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普及本)馬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捲) | 作者 | 中共馬剋思恩格斯列寜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 |
| 定價 | 65.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010085784 | 齣版日期 | 2009-12-01 |
| 字數 | 733000 | 頁碼 | 844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大32開 | 商品重量 | 1.140Kg |
| 內容簡介 | |
| 《馬剋思恩格斯文集》是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點項目,旨在為深入學習和研究馬剋思主義理論提供譯文更準確、資料更翔實的基礎文本。 《馬剋思恩格斯文集》編為十捲,精選瞭馬剋思和恩格斯在各個時期寫的有代錶性的重要著作。文集的內容涵蓋瞭馬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以及馬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學、史學、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軍事、民族、宗教等方麵的重要論述,並體現瞭馬剋思主義理論體係形成和發展的曆史進程。第三捲收入馬剋思和恩格斯在1864年至1883年期間的著作。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第三捲說明 卡·馬剋思 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 卡·馬剋思 論蒲魯東(給約·巴·施韋澤的信) 卡·馬剋思 *工資、價格和利潤 1. 2. 3. 4. 6. 7.勞動力 8.剩餘價值的生産 9.勞動的價值 10.利潤是按照商品的價值齣賣商品獲得的 11.剩餘價值分解成的各個部分 12.利潤、工資和價格的一般關係 13.爭取提高工資或反對降低工資的幾個主要場閤 14.資本和勞動的鬥爭及其結果 弗·恩格斯 *卡·馬剋思《資本論》捲書評——為《民主周報》作 一 二 卡·馬剋思 總委員會關於繼承權的報告 弗·恩格斯 緻國際工人協會西班牙聯閤會委員會 卡·馬剋思 法蘭西內戰 恩格斯寫的1891年版導言 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於普法戰爭的篇宣言 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於普法戰爭的第二篇宣言 法蘭西內戰 一 二 三 四 附錄 一 二 《法蘭西內戰》初稿(摘錄) 公社 公社的産生和委員會 公社的性質 農民 共和聯盟(共和同盟) 代錶著社會中一切不靠他人勞動生活的階級的公社革命 共和國隻有公開宣布為社會共和國纔可能存在 公社(社會措施) 鄉紳的地方分權和公社 《法蘭西內戰》二稿(摘錄) (6)公社 弗·恩格斯 *關於工人階級的政治行動 卡·馬剋思 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 卡·馬剋思 論土地國有化 弗·恩格斯 論住宅問題 1887年第二版序言 論住宅問題 篇 蒲魯東怎樣解決住宅問題 第二篇 資産階級怎樣解決住宅問題 第三篇 再論蒲魯東和住宅問題 弗·恩格斯 論 卡·馬剋思 政治冷淡主義 弗·恩格斯 流亡者文獻 一 波蘭人的聲明 二 公社的布朗基派流亡者的綱領 二 四 五 論俄國的社會問題 卡·馬剋思 *巴枯寜《國傢製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摘要(摘錄) 弗·恩格斯 給奧·倍倍爾的信 卡·馬剋思 哥達綱領批判 恩格斯寫的1891年版序言 給威廉·白拉剋的信 德國工人黨綱領批注 一 二 三 四 弗·恩格斯 卡爾·馬剋思 卡·馬剋思 *給《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 卡·馬剋思 和弗·恩格斯 *給奧·倍倍爾、威·李蔔剋內西、威·白拉剋等人的通告信 一 同卡·希爾施的談判 二 給報紙確定的立場 三 三個蘇黎世人的宣言 弗·恩格斯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馬剋思寫的1880年法文版前言 1882年德文版序言 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 1892年英文版導言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一 二 卡·馬剋思 *法國工人黨綱領導言(草案) 卡·馬剋思 *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 弗·恩格斯 布魯諾·鮑威爾和原始基督教 弗·恩格斯 *在馬剋思墓前的講話 附錄 *卡·馬剋思關於巴黎公社的發言記錄 *卡·馬剋思同《世界報》記者談話的記錄 卡·馬剋思 *紀念國際成立七周年 注釋 人名索引 文學作品和神話中的人物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插圖 《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臨時章程》版的扉頁 馬剋思(1866年) 恩格斯(19世紀60年代) 《法蘭西內戰》英文第三版的扉頁 巴黎公社戰鬥行動圖(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1938年延安解放社和1939年上海海潮社齣版的《法蘭西內戰》中譯本 《論住宅問題》的扉頁,上麵寫有“作者贈給勞拉·拉法格” 《論住宅問題》手稿頁 1890—1891年《新時代》雜誌第9年捲第1冊第18期上發錶的恩格斯為《哥達綱領批判》寫的序言 1923—1939年間載有《哥達綱領批判》中譯文的部分書刊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法文版的扉頁 1912—1943年間載有((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譯文的部分書刊 馬剋思(1882年)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並非一帆風順,它對讀者的專注度和耐性提齣瞭極高的要求。我曾有幾次嘗試在通勤的地鐵上閱讀,結果效果很差,那些需要反復揣摩的長句和嚴密的辯證法,在嘈雜和搖晃的環境中幾乎無法有效接收。它更適閤在安靜的書房裏,備著筆記本和筆,隨時停下來思考和做筆記。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理論的吸收和個人經驗的對照。書中描述的社會矛盾,雖然是十九世紀的背景,但其中蘊含的人類處境的某些側麵似乎具有永恒性。如何將這些宏大的、係統性的批判,融入到自己日常觀察到的細微之處,並且不陷入教條主義的泥潭,這需要非常審慎的自我對話和反復的文本對照,這無疑是一場持久的智力馬拉鬆。
評分從工具書的角度來看,這部文集無疑是齣色的參考資料庫。我注意到,書中對一些經典術語的界定和引用非常精準,這對於進行學術寫作或者準備相關主題的演講時,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它不是那種隻提供結論的“速成讀物”,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思維工具箱。當我需要追溯某個概念的源頭,或者想明確瞭解其原始語境時,我總會習慣性地翻到這本書的相應部分。相比於其他二手解讀資料,直接從“一手”的論述中汲取養分,那種清晰度和力度是無可替代的。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範式的訓練,教會你如何去質疑、如何去分析一個既定的結構,這種能力,遠比記住幾個理論名詞更有價值。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周的時間,纔大緻啃完前三分之一的內容,最大的感觸在於其邏輯推進的嚴密性。它不像某些理論書籍那樣,將復雜的概念堆砌在一起,讓讀者在迷霧中摸索;相反,作者(或者說編者在組織這些文集時)似乎非常注重將抽象的理論“落地”為一個清晰可循的思考路徑。比如,在闡述某個經濟學原理時,它會先從一個非常具體的曆史場景切入,然後層層剝開錶象,直抵核心的矛盾衝突。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幫助我構建起一個係統的知識框架,讓我不再把那些拗口的術語看作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整個社會發展動力學中的關鍵齒輪。我發現,很多我過去聽起來很玄乎的概念,在被拆解成這樣一步一步的論證後,突然間變得豁然開朗,這簡直是智力上的一次酣暢淋灕的洗禮。
評分作為一名對曆史抱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強有力的“曆史解碼器”。我以前閱讀許多曆史事件的記載,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好像隻看到瞭錶麵的權力鬥爭和人物更迭。但是,在閱讀瞭文集中的相關篇章後,我開始能夠穿透那些錶麵的喧囂,去探尋隱藏在時代背景下的深層結構性矛盾。書中對資本積纍過程的分析,讓我重新審視瞭工業革命時期那些看似光鮮亮麗的進步背後,勞動者付齣的真實代價。這種從宏觀的哲學高度迴望具體曆史細節的能力,極大地豐富瞭我對那個時代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好人”與“壞人”的二元對立,而是理解特定曆史階段下,生産力與生産關係之間不可調和的張力。這使得我對現代社會的一些現象也能産生更深刻的洞察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封麵選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那種仿佛帶著曆史厚重感的色彩,讓人一上手就感覺這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而是需要沉下心來研讀的經典。紙張的質感也處理得相當到位,不是那種廉價的、摸起來滑膩的銅版紙,而是略帶粗糲感的啞光紙張,給人一種閱讀古代手稿的莊嚴感。尤其是字體排版,雖然內容是嚴肅的哲學和政治論述,但字號和行距的設置非常科學,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的疲勞感明顯減輕瞭不少。我注意到,在章節的開頭和重要的術語解釋處,編者還巧妙地使用瞭小小的裝飾性花邊,這些細節處理,都體現瞭齣版方對“普及本”這個定位的深刻理解——既要保證學術的嚴謹性,又要在視覺和觸覺上降低讀者的閱讀門檻,讓那些初次接觸這類宏大理論的讀者,在物理接觸層麵就能感受到一種被友善對待的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