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烦恼(《苦才是人生》作者索达吉堪布新著作,带您认清人生的目标

幸好有烦恼(《苦才是人生》作者索达吉堪布新著作,带您认清人生的目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人生哲理
  • 成长
  • 自我提升
  • 佛教
  • 索达吉堪布
  • 烦恼
  • 幸福
  • 智慧
  • 目标
  • 心灵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磨铁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32612
商品编码:161284592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幸好有烦恼

:36元

作者:索达吉堪布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2-23

ISBN:9787505732612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新著作,让你认清人生的目标。
★烦恼因执著而起,若你认清它的本性,烦恼即是菩提。
★畅销书《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推荐:“索达吉堪布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的上师。他是伟大的法王晋美彭措之法脉传承中,宁玛教法和‘大圆满’法的真实护持者。”
★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极受欢迎的心灵讲师。

目录


章 如何度过没有烦恼的一生

一件平常的小事,也是修行的机缘 003
追随内心,才能洞见生命的月光010
参悟人性,点亮生命之火 017
心性的自在 024
发现心底的快乐与安详 031
寻觅属于自己内心的香格里拉 036

第二章 把人生的苦难转化为向上的力量

反省困境的根源,获得心灵的慰藉 045
充实人生的力量 053
痛苦能压垮人,也能使人坚强 059
苦难让人清醒 064
净化心灵的甘露 071
心声 075

第三章 你幸福了吗

如何获得纯粹的喜悦085
钱财的确是身外之物094
人生定位102
如何脱离烦恼与痛苦109
快乐的根源 115
获得真正的快乐 123

第四章 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

放下虚荣、浮躁、贪执 131
追求内在的指引,才能驾驭人生的方向 138
真正的智慧 144
追寻心灵的归宿 155
精神的力量 162
接受真实之利 171

第五章 懂得生死的奥义,心就越发淡定安稳

看清生死的真谛,通达人生的真理 179
以关爱之心面对所有生命 187
众生平等,切勿杀生害命 194
珍贵的眼泪 202
如何面对生死 209
人生转折214
走过的路220

附录 227

内容提要


人为了什么而活着?难道就在吃喝享乐中度此一生吗?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困惑,也在想方设法地寻觅答案。
本书以发生在31个人身上的真实故事,带你认识人生的目标。愿你以此明了烦恼的大作用,读懂一个另外的自己。

作者介绍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喇荣五明佛学院大堪布。为利益众生,不辞辛苦,长年游走于世界各国弘扬佛法,并引导实修。他尤其注重与高校师生的互动,清华、北大、港大、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的讲台上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近年来,堪布经常与海内外学者交流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为了让更多人了悟佛法精髓,弘法之余,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
对于外界的种种赞誉,他说:“我只是一名老师,教传佛法的老师。”
已出版书籍有:《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残酷才是青春》《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不离:上师人生开示录》等。


《幸好有烦恼》:直面人生的褶皱,找到前行的方向 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而是一份清醒的地图。它不承诺消除所有痛苦,却教我们如何与痛苦共舞,将生活的每一次波折,转化为抵达内心宁静的阶梯。 在这个信息爆炸、追求“即时幸福”的时代,我们仿佛被一种无形的焦虑裹挟着,总觉得“少点什么”。我们努力工作,追求物质的丰盛,渴望被认可,却常常发现,当我们达成一个目标后,新的烦恼又如影随形地跟了上来。我们被教导要“放下”,要“积极”,但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地探讨:这些“烦恼”本身,是否就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隐藏的向导? 《幸好有烦恼》正是一次对传统“解忧”哲学的深刻反思与重塑。作者以其深厚的洞察力和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剖开了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复杂结构。本书没有提供空泛的口号,而是深入探讨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烦恼——焦虑、不甘、嫉妒、失落、迷茫——它们是如何从我们的执念、认知偏差和对完美的过度期待中滋生出来的。 第一部分:烦恼的“解剖学”——看见看不见的结构 我们总想逃离烦恼,如同躲避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但本书的第一步,是邀请读者停下来,穿上“思想的防护服”,去仔细观察这场“雨”是如何形成的。 1. 期待的陷阱与现实的落差: 作者细致描绘了我们内心构建的“理想蓝图”是如何与我们触手可及的“真实生活”产生巨大摩擦的。我们对“成功”、“爱情”、“友谊”的想象,往往源自媒体的夸张和集体无意识的盲从。当现实无法满足这些被夸大的期待时,失落便成了必然的副产品。本书详细分析了如何识别并解构那些并非源自自身核心需求的“外置期待”。 2. 身份认同的脆弱性: 现代人将过多的自我价值建立在外部成就之上——职位、收入、社交媒体上的点赞数。这种建立在沙滩上的身份,一旦遭遇挫折(比如失业、关系破裂),整个自我认知系统就会崩塌。书中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内在支撑的“自我”,使其不再轻易被外部事件所动摇。 3. “应该”的枷锁: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无数“应该”包围的社会中。“我应该更努力”、“我应该更快乐”、“我应该在三十岁前安定下来”。这些声音常常压过我们内心的真实声音。本书挑战了这些“应该”,引导读者区分哪些是真正有益的自我要求,哪些是社会强加的束缚,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夺回主权。 第二部分:烦恼的“炼金术”——将痛苦转化为力量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诊断”,那么第二部分就是“治疗”与“转化”。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烦恼并非敌人,它们是生命给予我们的,关于“方向不对”的反馈信号。 1. 烦恼作为导航仪: 嫉妒让我们看到自己真正渴望什么;恐惧让我们发现自己真正重视什么;愤怒则指向了我们认为不公的边界。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认知工具,教导读者如何“倾听”烦恼发出的信号,而不是急于“压制”它们。比如,与其抱怨嫉妒心重,不如将这种能量导向对自身目标的清晰规划。 2. 接受“不完美”的必要性: 很多烦恼源于对“完美主义”的偏执。作者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追求绝对完美的徒劳性。接受自己会犯错、会失败、会有平庸的时刻,反而释放了巨大的内在能量。这种接受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成熟的、务实的和解。 3. 时间的视角: 我们常常困在当下的烦恼中,看不到其在漫长生命中的比例。书中强调了“拉远镜头”的重要性,从宏观的时间维度去看待眼前的挫折。今天的“天塌下来”的烦恼,在十年后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注脚。如何培养这种“时间感”,是减轻当下痛苦的有效方法。 第三部分:重塑人生的目标——不再追逐虚幻的光影 当读者学会了与烦恼共处,并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后,最后一步便是明确人生的真正目标。本书认为,许多人的“迷茫”源于目标本身就是错位的。 1. 从“得到”到“成为”: 传统的人生目标常常围绕着“得到”(更多的钱、更高的地位、更美好的关系)。本书倡导将目标转向“成为”(成为一个更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更有韧性的人、一个更真诚的表达者)。这种以“存在状态”为核心的目标,抗风险能力极强,不易被外部环境轻易剥夺。 2. 专注过程,而非终点: 许多人因为过度关注遥远的终点而错失了沿途的风景和成长的机会。本书强调了“当下投入”的价值。真正的满足感往往蕴含在全神贯注于手头任务的那个瞬间,而不是达成目标后的短暂欢呼。 3. 烦恼的最终馈赠: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总结道:正是那些我们极力想要摆脱的烦恼,塑造了我们的深度、广度和韧性。没有经历过挣扎的生命,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光泽是单薄的。《幸好有烦恼》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感激生命中那些不请自来的“麻烦”,因为它们,我们才真正开始认真地活着,并找到了生命更深层次、更坚不可摧的目标。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在生活中感到疲惫、困惑,但内心深处仍渴望真诚成长的读者的书。它不会让你的人生变得轻松,但会让你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一开始是被封面那种朴素却有力量的设计吸引的,但真正让我决定一口气读完的,是内文的真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历经沉淀后的返璞归真,没有任何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句句珠玑,直击要害。它不像某些励志书籍那样,试图用激昂的口号点燃你瞬间的热情,然后很快就冷却下来。相反,它提供的是一种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一种基于对现实深刻洞察后的平静力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待“错误”和“挫折”的态度。他没有把它们描绘成需要被彻底消灭的敌人,而是看作是生命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校准方向的参照物。这种接纳的态度,极大地缓解了我长期以来对自己不够完美的苛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深度的心理排毒,心中的许多疙瘩都被悄无声息地打开了。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如同一次精心编排的旅程,每翻一页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腔调,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和你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我发现作者在处理情绪和困境时,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既不粉饰太平,也不过度渲染痛苦。他似乎深谙人性的幽微之处,知道我们面对不完美时那种既抗拒又渴望理解的复杂心态。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内在的逻辑自洽性,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在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堡垒。每一次的阅读体验都像是深度冥想,那些看似跳跃的观点,最终都会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汇合成一条清晰的脉络。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立体和多维,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任何快餐式读物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成功地在“出世”的智慧与“入世”的实践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很多探讨深刻哲理的书籍,读完后会让人感到与现实生活有些脱节,好像拥有了一套高深的理论,却不知道如何应用于买菜做饭、处理人际关系。然而,这本书却非常务实。作者总能在阐述深刻道理的同时,提供出极其具体且可操作的“心法”。比如,当谈到如何应对外界的负面评价时,他给出的建议不是简单的“屏蔽”,而是深入分析了评价的来源和自身的投射,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应对策略。这使得读者在获得精神慰藉的同时,也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读完全书,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种被说教的疲惫,而是一种被赋能的充实感,仿佛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参与一场关于如何过好一生的深度工作坊。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的散文集那样松散,也不像学术专著那样刻板。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穿梭在人生的各个岔路口。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自然流畅,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深入到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作者对“时间”的解读,它颠覆了我过去那种线性看待时间的习惯,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每一个“当下”的重量和价值。这种观念上的冲击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刻带来巨大的改变,但会在你未来的每一个重要决策中,悄悄发挥作用。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剂慢性的良药,它的疗效不是爆发性的,而是持续巩固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才会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内在世界的稳固和丰盈。对于那些渴望从根本上提升生命质量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仿佛一股清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常常被忽略的角落。初读之下,那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感就扑面而来,不是那种强硬的灌输,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即便是探讨一些看似宏大的人生哲学议题,也能用极其生活化的例子来阐释,让人读起来毫无压力,反而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放下”的描述,它不是教人逃避责任,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轻装上阵,带着清醒的认知去面对每一次挑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合上书本,静静地思考自己的生活轨迹,那些曾经耿耿于怀的小事,在这些全新的视角下,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一个更宽广的思考框架,让我们得以跳脱出日常琐碎的泥潭,去审视我们真正渴望抵达的远方。它更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在你迷茫时,递过来一杯温热的茶,不急不躁地陪你坐一会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