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幸好有烦恼
:36元
作者:索达吉堪布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2-23
ISBN:9787505732612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新著作,让你认清人生的目标。
★烦恼因执著而起,若你认清它的本性,烦恼即是菩提。
★畅销书《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推荐:“索达吉堪布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的上师。他是伟大的法王晋美彭措之法脉传承中,宁玛教法和‘大圆满’法的真实护持者。”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极受欢迎的心灵讲师。
目录
章 如何度过没有烦恼的一生
一件平常的小事,也是修行的机缘 003
追随内心,才能洞见生命的月光010
参悟人性,点亮生命之火 017
心性的自在 024
发现心底的快乐与安详 031
寻觅属于自己内心的香格里拉 036
第二章 把人生的苦难转化为向上的力量
反省困境的根源,获得心灵的慰藉 045
充实人生的力量 053
痛苦能压垮人,也能使人坚强 059
苦难让人清醒 064
净化心灵的甘露 071
心声 075
第三章 你幸福了吗
如何获得纯粹的喜悦085
钱财的确是身外之物094
人生定位102
如何脱离烦恼与痛苦109
快乐的根源 115
获得真正的快乐 123
第四章 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
放下虚荣、浮躁、贪执 131
追求内在的指引,才能驾驭人生的方向 138
真正的智慧 144
追寻心灵的归宿 155
精神的力量 162
接受真实之利 171
第五章 懂得生死的奥义,心就越发淡定安稳
看清生死的真谛,通达人生的真理 179
以关爱之心面对所有生命 187
众生平等,切勿杀生害命 194
珍贵的眼泪 202
如何面对生死 209
人生转折214
走过的路220
附录 227
内容提要
人为了什么而活着?难道就在吃喝享乐中度此一生吗?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困惑,也在想方设法地寻觅答案。
本书以发生在31个人身上的真实故事,带你认识人生的目标。愿你以此明了烦恼的大作用,读懂一个另外的自己。
作者介绍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喇荣五明佛学院大堪布。为利益众生,不辞辛苦,长年游走于世界各国弘扬佛法,并引导实修。他尤其注重与高校师生的互动,清华、北大、港大、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的讲台上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近年来,堪布经常与海内外学者交流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为了让更多人了悟佛法精髓,弘法之余,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
对于外界的种种赞誉,他说:“我只是一名老师,教传佛法的老师。”
已出版书籍有:《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残酷才是青春》《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不离:上师人生开示录》等。
坦白讲,我一开始是被封面那种朴素却有力量的设计吸引的,但真正让我决定一口气读完的,是内文的真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历经沉淀后的返璞归真,没有任何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句句珠玑,直击要害。它不像某些励志书籍那样,试图用激昂的口号点燃你瞬间的热情,然后很快就冷却下来。相反,它提供的是一种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一种基于对现实深刻洞察后的平静力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待“错误”和“挫折”的态度。他没有把它们描绘成需要被彻底消灭的敌人,而是看作是生命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校准方向的参照物。这种接纳的态度,极大地缓解了我长期以来对自己不够完美的苛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深度的心理排毒,心中的许多疙瘩都被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如同一次精心编排的旅程,每翻一页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调,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和你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我发现作者在处理情绪和困境时,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既不粉饰太平,也不过度渲染痛苦。他似乎深谙人性的幽微之处,知道我们面对不完美时那种既抗拒又渴望理解的复杂心态。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内在的逻辑自洽性,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在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堡垒。每一次的阅读体验都像是深度冥想,那些看似跳跃的观点,最终都会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汇合成一条清晰的脉络。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立体和多维,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任何快餐式读物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成功地在“出世”的智慧与“入世”的实践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很多探讨深刻哲理的书籍,读完后会让人感到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好像拥有了一套高深的理论,却不知道如何应用于买菜做饭、处理人际关系。然而,这本书却非常务实。作者总能在阐述深刻道理的同时,提供出极其具体且可操作的“心法”。比如,当谈到如何应对外界的负面评价时,他给出的建议不是简单的“屏蔽”,而是深入分析了评价的来源和自身的投射,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应对策略。这使得读者在获得精神慰藉的同时,也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读完全书,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种被说教的疲惫,而是一种被赋能的充实感,仿佛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参与一场关于如何过好一生的深度工作坊。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的散文集那样松散,也不像学术专著那样刻板。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穿梭在人生的各个岔路口。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自然流畅,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深入到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作者对“时间”的解读,它颠覆了我过去那种线性看待时间的习惯,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每一个“当下”的重量和价值。这种观念上的冲击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刻带来巨大的改变,但会在你未来的每一个重要决策中,悄悄发挥作用。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剂慢性的良药,它的疗效不是爆发性的,而是持续巩固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才会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内在世界的稳固和丰盈。对于那些渴望从根本上提升生命质量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仿佛一股清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常常被忽略的角落。初读之下,那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感就扑面而来,不是那种强硬的灌输,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即便是探讨一些看似宏大的人生哲学议题,也能用极其生活化的例子来阐释,让人读起来毫无压力,反而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放下”的描述,它不是教人逃避责任,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轻装上阵,带着清醒的认知去面对每一次挑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合上书本,静静地思考自己的生活轨迹,那些曾经耿耿于怀的小事,在这些全新的视角下,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一个更宽广的思考框架,让我们得以跳脱出日常琐碎的泥潭,去审视我们真正渴望抵达的远方。它更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在你迷茫时,递过来一杯温热的茶,不急不躁地陪你坐一会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