特殊结构的设计,例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在一些大型水运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规范对此也有深入的阐述。总的来说,这本规范为我提供了一个扎实的设计基础,也解答了我很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惑,让我对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各个环节。我从本书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了对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认识,特别是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和收缩特性,以及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我重点研究了书中关于结构构件整体稳定性的设计部分,特别是对于高耸结构和悬臂结构,规范给出了详细的验算方法,以防止结构失稳。我之所以对此非常重视,是因为结构整体稳定性是保证工程安全的基本前提。此外,书中关于混凝土结构防渗漏设计的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水工建筑物,如船闸、水库大坝等,其防渗漏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规范为此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法。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混凝土结构在复杂荷载组合下的设计,比如风、浪、流、冰、船舶撞击以及地震等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响应分析。这让我对如何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结构安全评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评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结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引领我突破技术瓶颈的资料,而《JTS 151-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无疑给了我这样的启发。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推崇,是因为它在技术细节上极为丰富,而且能够引导我们进行更前瞻性的设计。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抗侵蚀的设计章节。水运工程环境复杂,海水的盐分、工业废水的腐蚀性都可能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破坏。规范对此给出了详细的防护措施,包括选择抗腐蚀性强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或矿渣、增加混凝土密实度、设置防水层等。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此外,书中对于混凝土结构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设计也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抗冻融设计、寒冷地区施工的注意事项等。这对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水运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些细节,是因为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规范中还对混凝土结构的接缝、支座等关键部位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这都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这本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我之前在学习阶段,对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以及结构构件的受力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知识系统地应用于实际的水运工程设计,一直感到有些模糊。这本《JTS 151-2011》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我重点学习了书中关于结构动力学分析的部分,比如如何考虑波浪力、船舶撞击力等动态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动力响应计算。这对于设计一些抵御强风巨浪的工程,如深水港码头、防波堤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书中对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也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这让我对如何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的评估方法,这对于承受周期性荷载的水运工程结构,如桥墩、系泊桩等,是至关重要的。书中还提及了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如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等,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指导。这让我看到了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