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c小调Op 68)/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
原价:13.00元
作者:孙佳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540427290
字数:
页码:1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勃拉姆斯的第1交响曲,C小调,OP.68,作于1855-1876年,首演于1876年11月4日,这部交响曲的创作萌生是因为贝多芬第9交响曲的影响,彪罗因此称之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这部作品包括四个乐章:1.稍缓慢的引子,快板。引子的情绪波动幅度很大,是创作时后加的,在定音鼓猛烈的敲击下,展现第一乐章主题动机。主部是暴风雨般展开的快板,这激烈的表达内心情感冲突的开头乐章,有人认为交织着对舒曼的仰慕与对舒曼之妻克拉拉那种未流露的爱恋。2.持续的行板。开头是平静的忧郁,小提琴、低音提琴的对答,木管和乐队的倾诉,都带有哀婉的情绪。3.稍优美的小快板,这个优雅的类似古典小夜曲和嬉游曲的乐章替代了谐谑曲,强调木管、单簧管和长笛的音色。4.柔板,不太快的快板,又有一个深沉忧郁的引子,包括惊慌失措的激动不安,阿尔卑斯山的牧歌与庄严的由铜管奏出的众赞歌。然后,末乐章主题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那样的颂歌旋律,其中又加强了钢管的众赞歌,以欢悦结尾。这部交响曲的情感非常丰富,有人把它比作“浮士德”。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教材的装帧设计虽然朴素,但却透露着一种老派的、不浮躁的学术精神。在如今这个追求花哨封面和彩色印刷的时代,这种扎实可靠的黑白总谱更让人有信赖感。我个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乐谱边缘做大量的颜色标记和符号记录,这本书的纸张质量非常耐受铅笔和荧光笔的反复涂抹,不会出现洇墨的现象,这对我进行长期的、分阶段的分析标记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它在处理勃拉姆斯与贝多芬之间那种微妙的继承与反叛关系时,提供了一种非常内敛且深入的视角。它没有直接给出断言,而是通过对乐句的精确标注,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不破不立”的音乐张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无疑是巨大的助益,远比那些充斥着过多主观论断的普及读物来得更有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音乐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我深知一套优秀的教学总谱对于学术研究的基石作用。这本权威版本在历史文献比对上的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曾与其他同学比对过一些乐谱中关于圆号的切分音处理细节,一些流传较广的版本存在细微的时值差异,但这一版严格遵循了初版出版时的精确记载。这种对“源头”的尊重,是所有严肃音乐研究者必须坚守的底线。它不仅仅是供学生“看”的,更是供学者“考”的。它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讨论勃拉姆斯晚期创作手法时,有了一个可以作为最终参考标准的文本依据。对于那些希望在音乐学院的学术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而言,掌握这样一个准确无误的文本,本身就具备了竞争优势。这是一份值得投资的、能够伴随职业生涯的工具书。
评分坦白说,当我从钢琴演奏转向乐队排练时,对大型交响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像《第一交响曲》这样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如何在几十个声部中保持清晰的逻辑线索,着实考验功力。这套总谱的价值就在于,它帮助我“看见”了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之下的精妙结构。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需要强力和声推进的关键段落,对低音提琴和低音管声部的排版处理,使得视觉上就能够预判到声音的能量汇聚点。这种对“听觉感受”的视觉化呈现,是优秀教学资源的核心特质。我曾对着其他版本苦苦思索某处渐强是否过于突兀,但翻阅这本总谱后,发现作曲家本人的意图早已被巧妙地融入了排版的设计之中,让你恍然大悟,原来问题不在于力度本身,而在于对前面乐句的处理方式。它不是帮你做决定,而是让你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做出决定的依据。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乐谱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重量感”,不仅是实体上的,更是学术上的分量。我之前尝试过阅读一些国外引进的版本,总觉得在某些术语的翻译和上下文的理解上有些隔阂,但这一套“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的出品,显然是站在我们本土音乐教育体系的视角下精心打造的。它在乐谱旁或页脚处加入的那些细微的注释,那种恰到好处的“点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贴心服务。比如,对于勃拉姆斯创作巅峰时期的那种内敛的激情和复杂的结构层次,这本书似乎内置了一把尺子,让你能精确地衡量出铜管组的烘托力度应该如何恰当地服务于弦乐的主导旋律。这远非简单的音符复印,它渗透着对德国音乐传统在本土化解读上的深刻理解。对于我这种正在尝试从演奏者思维过渡到指挥者思维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分析维度是非常立体的,它激活了我对乐曲“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究欲。
评分这套指挥教材简直是音乐学子的福音!从装帧的质感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纸张的厚度和光洁度都非常适宜反复翻阅和在上面做笔记。我尤其欣赏它在乐谱细节处理上的用心。对于像勃拉姆斯这样织体繁复的德奥正统作品,每一个声部的对位和力度标记都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得令人赞叹,即便是快速的乐章转换时,视线也能迅速定位到关键信息,这对于紧张的排练过程来说太重要了。而且,我注意到它在一些早期版本中存在争议的和声处理上,采用了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或者至少是提供了多种参考的版本,这为我们研究历史演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一位志在深入理解古典浪漫主义交响曲结构的演奏者或指挥学生来说,这本教材的深度和准确性,远超市面上一些仅注重“可读性”而牺牲了专业性的版本。它不仅仅是一份乐谱,更像是一份带有时代烙印的演奏指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主修管弦乐配器或乐队指挥专业的学生,它会是你书架上最常被翻阅的那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